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舉考覈(二合一)

徐光啓可是會練兵的,統率高點也是滿正常的,明朝時期像徐光啓這樣的士人可不多見了,哦,對了,徐光啓是天主教徒。

“起來吧!”

劉德目光炯炯的望着徐光啓,人才啊!現在燕州什麼最重要?人才最重要!尤其是一名全知全能的人才。

劉德也不廢話,直接將屯田制度從新的敘述了一遍,然後問道:“怎麼樣,有信心完成嗎?”

徐光啓斬釘截鐵道:“有!還請主公放心,末官必定竭盡全力,一定不負主公所託!”

“好!”

劉德下令道:“任命徐光啓爲屯田都尉,屯田都尉定爲九品,負責處理關於屯田的一切事宜,直接向我彙報。”

“臣遵命!”

徐光啓叩拜道,從不入品到九品官職,最能體現出差別的便是徐光啓口中的稱呼從“末官”到“臣”的改變。

而且屯田都尉位低權重,掌握的權利不亞於一郡太守,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徐光啓接下了這個重擔,如果徐光啓能夠很好的完成劉德的任務,做出了政績,那肯定沒有任何問題,官運亨通。

但是,如果失敗,也許是制度的原因,或許也有其他原因,但咱們不可能把罪責放在劉德頭上,主公是不會出錯的,但鍋誰來背?

徐光啓啊!

徐光啓的最後結局恐怕就是在一個縣令的位置上蹉跎一生吧!

畢竟一下子就被劉德提到這麼高的位置,沒有威望,根本就不能服衆,等消息傳出去,眼紅的人大有人在,暗中中傷,落井下石者不知凡幾,劉德也不可能全天盯着徐光啓,爲他保駕護航,劉德沒那個時間,也沒那個心。

官場之上,你連這個都無法適應,那就真的不適合在裡面待了。

話說,徐光啓才22歲,就91的政治,恐怕這些官場上的小陰謀對他來說,解決起來,應該是簡單無比的事情吧!

等到徐光啓三十、四十歲,這還不成精了啊!

畢竟91的政治顯然沒有達到徐光啓的巔峰時刻。

等徐光啓站起來,劉德這才向徐光啓問起了揚州的動亂,畢竟邵覃對他真的是蠻不錯的。

徐光啓道:“揚州本來勢力就錯綜複雜,又靠近大江,夷人衆多,邵州牧治理揚州也只能算是勉強維持表面的穩定。

但少帝被害的消息傳到揚州的時候,就有夷人大族從山陵中跑出來襲擊縣城,世家大族也不甘寂寞,紛紛脫離州府的掌控,最關鍵的是,邵州牧爲了勤王帶走了揚州頗爲精銳的部隊,沒有重兵的震懾,這也是揚州動亂的最主要原因。”

“那作亂的夷人,恐怕背後是世家在操控吧!”

荀彧指出了其中的關鍵,“要不然不通王法、與世隔絕的夷人怎麼會行動如此迅速、有章法。”

“的確如此!下官也猜測是世家大族在利用夷人擺脫州府的控制,還有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兵權。”徐光啓說道。

“那後來呢?”

“後來因爲我的家鄉受到了夷人的騷擾,爲了避禍,下官和宗族便乘船來到了燕州,揚州後面的事情也就並不太清楚了。”徐光啓答道。

“恩,好,知道了!”劉德應道,看來對於揚州的具體事情,徐光啓瞭解的也不多,也只能如此了,畢竟遠水解決不了近渴,只希望邵公能夠解決揚州的叛亂。

如果派遣艦隊前去支援呢?

海上如果沒有大風浪,數月即達。

還是算了,劉德否決這個想法,畢竟邵覃沒有派遣使者過來,就這樣貿然前去,算是怎麼一回事啊!

徐光啓坐在了大殿的最後面,現在他的身份可以留在大殿參與政事,不過以他的資歷,也只能坐到最後面去。

畢竟他的前面都是“老”臣們!

陳朔、荀彧、糜竺、崔佑、譚政、賈盧龍、馮秀清...

劉德在聽取了一些瑣事之後,便下令散會了,今天的主要章程便是關於屯田令,距離開春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足夠徐光啓去準備屯田所有的事宜,並且劉德也讓其他部門全力配合徐光啓。

爭取下一年秋收的時候,就能看到成果。

其實這麼看來劉德也是一個激進分子。

時不我待啊!

等到衆人退去,虎衛前來彙報,燕將軍求見。

“末將拜見主公!”燕南叩拜道。

“起來吧!都是自己人,客氣什麼,坐!”劉德指了指一旁的座位對燕南說道。

“是!”

燕南這才放下緊繃的神經,一屁股坐在了座位上,實際上劉德對這些東禹老將們態度都和以前一樣,相處融洽,並沒有因爲自己身份的改變而對他們苛刻起來。

畢竟劉德才二十歲,就坐上了州牧的位置,這就相當於你二十歲的時候當上了省/高官。

放在任何一個心性普通的人身上,恐怕鼻子早就揚的高高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了。

還好,咱們的豬腳依舊保持着初心...

主要是劉德周圍的危機感太過強烈了,如果真變的驕傲自滿,狂妄自大,在這樣一個亂世當中,恐怕會被吞的連渣都不剩。

“怎麼了?”劉德端起了茶盞,剛纔也消耗了不少精力。

燕南拱手道:“主公,卻有一事!是關於武舉的...”

ωwш ●ttκan ●¢ ○ 這次文武舉劉德非常的重視,文舉的主考官是荀彧,而武舉的總負責人便是燕南,畢竟章天朗駐守東禹,劉貴擔任代城太守,關羽在錦陽,白起去了馬邑。

也只有燕南的身份與地位可以擔任武舉的負責人。

燕南繼續道:“這第一件,便是那位晉州的尉遲恭。”

“怎麼,你接觸過他了?感覺如何?”劉德問道。

燕南臉上露出十分佩服的表情,稱讚道:“確實十分厲害,末將認爲他的武力能夠和關將軍、秦將軍、典校尉、張將軍他們相抗衡了,在擂臺上,氣都不帶喘的,接連打敗了十人,也是這些日子以來第一位擊敗了十人的挑戰者。

那賭坊老闆不得已,只好用重金把尉遲恭禮送了下去,要不然百姓們都下注在尉遲恭身上,老闆可就沒得賺了!”

“哈哈,那確實是!”劉德也笑道。

“後來,末將派人接觸了一下尉遲恭,許諾給他了伯長的職務,他反而問道,如果武舉狀元會被封賞什麼官職,派過去的人便說是都尉一職,尉遲恭便說要參加武舉,拿下都尉一職,伯長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燕南說道。

“武藝高強之人,肯定都會有自己的傲氣!”

劉德倒是對此並不太在意,“那咱們就在武舉比試中拭目以待吧!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是關於武舉的考試科目,吾等召集衆將初定下四個科目:第一便是馬術,第二則是弓術,第三乃是步下武藝,最後就是兵法韜略。”

“恩,不錯,挺合理的。”劉德想了想,點頭讚許道,“那這四項的分數如何界定?”

燕南撓頭道:“這正是末將猶豫的,不知該如何界定,下邊給了幾套方案,一個則是先考兵法韜略,兵法韜略過關者纔可以參加其餘幾項考覈!”

“這樣不行,你讓典韋去參加武舉,要按照這樣的方法,典韋恐怕第一關就被擋在門外了!”劉德擺手否定道。

“那先考覈武藝,最後考覈兵法韜略?”燕南又提出了一個方案。

劉德沒有回答,而是問起了燕南:“燕將軍,你知道匯聚在遼城,想要參加武舉的衆人都是些什麼人?”

燕南答道:“各行各業都有,獵人、農民、漁夫、樵夫、鐵匠...只要咱們能想到了職業都有...”

“沒錯!”

劉德站起身來,對燕南說道:“武舉主要吸引的就是那些不受重視的基層百姓,也有那些將門子弟,或是士卒行伍,但最多的還是那些底層百姓,這些人,但凡認爲自己有勇力者都會來參加武舉,畢竟這是一個可以一步登天的好機會,但這些人,馬術會的有多少?兵法韜略會的又有幾個?”

“此次武舉招募的也是基層武官,也就是伍長,什長一級的,是要衝殺在前悍勇之士,所以咱們主要考察還是步戰的武藝,弓術、馬術其次,最後便是兵法韜略。”

劉德根據自己對各朝代武舉的經驗,直接提了出來,省的燕南多走彎路。

劉德道:“武舉分三天進行,第一天上午,便是弓術,分優、良、可、劣四級。一石弓爲標準,可增加二石弓,三石弓,不過我想能夠拉動的人很少,在五十步內十隻箭,靶心十發九中、十中者爲優,十發七中、八中者爲良,五中、六中爲可,也就是合格,四中以下爲劣!”

(黃忠一般也只使用二石弓而已。)

“當然就算是弓術不合格,依舊可以進行下一場,下午馬術,同樣分成四級。按照同樣的方法來考覈。”

“第二天,便是武藝的考校,同樣分成四個檔次。”

“最後一天,便是兵法韜略的考覈,還是四個等級。”

“選出其中四項成績總和最爲優秀者爲狀元,依次爲榜眼、探花!這三人可爲都尉,伯長一職。”

“其餘人,弓術出衆者可進入弓兵部隊,爲伍長、爲什長;馬術出衆者可進入騎兵部隊,爲伍長、什長,步戰武藝出衆者,爲步軍伍長、什長,兵法韜略出衆者我另有安排!”

“其餘具體考覈細節,評分標準,由你們下去擬定,大體框架,便是如此,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就提出來,進行修改,然後軍隊那邊也允許士卒參加武舉,不過要經過主將的考覈篩選,合格者方能參加武舉,伍長、什長、甚至伯長都可以參加,但是如果考覈成績不夠,直接降一級。”

燕南連忙應道:“末將領命!”

有了劉德設下的條條框框,燕南最起碼不用瞎子摸象一般,胡亂探索了,直接拿過來用即可,只需要將細節在強化一下。

等燕南退去,劉德又翻了翻一些奏報,處理了一些政務,便回府邸了。

而遠在薊州的彭越與魏延,反倒遇上了一些麻煩。

“原來這楊弼所有的兵馬都聚集在長陽,根本就沒有撤走,他還沒有放棄攻打錦陽關!”

魏延在親自抓捕了楊軍幾名斥候之後,終於知道了楊軍所有的意圖,對彭越說道。

彭越點點頭道:“某猜測,楊弼肯定是想趁着大雪來臨之際,偷襲錦陽,那時候錦陽的防備將是最爲薄弱的時候。”

魏延非常贊同彭越的看法,畢竟他也是喜好險中求生的人,這樣的戰略頗符合他的心意,魏延道:“咱們當初定下的也是趁着大雪的時候攻打長陽,但如今,咱們攻打長陽的計劃破產了!”

“但咱們也知道了楊弼的計劃,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想必楊弼很快就知道咱們出關的消息,咱們不能坐以待斃。”彭越鋪開了輿圖。

輿圖上邊是比較簡略的薊州地形,畢竟他們對薊州不太瞭解,能夠有一張簡略的地圖已經很不錯了。

彭越指着地圖對魏延道:“咱們往北,繞開長陽,咱們雖然有一萬兵馬,但和楊家大軍相比,顯然是不堪一擊,所以咱們避敵鋒銳,伺機而動!”

魏延磨拳擦掌道:“將軍之言,正合某的心意,就看楊弼敢不敢來追了!”

彭越與魏延二人根本沒想着要回錦陽關,他們想要獲得更大的戰績,回到錦陽就相當於二人無功而返,那樣對於求勝心切,想要立下功勞的二人來說,根本就是不可饒恕的。

所以彭越的計劃魏延瞬間就同意了。

彭越感到臉上一陣冰涼,擡頭一看,一片片雪花緩緩落下。

“下雪了!”

彭越說道。

“那咱們就出發吧!”

而在長陽,楊弼一拳頭砸在了桌子上,顯得頗爲憤怒,他已經從斥候那得到一萬大軍出關的消息,“沒想到劉德這麼大膽,竟然敢派兵出關!”

一旁的文士捻着小鬍子道:“他這一出關,咱們偷襲錦陽的計劃可就破產嘍!”

“軍師,那咱們該怎麼辦?”楊弼急切的問道。

“不如將計就計!”

“怎麼說?”

三百八十六章 楊天空被擒第85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三百四十五章 賽馬場與陳圓圓(二合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飛鬥馬超(4200)第四百零四章 程昱獻計(二合一)第196章 曹卓的反應第三百零九章 十二路諸侯(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遼遠城攻防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劉項第四百六十三章 衛子夫之志(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雄歸來(二合一)第5章 誓言第二百九十三章 梟雄陌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事膠着(二合一)第128章 遇刺第五百一十五章 三月,北平瑣事六百三十四章 城落第23章 真乃英雄也第四百二十章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科考結束(4000)第二百六十七章 對車燕進行一番...(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局、亂局、失算(4000大章)第179章 京亂七第34章 完婚與視察第二百一十一章 佈置第四百二十二章 漢公(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封羣臣第二百零二章 荀彧的勸諫(求訂閱!求票票!)第6章 軍隊初步認可 大戰將起第94章 斬殺六百七十七章 羅成之死(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魏使者至第6章 軍隊初步認可 大戰將起第94章 斬殺第6章 軍隊初步認可 大戰將起六百五十四章 武二郎拳打猛虎,張文遠威震南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身膽氣六百五十三章 此是何人?焉敢坐於上位?六百七十五章 羅成之死(上)第53章 天下大亂六百七十二章 僵持第123章 李蘭北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樂進、祖狄(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短小無力又一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宴會(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襲一(各種求啊~~)第四百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的人才(二合一)第170章 洛都風雲十二第二百零一章 毒計(第五更)第二百七十二章 楊子川之死上(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府中諸事(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初現派系端倪(二合一)第四百六十章 收繳世家族兵(二合一)第51章 典韋、內部動盪第87章 襲營第68章 李雲平叛二第六百零九章 帝師第108章 奮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神探狄仁傑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殺!(求票票,求收藏,各種求啊!!!)第113章 尾聲第四百六十章 偷渡葭宿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短小無力又一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賦詩第171章 洛都風雲十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蘇粲的求見(二合一)第188章 升級完成第三百零九章 十二路諸侯(二合一)第二百八十章 荀彧、典韋、廖化稱號開啓,軍制政務改革(二合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伐漢(二合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商城購買與回到遼城(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舉結束(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車鷹第39章 許虎第二百九十章 劉德死啦?(二合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衛青(二合一)第75章 商議與不滿第150章 氣瘋了的孫尚香第二百一十六章 秦二爺的野望!(求啊!求啊!)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終戰四(二合一)第61章 真龍與互道最後一聲珍重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嗣業軍中立威(二合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伏擊與召喚(二合一)第六百零六章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疾馳的霍去病(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滅!(求訂閱、求票票、各種求~~)第64章 回府六百六十五章 諸事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將起六百七十一章 詐降第三百四十八章 東胡的消息(二合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平(二合一)第70章 楊子川的謀劃第四百三十七章 衛青破西集(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戰事膠着(二合一)第四百四十章 抓週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國覆滅,楊天龍檻車入京(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分化異族第40章 比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