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畢竟,人不爲已,天誅地滅啊!

透露這個消息,人家已經仁至意盡了!豈敢再要求什麼?

雖然一切都得依靠謝遷,但大家心中清楚,任何事情都得有所依,既然現在已經一切有所依,那咱們也不能再行改換門庭,必須得一條路走到黑,即便謝家吃肉,咱們也得喝湯啊!

不提這羣大臣各有心思,但謝遷就沒有心思嗎?畢竟,任誰都有私心的!

謝遷望着這羣大臣,面無表情,但心中卻是暗自琢磨,畢竟,謝家自東晉以來一直都是大族,根深地固。此番弘治帝要爲太子安排伴讀,雖然是提出讓明中信擔任,但是,這些老奸巨滑的朝臣們任誰都知曉,陛下這是要爲太子安排班底了,自然是心紅不已,要知道,自己雖然已經身居高位,但卻也只能在弘治手底下混,如果新帝上位,必然會有一番動盪,謝家究竟能否繼續享此富貴,這可是誰也說不好的!

現在不未雨綢繆,更待何時?故此,謝遷在離開皇宮之時就已經在思考,自家哪位子侄適合,競爭力強一些,即便無法成爲第一人選,但只要在陛下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的機會自然會來臨的!

“諸位,各自回去思謀,明日再行商議,到時,定出十佳人選,到時,咱們自然能夠得到應得的利益!”謝遷望着大家,輕輕點點頭。

“諾!”衆大臣齊聲應是,畢竟,大家都是謝閣老一系的,自然得以謝閣老馬首是瞻。

“啪!”一陣粉碎的聲音響起,京師某處宅院當中,氣氛異常的沉悶。

衆人皆是面如土色,畏懼無比地望着正房內。

正房中,一位公子爺模樣的人正滿臉怒氣地望着在座人員,而他手中的茶杯已經碎成了無數瓣。

自上而下,一片沉靜,皆是滿面懼色地望着公子爺,靜靜聽候吩咐。

“一羣飯桶!”公子爺滿面難看地望着大家。

“卑職等無能!”衆人皆是低頭認錯。

“哼!”公子爺冷哼一聲,面色異常難看。

“公子爺,這也怨不得大家,畢竟,一切事情來得太過突然,那明中信又被東廠保護,再加上暗中勢力的魯莽行事,令得一切計劃付諸東流,這一切都怨不得大家啊!”一位中年儒生慢條斯理地向公子爺進言道。

“怨不得大家?”公子爺面色難看地望着中年儒生,轉頭再看看一衆人等,沉聲道,“既然大家在京師,一切消息必然有所察覺,但他們卻沒有及時稟報,這,就是失職!”

“更何況,正因爲他們的失職,令得大家的行動受到了意料之外的阻撓,令計劃攻敗垂成!這,難道不是他們的責任?”公子爺沉聲道。

“卑職有罪!”一衆人等齊聲低頭認罪伏法。

“公子爺,現在正當用人之際,即便他們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也還請公子爺赦免!”中年儒生滿面悲切地建議道。

“哼!”公子爺冷哼一聲,“赦免?萬成不可能!”

“啊!”中年儒生萬般驚詫地望着公子爺,要知道,之前即便雲南行省解放事業那般失敗,公子爺也沒有如今天這般不通情理,今日這是爲何呢?居然一點情面也不給?

“雲南叛亂大業與今日之事絕不相同,只因爲,雲南叛亂大業,乃是咱們經營多時之事,被滅殺,只是因爲大家對叛亂大業還不瞭解,也準備不足所致,故而,即便失敗,咱們尊主對大家也是有所寬恕,然而,今日這事情卻是截然不同,只因爲,此番行刺明中信之事,乃是比咱們彌勒會大業成就更加難以管理之事,只因爲,只要明中信身死,那麼,彌勒會大業至少會提前二十年成就,但如果他活着,只怕,”公子爺看看中年儒生,沉聲道。

然而,說到此處,中年儒生滿面悲慘之色,環視衆人,接話道,“只怕,今日所有在場的彌勒會成員盡數會淪爲階下之囚!到時,還有咱們彌勒會翻身的餘地嗎?故此,明中信活着,乃是彌勒會最大的災難!尊主下令,不惜一切代價,都得將明中信的人頭拿到彌勒會總部,讓衆人觀仰,到時,咱們的大業必然成立!”

“大業成立?”公子爺輕聲嘆了一口氣,看看中年儒生,不再言語,任由中年儒生震動大家增添士氣。

“大業可成,千秋萬代!”一衆彌勒會成員齊聲呼喝。

然而,公子爺與中年儒生卻是滿面悽然,要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他們無比沮喪,只因爲,雖然他們在最初獲得大明衛士們並未將彌勒會的指揮機構已經一網打盡的消息。

大家異常驚喜,畢竟,之前公子爺雖然令大家立刻隱匿行跡,絕不能透露出一絲馬腳,但是,大家心中其實是對此有所疑議的,只因爲,突然間,將大家經營數十年的網絡廢棄,這令他們無比心痛,也無所適從,畢竟,之前一直賴以生存的事物突然被廢棄,大家豈能不心中有所難爲?

而這些人物還都是精英一類,這就令他們更加難以接受了。

於是,一衆心理表現在他們的行蹤之上,雖然公子爺已經下令,但他們卻是並未施行,反而是聚集一起,想要給公子爺一個教訓!

然而,這一切都是那麼的好笑,畢竟,就在他們剛剛立下心意,給公子爺一個教訓之時,一隊隊錦衣衛,一隊隊東廠番子齊齊圍困了他們,目光閃爍着異常兇殘的光芒,令他們不寒而慄。

而且,這些傢伙不分清紅皁白,上來就是一通屠殺,根本不管是否有所冤屈。

一場殺戮下來,令彌勒會損失近半人手。

當然,這只是大致估算,實則比之斃命更加恐怖!只因爲,他們享受的凌遲,這一切令他們無比恐懼,無比驚慌!

然而,他們向何人說理去!

畢竟,既然已經敵對,他們就沒理由抱怨人家施以雷霆手段!施以如此殘酷的手段!

雖然他們無比鬱悶,但是,卻有比他們更加鬱悶的是彌勒會的巔峰戰力。

沒有一個合理的要求,合理的解釋,卻令他們立刻隱匿行蹤,這何其荒謬?何其荒堂?

要知道,大家可是頂峰實力,如果有機會,只要將他們放出去,只怕就會立刻令得京師全體震動,更令得東廠、錦衣衛焦頭爛額,轉移了注意力,彌勒會就會有更多的精英隱匿行跡,爲今後的大業留下種子。

然而,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京師的城衛軍、東廠、錦衣衛以及各類型的緝拿機構人員都是如此的興奮,如此的渴望,想要在剿滅彌勒會京師餘孽的戰場上有所貢獻。

而且,他們已經在一些特務機構的提醒之下,盡出精銳,將賊寇們全殲。

但是,無論如何,大家都沒有將心緒調整,絲毫沒有全殲賊寇的喜悅,只能更加的失落。

但是,全殲賊寇,這是大家無比榮耀之事,但誰也沒心情以之炫耀。

只因爲,雖然他們已經獲得了大勝,但是,百姓們卻是對大明軍士更加失去了期望。

在他們看來,這平定叛亂之事已經與明中信,以及王守仁密不可分,但朝廷卻是根本對此視之不理,還大肆封賞功臣,這功臣之中卻沒有這二位最大的功臣,如此虛假的封賞,豈能令百姓信服,而這也令百姓相信,大明朝廷根本就沒有亡國在即的緊迫感。

而作爲第一功臣的王守仁與明中信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以及封賞,大家豈能服氣,反而是怨氣沖天,令人聳然而驚。

百姓們明白,朝廷根本就沒有考慮功臣們爲何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卻是那些並未做出特殊貢獻的軍士將領受到了封賞嘉獎,而真正的功臣義士卻如此憋屈地承受這般屈辱!

這,令他們無比的心酸,畢竟,這些功臣其實就是他們的代表,他們的指引方向,如果這些代表、這些烈士、這些勇士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那他們還期待什麼,這大明朝廷還有救嗎?倒不如,帝國今日就此淪陷,他們也就再無一絲希望,隨這大明一同滅亡,一同永赴黃泉!一同走向毀滅!一了百了!

當然,這些心思,一應周邊的軍士包括百姓都有所瞭然,但這些話豈能訴諸於口,唯一的希望就是大明朝廷能夠突然明瞭,突然瞭解基層軍士們的要求,突然對真正的勇士功臣予以嘉獎封賞,那樣的話,這大明朝廷也許還有救,然而,大明朝廷的官僚豈能如他們所願?

而百姓這些美好的願望,真誠的期盼,迎來的,只是一片辱罵,一片申斥,至於愧疚以及後悔卻是絲毫沒有!這一切,難道不令軍士們失望透頂嗎?豈能不令百姓對這大明死心嗎?

畢竟,如此不顧百姓,不顧官兵們的朝廷,真的值得大家擁護,值得大家奮力保護嗎?

當然,這些都是公子爺以及中年儒生所希望的,也是彌勒會一直以來的奮鬥目標,但卻不經意間卻被明中信這個不被人稱道的傢伙做到了,令百姓心中對大明朝廷充滿了失望之情。

這,不可謂不算是意外之喜啊!

正在狼狽逃竄的公子爺面現驚喜之色,看向中年儒生,而且目光之中充滿了希冀之光。

也許,如果咱們再加把力,這京師的百姓真的會發生暴動,真的會自發的衝鋒皇宮,到時,也許,就是咱們的機會!

這個念頭在公子爺的心頭盈繞,令他不可遏制!

中年儒生在看到公子爺的表現之後,自然對他的心思異常瞭解。

於不同異常之處,於絕境之處找到希望,無疑,這令得公子爺與中年儒生感到更加的刺激,更加的驚喜,更加的難以抑制,幹!這,是公子爺與中年儒生產生的最強烈的念頭!他們知曉,如果此時鼓動百姓,將百姓心中的渴望,心中的怨憤暴發出來,那股力量,足以令這京師之內安然享受的朝廷衆臣感受到百姓的最大的憤怒之情,激奮之意!

於是,公子爺與中年儒生一聲令下,京師之內的彌勒會會員突然大面積涌現,紛紛義氣激奮地向百姓們宣傳着朝廷對王守仁以及明中信的不公待遇,以及雲南官府,更甚者乃是南疆的各地官府的不作爲,正是他們的不靠譜,才令得南疆失控,遭受到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叛亂,而且,至今還沒有平定。

如果是王守仁與明中信在南疆領袖羣倫,那麼,南疆的形勢,必然會是另一番模樣。

一時間,京城內議論乍起,百姓們充滿了對王守仁以及明中信的同情以及祝願。

紛紛上街頭請願,要求朝廷派王守仁與明中信再次前往南疆出使,更得兼任南疆總都督,統管南疆兵事。

那樣的話,南疆的局勢必會在即日之間來息,到時,南疆百姓就會獲得更加永久的平靜,更加永久的安定!

一時間,這好像成爲了全京師百姓乃至全北疆百姓的願望。

這個情緒盈繞在百姓的心頭,一切令大家情緒激昂,一切令大家胸涌澎湃,但是,就在此時,突然,一衆請願的百姓中間,爲首一人卻是異常堅定地望着大家,沉聲道,“諸位,並不是朝廷不顧及咱們,而是沒有能力啊!爲今之計,就是咱們齊心合力,將這些賊寇驅逐出京師,令他們在京師無法立足,如此,才能令京師政通人和,路不拾遺!”

大家一陣遲疑,但人羣之中卻突然有人大叫道,“這位就是王守仁欽差,他說的,必然不會有錯的!大家且聽他的!”

一瞬間,大家激動了,傳說中的人出現在身前,百姓們自然是激動異常,紛紛望向王守仁,想看看看他,有何話說!

而這位欽差大人王守仁卻是不緊不慢,緩緩環視一圈,沉聲道,“諸位,朝廷確實待咱們很薄!”

這一句話,令得在場的百姓軍士們心頭大震!

第四百章 謀劃有變第八百零九章 御書房奏對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新起航第八百六十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詭畫歸位第三百六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出路難尋第五十九章 防禦佈局第五十二章 酒樓開業(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襲擊始末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發第六百八十七章 駭人論斷第二百五十章 兄弟定交第四百五十一章 劉老到訪第六十六章 賊人授首第五百二十章 二老解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信脫身第九百八十八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劉老復發第三百九十九章 衆人脫身第八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喚醒大夫第九百四十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逃離始末第三百零八章 旁敲側擊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丫醒轉第七十四章 刑訓月影第六百五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五十九章 籌備開張第一百九十二章 學堂擴充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股勢力第七百三十八章 默然稱“王”第七十九章 衙衛碰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蟲現身第七百二十六章 應援城北第六百八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六百三十九章 殘酷真相第二百五十六章 定計援府第四百章 謀劃有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明李打賭第二百八十九章 開始作畫第三百二十九章 劉老復發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信挑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股勢力第六百七十四章 詭異團滅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州衛圍第四百五十二章 拉劉老下水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蟲現身第六百七十九章 風雲將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兩個奇葩第七百八十七章 親友擔憂第一百五十一章 中信贈藥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方應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善惡轉輪殿第二百四十四章 援兵抵達第九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商定方案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場發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江面被圍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縣來訪第三百零三章 確定名次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魚之宴第八十九章 景澤出監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新起航第三百二十一章 警告蘭家六百九十六章 傳播途徑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場完結第一百六十七章 府試放榜第六百五十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變故突生第八百零四章 街頭遇襲第三百四十章 二老辯論第一百零三章 中信迎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測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二次接觸第六百七十四章 詭異團滅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信挑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技驚太醫第三百四十五章 爲子分析第一百九十三章 災民將到第七百六十八章 情勢激變第三百七十四章 唐寅入夥第三百四十四章 中信醒轉第六百二十章 與時間賽跑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刑伺候第七百八十六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二十章 拜見老祖宗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新起航第七百八十三章 中信昏迷第八百六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近鄉情怯第五百二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八百二十七章 學員迴歸第六百八十三章 重新起航第七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楊鄴顯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近鄉情怯第四百九十章 報社起航第九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震撼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