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一石三鳥

明中信望着他們,心中一動,是啊,自己還有這些合作者,這也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啊!用好了,就會發揮出巨大的力量!自己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啊!

罷了,一切靜等兵部武舉榜單出來再說吧!

明中信恢復了笑顏,不再談論此事。

衆人見明中信恢復正常,顯然,這明中信心中有了定論!大家也盡皆笑顏頓開,放下了擔憂之心,明宅大廳一時間笑語歡聲,好不熱鬧。

一番歡聚之後,酒足飯飽的衆人告辭而去。

劉大夏出了明宅,帶着幾分醉意,直奔一座府邸而去。

“啓稟老爺,劉大人求見!”管家來到書房,向主人回稟道。

“哪位劉大人?”主人從書案之後擡起頭顱,問道。

嚯!可不正是那兵部尚書馬文升嗎?

“劉大夏劉大人!”管家回稟道。

“是他啊!”馬文升一陣躊躇,畢竟,在這武舉即將出榜的敏感時期,這劉大夏求見只怕有些不妥吧?

“告訴他,我今日未歸,在兵部考場住宿,讓他過幾日再來吧!”馬文升考慮半晌,擡頭吩咐道。

“老大人不在啊!”劉大夏一聽,知曉今日不方便,好在,今日也不過是前來試探一下,順便提醒一下馬文升而已。

“正是,我家老爺這幾日一直都在考場,未曾歸來!劉大人還是改日再來吧!”管家恭恭敬敬道。

“也好!那還煩請管家在老大人回來後,將此信交給老大人!”說着,劉大夏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管家。

“是!”管家接過書信,揣入懷中。

“那劉某就告辭了!”劉大夏毫不拖泥帶水,轉身而去。

管家深深看了劉大夏背景一眼,轉身回府。

“書信?”馬文升一皺眉,看着管家。

管家從懷中取出書信,呈給馬文升。

“老大人臺鑒:今日考場之上,頻出狀況,有考生受到不公正待遇,還望老大人稟持着公正公平的態度予以徹查。劉大夏敬上。”

短短几行字,印入馬文升的眼簾。

哦,原來如此!馬文升一見,心中頓時明瞭,這劉大夏還真是說情來了!不過,還算他聰明,沒有指名道姓。

馬文升自是知曉此事牽扯甚大,苦笑一聲,將書信放到蠟臺之上燒燬。

與此同時,他想起了剛纔在文淵閣所歷之事。

劉健等閣臣,各部大臣坐定。

“大家說說看吧!雲南宜良賑災這章程應該如何擬定?”劉健開口道。

李東陽在旁仔細觀察着大家的神情。

卻只見大家面面相覷,眼中閃過一絲絲複雜之色,但就是不開口。

“我知曉,大家對這奏摺中提出的賑災之法有些牴觸,但大家應該知曉,此乃危急關頭,一切心結都放下,畢竟,雲南宜良百姓等不得啊!”劉健哪還不知大家的小心思,直接點透道。

但大臣們依舊不開口。

謝遷環視一週,開口道,“既然大家不說話,那我就提議一下。”

一時間,大家都望向謝遷。

“咱們就依據這份奏摺行事,奏摺中最主要的提到了幾個方面,一,瘟疫防治,將這份瘟疫防範心得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太醫院,再由南京太醫院制定防治措施,在雲南就地籌備藥物運往災區。”

大家紛紛點頭認可。

“那這瘟疫防治之事就如此做!”劉健點頭認可。

李東陽道,“劉大人,且慢!”

“哦,李大人還有何補充的?”劉健一愣,轉頭望向李東陽。

“其實,這瘟疫防治之法我已經交與太醫院一份,也與他們進行了研究,不如,這次,就派一名知曉防治之法的太醫親往雲南指導防治如何?”李東陽斟酌一下道。

“原來如此!這樣更好!如果有一位更加熟悉之人,這瘟疫防治更加有效!就依李大人!派太醫前往!”劉健點頭道,“謝大人繼續!”

“二,救援,責令當地官府派差役兵丁前去協同百姓救援那些被埋在廢墟之下的百姓,並籌備賑災糧食,先行做好安撫工作。大家還有何要補充的?”謝遷說完望着大臣們。

“謝大人,聽說雲南宜良的縣衙也被地震摧毀,只怕無法組織起來,不如,責令鄰縣組織差役兵丁前往救援,你認爲呢?”吏部尚書倪嶽道。

“倪大人思慮周全,此提議甚好!”謝遷衝倪嶽一拱手。

倪嶽撫須微笑。

“大家還有何要補充的?”劉健問道。

大臣們紛紛搖頭。

劉健衝謝遷點點頭。

“三,安全問題,兵部協調調派周邊各地軍士前往戒備,隨時準備鎮壓作亂之人。四,賑災財物,由戶部制定計劃,就近籌措銀兩運往災區。五,監察,派欽差前往雲南宜良,督促當地官府進行賑災,並嚴格按照賑災預案行事,力求做到安撫百姓,制止暴亂,圓滿賑災。”

大家一一議定。

“好,具體章程就如此吧!”劉健長出一口氣,“謝大人,李大人,你們看如何?”

謝遷與李東陽自是沒什麼意見,點頭認可。

“對了,李大人,此奏摺真的是那明中信所定?”謝遷意味不明地問道。

“哦!”李東陽一愣,既然具體章程都定了,爲何這謝遷問這話?

“是啊!李大人,真的是他嗎?”劉健也好奇地望着李東陽。

四周圍坐着的大臣們也是滿眼的興趣,但這興趣的意味可就不知曉了!

李東陽環視一週,衝劉健與謝遷點點頭,“不錯,基本上都是明中信的意思,只不過我與太醫院及一些治理天災的同僚進行了一下補充完善,畢竟,明中信根本就未曾出過遠門,有些意見太想當然了。”

“哦,原來如此!”劉健點頭沉吟。

謝遷卻是眼中睛光一閃,“那意思就是說,這明中信對賑災之事瞭如只掌了?”

李東陽警惕地看看謝遷,但卻看不出什麼來,只好點點頭。

“劉大人,我有一個提議,不知你意下如何?”謝遷轉頭望向劉健。

“謝大人請講!”劉健一愣,看着謝遷不明所以。

“我想,這明中信既然對賑災防疫之事如此瞭解,倒不如,咱們這次派他隨隊前往,跟隨欽差,以便更好地做好賑災事宜。”謝遷一拱手。

“什麼?”李東陽大驚,眼中閃過一絲驚慌,這謝遷是何意?居然推舉明中信?

劉健一聽,眉頭一皺,低頭沉吟。

“劉大人,萬萬不可啊!”李東陽急道,現在他還不知曉這謝遷究竟是何用意,但卻不妨礙他分析形勢,如果明中信前往雲南,先不說他能否幫上忙,只這山高路遠,雲南那窮山惡水,那文弱書生就吃不消啊,到時,如果明中信有所閃失,那可是自己害了他啊!絕不能讓他去!

“李大人的意思是?”是健擡頭望向李東陽。

“劉大人,想那明中信只是一介書生,未曾入得仕途,如今卻要他前往雲南,名不正則言不順,還請作罷!”李東陽正色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常言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那明中信乃是讀書人,還是剛中的秀才,如果朝廷有事,他自是責無旁貸,又怎會名不正,言不順呢?”謝遷連連搖頭,反駁道。

“這,”李東陽眉頭緊皺,望着謝遷,無法理解,爲何這謝遷這般使力,要讓明中信去雲南呢?但自己又怎能不爭取呢?“謝大人,想那明中信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夠想出這預案就已經不錯了,如果讓他前往災區賑災,是不是有些不厚道呢?況且,他去了又能做些什麼呢?官職沒有,職權沒有,身無縛雞之力,他又如何能夠使得上力?”

話雖如此說,但周圍的大臣們有些卻是滿眼思索,望着謝遷,眼神中若有所悟的樣子!

“李大人,您可不要糊弄我等,您說那明中信僅有十幾歲,但想那明中信在陵縣損糧食,安災民,退匪徒,解府城圍,這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歷歷在目啊!這些是不通世事,身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能夠幹出來的事嗎?這樣的才幹,這樣的能力,不盡早爲朝廷所用,那可真的是可惜啊!如今,正值雲南宜良百姓身處水火之中,作爲一個讀書人,豈能不盡力幫扶?”謝遷笑道。

“這?”李東陽有些無力反駁。

“況且,你說他沒有官職,沒有職權,但幫扶百姓又不是一定要有官職、職權才能使得上力,他既通瘟疫防治之法,又通賑災程序,跟在欽差面前,可以出出主意,隨時提醒欽差,這不是最大的幫襯嗎?他也可以通過欽差的權職,做到總攬全局的重任啊!”

看來,這謝遷是誠心要將明中信打發到雲南宜良了!李東陽如是想。

“不錯,這明中信深切明瞭預案,對各個環節瞭如只掌,如果說欽差人選無法一時定下,但他卻正是欽差隨行的最合適人選啊!”一位大臣附和道。

“不錯,不錯!正是!正是!”

一時間,居然有幾位大臣予以附議。

至於劉健、倪嶽、馬文升,也是深以爲然,頻頻點頭。畢竟,這項預案初步提出,還未經證實是否立竿見影,也需要一位熟知預案之人在旁協助,明中信這位始作俑者可不正是最佳人選嗎?

李東陽就納悶了,這是怎麼了,剛纔在陛下面前他們可不是如此啊!深怕陛下重用這明中信,,深怕他簡在帝心一言不發,絕口不提明中信。爲何他們如今卻這般積極推舉明中信呢?

此時的李東陽環視一眼在座發言的幾位大臣,猛然間發現,這幾位大臣,包括謝遷居然盡皆屬於世家大族,或者是世家大族的外圍子弟。看着他們眼中泛起的精光,李東陽若有所悟!他們這是要將明中信發配邊疆啊!現如今的京師,明中信折騰得太狠了!深深爲他們所忌憚,再加上之前的恩怨,他們自是希望將明中信遠遠地發配,最好是這輩子不回來,如今見謝遷提出如此好的建議,豈能不附和,豈能不推波助瀾?

一瞬間,李東陽想通了!但卻也心中無力,在謝遷爲首的這些大臣推舉之下,而理也全在人家那邊,君不見連劉健、倪嶽、馬文升也是點頭贊同嗎!只怕這趟明中信還真得去了!罷了,再做這最後的努力吧!

“話雖如此,但這官家還不差餓兵呢?那這明中信的身份是否很是尷尬呢?他隨行欽差又以何名義呢?”李東陽反問道。

“這好辦!”謝遷一聽,笑意盈面,知曉李東陽已經無力反駁了,這是爲明中信要好處呢!“咱們可以將他聘爲欽差的幕僚,至於他的薪俸,可奏請陛下特批,由戶部覈銷,按五品待遇走,當然,在雲南宜良之事了結之後,自會收回!”

劉健眼前一亮,這主意好!既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還不至於爲朝廷留下隱患,高,實在是高!

“好,就依謝大人所言,而且,如果明中信這項差事辦得好,那麼,咱們再奏請陛下嘉獎於他!”劉健連連點頭。

謝遷及幾位大臣相視而笑,充滿了得意之情。

見此情形,李東陽知曉迴天無力,一陣苦笑,這是想鳥盡弓藏,一石三鳥啊!一則,將明中信打發到了雲南,眼不見心不煩!遂了他們的意!二則,令雲南賑災之事有了一個替死鬼!三則,可以打壓明中信令他不能再在京城翻雲覆雨!四則,即便明中信立功回來,也還是一介布衣,對於他的仕途一點好處都沒有!還耽誤了時間!毒,真是太毒了!

李東陽望着謝遷一陣恨意上心頭,但卻也無可奈何!

“好,此事就如此辦!各部依此方案擬定章程,奏請陛下批閱!”劉健最後一錘定音道。

馬文升回過神來,想當時,他自是看在眼中,也知曉這謝遷等人是在藉機打壓明中信,但他也知曉這樣做的話,對陛下也好,對雲南宜良百姓也好,盡皆是利國利民之事!他也沒理由因爲一個明中信而與謝遷等人對着幹!但他卻也心中有些愧糾,畢竟,咱們這些大臣們算計一個小娃娃,實在是有些難以啓齒啊!罷了,在你走之前,我就幫你一把吧!

第一百八十八章 品酒軼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敵蹤突現第五百三十二章 出手相救第三百章 院試複試第八百九十六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中信練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警告蘭家第三百九十章 故友重逢第二百零八章 征服知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馬良趕到第六百二十五章 中信現身第二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第三百三十八章 二老愧疚第八百三十八章 聖旨突至第二百九十章 變身香餑第二百八十五章 蕭颯吃癟第七百零九章 城中慘況第六百六十二章 江面被圍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少年遊閣第五百五十二章 轉輪殿異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夾帶事件第七百二十章 變數再生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學堂擴充第八十六章 中信使壞第五百六十九章 臨場驚變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中診治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御書房爭議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老斗嘴第九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信釋疑第九百四十二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訓張採第八百六十一章二百九十八章 院試開考第二百零二章 計議完畢第六十四章 兩全齊美第五百五十五章 前程往事第七百三十章 中信衝陣第二十六章 學堂開班(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七百零四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四十二章 南疆局勢第一百四十章 遊大明湖第一百二十三章 縣試落定第四十五章 生意起航第九百八十四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測試籌備九百三十九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駭人殺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石張搗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援兵抵達第二百一十一章 賑災開始第九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五百四十七章 商談交換第九百六十六章第九百一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義受罰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告風波第七百五十四章 解困條件第七百六十五章 倉促開撥第五百五十五章 前程往事第六十六章 賊人授首第七百五十一章 暗藏殺機第五百二十六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盟出現第二百八十一章 楊鄴顯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七十三章 連根拔起第四百四十六章 窯場合作第六百八十八章 逃離始末第三百六十四章 敲定合作第八百四十七章第九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拜謝恩師第四百二十六章 後續影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劉老脫險第九百六十七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籌備開張第五百零九章 應對之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五章 生意規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府尊攤牌第三百六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三百章 院試複試第三百六十五章 辭別二老第七章 佈局生意(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破城危機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石張相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夜研談第五百三十一章 產婦病危第一百九十一章 神識反噬第二百四十九章 知縣前來第七百五十一章 暗藏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