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驚天計劃

會議室內,十多名內閣大臣,也就是外交大臣、工業與商務大臣、財政與稅務大臣、科技與教育大臣、礦產與資源大臣、農業與水利大臣、文化與宣傳大臣、交通與運輸大臣、以及海外領地事務大臣等九位文職官員,加上陸軍總司令與海軍總司令,總共十一名戰時內閣成員已經等候多時。

內閣首輔加上這十一名大臣,所組成的非正式機構,又被稱爲“御前內閣”。

始武大帝時期,御前內閣纔是帝國的核心權力機構。在憲改之後,才通過擴充席位組建了後來的內閣。

房間裡面,還有兩個非內閣元老。

其中一個是十天前才告老還鄉的前任海軍總司令祝世建,另外一個嘛,是十多年前離開了陸軍司令部的馬鍾毅。

相對而言,祝世建的精神狀態比馬鍾毅好得多。

不止因爲比馬鍾毅小了幾歲,還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有關。祝世建不但煙酒不沾,而且生活與工作很有規律,也非常懂得自律,哪怕在告老還鄉之後,也依然堅持早起,在清晨鍛鍊半個小時。

此外,祝世建這一輩子都算得上順風順水。至於馬鍾毅,他在戰後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非議。

每一個內閣大臣的手上都有一份文件,內容是一模一樣,其實是同一份文件的副本。

只是,祝世建與馬鍾毅沒有,不是他們的涉密權限不夠,因爲這份絕密文件是他倆在十多年前主持擬定的。

十一位內閣大臣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份絕密文件。

雖然一個個都是萬分的震驚,但是沒有一名內閣大臣敢否認這份蓋了龍印,還有八大國柱印章的文件的真實性。這與傳說什麼的無關,因爲這九個印章所代表的,就是締造帝國的九大存在。

哪怕到了現在,這九大存在的後代在帝國依然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其實,坐在這個房間裡面的十三個人,還有最後來的薛遠征,都跟這九個印章背後的勢力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薛遠征到來後,討論並沒有受到影響。

爭論的焦點已經不再是文件本身,而是如何才能夠實現這份絕密文件裡提到的計劃。

難度,那不是一般的大!

其實,通過文件展示出來的只是計劃的一部分,很多的敏感內容,或者說暫時不能公開的內容都用黑色墨跡抹掉了。

即便只是展示出來的這部分,都非常的嚇人了。

有多嚇人!?

樑夏帝國要單挑全世界!

至少,在擬定該計劃的時候,也就是新曆85年的前後,帝國的決策者們,沒哪個想過要跟其他國家結盟。

按照文件裡提到的,在對上一次大戰做總結的時候,得出的最重要的一個結論,就是被盟友拖累。

遭受的敗績幾乎全都跟盟友有關!

爲了保住盟友,帝國遭受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而且在做出艱苦努力之後,並沒獲得相應的回報。

既然盟友無用,要盟友幹啥?

單幹,難道贏不了?

正是如此,在大戰之後,帝國的所有戰略計劃,以及所有的長遠建設,都在爲這套計劃服務。

這其中就包括在薛遠征上臺之後,在全國搞的基礎建設,特別是在西部地區修建鐵路與公路,以及通過政策引導讓跟軍火生產有關的重工業向內陸轉移,甚至還包括陸軍與海軍的軍事改革。

後來,跟駱沙聯邦和解,不在該計劃之中,算是意外吧。

正是如此,樑夏帝國至今沒有跟駱沙聯邦簽署真正意義上的同盟條約,所謂的盟約其實是一份沒有什麼約束力,很多關鍵條款有多種解釋,中心內容與核心含義均模棱兩可的友好條約。

哪怕到了現在,帝國高層都沒考慮跟駱沙聯邦結盟的可能性。

要說的話,駱沙聯邦也是一個拖油瓶,而且跟帝國有着難以調和,甚至能說是根本沒辦法化解的矛盾。

別的不說,在締結友好條約之後,駱沙聯邦仍然在不斷的重申擁有耶尼塞-巴爾卡什以東地區的主權,三番五次向帝國提出爲此進行談判,還多次拿此事做文章,甚至打算跟石油出口掛鉤。

這些,無不在警告帝國當局,駱沙聯邦沒有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也從來沒有把樑夏帝國當盟友看待。

如果需要盟友,帝國也會去找迢曼帝國這種沒有領土糾紛的強國。

其實,帝國跟駱沙聯邦保持友好關係,只是爲了產自闊海北部跋窟油田的石油,那是除了波沙灣之外,巨大陸與西大陸上最主要的產油區之一,能由鐵路與管道,把產出的石油直接輸送到帝國西部地區。

當然,跟駱沙聯邦保持友好關係,還能夠大幅度減輕來自內陸的威脅。

如果能夠避免地面戰爭,準確的說是避免多線作戰,那麼帝國就能夠把更多的資源用來建設海軍。

此外,這份計劃的實施時間,一直延續到新曆105年的年初。

什麼意思?

最好能夠再拖五年,即從新曆85年算起,需要二十年,帝國纔有足夠的把握在一場全球大戰中,僅靠自身的能力戰勝所有列強。如果只有十五年,帝國未必能在開戰之前獲得足夠明顯的戰略優勢。

顯然,這正是關鍵所在。

大戰已經爆發,肯定不可能再拖五年。

所幸的是,這也在預料之中。

沒啥好奇怪的。

十多年來,帝國一直在爲大戰做準備,難道其他列強就沒有?

此外,十年前的大蕭條,徹底摧毀了建立在“塞巴和約”之上的世界秩序,爲下一場大戰埋下了誘因。

和平還能持續多久?

戰火將在什麼時候重新點燃?

看透這些,西方列強首先要做的,就是死死的盯住樑夏帝國,並且採取緊跟樑夏帝國的發展戰略。

紐蘭聯邦搞的新政,就是這套戰略的典型代表。

灣海三國與駱沙聯邦的矛盾,其實就是西方列強在幕後搞鬼。

要是沒有西方列強慫恿,三個人口總共還不到三百萬的小國,有膽量去挑戰如同龐然大物一般的駱沙聯邦?

在上午的會議當中,薛遠征就強調了。

西方列強把戰爭強加到帝國身上,帝國是避無可避,只能勇敢的面對強敵,並且迎接敵人的挑戰!

其實,這也正是現在討論的問題。

要如何才能在準備不夠充分,很多戰前工作都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打贏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

說成是掌握戰爭主動權,其實更準確一些。

畢竟,戰爭纔剛剛爆發,離勝利還遠得很。

第37章 地面部隊第209章 感情牌第120章 打賭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108章 聲東擊西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83章 三駕馬車第50章 速歸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9章 海陸分歧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9章 導彈投手第564章 底氣所在第10章 鬼使神差第7章 無知無畏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480章 繼續推進第438章 木已成舟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574章 難題第35章 組建團隊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433章 猜疑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345章 純空戰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465章 表決心第72章 最後一炮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188章 空軍出手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58章 方向之爭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87章 防空中堅第38章 戰機出逃第21章 恥辱第576章 戰略欺騙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76章 煎熬第130章 緊急呼叫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88章 野心勃勃第202章 釋懷第58章 偷襲得手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47章 理想主義者第88章 攻擊得手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128章 厲害角色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547章 突發事件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217章 半夜來電第88章 攻擊得手第186章 神助攻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385章 湊熱鬧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238章 涼拌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433章 猜疑第55章 快馬加鞭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15章 虎落平陽第23章 滅頂之災第26章 三分天下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96章 戰略收縮第549章 登門求助第71章 虎虎虎第622章 逃亡首相第329章 疑兵計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626章 尼茲的選擇第89章 返航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