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飛來噩耗

迪迦拉咬着西部戰區的軍事部署不放,不是要尋找什麼狗屁對策,而是需要某個將領站出來背鍋。

道理也很簡單:該方向敗局已定。

召開會議之前,迪迦拉就拿到了由紐蘭當局提供的最新情報,並且讓總參謀部分發給了主要將領。

內容只有一點,部署在巴鐵南部地區的第五陸戰師已經達到戰時滿編狀態。

也就是說,該師的總兵力超過了4萬,很可能接近5萬,綜合作戰能力比梵羅陸軍的軍級單位還要強。

要說的話,差不多頂得上一支集團軍。

不說別的,只是主戰坦克就有近千輛,加上步兵戰車等主戰裝備,總規模還超過了梵羅陸軍的集團軍。

當初,也就是6年之前,樑夏陸軍部署到巴鐵的3個主力師,總共也就5萬多官兵。

可見,只是第五陸戰師就能橫掃整個西部戰場。

不過,這還不是樑夏軍隊投入的全部兵力。

樑夏陸軍的第十七裝甲師也已到達卡拉港,因爲港口的吞吐能力有限,而且要優先保證陸戰隊的後勤供應,所以大部分主戰裝備被送到了瓜港,也就需要通過鐵路送過來,得花上一些時間。

只是,這並不值得高興。

第十七裝甲師參加過波沙灣戰爭,在來南方次大陸之前就已達到滿編狀態,兵力並不比第五陸戰師少。因爲經歷過實戰考驗,大部分官兵上過戰場,所以第十七裝甲師的戰鬥力還在第五陸戰師之上。

也就是說,樑夏帝國在巴鐵南部地區投入了相當於兩個集團軍的兵力!

不發動大規模戰略進攻,需要投入這麼多兵力?

說得直接一點,這兩支部隊,在任何地方都能獨當一面,能輕而易舉的突破梵軍設置的防線。

關鍵還有,第十七裝甲師很有可能會從卡拉港北上。

或許,這也正是把第十七裝甲師的主戰裝備送往瓜港的主要原因。

反正通過鐵路運輸,送到海德巴拉與送到蘇庫爾沒什麼區別,運輸時間最多就相差幾個小時。至於運送第十七裝甲師的官兵,那就更加沒有什麼難度可言了。反過來,如果讓第十七裝甲師跟在第五陸戰師的後面,就算在組織調度的時候會遇到一些麻煩,也應該把主戰裝備送往卡拉港。

正是如此,紐蘭當局發出了警告。

按紐蘭國防部做的判斷,主力是第十七裝甲師,第五陸戰師負責佯攻。

具體來說,第五陸戰師首先發起進攻,而且在防線南面尋求突破,其實是爲了逼迫梵軍向南增兵,也就是讓部署在齋普爾的主力部隊向南運動。樑夏軍隊會利用這個機會,通過空中打擊摧毀梵軍的主力裝甲部隊。只不過,關鍵是在向南擴展後,防線的北面肯定會因爲兵力減少而出現漏洞。

在發現梵軍的防禦漏洞之後,樑夏陸軍就會讓第十七裝甲師投入戰鬥。

就是從蘇庫爾這邊發起突擊!

等到第十七裝甲師參戰,第五陸戰師就將轉向南下,攻入古吉拉特邦,然後經沿海平原進軍孟賣。只要打下了孟賣,再在南部方向上發起幾次登陸作戰,奪取幾個支撐點,就能控制整個西海岸地區。

不要忘了,陸戰隊更適合在濱海地區作戰。

顯然,不管怎麼打,就算出動戰略預備隊,梵軍也必敗無疑。

關鍵還有,哪怕軍方提出動用戰略預備隊,迪迦拉也絕不會答應。

道理也很簡單,梵羅陸軍的戰略預備隊大多部署在本土西北,尤其是德城附近,而且西北纔是主戰場。

派西北戰場的預備隊去西部戰場,顯然有問題。

按照迪迦拉的判斷,樑夏帝國一直沒有在西北方向發動進攻,或許就是在等待梵羅陸軍進行調整。

換句話說,等到梵羅陸軍把西北戰場的預備隊調走,東方集團就會在西北戰場這邊發動戰略進攻。只要有機會打下德城,樑夏陸軍甚至會動用部署在本土的作戰部隊,在西北戰場開闢第二戰線。

沒預備隊可用,不要說邊境防線,連首都德城都守不住。

到這一步,或者說以當前的局面,唯一的理智選擇,也就是做出取捨,放棄一個相對來說較爲次要的戰略方向。

顯然,肯定是南部地區。

前面就已提到,南部地區不但地形非常的複雜,人口密度也不小,還嚴重缺乏能夠依託的道路與鐵路。

哪怕樑夏帝國兵力雄厚,沒有個一年半載,別想佔領與控制南部地區。

可問題是,肯定不能把南部地區拱手讓出。

在軍事層面上,也就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讓民衆相信,梵羅軍隊是在力戰之後才丟掉南部地區。

當然,也就需要有人站出來背鍋。

關鍵還有,這個人必須足夠可靠,至少能夠不折不扣的執行迪迦拉下達的命令,確保一切都按照計劃發展。

這裡,涉及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戰局到底朝着哪個方向發展,並不完全由梵羅當局決定。

也就是說,並非放棄南部地區的防禦,樑夏帝國就會派部隊佔領南部地區。

只有通過更積極的行動,纔有望達到目的。

可問題是,到底是什麼樣的行動,迪迦拉心裡沒底,畢竟他沒有參軍經歷,更別說指揮部隊作戰。

爲此,被稱爲“小內閣”的總理府幕僚班子已經給出了建議。

在軍事層面上,關鍵依然是兵力部署。

說得簡單一些,必須加強齋普爾方向上的防禦力量,而且齋普爾就是底線,必須守住這座位於德城南面的城市。這就意味着,需要在該方向跟東方聯軍決一死戰,因此得提前調整兵力部署。主要就是把原本放在南面的作戰部隊派往齋普爾,圍繞着齋普爾建立一道更加牢固的防線。

到底該怎麼做,幕僚班子沒給出建議。

其實,這也是迪迦拉需要安排一名高級將領去齋普爾的主要原因。

傍晚過後,在秘書第三次來提醒已經到了用晚餐的時間,會議才暫告結束。

只是,在回到書房之後,迪迦拉並沒有吃晚飯,準確說是在吃晚飯的時候聽取了機要秘書的報告。

結果就是,這份報告直接讓他失去了胃口。

報告來自外交部涉外情報局,部分內容已經得到了證實,而且從邏輯的角度看,可信度極高。

樑夏帝國首輔特使秘密前往南孤大陸的帕西國,會晤了紐蘭共和國的特使。

帕西國並沒有參戰,爲保持中立的第三方。雖然地處西半球,距離紐蘭共和國更近,但是在夕落洋的對岸,玄大陸的西部地區就有樑夏帝國的軍事基地,而且南玄國還是東方集團的成員國。

顯然,如果樑夏帝國要跟紐蘭共和國進行秘密談判,帕西確實是理想地點。

雖然暫時不清楚樑夏帝國與紐蘭共和國安排特使進行秘密會晤的原因,更別說是雙方交談的內容,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次秘密會晤的級別很高,雙方派出的特使都是外交界的名人。

代表樑夏帝國去談判的是白華敏,而代表紐蘭共和國去談判的是傑克?休伊特。

前者不用多說,後者之前擔任過國家安全顧問,在大戰爆發之前去了西陸集團,擔任最高事務聯絡官,在紐蘭共和國參戰之後又擔任了首席聯絡員,而這3個職位都是直接向總統負責。

也就是說,休伊特其實是紐蘭總統的心腹。

雖然白華敏與休伊特都算不上是正式官員,更不是高官,但是兩人的影響力絕對不在高級外交官之下。

此外,他倆肯定是首輔與總統的特使,直接代表雙方的最高領袖。

安排他們進行秘密會晤,商討的絕對不是小事。

紐蘭共和國已經向樑夏帝國宣戰,雙方還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需要秘密磋商?

一般事務,特別是跟作戰行動無關的事情,比如遣返對方的公民,妥善安置與公平對待對方僑民,一般是通過正規渠道,比如中立國外交機構進行接觸,完全沒必要安排特使秘密會晤。

以當前的局面,雙方能談的,也就只有一件事。

停戰。

換個角度來看,在霍瓦依羣島攻防戰宣告結束之後,樑夏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的實力對比又回到了平衡點上。雖然這種平衡關係很難長久的維持下去,甚至非常的短暫,但是並不等於說,不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爲停戰而努力,畢竟繼續打下去,哪怕是取得最後勝利的一方也未必能獲得實質性好處。

其實,霍瓦依羣島攻防戰就足以證明,跟第二次全球大戰比,這次大戰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變化。

說得直接一點,依然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關鍵還有,不管是樑夏帝國,還是紐蘭共和國,都得對戰略部署進行調整,也就需要爭取獲得完成調整的時間。

那麼,虛情假意的提出進行停戰談判,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如果只是虛與委蛇,那還沒什麼好擔心的。

要是假戲真做,麻煩就大了。

關鍵還有,沒法完全排出這樣的可能。

樑夏帝國這邊,至少在過去,從來沒把紐蘭共和國當成主要對手,至少沒有以徹底擊敗紐蘭共和國爲首要目的。即便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在如日中天之際,樑夏帝國的首要目的也只是稱霸世界島,確保對西東望洋、環梵炎洋與南玄大陸的絕對控制權,並且以石油金元爲基礎的金融霸權。

正是如此,樑夏帝國纔在波伊戰爭之後承認紐蘭共和國,並與之建交。

可見,只要樑夏當局認定沒辦法在這場大戰當中徹底擊敗紐蘭共和國,就很有可能在適當的時候跟紐蘭共和國握手言和。

顯然,現在就是“適當的時候”。

道理也很簡單,在與紐蘭共和國言和之後,樑夏帝國就能夠集中兵力,以雷霆之勢打垮陸地上的敵人,稱霸整個世界島。

那麼,紐蘭當局會不會在這個時候跟樑夏帝國停戰?

單純的看,可能性極低。

在霍瓦依羣島鎩羽而歸之後,紐蘭當局手裡沒有能拿來跟樑夏帝國談判的籌碼,因此要想跟樑夏帝國停戰,就必須做出巨大犧牲,比如把霍瓦依羣島永久割讓給樑夏帝國,而這顯無法接受。

可見,就算紐蘭當局已經打了退堂鼓,知道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也會集中全部的力量扭轉不利局面。

也只有在佔據優勢之後,紐蘭當局纔有希望爭取到能接受的停戰條件。

要說的話,紐蘭當局就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在10月20日,紐蘭總統就給迪迦拉打了電話,提到紐蘭共和國將在年內,派地面部隊去西大陸作戰。

隨後,紐蘭國防部發來詳細計劃。

簡單的說,就是保證在聖誕節到來前,把10個師的22萬官兵送到西大陸,並且在明年的第一個季度送去主戰裝備,爭取在明年春季到來之前,參與西陸集團在大陸戰場上發起的戰略進攻行動。

具體時間暫訂在4月初,也許會提前到3月底,最遲不超過4月中旬。

要說的話,這些安排與梵羅國沒什麼關係。

積極通報情況,其實是要讓梵羅當局放心,紐蘭共和國不會因爲在霍瓦依羣島那邊吃了敗仗就當縮頭烏龜,而且在沒辦法出兵南方次大陸的情況下,積極出兵西大陸,也能夠替梵羅國減輕壓力。

總而言之,紐蘭共和國將會奮戰到底。

只是,紐蘭共和國的目的是什麼?

在根本上,不過是奪回被樑夏帝國霸佔數十年的霍瓦依羣島。

如果樑夏當局做出讓步,比如把霍瓦依羣島還給紐蘭共和國,那麼紐蘭當局還會堅持奮戰到底嗎?

顯然,沒人敢做出保證。

關鍵還有,在“樑夏”號上掌握的人是周涌濤。

這個來自第二次全球大戰的老兵,僅次於白止戰的帝國海軍統帥到底有多厲害,迪迦拉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早在6年之前,周涌濤剛剛住進首輔官邸,就給梵羅國的領導人上了一課。

對於一個貨真價實的現實主義政治家來說,只需要放棄一座不屬於自己的羣島,就能夠與實力最強的對手媾和,從而能用更短的時間,以及更小的代價擊敗其他對手,獲得更多的戰爭紅利,肯定不會有半點遲疑。

只要能夠談成,迪迦拉甚至覺得,周涌濤願意放下身段,讓紐蘭總統佔據主位。

想到這些,迪迦拉的心情就無比沉重。

不管雙方特使談的什麼,以及有沒有談成,既然紐蘭總統派特使去帕西跟樑夏特使進行面談,足以證明紐蘭當局確實在積極的謀求跟樑夏帝國停戰。紐蘭當局沒通報此事,或許就沒有打算告訴盟國。

這可不是好事!

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186章 可恥行爲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24章 裝甲突擊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470章 替代品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540章 第二戰場第86章 千里眼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7章 地面部隊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132章 兵力調整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30章 系統之戰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29章 大局已定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7章 奇蹟第242章 膽戰心驚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537章 遠洋的威脅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339章 遭遇戰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198章 定調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478章 戰略協同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376章 感悟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39章 免死金牌第4章 太空貓眼第31章 鋪天蓋地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511章 要害第24章 風雨飄搖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43章 討教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197章 真實目的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154章 事與願違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481章 跨過陸心海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31章 臨危受命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48章 大戰爆發第479章 策劃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522章 消息第601章 空操心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50章 破甲連弩第47章 理想主義者第272章 賜婚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236章 決心赴死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619章 虛驚一場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209章 感情牌第497章 備戰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56章 大蕭條之禍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106章 今非昔比第211章 未來之選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102章 計劃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