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再接再厲

雖然已是深夜,但是圍攻塞馬沃的戰鬥並沒有停止。

塞馬沃只是一座人口不到10萬的小城市,城區面積只有幾平方千米,幾乎沒有高層建築物。

攻城戰在下午就已打響,推進速度卻始終快不起來。

第5陸戰師的增援部隊在天黑前到達,然後花了3個小時做準備,在夜間10點左右才投入戰鬥。

此前,一直是劉尊山指揮的突擊部隊在攻打塞馬沃。

雖然增援部隊已經到達,但是劉尊山沒有讓部隊撤下來,仍然頂在最前面,充當攻堅的主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增援部隊以步兵爲主,裝甲部隊只有劉尊山的那個營。

不是沒有做好安排,而是需要進快把燃油彈藥等物資送上去,也就只能讓後勤部隊輕裝簡行。

從塞勒曼到塞馬沃只有一條公路,沒辦法讓裝甲部隊與後勤部隊同時推進。

“丁參謀,你在這裡等一會。”

在把丁鎮南送到前線指揮部,丟下一句話之後,帶他過來的那名參謀就離開了,準確說是去找劉尊山。

因爲是臨時來前線,沒提前安排,所以劉尊山並不知情。

所幸的是,第5陸戰師的聯絡軍官去過聯合部隊司令部,見過丁鎮南,也知道丁鎮南的身份。

城區裡的戰鬥還在進行,不算太激烈,偶爾能聽到炮聲與爆炸聲。

離得太遠,槍聲不是很明顯。

也就在聯絡軍官離開之後幾分鐘,一隊裝甲車從指揮部外面經過。

不是步兵戰車,而是自行迫擊炮,而且炮管伸出了車體,應該是口徑120毫米的重型迫擊炮。

這東西是攻城利器。

在戰後確定的幾種標準口徑當中,迫擊炮只有兩種,其中的一種就是120毫米。

雖然帝國陸軍一向不是很重視野戰炮兵的建設工作,準確說,其實是沒給予野戰炮兵太高的地位,但是在帝國陸軍的營級作戰單位中,至少都會配備一個裝備120毫米迫擊炮的炮兵排。

在機械化部隊,比如機步師,裝備的是用裝甲輸送車改造來的自行迫擊炮。

這就是開始開過去的那幾輛戰車。

雖然120毫米迫擊炮的口徑要小得多,炮彈也要輕一些,但是迫擊炮的初速低,發射時的加速度要低得多,承受的外力更小,可以把彈殼做得更薄,從而裝填更多的炸藥,因此爆破殺傷效果遠遠超過同口徑榴炮。

對付沒有加固的建築物,120毫米迫擊炮的毀傷效果跟150毫米榴彈炮差不多。

即便遇到加固工事,也可以使用特種炮彈。

關鍵還有,迫擊炮依靠高拋彈道,很適合打擊藏在高大建築物後面的目標。

在攻城作戰中,大口徑迫擊炮經常用來摧毀由敵人據守的建築物,或者隱蔽設置的防禦工事。

上次大戰期間,爲了對付永備堡壘等防禦工事,交戰雙方都研製了大口徑臼炮。

即便到了現在,迫擊炮也主要用在城市戰場上。

很快,城區裡面就傳來了低沉的炮擊聲與猛烈的爆炸聲。

雖然在幾千米之外,但是爆炸產生的火光,準確說是火球發出的光芒依然非常刺眼,彷彿點亮了整片夜空。

丁鎮南也沒有久等,大概15分鐘後,一輛裝甲救護車從城區的方向駛來。

劉尊山在車上,不過沒受傷,只是搭了順風車。

在他從車上下來後,裝甲救護車就開走了。車裡有幾名傷員,其中兩名躺着的傷勢還很嚴重,得立即送往野戰醫院。

“你怎麼來了?”

“過來看看這邊的情況,前方打得很激烈?”

“還好吧,就快推進到市政府了。保持現在的進攻勢頭,明天清晨就能打下市政府。”

“傷亡呢?”

劉尊山沒回答這個問題,丁鎮南也沒多問,兩人去了路邊的指揮中心,其實就是一個大帳篷。

裡面只有幾名營部參謀,在劉尊山使了眼神後,全都識趣出去了。

“傷亡不太大,不過也不少。減員比例大概在兩成左右,其中陣亡32人。”劉尊山一邊說着,一邊點上了香菸。“戰鬥力沒受到影響,只是官兵都非常疲憊,最好能夠撤下去休整半天。”

丁鎮南微微點點頭,不過沒接話。

“你過來,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快到凌晨1點了,七個小時夠不夠?”丁鎮南在說這番話之前,看了眼手錶。

劉尊山先愣了一下,隨後就鎖緊眉頭。

“東線那邊的情況不大理想,伊拉克軍隊在撤退之前點燃了幾乎所有油井,地面部隊沒辦法按照計劃推進。雖然已經對部署做了調整,讓陸戰隊的2個營頂上去,但是沒辦法保證及時到位。”

“所以說,需要我們這邊加把勁?”

丁鎮南點點頭,表示劉尊山說得沒錯。

“我們的兵力……”

“兵力直接從兄弟部隊抽調,補上在突擊作戰中遭受的損失,而且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的加強。”

“具體的任務?”

“沿一號高速公路,進軍巴士拉。”

聽丁鎮南這麼一說,劉尊山猛的一愣,不過沒多說,順手翻出了一張戰區地圖。

三五幾下,劉尊山就在地圖上描繪出進軍路線。

沒必要做解釋,丁鎮南也是陸軍軍官,顯然看得懂軍事地圖,也就知道從塞馬沃到巴士拉有多麼遙遠。

“主要是後勤保障,我的意思是,”丁鎮南走過去,指出了地圖上的幾個地點,“分別在納西里耶、傑利拜與魯邁拉附近,靠近一號公路的地方設置臨時的補給點,通過空運提供彈藥與燃油。”

“有那麼多直升機?”劉尊山朝丁鎮南看了過去。

“運輸機。”

劉尊山先一愣,隨後說道:“要這麼安排的話,需要先出動空中突擊部隊,控制一片足夠大的開闊地。”

“這個不用你操心,我會做好安排的。”

“我們在什麼時候出發?”

“最遲明天上午8點整。”丁鎮南又慣性的看了眼手錶,其實是在暗示劉尊山,時間非常的寶貴。

“行,我先去把部隊撤下來。我派參謀送你去機場,然後……”

“你去忙,我自己去機場就行了。”

丁鎮南都這麼說了,劉尊山沒再跟他客氣,畢竟他在過來之前沒有打招呼,都能找到前線指揮部。

其實,加快突擊速度的最大問題,就是後勤保障能不能跟上。

一個加強的陸戰隊裝甲營的保障工作,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就算以現在的規模,也就是大約130輛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20多門自行榴彈炮,以及數百臺其他車輛,全速突擊一天要消耗掉大約350噸燃油,還要用掉100噸包括飲用水在內的其他油水,再算上易損的零部件,以及給養等,每天消耗物資接近500噸,而且還沒有包括彈藥。

如果在其他戰場上,比如阿斯特拉罕那邊,往前線運送500噸物資沒有多大的難度。

道理也很簡單,前線與後方的距離就幾十千米,通用直升機一天能飛幾個來回。

可是在波沙灣這邊,就沒那麼簡單了。

離得最近的直升機基地,在南面大約200千米之外的拉夫哈。

不是陸戰隊不願意把直升機往前部署,而是沒辦法往前部署,即公路只通到拉夫哈,也就只能通過公路把物資運送到拉夫哈。如果把直升機部署到離戰場更近的地方,比如聯軍控制的第一個據點塞勒曼,那也意味着需要用數量不多的軍用卡車,向這座荒漠裡的城市運送直升機消耗掉給養物資。

顯然,這喪失了用直升機進行戰術空運的意義。

距離超過200千米,直升機在一天之內只能飛2趟,最多就3個來回!

關鍵還有,陸戰隊航空兵的主力是6噸級的通用直升機,運載能力在2噸以內,因此一架通用直升機一天向前線運送的物資不到4噸,總共需要調集100多架通用直升機,才能夠完成空運任務。

顯然,在拉夫哈根本部署不了那麼多的通用直升機。

因爲拉夫哈只是一座臨時的前進基地,所以最多隻能支持一個大隊的30架直升機。

如果突擊部隊遭遇敵人,爆發激烈的戰鬥,就更加麻煩。

在高強度的戰鬥中,一個加強裝甲營,能在一天之內用掉上千噸彈藥。

波伊戰爭期間,在守爲阿巴斯的戰鬥當中,帝國陸戰隊的一個合成營創造了在一天之內用掉5萬餘枚炮彈與1500萬發槍彈,彈藥消耗量高達2200餘噸的紀錄,而且至今都沒被打破。

所幸的是,空軍留下了幾十架戰術運輸機。

其實,這些戰術運輸機一直就是丁鎮南手裡的“預備力量”。

雖然“運-9”的運力不如“運-10”這類大型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量僅30噸,而且在野戰機場起降,還需要把載重量控制在24噸以內,但是戰術運輸機有一個大型戰略運輸機所沒有的能力,能在沒有鋪裝的野外場地起降,而且在輕載的情況下,降落滑跑距離還不到1000米。

簡單的說,只要找一塊長度超過1000米,寬度達到30米的平整場地,就能夠讓戰術運輸機起降。

顯然,在波沙灣的荒漠裡面,並不缺乏這樣的場地。

要說的話,最多得提前出動一支空中突擊部隊,控制住起降場地,並且清除掉場地裡面較大的障礙物,比如較大的岩石。

陸戰隊沒編入空中突擊部隊,不過陸戰隊所有的步兵部隊都能夠執行空中突擊任務。

在現代登陸作戰行動中,空中突擊已是投送兵力的主要手段,要不然帝國海軍不會裝備足足15艘兩棲攻擊艦。

這種登陸戰艦,除了能夠搭載氣墊船與登陸艇,還能夠搭載幾十架直升機,以海面與空中突擊的方式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總而言之,讓陸戰隊去前線開闢幾處野戰機場,並不是什麼難事。

有了野戰機場,又有足夠多的戰術運輸機,補給就不是難事。

哪怕每一個架次只能運載24噸貨物,也就只需20架次,就能夠爲突擊部隊提供維持一天進攻所需的物資。

當然,如果爆發了激烈戰鬥,還需要多安排幾十個架次運送彈藥。

對戰術運輸機來說,別說是200千米,哪怕從哈立德國王軍事城出發,大約600千米的航程,也不算遙遠。正常情況下,一架狀態良好的戰術運輸機能在24小時內,在600千米的航線上執行4次運輸任務。如果使用集裝箱,或者便於裝卸的貨盤,在理論上還能夠多飛1個架次。

理想情況之下,只需要20架“運-9F”就能支持1個加強裝甲營。

解決了後勤保障的問題,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

正是如此,劉尊山纔沒抱怨。

凌晨2點不到,在替換的部隊頂上去之後,突擊部隊從城區裡面撤了出來,並在前線指揮部附近就地休整。

其實,最多算得上休息。

打到現在,把進攻之前的準備工作算進去,突擊部隊的官兵已經奮戰整整兩天,期間還經歷了一場沙城暴。

要說的話,沙城暴的威脅還在伊拉克軍隊之上。

不說別的,很多ZT-99AL的紅外成像儀就在沙塵暴當中損壞,到現在都沒修好。

當然,官兵面對的頭號問題還是疲憊。

很多官兵從坦克戰車上下來,躺在路邊就進了夢鄉。

所幸的是,他們不是在孤軍奮戰。

劉尊山忙到3點過,在做好安排,主要是給增援上來的後勤保障部隊安排工作,比如維修受損的儀器設備,幫助坦克與戰車補充燃油,爲坦克擦拭炮管,以及提前把需要用到的彈藥準備好。

這些工作,原本都應該由作戰部隊的官兵負責。

當然,關鍵是運輸車隊。

哪怕會在中途進行3次補給,也需要帶上足夠多的運輸車輛,比如油罐車,確保在任何時候都有燃油。

沒有彈藥,還可以選擇撤退。

要是沒有燃油,在遇到擔任的時候就只能捱打。

哪怕劉尊山非常信任丁鎮南,也會留一條退路,而不是把全營官兵的性命寄託在一句承諾上。

在劉尊山去休息的時候,丁鎮南搭乘的“攻-2EG”已經回到哈立德國王軍事城。

東線那邊,情況並沒有好轉。

陸戰隊還在做調整,準確的說是讓幾艘登陸艦去達曼港,裝上步兵戰車等主戰裝備,再開赴位於科威特城北面的登陸場。

這麼折騰一番,怎麼都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按作戰部隊發來的報告,在科威特城北面登陸的2個步兵營,最快能夠在20日的凌晨發動進攻。

如果期間出了問題,恐怕還要推遲12個小時。

對此,丁鎮南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他只能把希望放在劉尊山那邊,希望他們能順利突破伊拉克軍隊的防線。

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105章 早有安排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610章 一席之談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8章 試探虛實第228章 一廂情願第31章 鋪天蓋地第185章 簡宴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178章 以卵擊石第119章 獨自爲戰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28章 風雲突變第72章 最後一炮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75章 刺破蒼穹第30章 系統之戰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64章 風雲際會第461章 見好就收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18章 輕重主次第22章 遠赴他鄉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464章 第一個難題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23章 陸戰之王第26章 怪人第353章 快準狠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90章 絕對主力第209章 感情牌第418章 狡猾的丘爾第12章 前線備戰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462章 凱旋而歸第424章 消失的航母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10章 走投無路第91章 “赤誠”覆滅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189章 一鼓作氣第24章 風雨飄搖第432章 新三件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29章 大局已定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46章 四人同框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270章 帝國的恩怨情仇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195章 發飆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5章 帝國首輔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304章 傾巢而出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298章 三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