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風雲際會

12月25日清晨,炎海中部海域。

在曙光照耀下,一艘上層建築蔚爲壯觀的戰艦正劈波斬浪的向西疾馳。不遠處,一艘輕巡洋艦拉響了汽笛。在更遠一些的海面上,是另外一艘巍峨鉅艦,那是艦隊旗艦“大門”號的姊妹艦,同屬於第一戰列分隊的“路奧”號。在附近的海面上,還稀稀拉拉的分佈着數十艘巡洋艦與驅逐艦。

沒錯,這是狹夷海軍常駐艦隊的主力戰隊,準確的說是主力戰隊的一部分。

天還沒亮,高野就來到了司令艦橋外的迴廊上。

其實,他一夜都沒睡着。

不止因爲興奮,更因爲不安。

過去十天,嚴格說來是過去的幾個月,可以說風雲際會,接連發生的幾件大事,風捲殘雲一般的摧毀了由“塞巴和約”與“華城條約”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再次將世界推到了大戰的邊緣。

在九月底,高野就得知,樑夏帝國與駱沙聯邦正在密謀策劃戰爭。

樑夏帝國與駱沙聯邦打算攜手挑戰全世界?

其實,在上次大戰結束之後,準確說是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結盟,並且隨着紐蘭聯邦加入演變爲“第二同盟集團”,此後樑夏帝國與駱沙聯邦結盟,背靠背的挑戰其他列強的總體局勢就已形成。

爲此,外界還將這兩個國家組成的同盟稱爲“大陸核心集團”。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同盟的三個國家就盯上了大陸核心集團。

三年之前,決心退出“華倫限制海軍軍備體系”的時候,狹夷皇國就開始積極的跟另外一個大陸國家集團,即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組成的“西大陸軸心集團”進行接觸,探索有沒有結盟的可能性。

在最初的時候,狹夷皇國只是希望藉助西方軸心集團來抵消,彌補退出華倫體系產生的負面影響。

哪裡想到,在狹夷皇國牽頭之後,同盟集團很快就跟軸心集團走到了一起。

一直以來,同盟集團都把樑夏帝國當頭號大帝,畢竟放眼全世界,也只有樑夏帝國有能力挑戰同盟集團的海上霸權。軸心集團則把駱沙聯邦當成了死敵,因爲駱沙聯邦的大軍隨時都有可能兵臨城下。

有了共同敵人,一切都好說。

雖然同盟集團與軸心集團沒有合併到一起,畢竟存在很多的分歧,比如迢曼帝國堅持要國際聯盟把東望洋西南,那幾座在大戰之後交給狹夷皇國託管的島嶼歸還給她,不然不會跟狹夷皇國簽署同盟條約,但是本質上,這兩個集團已經走到一起,通過交叉結盟成爲了事實盟友。

可見,樑夏帝國與駱沙聯邦在跟所有列強爲敵,而且被其他列強包圍。

大戰肯定無法避免,需要關心的是以何種方式爆發。

駱沙聯邦積極的向樑夏帝國示好,還能夠理解,畢竟西面的迢曼帝國與洛克共和國已經結盟,構成的威脅不可忽視。不去跟樑夏帝國和解,駱沙聯邦將兩面受敵,更別說迢曼帝國與樑夏帝國原本是盟友。

樑夏帝國放下身段,跟駱沙聯邦結盟就說不過去了。

不要忘了,哪怕在鼎盛時期,駱沙都沒能戰勝樑夏帝國,而且對樑夏帝國構成的威脅可以說微乎其微。再說了,駱沙聯邦高舉反帝反霸權旗號,號召平民翻身做主人,擺明了把帝國都當成敵人。

換個角度,樑夏帝國爲什麼不選擇繼續跟迢曼帝國結盟?

在穩住洛克共和國之後,迢曼帝國沒有了後顧之憂,能集中兵力攻打駱沙聯邦,那麼在下一場大戰中,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左右開弓,迅速攻滅駱沙聯邦的把握很大,稱霸巨大陸與西大陸自然不在話下。

此外,迢曼海軍還能在夕落洋牽制布蘭海軍與紐蘭海軍,替樑夏帝國分憂。

可見,不管怎麼看,樑夏帝國都應該繼續奉行跟迢曼帝國結盟的戰略,不該跟駱沙聯邦暗通款曲。

最初,高野也想不明白。

觀察了十多年之後,他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樑夏帝國根本就沒打算要跟誰結盟。

不要盟友,單挑全世界!?

要說的話,有這個膽量,或者說有這個能力的,也只有樑夏帝國。

在快速穩定發展二十年之後,按照民間機構的估算,樑夏帝國的人口總數很有可能已經超過五億。

這是什麼概念?

不計算殖民地人口,西方五強的人口總共都沒有這麼多。

紐蘭聯邦不到兩億,迢曼帝國大約八千萬,狹夷皇國七千萬,洛克共和國有五千萬,布蘭王國不到五千萬。

總共,也才四億五千萬。

再把駱沙聯邦加上,也不到六億,只比樑夏帝國多了不到一億人。

此外,樑夏帝國的工業程度也是全球最高。

雖然沒有確切數據,但是按照樑夏帝國當局公佈的主要工業產值估算,其工業程度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八十。

什麼意思?

在五億人當中,有四億工業人口。

狹夷皇國的工業程度不到百分之五十,駱沙聯邦好不了多少,迢曼帝國與洛克共和國都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布蘭王國勉強達到百分之七十,發展最爲迅速的紐蘭聯邦也不到百分之八十。

這就是說,樑夏帝國的工業人口數量比另外六個列強的總和還多!

這反映在了工業產值上。

如果把樑夏帝國的工業產值當成一百,紐蘭聯邦大約爲六十,迢曼帝國與駱沙聯邦都在四十左右,其他三個強國均不到三十。狹夷皇國最多有二十,即狹夷皇國的工業產能僅有樑夏帝國的五分之一。

關鍵,這還是樑夏帝國在和平時期的工業產能。

因爲服務行業非常發達,有大量人口從事第三產業,所以在進入戰爭狀態之後,樑夏帝國的工業產能還能提高許多。

如果生產效率大致相當,那麼樑夏帝國在戰爭狀態下爆發出的工業生產力,幾乎就是其他列強的總和。

這也太恐怖了!

毫無疑問,這就是樑夏帝國單挑全世界的底氣。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樑夏帝國的基本戰略。

放眼全球,有能力跟樑夏帝國對壘的,就只有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在東望洋對岸,也就是紐蘭聯邦。

不管下一場戰爭怎麼打,樑夏帝國得首先打敗最強大的對手。

那麼,樑夏帝國就需要一支能掃蕩整個東望洋,甚至是稱霸全世界的海軍。

這是樑夏帝國願意跟駱沙聯邦結盟的關鍵所在,藉此消除來自地面的威脅,從而集中力量打造一支橫掃四海的海軍。

第56章 幻想破滅第382章 貴而無當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156章 故意刁難第83章 不期而遇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30章 系統之戰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238章 騰挪折衝第479章 策劃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179章 快馬加鞭第96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217章 各懷鬼胎第55章 戰火重燃第49章 奔赴前沿第262章 皇室的別宮第194章 回帝都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10章 走投無路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21章 恥辱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483章 欺騙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127章 奪取大橋第29章 大局已定第53章 全線潰退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55章 戰火重燃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224章 接踵而至第88章 攻擊得手第258章 廣闊胸懷第537章 遠洋的威脅第582章 開創歷史第302章 狡猾的老王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20章 晴天霹靂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32章 犯規搶跑第1章 空中霸王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69章 戰術反擊第23章 滅頂之災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633章 老謀深算第171章 搗亂分子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96章 戰略收縮第29章 大局已定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252章 除夕夜的酒第38章 情景設定第432章 新三件第66章 裝甲反擊第53章 全線潰退第46章 四人同框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599章 無法解決的矛盾第70章 生死一線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329章 疑兵計第312章 不再等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94章 鐵血首輔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478章 戰略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