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空貓眼

這個劉尊山完全就是個憨子。

跟小時後幹架一樣,打起仗來也是那種不要命的狠角色。

其實,他仨個當中,只有劉尊山上過戰場。

不是說劉尊山更加厲害,而是沾了陸戰隊的光。

當初,陸軍航空兵獨立出來,組建空軍的時候,因爲不想讓海軍成爲頭號贏家,也爲了平衡軍種,陸戰隊由海軍下屬的獨立兵種,升格爲由內閣直接領導的獨立兵種,還差點獨立建軍。

沒有能夠成爲軍種,是因爲陸戰隊怎麼都得依靠海軍的艦船。

此事,還催生了國防部,以及名義上隸屬於國防部,實質上獨立運作,由內閣首輔直接領導,向樞密院負責的總參謀部。

當時,沒有任何人想到,陸戰隊會由此發展成爲陸海空面面俱到的小三軍。

催生這一切的,也就是波伊戰爭。

在這場戰爭的後期,陸戰隊幾乎獨當一面。等到結束的時候,陸戰隊已經組建了自己的裝甲部隊與航空兵,還有了一支由內河炮艇組成的艦隊。要不是遭到海軍強烈反對,恐怕還會分幾艘小型航母給陸戰隊使用。

發展至今,陸戰隊的兵力高達40萬,擁有各類艦船上百艘,作戰飛機近千架,直升機多達2000架,此外還有上千輛主戰坦克,數百門自行火炮,約1500輛兩棲戰車,以及近萬臺各類裝甲車輛。

如果把帝國陸戰隊當成國家武裝力量,在全球派在前20名之內。

以戰鬥力衡量,帝國陸戰隊僅次於幾個超級霸權與軍事強國。

陸戰隊能迅速發展壯大,關鍵就是由內閣直接領導,聽命於內閣首輔,不受樞密院與論議兩院的節制。

當然,關鍵是擺脫了論議兩院的控制。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遇到突發的重大事件,必須得采取軍事行動,或者需要通過軍事行動維護帝國利益的時候,帝國首輔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陸戰隊,而且帝國首輔能夠直接調動的也只有陸戰隊。

正是如此,在此後的幾次小規模地區衝突當中,充當急先鋒的都是陸戰隊。

最近一次戰亂,發生在4年之前。

當時,斯里蘭卡的親梵羅青年軍官團發動政變,在一夜之間控制了首都科倫坡,隨後還出兵包圍了亭可馬裡等軍事基地,要求樑夏帝國交出逃亡的民選總統,並且無條件的從斯里蘭卡撤軍。

因爲總統的家人被叛軍控制,所以局勢非常的危急,隨時有可能失控。

在連續發出了三次最後通牒,外交努力宣告失敗後,帝國當局不得不承認,軍事行動成爲唯一的解決方案。

爲了避免事態擴大,帝國當局並沒有調動陸軍,而是由陸戰隊承擔了全部地面行動。

只用一個晚上,陸戰隊就依靠直升機,用空中突擊戰術控制了科倫坡國際機場,隨後由空軍發起戰略空運。

到第二天上午,隨着陸戰隊裝甲部隊開入城區,平叛行動就宣告結束。

在這場衝突中,大出風頭的是首次參戰的,綽號“魅影”的“攻-11”隱身攻擊機,沒有多少人關注陸戰隊發揮的作用。

“攻-11”能夠用4枚激光制導炸彈摧毀叛軍總部,炸死叛軍的全部高層人員,不是因爲沒有被雷達發現,而是陸戰隊特種部隊提前部署到位,確定了叛軍司令部的情況,還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標。

至於派“攻-11”執行轟炸任務,只是想讓這種剛剛服役的新式戰機接受實戰檢驗。

斯里蘭卡就沒有幾部像樣的防空雷達,是否派遣隱身攻擊機執行轟炸任務,對結果都無太大影響。

可見,斯里蘭卡平叛行動的頭號功臣是陸戰隊。

當時,護送民選總統返回總統府的那支裝甲部隊就由劉尊山指揮。

用他的話來說,整個行動中,唯一的一場戰鬥,是用坦克炮轟開叛軍設在總統府外面的街壘。

正是如此,只要陸戰隊出現,那麼離開戰就不遠了。

這劉尊山也是實誠,坐下之後就直言不諱的告訴廉明陽與白華偉,他已經收到由陸戰隊司令部發來的命令,明天一早就乘飛機去沙烏地首都利雅得。只是具體的任務,陸戰隊司令部還沒有安排。

不過,這足以證明,帝國高層確實在考慮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也可以看成是在爲局勢失控做準備。

如果侯賽因沒打算懸崖勒馬,首先要保護好的其實是沙烏地。

科威特太小了,又沒有天險可守,淪陷是必然結果。

如果侯賽因的膽子夠大,或者說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已經做好準備,打算藉此發起第三次全球大戰,那麼在掃蕩了科威特之後,伊拉克的百萬大軍肯定會繼續向南推進,攻入沙烏地境內。

關鍵就是,帝國沒有爲這場戰爭做好準備。

不管是按照局部戰爭的方式進行,還是朝着全球大戰的方向發展,在波沙灣方向上,帝國至少都需要用幾個月時間來調集與部署軍隊,向前線運送作戰物資,以及發動盟國出兵參戰等。

在此之前,必須得把伊拉克軍隊擋在沙烏地的國門之外。

也就是說,需要在沙烏地的北面構築一道防線,以此確保位於沙烏地東北,也就是波沙灣這邊的油田不會受到威脅。

要說的話,帝國的底線也就是沙烏地等波沙灣產油國的油田不會受到威脅。

雖然第二次全球大戰已經結束40多年,但是到目前,帝國依然是全球頭號石油消費國與進口國。

數十年來,帝國在波沙灣所做的一切,無一例外的都是爲了保證石油供應,確保國家的能源安全。

用外界的話說:第三次全球大戰將在帝國被趕出波沙灣的第二天打響。

這也是派劉尊山去沙烏地的原因。

因爲戰爭還沒爆發,也就沒有論議兩院的授權,所以帝國首輔現在能夠調動的,也就只有陸戰隊。

以當前的局面,論議兩院肯定不會給首輔戰爭授權。

聊了一會,三人才返回指揮中心。

會議進入到了作戰策劃階段,而按照施授良的意思,對外依然宣稱“西進150”聯合軍事演習按計劃進行。

討論進行到半夜的時候,才由施授良拍板,幾套方案都獲得保留,並各自擬定相應的計劃書。

至於到底採用哪套方案,由實際情況決定。

對這種皆大歡喜的安排,自然沒有人反對。

其實,這也是慣例。

哪怕氣氛已經緊張起來,可是大家都知道,離真正開幹還有一段時間,也就不用確定具體的作戰計劃。

只是,會議並沒有就此結束。

在安排了任務之後,施授良發起了一個新話題。

前期偵查。

簡單的說,不管是安排空軍的隱身攻擊機,海軍的巡航導彈,還是陸軍的武裝直升機來執行首輪突擊,也就是通常說的“踹門”任務,都需要通過偵查,尋找合適的目標,並掌握目標情況。

在幾套作戰方案中,都沒提到前期偵查的執行方式。

正是如此,施授良明確要求,負責擬定計劃的陸海空三軍軍官得首先確定前期偵查行動部分。

隨後,施授良才宣佈今天的會議結束。

шшш☢ TTkan☢ C 〇

此時,已經是凌晨1點過了。

在施授良離開之後,白華偉就匆忙離開了指揮中心,甚至沒有理會專門跑過來找他的廉明陽。

開始已經說好,會議結束後給劉尊山送行,結果白華偉自己跑了。

其實,在施授良提到前期偵查的時候,白華偉就想到了一件事情。

…………

此時,波沙灣西岸,伊拉克南部地區。

巴士拉西南約20千米,距離伊科邊境約40千米的荒漠腹地,一支規模龐大的裝甲部隊正在集結。

最醒目的是共和國衛隊的漢謨拉比裝甲師。

去年,該師才完成換裝,獲得了近200輛從駱沙民主共和國進口的T-72主戰坦克,戰鬥力爆棚。

其實,該師是南部地區,唯一裝備了T-72的裝甲師。

爲了讓這支精銳部隊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秘密到達靠近邊境的前沿基地,也就是進攻陣地,那可沒少花功夫。

前幾個月,伊拉克國防軍與共和國衛隊就開始頻繁調動部隊,打亂了在南部地區的軍事部署,爲漢謨拉比裝甲師南下打掩護。爲了避免被偵察衛星發現,漢謨拉比師的主戰裝備都是在夜間運送。

此外,該師的官兵還暫時換上了國防軍的制服。

總而言之,全都是爲了保密。

當然,除了坦克等主戰裝備,還調集了上千臺後勤保障車輛,確保能夠一口氣向南推進上百千米。

科威特不過是彈丸小國,根本就沒有戰略縱深可言。

此外,科威特的國防力量也完全可以忽略。

更加關鍵的是,科威特當局在兩年前自毀長城,送走了樑夏帝國的軍事顧問團,並且拒絕爲樑夏軍隊提供基地。

一鼓可下!

阿里少將對此有十足的信心。

在他看來,甚至不需要動用其他作戰部隊,只要給予漢謨拉比師足夠支持,就能掃蕩整個科威特。

此外,要是後勤保障跟得上,他甚至有信心一路衝到利雅得城外。

如果說有什麼擔心的話,那就是提前暴露戰略意圖。

在這片面積不大的荒漠裡面,除了漢謨拉比師,還有同屬共和國衛隊的尼布甲尼撒機械化師,以及國防軍的5個步兵師。

將近10萬名官兵,全都聚集在一起!

如果樑夏帝國早有準備,決定先下手爲強,恐怕在波沙灣與穆阿海遊弋的3艘航母已經派出了艦載機。

想到這裡,阿里不禁擡頭朝繁星閃爍的夜空看過去。

夜色,就是最好的掩護。

在擬定作戰計劃的時候,阿里就多次詢問迢曼軍事顧問,能不能確保夜間運動與集結時的隱蔽性。

換句話說,樑夏帝國有沒有能夠在夜間拍照的戰略偵查衛星?

對此,迢曼軍事顧問給出了明確答覆。

光學偵查衛星都只能在白天工作,雷達偵查衛星不是萬能的,能夠通過僞裝等手段進行欺騙。

爲此,共和國衛隊還專門採購了一批僞裝工具,比如表面有金屬薄膜的充氣式坦克。

關鍵還有,以漢謨拉比師爲首的突擊部隊,像主戰坦克之類的重型裝備全都採用就地掩埋的方式進行隱藏。

所有的坦克戰車在到達前進陣地之後,均用黃沙與泥土覆蓋。

還有,迢曼軍事顧問提供了一份關鍵情報:樑夏偵查衛星的軌道參數,也就是常說的“星圖”。

按照星圖,在凌晨2點到6點之間的4個小時,爲樑夏偵察衛星的空窗期。

充分的利用這4個小時,就能夠完成首輪突擊。

關鍵,其實是讓以漢謨拉比師爲首的突擊部隊展開。

只要裝甲部隊發起衝鋒,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夜空當中,除了密密麻麻的繁星,什麼都沒有。

不是沒有,而是無法用肉眼看到。

阿里並不知道,在他擡頭仰望星空的時候,在距離地面500千米的近地軌道上,一顆綽號“貓眼”的紅外成像偵查衛星剛好從他頭頂上方掠過,還連續拍攝了上千張照片,並且在大約半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在運行到駱沙聯邦共和國上空時,把裝有底片的返回運載艙拋入了大氣層。

這顆編號“HZ-5031C”的偵察衛星,拍攝到的不止是部署在巴士拉郊外的軍隊,還有整個伊拉克南部地區。

其實,它也是樑夏帝國的第一顆配備紅外成像照相機的偵察衛星。

如果不是波沙灣的局勢驟然緊張,這顆衛星原本計劃在明年纔會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是其紅外線CCD芯片依然存在幾個沒有解決的問題,沒達到軍方要求的分辨率,因此拍攝照片的軍事價值存疑。

不過,肯定能夠拍下坦克發動機運行時產生的紅外輻射。

爲了保密,該衛星暫時編在了“鷹眼”可見光照相偵查衛星序列裡面,最初還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在軌幾天後,帝國軍方宣佈該衛星的姿態控制發動機出了故障,爲避免造成災難而主動墜入大氣層燒燬。

墜入大氣層的其實是一顆即將報廢的氣象衛星。

通過多次變軌,這顆“貓眼”才轉移到了近地軌道。

正是如此,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的情報機構纔沒發現這是一顆紅外成像衛星,把它當成了軍事通信衛星。

這類戰略欺騙,可以說見怪不驚。

當然,該衛星提供的情報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

在軍情局拿到空軍特種部隊回收的照片艙,並對幾張主要照片完成辨讀時,已經是帝國帝都時間8月1日的清晨7點了。

此時距離伊拉克發佈的最後期限,巴格達時間8月1日上午8點,已不到6個小時。

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527章 電磁對抗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25章 開眼界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459章 爭分奪秒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17章 奇蹟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345章 純空戰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142章 來自北面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471章 寸有所長第497章 備戰第603章 回家第213章 恐怖的潛力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6章 傷亡慘重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34章 即興發揮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14章 各取所需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78章 護航作戰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70章 突突突第179章 快馬加鞭第76章 煎熬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66章 預想落空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32章 兵力調整第38章 戰機出逃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98章 初來乍到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2章 海陸雙強第461章 見好就收第150章 疏漏第237章 遲到六天的情報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514章 奧援第482章 拉鋸戰第478章 戰略協同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283章 代言人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96章 戰略收縮第62章 低空之虎第5章 拳拳到肉第80章 失之東隅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380章 鬢角生白髮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1章 空中霸王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552章 兜底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32章 犯規搶跑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168章 主動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