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老謀深算

最大分歧,其實是處置紐蘭東望洋艦隊的方式。

從一開始,也就是在鄭江明出面跟尼茲協商的時候,始終堅持了一個原則,尼茲往下紐蘭東望洋艦隊,準確說是由其統帥的官兵都得無條件的投降,並且配合與接受由帝國海軍進行的安置工作。

至於戰艦,更加得完好無損的移交給帝國海軍。

帝國海軍所能夠保證的,就是在大戰結束之前,爲所有紐蘭海軍官兵提供不低於人道主義救助的生活待遇,並且在大戰結束之後提供遣返服務,以及不會因爲執行了前政府的命令而追究其戰爭罪責。

顯然,尼茲沒有接受這樣的條件。

按尼茲提出的要求,紐蘭東望洋艦隊將歸屬在華萊士政府的名下,並且聽從華萊士政府的調遣與命令。

至於是否接受樑夏海軍調動,得由華萊士政府決定。

毫無疑問,這也是帝國方面沒辦法接受的。

雖然在理論上,華萊士投降之後,其名下軍隊就得投降,也就得無條件接受樑夏帝國的安排,但是這裡面涉及到投降時間的問題,而且以目前的情況看,恐怕還要拖上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華萊士希望能以紐蘭聯邦唯一總統的身份向樑夏帝國投降。

雙方首先簽署的是停戰協議,然後華萊士將以總統身份,跟樑夏帝國簽署同盟條約,並請求樑夏帝國以盟友身份協助其評定國內叛亂,在打敗了發動叛亂的黑爾等人之後,再說投降的事情。

用華萊士的話來說,就是去華城簽署投降條約。

那麼,何時才能打下華城呢?

在此期間,紐蘭東望洋艦隊歸誰指揮?

更加重要的是,有了尼茲的艦隊撐腰,會不會發生預料外的變故?

這些,顯然都是天大的問題。

只是,要想獲得全面的勝利,或者說讓華萊士投降具備實際意義,就必須推翻由黑爾把持的華城政權。

簡答的說,就是讓華萊士成爲紐蘭聯邦唯一的總統。

如此一來,就必須讓紐蘭東望洋艦隊投降,而且無條件接受樑夏海軍的調遣與指揮。

最重要的,其實是那些戰艦。

按照王開元帶來的資料,包括第5艦隊在內的,即便排出了滯留在紐蘭本土西海岸,以及奧洲軍港的戰艦,紐蘭東望洋艦隊有1000多艘艦船,其中排水量在1000噸以上的大型戰艦就有600多艘。

此外,還有約4000架作戰飛機,以及總兵力不低於80萬的陸戰隊。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不可小覷的軍事力量。

用王開元的話來說,幾百艘戰艦,幾千架作戰飛機,還有幾十萬上百萬的武裝軍人,帝國海軍根本就不可能協助華萊士重返本土,因爲只要華萊士帶着軍隊返回本土,他就會立即撕毀投降協議!

那麼,要想讓投降變成事實,尼茲就必須交出整支艦隊。

要說的話,王開元一直拖着,也與此有關。

尼茲手裡面的頭號籌碼,其實是由斯普指揮的第5艦隊。

現在,斯普已經在“秦嶺”號上,而第5艦隊的戰艦受到了控制,尼茲還有什麼資格討價還價呢?

跟第5艦隊比,霍瓦依羣島的駐軍絕對是不值一提。

要讓尼茲做出讓步,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前一次會談中,華萊士已經替尼茲向王開元提到,要讓紐蘭東望洋艦隊繳械投降,其實也不是難事,樑夏帝國只需要滿足一個前提條件,也就是通過協議的方式承諾幫助其反攻本土。

簡單的說,就是簽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

要讓協議具有法律效力,那就得對外公開,至少得讓包括迢曼帝國在內的盟友知道。

這是要樑夏當局拿帝國的聲譽做擔保。

顯然,這同樣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按照王開元的意思,帝國高層對待紐蘭內部衝突的立場非常統一,不管局勢變得多麼的惡劣,也不管發展到哪一步,都不能捲入其中。那是紐蘭聯邦的內戰,跟樑夏帝國、跟協約集團沒有關係。

帝國好不容易纔打贏了全球大戰,沒有任何理由讓本國的將士去爲曾經的敵人賣命。

當然,提供援助沒問題。

武器裝備這些,只要能給的都可以給。

至於衝鋒陷陣,那就只能是紐蘭軍人。

這麼一來,帝國拿什麼去保證華萊士一定能夠重返華城?

此外,協約集團其他成員的立場也差不多。

就連迢曼帝國,都已經明確提到,不會出兵介入紐蘭聯邦的內戰。

大戰已經持續數年,迢曼帝國的軍民傷亡總數超過了800萬,本土還遭到轟炸,可以說百廢待興。

重建都沒開始,爲什麼還要幫助一個流亡總統復國?

換種方式來說,幫助華萊士復國,能獲得什麼好處?

不要說實質性利益,就連一句口頭保證都沒有!

至於另外幾個國家,比如羅利王國與斯班帝國,也表示不會介入紐蘭聯邦內戰,而且對出兵孤大陸沒興趣。

當然,王開元也帶來了備用方案。

只要尼茲肯交出紐蘭東望洋艦隊,帝國海軍將幫助霍瓦依羣島的駐軍,或者是效忠華萊士的軍隊在紐蘭西海岸地區登陸,並且以提供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的方式,協助華萊士平定國內叛亂。

此外,如果迢曼帝國等主要成員願意參與,還可以用協約集團的名義,在夕落洋那邊發起以支持反攻爲目的的作戰行動。

只要條件允許,包括攻打靠近紐蘭本土的島嶼。

簡單的說,就是把華萊士送回去。

至於華萊士能不能幹掉黑爾,以及能不能奪回華城,那得看他在反攻之後能不能獲得更多紐蘭軍民的支持。

此外,還有一套“B”方案。

讓華萊士認命,放棄反攻的念頭,把霍瓦依羣島當成根據地,並且在協約集團的支持下成爲紐蘭聯邦在國際社會的唯一合法代表。只要華萊士願意,依然可以使用紐蘭總統的身份參與國際活動。由他領導的紐蘭政府,也將以協約集團觀察員的身份,成爲戰後國際大家庭中的一員。

然後,樑夏帝國將發動全世界對華城非法政權事實戰略封鎖。

果真如此的話,那麼這場大戰的全面戰爭階段很快就會宣告結束,而針對紐蘭的戰略封鎖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其實,此舉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強大的紐蘭聯邦派出在戰後國際秩序之外,兵不血刃的消除頭號威脅。

至於華萊士會不會接納,或者接納哪一種方案,其實不重要。

用王開元的話來說,在第5艦隊投降之後,已經沒什麼重要的事情了!

第99章 戰略欺騙第103章 禍不單行第142章 來自北面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391章 虛虛實實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48章 大戰爆發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27章 年終歲末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60章 輾轉歸隊第76章 煎熬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45章 傷離別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272章 賜婚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75章 刺破蒼穹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373章 牆頭草第68章 兵分兩路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47章 理想主義者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14章 各取所需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619章 虛驚一場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131章 敢想敢說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369章 打探消息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11章 快馬加鞭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561章 顧慮成真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330章 向前或向後第92章 “蒼隆”末途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548章 內患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37章 基本盤第186章 神助攻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38章 情景設定第447章 開始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86章 千里眼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26章 以身作餌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32章 停戰協議第561章 顧慮成真第96章 戰略收縮第98章 圍追堵截第22章 空地聯合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25章 淡化處理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42章 來自北面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90章 天火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624章 利益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