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

突擊編隊裡面,除了有6艘“南珠海”級,還有12艘萬噸級巡洋艦與至少20艘大型驅逐艦。

這些,全都是在大戰爆發之後建造的新式戰艦。

雖然出於習慣,嚴重了“重巡洋艦”這個稱呼,但是實際上,這些在大戰爆發後建造的戰艦,早就不是重巡洋艦了。

道理也很簡單。

“重巡洋艦”這個概念,本身就來自兩份海軍軍備條約,特指那些配備8英寸主炮的巡洋艦。與之相對的輕巡洋艦,配備6英寸主炮。至於噸位等其他指標,兩種巡洋艦並沒專門區分。

在條約作廢後,重巡洋艦的概念已經不存在了。

正是如此,在條約作廢後建造的,一般稱之爲後條約型。

最主要的差別,也就是噸位。所有的後條約型戰艦,都是通過增加排水量解決條約型戰艦存在的問題。

在技術水準差不多的情況下,彌補戰艦性能缺陷的唯一辦法,也就是增加噸位。

要說的話,後條約型重巡洋就是大了一圈。

當然,在用途上也有明確的區分。

雖然樑夏海軍一直不缺防空戰艦,還專門建造了一批以防空爲主的遠洋巡洋艦,但是所有的大型戰艦都格外強調了防空作戰能力,還無一例外的加強了防空火力,全都成了貨真價實的防空戰艦。

在重巡洋艦上,這一點體現得格外的突出。

即便標準排水量提高到15000噸,樑夏海軍重巡洋艦配備的主炮,依然是在戰前研製投產的200毫米艦炮,並沒採用更大口徑的主炮,也沒采用更長的炮管,甚至沒爲提高射速做改進。

那9門200毫米艦炮的最大作用,其實是用來爲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

顯然,紐蘭海軍就沒這麼專一了。

比如正在設計的17000噸級巡洋艦上,紐蘭海軍就提出,配備比Mk15型55倍徑8英寸艦炮更強的主炮,而且傾向於擴大主炮口徑,而不是通才用長身管,以及改進發射機構提高射程與射速。

毫無疑問,採用大口徑主炮就必然付出更大的代價。

關鍵還是數量。

只是3支特混艦隊,就有足足12艘新銳重巡洋艦,而紐蘭海軍的新式重巡洋艦總共都沒這麼多!

“俄勒岡”級才完成了設計,而“得梅因”級也就只有一個技術框架。

即便是“巴爾的摩”級,也只有區區數艘!

何況,在重巡洋艦之外,樑夏海軍還擁有更加強大的大型巡洋艦,而且已經有12艘交付給。

至於紐蘭海軍的大型巡洋艦,不但沒建成,而且總共才4艘。

其實,數量上的差距還體現在其他戰艦上,比如更適合遠洋作戰的大型驅逐艦。

上次大戰,驅逐艦還是小型艦艇,而且被稱之爲“雷擊艦”,是一種把魚雷當成主要武器的快速戰艦。

在性質上跟現在的魚雷快艇相似。

在很長的一短時期之內,魚雷被衆多二流海軍當成用來挑戰與戰勝一流海軍的利器。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洛克海軍。

可惜的是,殘酷的事實證明,決定製海權的絕不是一種或者幾種先進兵器,也絕對無法靠少數先進武器改變海上的遊戲規則。

直到上次大戰後期,驅逐艦承擔起了反潛重任,才獲得海軍重視。

只是,受反潛技術,以及潛艇戰術的限制,驅逐艦一直被當成是輔助戰艦,沒有在上次大戰中成爲艦隊的主力。

最明顯的就是噸位。

大部分驅逐艦都在1000噸左右,達到1500噸就很了不起了。

即便到了大戰之後,驅逐艦的發展速度也非常緩慢。除了海軍假期產生的影響,主要跟用途有關。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大型化的需要。

直到本次大戰爆發,驅逐艦才走上了大型化的道路。

率先讓驅逐艦大型化的就是樑夏海軍。

有趣的是,樑夏海軍不斷的提高驅逐艦的噸位,或者說是建造大型驅逐艦,並不是爲了賦予其更強的防空或者反潛作戰能力,而是要讓其跟上特混艦隊,不至於成爲特混艦隊裡的短板。

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巡航速度與續航力。

把驅逐艦造得更大一些,只是爲了裝載更多的燃油,以及在噸位提高之後,安裝功率更大的推進系統。

當然,由此帶來的間接好處就是,驅逐艦獲得了較爲全面的作戰能力。

這爲今後成爲海上多面手打下了基礎。

樑夏海軍最新的驅逐艦,標準排水量已經超過3000噸,差不多是戰前建造的那些驅逐艦的2倍。

靠更大的噸位,除了能配備更多的高平兩用炮,還能放置更多高射炮。

有趣的是,這些大型驅逐艦沒有增強魚雷作戰能力,也沒有因爲要掩護航母而強化反潛作戰能力。

當然,這跟樑夏海軍的戰術傳統有關。

全世界最不重視魚雷的,恐怕就是樑夏海軍了。

不說戰前,大戰都進入到第四個年頭,樑夏海軍的大部分戰艦上,依然使用的是戰前研製的重型魚雷。

樑夏潛艇用的魚雷,竟然是拿從迢曼帝國引進的技術生產的。

感情在能夠用巨炮,或者是炸彈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樑夏海軍的艦隊指揮官就不會考慮使用魚雷。

至於反潛作戰,只要護航戰艦數量足夠多,就不是問題。

只是,沒有人敢小看樑夏驅逐艦的反潛戰鬥力。

迄今爲止,論反潛作戰效率,樑夏海軍的驅逐艦遠遠超過了其他海軍的驅逐艦。

關鍵就是,樑夏海軍率先裝備了主動聲納!

這種探潛設備有多大的價值,那些出海之後再也沒返回的紐蘭潛艇的艇長,以及潛艇上的官兵最有發言權。

只是在今年的前幾個月,紐蘭潛艇的損失率就同比提高了近十倍!

當然,最大的差距還是數量。

雖然在絕對數量上,樑夏海軍的驅逐艦不算多,建造的速度也不算快,但是按照噸位計算的相對數量,樑夏海軍在大戰期間建造的驅逐艦,差不多是紐蘭海軍的一點五倍,幾乎相當於紐蘭海軍與布蘭皇家海軍的總和!

正是如此,樑夏海軍才能爲所有特混艦隊配備足夠的大型驅逐艦。

當然,也沒有因爲需要建造護航驅逐艦而減少大型驅逐艦的建造數量。

如此種種,反映出來的,其實都是雙方在工業實力,特別是直接影響與決定海軍規模的重工業領域的巨大差距。

關鍵,樑夏帝國還沒有進行全面戰爭動員。

如果樑夏帝國進行全面戰爭動員,哪怕按照紐蘭聯邦的標準,工業生產規模都能夠提高三成。

跟這樣的對手爲敵,還有取勝的希望?

斯普很是感概,直到一名參謀急匆匆的來到露天迴廊上,他纔回到了現實中來。

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277章 冤大頭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630章 殊榮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431章 心結解開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23章 滅頂之災第28章 煽風點火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29章 大局已定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72章 賜婚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561章 顧慮成真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23章 陸戰之王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626章 尼茲的選擇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278章 最新消息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471章 寸有所長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5章 拳拳到肉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368章 回國第70章 突突突第410章 帝都風雲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283章 代言人第23章 陸戰之王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9章 海陸分歧第68章 兵分兩路第31章 臨危受命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246章 覆滅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198章 定調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218章 豁出去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432章 新三件第276章 對牛彈琴第31章 臨危受命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214章 慘兮兮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227章 哮天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100章 新軍事學第243章 突擊開始第265章 應景的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1章 平民軍官第387章 全面爆發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324章 苦肉計第73章 舉棋不定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613章 強攻的局面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18章 豁出去第76章 煎熬第27章 懸而未決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29章 大局已定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98章 圍追堵截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500章 輪番攻擊第29章 大局已定第562章 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