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

回到家裡,白止戰才從張小卿那獲知,前段時間席捲帝都的狂風驟雨,比鄭江明的描述猛烈百倍。

在那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走到生命盡頭的不僅僅是幾百名投敵的叛徒。

爲了安全起見,太后還專門派人把小長公主一家人接進皇宮。

雖然整個行動都在薛遠征的掌握之中,但是當晚的槍聲,已經讓帝國的內部矛盾成爲公開的秘密。

此後,在帝都實施了長達半個月的宵禁與戒嚴。

雖然早已恢復正常狀態,但是動盪產生的影響並沒消除,而且帝國高層的矛盾也沒得到化解。

要說的話,這涉及到了帝國皇室。

按照張小卿的說法,薛遠征沒有在採取行動之前向聖上稟報,而是在塵埃落定之後纔去了樞密院。

當時,宋教文已經引咎辭職。

此外,絕大部分綏靖派的核心成員都以叛國罪處決,其中不少是拒絕接受傳喚,被禁衛軍按戰時律法就地正法。

等到薛遠征進宮的時候,擺在聖上面前的選擇只有一個,接受首輔的提議,由內閣首輔暫時統領外交事務。

雖然張小卿沒有說,但是意思很明確。

在逼迫宋教文辭職的事情上,首輔與聖上有很大的分歧,甚至是矛盾,不僅僅是首輔冒犯了聖上。

首先在法理上,外交大臣是五卿之一,地位遠在其他部長級大臣之上。

按始武大帝時期定下的規矩,首輔沒有罷免外交大臣的權力,必須先到樞密院請旨。即便在憲改之後,外交大臣也是法定的9位重臣之一,由首輔提名,只是認命權與罷免權都在論議兩院。

只是,現在是戰時。

首輔在戰時擁有獨斷權,統領帝國的軍政要務,而且在進入戰爭狀態之後,論議兩院就全體休會,只保留幾個地位崇高,卻沒有多少實權,最多能夠提供建議與意見,起監督作用的委員會。

簡單的說,外交大臣直接向帝國皇帝負責。

現在的問題是,薛遠征根本就沒有向帝國皇帝呈報此事。

蔑視皇權的行爲顯然是一大禁忌。

不過,最爲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戰略層面上的分歧。

雖然帝國皇帝並不是保守派,跟綏靖派更加扯不上關係,但是在皇帝的立場上,肯定不希望讓戰爭無限制發展下去。

從統治者的角度看,談判與戰鬥,其實都是維護統治的方式。

說得直接一點,既然能取得勝利,並且在取勝之後獲得足夠多的戰爭紅利,甚至可以說是利益最大化。

爲什麼還要打下去?

想一勞永逸的消除戰爭?

顯然,只有天真的孩子纔會這麼認爲。

在還沒開化的古典時代,歷史長河當中那麼多、那麼強大的帝國,無一例外都在登上巔峰之後走上衰敗的道路,最終在戰亂當中分崩離析。哪怕到現代,這樣的宿命輪迴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何況,現在的樑夏帝國,就不是在戰火中誕生的嗎?

在上次大戰前,西方列強全都稱呼樑夏帝國爲“戰火帝國”。

不同的是,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後,在歷史長河中沉浮的,不在是那些被高山海洋隔絕的帝國,而是全世界。

用帝國最富盛名的首相,八國柱之一,明政公唐聖賢的話說:在帝國時代,和平是曇花朝露,而戰爭纔是驕陽皓月。

任何一段和平時期都可以看成是在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

就算帝國取得全面勝利,又能怎麼樣?

難道,在取得全面勝利之後,就能夠把全世界都納入帝國的統治之下?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別說是現在的帝國,哪怕再過幾十年,也沒有能力統治全球,至少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統一起來。

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傢俱有這樣的實力。

那麼,到最後戰爭依然在所難免。

即便再退一步,帝國完成了統一大業,那又怎麼樣?

以歷史的輪迴來看,大一統的局面最多也就能維持200多年,此後就會是席捲全球的大規模戰亂。

以當今聖上的角度,顯然不會在乎幾十年後的事情。

在總體戰略上,聖上其實傾向於見好就收,而不是耗盡全力追求全面勝利。

說得直接一點:當年的始武大帝,都得在葉堡調轉馬頭,現在的帝國,難道還有比始武大帝更英明的統帥?

其實,就算有,又有誰敢承認呢?

此外,在“動盪之夜”過後,薛遠征再也沒去過樞密院。

用張小卿的話來說,他在跟聖上鬥氣。

以帝國現在的體制,聖上還真拿他沒辦法。

次日上午,白止戰就去了海軍司令部。

從劉長勳那瞭解到情況,證明了張小卿說的話,首輔跟聖上的矛盾已經半公開化了。

所幸的是,局面依然在首輔掌握之中。

讓白止戰略感意外的是,劉長勳並沒有讓他利用駙馬的身份居中調解,而是讓他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

儘快在東望洋發動戰略進攻。

用劉長勳的話來說,最後不管是主張見好就收的聖上獲得主動權,還是在首輔統帥下繼續打下去,要想維護帝國的利益,都需要在戰場上取得勝利,而且最好是能鎖定最終結局的大勝。

有這個能力的,也就只有白止戰。

當然,白止戰不笨,立即明白了劉長勳的意思。

首輔與聖上的矛盾,是神仙打架。就算白止戰有駙馬的身份,還深得太后喜愛,因爲沒有自己的家族,所以在這場高層的鬥爭中,根本沒有發言權,如果不小心捲進去了,甚至沒辦法自保!

這裡,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

薛遠征身後是唐家,而唐家一直就是帝國頭號政治家族。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帝國首輔幾乎都來自唐家,或者是唐家的代言人。

顯然,薛遠征與聖上的矛盾,其實是相權與皇權的矛盾。

在這樣的鬥爭當中,擁有皇室成員與帝國海軍將領雙重身份的白止戰,反到是成了風箱裡的耗子。

要搞不好的話,肯定兩頭不討好。

用劉長勳的話來說,帝都是是非之地,最好是敬而遠之。

在見到劉長勳之前,白止戰還想去找首輔談談,或許能提供一些幫助。只是在見了劉長勳後,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是盡力或者不盡力的問題,而是現在去找薛遠征,反到會事與願違。

在薛遠征眼裡,他是帝國的駙馬,標準的皇室成員。反過來,在聖上眼裡,他是不折不扣的海軍將領,聽首輔調遣。

張小卿沒有讓白止戰先進攻拜見太后,而是來找劉長勳,就與此有關。

白止戰的直接上級是海軍總司令。

只是,帝都現在這局勢,確實是離開爲妙。

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174章 雙管齊下第189章 一鼓作氣第559章 另有安排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20章 全能人才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68章 兵分兩路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70章 突突突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236章 決心赴死第85章 長途奔襲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378章 登門拜訪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81章 一招輸招招輸第27章 年終歲末第84章 飛行巴士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216章 再遇張小卿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432章 新三件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209章 感情牌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425章 三種可能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275章 帝國的準駙馬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608章 標新立異第430章 回到艦隊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79章 佯攻行動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251章 天命所歸第72章 最後一炮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633章 老謀深算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613章 強攻的局面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27章 年終歲末第28章 煽風點火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175章 奪路狂奔第190章 各個擊破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95章 危機關頭第150章 疏漏第339章 遭遇戰第86章 千里眼第464章 第一個難題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206章 誤打誤撞第207章 最佳人選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246章 覆滅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250章 問策第549章 登門求助第265章 應景的第431章 心結解開第78章 護航作戰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539章 必然的選擇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592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61章 痛下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