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盟友的價值

要說的話,能不能徹底打敗紐蘭聯邦,一直就是帝國高層在“能否取得全面勝利”這個問題上的主要分歧。

這個問題,也是帝國內部矛盾的主要誘因。

前面已經提到,徹底打敗紐蘭聯邦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在大戰爆發前,特別是大蕭條到來後,帝國高層每年都組織陸軍與海軍進行戰略級別的兵棋推演,其實就是想找到一條萬全之策,依靠有限的投入,在有限的時間內徹底擊敗紐蘭聯邦。

雖然推演的結果都是八九不離十,但是這些推演對帝國的總體戰略產生了巨大,而且是決定性的影響。

最有代表性的,是讓帝國高層加強了跟迢曼帝國的往來,再一次把迢曼帝國當成不可或缺的盟友。

原因也很簡單,在孤軍奮戰的情況下,就算帝國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甚至通過軍事佔領來吞併紐蘭聯邦,也會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完全是得不償失,並且因此喪失稱霸全球的機會。

在一次推演中,帝國甚至因爲對紐蘭聯邦實施軍事佔領爆發內亂,最終在大規模內戰中分崩離析。

雖然只是推演,但是絕不是危言聳聽。

付出巨大代價,去打一場就算贏了都毫無意義,更別說有好處可撈的戰爭,帝國的軍民肯定不會答應。

顯然,有盟友的話,就不一樣了。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能夠同時從兩個方向,甚至是三個方向發動進攻,攻打紐蘭本土的難度就會降低許多。

按照推演,在某些情況之下,甚至能夠逼迫紐蘭聯邦無條件投降。

只是,不管怎麼打,關鍵都在迢曼帝國那。

放眼全球,能夠跟樑夏帝國合作,而且實力足夠強大的,也就只剩下迢曼帝國。

此外,在迢曼帝國取得西大陸的霸權之後,也就能從夕落洋東岸出發,藉助布蘭王國與雪島,以及其他的島嶼爲跳板進軍孤大陸,攻打紐蘭聯邦東海岸地區,比如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至於兵力,顯然不是太大的問題。

以迢曼帝國的實力,在掃蕩了西大陸,擊敗洛克共和國、駱沙聯邦與布蘭王國等實力強大的夙敵之後,完全能夠動員1000萬左右的兵力攻打紐蘭聯邦。如果像羅利王國與斯班王國這樣的僕從國足夠的給力,哪怕只負責後勤保障,也能讓迢曼帝國把更多的兵力用於正面進攻。

至於迢曼帝國所欠缺的東西,比如投送兵力與運送物資的戰艦與貨輪,樑夏帝國都能夠提供。

此外,在戰勝布蘭王國之後,不但能控制布蘭王國的造船廠,後續還能奪得布蘭王國的艦隊。

這樣一來,迢曼帝國或許能獨當一面。

除此之外,迢曼帝國在孤大陸地區的影響力也有十分巨大的價值。

迢曼帝國跟紐蘭聯邦南面的墨西哥一直保持着良好關係,或許能夠說服墨西哥參戰。

要說的話,在拉丁語系的西方國家中,迢曼帝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樑夏帝國,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打到現在,讓羅利王國與忒爾共和國等實力不算太弱的國家參戰,幾乎都是迢曼帝國的功勞。

如果能夠讓墨西哥參戰,也就等於開闢了第三條針對紐蘭聯邦的戰線。

關鍵還有,墨西哥也是兩洋國家,因此帝國軍隊可以在墨西哥西海岸登陸,避免了強攻紐蘭本土。

如果能夠在墨西哥上岸,再北上攻打紐蘭本土,作戰難度會降低許多。

當然,還有墨西哥的港口與機場。

總而言之,真要能夠說服墨西哥的話,那也肯定是迢曼帝國,而不是樑夏帝國。

此外,斯班王國在南孤大陸仍然有一些影響力,至少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

比如同樣在紐蘭的南面,跟佛羅里達半島隔海相望的古巴島,哪怕早已經不是斯班王國的殖民地,說的也是斯班語。

其實,即便在紐蘭聯邦,特別是南部地區,就有不少來自南孤大陸的移民。

說服斯班王國參戰,在遠征孤大陸的戰爭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樣得依靠迢曼帝國。

正是如此,帝國才一直跟迢曼帝國保持着良好關係,並且再次跟迢曼帝國結盟。

此外,帝國在此之前實施的戰略,比如在穩住東望洋的戰局之後,通過強攻基布要塞進軍陸心海,以及在開戰之後,頂着巨大的壓力派遣遠征航空兵大隊去迢曼帝國作戰,無條件的爲迢曼海軍提供援助等等,無一例外的都與戰略目的有關,讓迢曼帝國在夕落洋方向上有更大作爲。

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在爲自己服務。

有趣的是,在大戰爆發之前,準確說是在上次大戰結束之後的那幾年,帝國上下都沒有想過要再次跟迢曼帝國結盟。

按當時的觀點,協約集團在上次大戰中戰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爲迢曼帝國在錯誤的時間做了錯誤的事情。

其中,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讓紐蘭聯邦放棄中立,以同盟集團成員身份參戰。

用當時的話說,如果紐蘭聯邦再晚幾個月參戰,協約集團就能夠打敗駱沙帝國與洛克共和國,並贏得全面勝利。

當然,這些都是馬後炮。

現在這個局面,迢曼帝國在夕落洋上對紐蘭聯邦構成的威脅越大,帝國在東望洋上遇到的阻力就越小。

其實,相關的影響早已顯現出來。

爲了支援布蘭王國,也爲了削弱迢曼帝國,紐蘭聯邦在參戰之前,就以志願方式向布蘭王國派遣了大批飛行員,此後打着租借的旗號,向布蘭王國輸出了數千架作戰飛機,僅重型轟炸機就超過4000架,還援助了大批主要用來製造作戰飛機的物資,包括被當成戰略物資的電解鋁。

如果沒有紐蘭聯邦,布蘭王國早就被迢曼帝國幹趴下了。

可問題是,正是不斷爲布蘭王國輸血,加上後來的駱沙聯邦,讓紐蘭聯邦無法在其他方向上投入足夠多的力量。

最典型的,也就是戰略轟炸。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沒有向布蘭王國部署幾千架轟炸機,在對迢曼帝國進行戰略轟炸的行動當中損失數千架轟炸機,而是把這些轟炸機部署在奧洲,或者其他方向上,比如投降之前的狹夷皇國,戰局肯定不是現在的樣子。

提前一年動用轟炸機向獅泉海峽佈雷,就算無法徹底的封鎖海峽,也肯定能夠癱瘓這條海峽,讓帝國海軍花費更多的時間攻佔獅泉城,然後就必須推遲攻打中轉島的行動,或者是暫時放棄進軍波沙灣的計劃。

這些都說明了迢曼帝國的重要性。

只是,並不是說有了迢曼帝國的支持,就一定能夠取得最終勝利。

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74章 全面退守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51章 變與不變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518章 聲東擊西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126章 敵人反擊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242章 膽戰心驚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142章 來自北面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165章 軍人榮譽第104章 長途奔襲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61章 似曾相似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220章 左右夾擊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186章 可恥行爲第188章 聯邦總統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83章 不期而遇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390章 小心眼第40章 全票通過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63章 妙招第312章 不再等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31章 鋪天蓋地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572章 關鍵之戰第213章 恐怖的潛力第99章 戰略欺騙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82章 反擊行動第94章 大禍臨頭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470章 替代品第122章 運氣第172章 積極主動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126章 以身作餌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32章 停戰協議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387章 全面爆發第93章 天神是怎麼練成的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191章 提前開始第7章 擊沉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83章 三駕馬車第92章 防空截擊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88章 野心勃勃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58章 方向之爭第115章 爭分奪秒第40章 全票通過第619章 虛驚一場第227章 哮天第61章 勁敵出現第85章 長途奔襲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92章 防空截擊第11章 快馬加鞭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53章 全線潰退第1章 空中霸王第373章 牆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