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圍困戰

冷靜下來之後,白止戰也覺得自己的擔心有點多餘。

雖然同盟聯軍成功登陸北玄地區,迢曼帝國不得不做出戰略調整,但是以當前局面,更像是迴光返照。

兵力不濟,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喪失戰略主動權,同盟集團發起的任何反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強行登陸北玄地區,其實是兵行險着。

關鍵就是,把艦隊全都用在了一個方向上,從而導致在其他方向上根本沒有辦法應付協約集團的進攻。

帝國當局做的幾個調整,就有很明確的針對性。

此外,還要把作戰消耗算上。

別看紐蘭聯邦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工業體系,即便跟樑夏帝國相比也是不遑多讓,奈何沒有一個得力的盟友。

狹夷皇國就不多說,早已經戰敗。

布蘭王國也不過是昨日黃花,或者說在啃老本,依靠殖民地輸血,還勉強能跟超級霸權抗衡。在丟掉了最重要的殖民地,也就是梵羅地區之後,沒有老本可啃的布蘭王國最多算是二流國家。

駱沙聯邦也只比帝國時期稍微好一些,可是跟同在世界島上的兩個強鄰比,依然算不上強大。關鍵是,20年的時間是在太短了,根本不可能讓駱沙聯邦從農奴社會邁入工業化的殿堂。

盟友太不給力,紐蘭聯邦再強大,也獨木難支。

要說的話,物資緊缺的問題一直存在,只是在過去不太明顯,受到影響的也只是布蘭王國與駱沙聯邦。

再這麼不顧一切的消耗下去,紐蘭軍民很快就會嚐到物資緊張的滋味。

在11月17日,陸軍發起了進軍波伊國的作戰行動。

除了按照計劃,派空降兵奪取敵人防線後方的機場之外,陸軍的裝甲部隊還從正面發動進攻。

對於嚴重缺乏反裝甲武器的波伊軍隊來說,能夠依靠的,也就只有崎嶇複雜的地形。

在同一天,陸軍的突擊部隊開始向西挺進。

不過,先鋒是忒爾共和國的騎兵部隊。

其實,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按最初的計劃,由陸路進軍夕梵運河只是爲了牽制敵人。

現在,則成了主攻方向。

所幸的是,忒爾共和國並沒有反對這樣的調整。

不管怎樣,這關係到迢曼帝國的生死,忒爾共和國加入協約集團,主要是希望維持跟迢曼帝國的關係。

要說的話,忒爾共和國反到不太重視跟樑夏帝國的關係。

在迢曼帝國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候,忒爾共和國沒理由作壁上觀,肯定需要顧全大局。

基布要塞這邊,進攻行動也比較順利。

在11月22日夜間,陸軍的突擊部隊一反常態,在沒有進行任何前期準備,特別是炮火準備的情況下發起突擊,一舉突破布蘭軍隊設在要塞西北的最後一道防線,並打開了迂迴南下的通道。

到23日清晨,陸軍已經擴大突破口,還擊潰了發起反擊的布蘭軍隊。

因爲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索馬里半島,再無險可守,所以布蘭軍隊在23日開始向要塞方向收縮。

可惜的是,撤退速度太慢了。

激戰持續到25日,陸軍突擊部隊在支援艦隊的炮火掩護下,或者說是支援艦隊用炮火開路,突破布蘭軍隊設在要塞南邊的最後一道防線,對要塞實現全面包圍,奪取了最關鍵的勝利。

到此,基布要塞完全被包圍。

上次出現類似情況,是在陳炳勳殉國之後!

在此之前,只有不到5萬布蘭關進及時撤回了要塞,因此要塞的總兵力肯定不會超過10萬。

被堵在要塞外面的,至少都有20萬!

要塞被圍,海運航線又徹底斷絕,別說只有10萬守軍,哪怕有百萬大軍,也別想守住要塞!

何況,帝國軍隊是有備而來。

在完成了對要塞的全面包圍之後,陸軍沒急着攻打要塞,而是着手建起了工事,並且在要塞南面修建臨時港口。

在運輸船隻能夠靠岸後,陸軍首先就把無法從地面運輸重炮拉了上來。

雖然有海軍的艦隊提供支援,但是陸軍更願意用自己的炮兵,特別是專門爲攻打要塞研製的重型臼炮。

就是大口徑迫擊炮。

這個超級殺器來自迢曼帝國。

在大戰爆發前,爲了能夠一舉突破洛克共和國沿邊境設置的防線,尤其是阿登森林裡的堡壘,打通地面交通線,確保突擊部隊的後勤保障不會斷絕,迢曼帝國花了很大功夫研製攻打堡壘的專用武器。

結果嘛,就是這種能發射1噸重特種炮彈的超級炮擊炮。

因爲炮管單獨鍛造,所以每門攻城炮的口徑都不同,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給炮彈配備按口徑打磨的彈帶

確實有點麻煩,不過跟價值相比,那就不算什麼了。

在駱沙聯邦反水後,帝國弄來了攻城炮的設計圖紙,然後仿照了幾門,送到西北戰場上進行實戰檢驗,效果是好得出奇。

關鍵就是,攻城炮的彈道非常的彎曲。

當然,這也是迫擊炮的特點。

依靠高拋彈道,攻城炮能直接轟擊敵人的防禦工事,配備使用延遲時間引信的炮彈,對付工事最有效。

在理想情況下,1噸重的炮彈幾乎是垂直砸下。

顯然,這是海軍重炮無法做到的。

因爲是直接從頂部攻擊,所以再是堅固的要塞也擋不住。

要說的話,還是由此產生的心理壓力。

從11月30日開始,也就是第一門攻城炮部署到位之後,開始以每小時一發的速度轟擊基布要塞。

從這一刻開始,這座要塞就變得不再安全。

攻城炮的威力非常巨大,準頭卻不是很好。

主要是身管短,而且每一枚炮彈都要套上彈帶,而彈帶是臨時製作的,肯定存在很大的誤差。

對守衛要塞的布蘭軍人來說,沒人知道下一枚炮彈會在哪裡爆炸。

到這一步,已經沒有必要強攻要塞了。

在理論上,只要制海權還在帝國海軍手裡,那麼只需要通過圍困,就能逼迫要塞裡面的布蘭軍隊繳械投降。

其實,當年就是通過圍困奪取了要塞。

關鍵就是,要塞裡面沒有充足的水源,而且儲備的物資不可能多到哪裡去。加上持續不斷的炮擊,守軍最多也就能夠堅持幾個月。哪怕做了充分的準備,要堅持半年,都只能指望發生奇蹟。

正是如此,在陸軍包圍要塞之後,海軍採取了新的行動。

從11月23日開始,海軍就派出數十艘掃雷艦進入曼德海峽,清掃布蘭皇家海軍佈設的水雷。

到11月最後一天,終於清掃出一條能夠讓艦隊通過的安全航道。

正是如此,在當天晚上,第十一特混艦隊率先進入曼德海峽,以“南珠海”號爲首的突擊編隊還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

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504章 潛艇的發現第277章 冤大頭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229章 飛來噩耗第99章 戰略欺騙第302章 狡猾的老王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287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6章 怪人第46章 四人同框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89章 返航第525章 晴天霹靂第540章 第二戰場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147章 僞裝欺騙第1章 平民軍官第88章 攻擊得手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364章 一面倒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531章 當爹的人第82章 不謀而同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506章 強攻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492章 爭論第461章 見好就收第21章 恥辱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81章 擒賊擒王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382章 貴而無當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157章 舉棋不定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633章 老謀深算第54章 南環計劃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270章 帝國的恩怨情仇第630章 殊榮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45章 主動撤離第83章 三駕馬車第41章 天賦的天花板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132章 兵力調整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474章 交付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202章 釋懷第85章 長途奔襲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221章 好景不長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26章 三分天下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104章 攻防轉變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35章 組建團隊第630章 殊榮第418章 狡猾的丘爾第214章 開門見山第349章 突然到來的驚喜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506章 強攻第1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39章 前出掩護第48章 大戰爆發第120章 打賭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640章 暢談第243章 突擊開始第514章 奧援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142章 來自北面第48章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