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真相大白

雖然陸陸續續收到一些海軍司令部轉發的消息,但是到傍晚,才收到了最後的戰報。

3艘“迢曼”級裝甲巡洋艦全部戰沉,“宰相”號遭到重創,2艘“北河”級也受創。

最後關頭,正是3艘“迢曼”級主動減速,阻擊追上來的紐蘭巡洋艦與驅逐艦,並先後遭到重型魚雷攻擊,最終因爲損傷太嚴重,在無法快速航行的情況下,被敵機投下的炸彈與魚雷擊沉。

藉助這個機會,3艘快速戰列艦才得以擺脫追擊的敵艦。

“宰相”號的速度要慢一點,而且撤退的時候還在爲3艘裝甲巡洋艦提供掩護,所以遭到敵機的重點照顧,至少被5枚航空穿甲彈與4條航空魚雷擊中。不幸中的萬幸是,敵機使用的500磅級炸彈。

2艘“北河”級在天亮之前,在跟2艘“北卡”級的炮戰中,就分別捱了幾枚炮彈,而且紐蘭艦隊發起的首輪空中打擊,就重點對付了這兩艘防空火力異常強悍的快速戰列艦,導致2艦的損傷變得更加嚴重。

結果就是,在指揮官下領撤退的時候,2艘“北河”級率先轉向脫離戰鬥。

關鍵還有,2艦的航速最快。

即便有所損傷,2艘“北河”級的航速都能達到29節,比“宰相”號稍微快一點,也超過了3艘裝甲巡洋艦。

只是,3艘戰列艦能夠逃脫,不止是3艘裝甲巡洋艦的功勞。

在3艘裝甲巡洋艦奮勇阻擊追擊的敵艦時,從獅泉城起飛的轟炸機羣趕到,隨後從斯里蘭卡出發的機羣也殺了過來。

雖然兩支轟炸機羣在突擊的時候就遭到了攔截,還被防空戰鬥機打散,沒有能夠對紐蘭艦隊構成威脅,甚至沒逼近紐蘭航母,但是轟炸機羣的到來,肯定讓紐蘭艦隊指揮官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此外就是,在轟炸機羣趕到前的幾個小時裡面,3艘快速戰列艦已經向北狂奔了200多千米。

如果繼續追擊,下午再發動一波攻擊,至少得耽擱2個小時。

這麼一來,就有可能在撤退之前進入岸基戰鬥機的作戰範圍。

要搞不好的話,說不準會在下午遭到轟炸。

以2艘小型航母的航空作戰能力,在連續發動3波打擊之後,未必能組織起足夠多的戰鬥機進行防空作戰。

關鍵還有,帝國海軍的雙發中型轟炸機能使用航空魚雷執行反艦任務,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這是從狹夷海軍那裡學來的。

雖然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有足夠多的航母,帝國海軍不會倚重岸基航空兵,但是在實戰當中,雙發轟炸機體現出了很強的戰術靈活性,有時甚至能夠充當遠程戰鬥機,也由此受到海軍高度重視。

在轟炸機到達之後不久,同樣來自獅泉城的遠程戰鬥機就已經到達了聯合艦隊附近,驅逐了紐蘭艦隊的偵察機。

正是如此,在中午的時候,紐蘭艦隊轉向脫離了戰鬥。

到此,這場激戰才宣告結束。

只是,情況一點都不容樂觀。

“宰相”號的受損情況極爲嚴重,按照指揮官報告,戰鬥結束的時候,該艦進水量已經超過5500噸,而且艦體上的漏洞一直沒堵上,內部的水密艙也不夠完善,未必能夠航行到斯里蘭卡。

關鍵還有,該艦隻剩下一臺鍋爐還在工作。

帶動抽水機的柴油發電機也只剩下了一臺,只能驅動兩臺抽水機工作。

如果進水量得不到控制,也就是抽水速度低於進水速度,導致最後一座鍋爐與輪機也因爲進水而停止工作,就只能考慮放棄這艘戰艦,甚至得在必要的時候,讓隨行的驅逐艦將其擊沉。

道理也很簡單,附近保不準就有紐蘭潛艇。

關鍵就是,離斯里蘭卡與獅泉城都太遠了。

巡邏機能夠飛過來,卻無法保證不間斷的巡邏,而且搜尋範圍很有限,能提供的掩護也非常有限。

哪怕把“宰相”號保了下來,也很難修復。

這艘戰艦是由迢曼帝國建造,先不說工藝,只是採用的標準,就跟帝國海軍的存在巨大差別。

當然,帝國海軍根本沒有“宰相”號的零備件,而很多大質量或者大尺寸的設備只能由海路運送。

簡單的說,帝國的造船廠未必能夠修復這艘迢曼戰列艦。

如果需要用到的設備都必須定製,或者爲了使用帝國的零部件對戰艦進行大改,維修成本將高得嚇人。

當然,也需要大量時間。

綜合考慮,不如重新建造一艘快速戰列艦。

2艘“北河”級暫時沒有沉沒的風險。

這2艘戰列艦肯定要返回造船廠,說不定還要在船塢裡面呆上幾個月,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出海戰鬥。

其實,修復“北河”級的難度同樣非常的巨大。

原因就是,“北河”級上的很多設備都已停產,只能找廠商定製,採購配套的零備件也是一件麻煩事。

其實,這也是帝國海軍一直不願意派“北河”級衝鋒陷陣的關鍵所在。

相對而言,“龍興”級因爲總共造了6艘,而且都還在服役,所以帝國海軍還儲備了一批易損零部件,更容易維護。也正是如此,在整個大戰期間,6艘“龍興”級的表現都非常活躍。

經此一仗,聯合艦隊已暫時“不存在”了。

此外就是,紐蘭艦隊裡肯定有2艘小型航母。

根據戰報,紐蘭艦隊發動了兩次轟炸,投入的艦載機不到70架,此外還在防空作戰當中出動了大約40架戰鬥機。

總共100架出頭,差不多就是2艘小型航母的最大載機量。

關鍵還有,攻擊聯合艦隊的機羣裡面,有TBF“復仇者”魚雷攻擊機,而且出動的數量超過了20架。

對飛行甲板不夠長,又沒有彈射器的護航航母來說,TBF太大了一些。

在北夕落洋上,紐蘭海軍護航航母搭載的依然是老舊的TBD,主要就是沒辦法順利的運作TBF。

要說的話,即便是小型航母,運作TBF都比較困難。

可見,能搭載TBF,並且讓TBF攜帶魚雷發起攻擊,那就只能是小型航母,肯定不會是護航航母。

最重要的一點,2波攻擊的間隔時間不到2個小時。

如此快的出動速度,必然是擁有彈射器的小型航母。

綜合這些,完全能斷定,這支艦隊來自珍寶港,而且指揮官極有可能就是斯普。

其實,這也解釋了在中轉島這邊,帝國陸戰隊都已登陸成功,紐蘭海軍卻沒有派艦隊過來的原因。

在白止戰率領艦隊攻打中轉島的時候,斯普帶着艦隊去了梵炎洋!

第242章 膽戰心驚第85章 長途奔襲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91章 敵機來襲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90章 天火第139章 牛犢之勇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160章 大膽前出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442章 二號主角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36章 別人買單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407章 頑強巨獸第38章 情景設定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206章 誤打誤撞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246章 覆滅第364章 一面倒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55章 戰火重燃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37章 地面部隊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53章 全線潰退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第229章 運乎命乎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376章 感悟第195章 發飆第283章 代言人第22章 遠赴他鄉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267章 三方戰略計劃第340章 片刻的猶豫第549章 登門求助第108章 再接再厲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66章 預想落空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291章 還施彼身第270章 帝國的恩怨情仇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2章 接敵備戰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162章 暴露行蹤第541章 返航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145章 超遠距離炮擊第50章 破甲連弩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83章 三駕馬車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81章 擒賊擒王第460章 俯衝撞擊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42章 突然發難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41章 天賦的天花板第64章 風雲際會第12章 前線備戰第67章 亦步亦趨第570章 壞消息第236章 決心赴死第67章 亦步亦趨第257章 飛來橫禍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495章 大局第168章 鯨吞蠶食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572章 關鍵之戰第506章 強攻第308章 替身第385章 湊熱鬧第583章 盡力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