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大局

雖然在等消息,但是尼茲沒浪費時間,借這個機會,讓司令部的作戰參謀大致介紹了當前的局勢。

其實,也是要讓斯普與哈爾等主要將領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問題。

這種隨時能保持冷靜的穩重作風,就是尼茲的特色,也是統帥東望洋艦隊,讓哈爾等人心甘情願的聽從指揮的關鍵所在。

要說,斯普受到尼茲的重視,也與此有關。

在幾個主要的一線將領當中,就斯普的性格跟尼茲比較接近,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對於當前局勢,其實沒什麼好多說的。

中東望洋這邊,就是由威島充當前進據點,而中轉島是中樞,珍寶港所在的霍努島爲後方大本營,構成了三點一線,分成三個階段的防線。要說有什麼問題的話,也就是三道防線的間隔距離實在是遠了一些。

這些問題正在得到解決,或者說彌補。

在中轉島東邊的幾座島嶼上,紐蘭海軍已經投入足夠多的兵力與資源,將其打造成連續的防禦支撐點,以求爲中轉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與掩護,並構成新的防禦屏障,爲後方的珍寶港提供更有效的掩護。

這也是斯普堅信樑夏海軍不會攻打威島的關鍵所在。

總結起來,也就一句話。

打下威島,並不能改變中東望洋方向上的戰略格局,對進攻與佔領霍瓦依羣島的幫助是微乎其微。

以威島爲基地,不但需要強攻中轉島,而且會暴露攻打中轉島的意圖。

在中東望洋方向上就是死戰之局。

不管是進攻的一方,還是防守的一方,至少在戰略層面上沒有多餘的選擇,只能跟對手死拼。

要說的話,只是在戰術上想一些辦法,以降低作戰難度。

相對而言,西南東望洋纔是用兵之地。

這也是尼茲沒有倒向斯普的關鍵所在。

不管在戰略層面上,還是看戰術,西南東望洋給了前線指揮官很大的舞臺,更能發揮出指揮官的統帥能力。

說得形象一點,中東望洋就是拳擊場,而西南東望洋是一個話劇舞臺。

這種局面,從紐蘭海軍的防禦部署當中就能看出來。

在西南東望洋,第一道防線是管島與圖克要塞。

要說,這也是兩座前沿基地。

雖然紐蘭海軍在這兩處地點投入大量資源,還一度打算死守到底,但是在塞島攻防戰結束後,尼茲對防禦戰略做了調整,降低了在兩地的投入,也就等於間接放棄了這兩座看似重要的島嶼。

其實,塞島血戰大幅度的降低了管島與圖克要塞的戰略價值。

雖然塞島血戰讓樑夏海軍遭受了慘重損失,耗費了大量時間,但是對紐蘭聯邦來說,影響同樣是十分巨大。

最明顯的,其實就是沉重打擊了紐蘭軍民的鬥志與士氣。

在塞島血戰前,紐蘭聯邦還大肆宣傳,將在這裡擋住敵人的前進步伐,並給予敵人迎頭痛擊。

一些新聞媒體,甚至把塞島當成了反攻的起點。

結果,紐蘭軍隊卻一敗塗地。

雖然紐蘭當局沒有公佈真實戰況,但是塞島失守與管島遭全面轟炸的消息,已經隨着成千上萬的傷員傳回紐蘭國內,而且已經在民間傳開。因爲消息不透明,反到使得傳聞越來越誇張。

迅速擴散的傳聞也對軍事決策產生了影響。

簡單的說,就是再也承受不起類似失敗了。

用尼茲的話說,因爲在塞島遭受慘敗,所以在5月份招募的新兵當中,報名加入陸戰隊與海軍的新兵少了30%。

其實,這也是尼茲不想面對中轉島的一大原因。

如果遭到攻擊的是威島,大可以選擇放棄,並且封鎖相關的消息,而不是在威島跟樑夏軍隊死磕到底。

相反,如果是在中轉島決戰,那就完全沒有迴旋餘地了。

管島與圖克要塞的情況,差不多就是如此。

按尼茲的部署,如果管島與圖克要塞遭到攻擊,他會直接把決策權交給駐軍司令官。

當然,以正常情況,駐軍會堅持戰鬥到最後的一刻。

只有在完全喪失戰鬥力之後,纔會向敵人繳械投降。

關鍵就是,尼茲沒有打算向兩地增派援軍。

在圖克要塞的南面,就是從新幾內亞到新赫布里底羣島的美拉尼西亞防線。

在這條防線上,紐蘭軍隊從西到東總共設置了三座主要的防禦支撐點,也就是新幾內亞島上的莫爾茲比港,所羅門羣島中的瓜島,以及新赫布里底羣島北面的聖克魯斯港。這三處支撐點的間隔距離都在戰術航空兵的作戰範圍之內,能靠部署在三地的戰術航空兵,相互提供掩護與支持。

要說的話,這纔是西南東望洋的主要防線。

從戰術的角度來看,樑夏海軍要麼攻打莫爾茲比港,要麼攻打聖克魯斯港,而且作戰難度都不低。

前者面向奧洲大陸,能夠獲得有力的掩護。

後者在防線最東端,後勤補給線長了2000多千米。

此外,在拿下莫爾茲比港或者聖克魯斯港之後,還需要打下瓜島,才能打開南下奧洲的通道。

至於直接攻打瓜島,不但需要投入足夠的兵力,作戰難度也更大。

不過,這不是全部。

往南,在珊瑚海的南面,也就是新喀里多尼亞,紐蘭海軍擴充了努美阿港。

也就是說,哪怕北面的美拉尼西亞防線被攻破,紐蘭海軍還能利用努美阿來協防西邊的奧洲。

關鍵,即便從離得最近的聖克魯斯港出發,到努美阿都超過了1500千米。

在戰術層面上,樑夏海軍無法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橫渡珊瑚海,必須派遣特混艦隊控制制海權與制空權。

要想全面徹底的控制珊瑚海,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珊瑚海是全球面積最大的海,理論上至少需要投入2支特混艦隊,而且得分開行動,才能覆蓋整個珊瑚海。

對進攻的一方來說,肯定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才能掌握戰場主動權。

在某種意義上,珊瑚海是阻擋樑夏海軍南下的天然屏障,也是樑夏海軍不願意在近期攻打奧洲的主要原因。

可見,西南東望洋的基本防禦思想其實是拿空間換時間。

即便以最快的速度挺進,樑夏海軍也至少要用一年的時間來攻佔這些島嶼,然後才能攻打奧洲。

一年之後,紐蘭海軍已經恢復了元氣!

其實,這也是斯普一直認爲樑夏海軍絕對不會首先攻打奧洲的關鍵所在,即樑夏海軍必須趁掌握着絕對戰略優勢的時候,儘可能的在戰略層面上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從而主導與影響戰爭的發展。

顯然,西南東望洋不是決勝之地。

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58章 方向之爭第577章 會師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306章 把話挑明第20章 全能人才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265章 應景的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495章 大局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153章 有限目標第10章 鬼使神差第211章 未來之選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80章 失之東隅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75章 刺破蒼穹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34章 蜂擁而入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30章 帝都風暴第206章 誤打誤撞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48章 大戰爆發第292章 大婚將至第78章 護航作戰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99章 輪換部署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537章 遠洋的威脅第369章 打探消息第27章 懸而未決第60章 輾轉歸隊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56章 幻想破滅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248章 忍耐第25章 開眼界第450章 第一個準確判斷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464章 第一個難題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71章 虎虎虎第81章 一招輸招招輸第266章 密約的草案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90章 天火第92章 “蒼隆”末途第90章 絕對主力第46章 戰略要地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280章 披掛出征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18章 論功行賞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91章 “赤誠”覆滅第548章 內患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74章 全面退守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92章 防空截擊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34章 蜂擁而入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373章 牆頭草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147章 天羅地網第98章 圍追堵截第29章 大局已定第156章 故意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