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傳統盟友

按照部署,充當先鋒的2個陸戰師在5月初就已到達流黃島,而且對外宣佈在爲攻打管島做準備。

此外,流黃島一直就是登陸艦隊的主要集結地。

攻打塞島期間,登陸艦艇與運輸船隻都是在流黃島集結,然後在護航戰艦的掩護下前往塞島。

到了戰役後期,只要沒護航戰艦陪同,任何艦船都不得單獨出動。

原因也很簡單:紐蘭潛艇太猖獗。

要說的話,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從這個時候纔算正式開始。

當然,離啓動還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有一個前提條件,即紐蘭海軍的2艘艦隊航母依然在造船廠裡維修。

也就在這一天,在北玄地區,迢曼軍隊也正式發起了進軍夕梵運河的作戰行動。

按之前的承諾,帝國海軍第十一特混艦隊在當天重返穆阿海,還出動艦載機轟炸了基布要塞。

至於攻打索科特拉島的行動,反到不是很重要。

在5月25日,帝國海軍突襲了穆阿海北部的瓜達爾港,並且輕而易舉的控制了附近的幾座村鎮。

要說的話,也就是幾座漁村,而離得最近的城市在幾百千米之外。

因爲沒有公路,更別說鐵路,所以這座天然良港一直沒得到開發,也從來沒有受到殖民當局重視。

再說,梵羅地區不缺少天然良港,往東幾百千米就是卡拉奇。

顯然,沒有必要在幾百千米的範圍內開發兩座港口。

從經濟的角度出發,這完全就是虧本買賣。

精明的殖民者,肯定不會做虧本買賣。

如果是在鼎盛時期,梵羅地區的布蘭軍隊肯定會打過來,而且能夠輕鬆幹掉登陸的帝國軍隊。

可惜的是,早已經過了鼎盛時期。

布蘭皇家海軍已經退到基布要塞,放棄了大半個梵炎洋,梵羅地區的布蘭軍隊也已喪失打下去的動力。

別說主動進攻,能守住現有陣地就不錯了。

帝國海軍攻佔漁村,不是去挑戰當地部落,更不是藉機進軍梵羅地區,是在爲進軍波沙灣做準備。

選擇瓜達爾港,看重的就是天然深水港灣。

要說,這也是穆阿海北部地區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

如果附近有足夠的居民,比如有一條大河,或者是綠洲,瓜達爾港恐怕早已發展成穆阿海北岸的戰略要地。

這個地方,缺少的是人。

有趣的是,在梵羅地區,最不缺的也是人!

雖然無法支撐艦隊作戰,但是能夠爲運輸船隊提供服務,也能夠用來部署護航戰艦與巡邏機,成爲航線上的重要支撐點。

此外,還可以在此部署地面部隊。

如果要強攻波沙灣,最後得派兵佔領,就可以提前把部隊派過來,從而能靈活的調動與部署。

總而言之,帝國海軍在梵羅地區上岸,進軍波沙灣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其實,以當時的情況看,至少是站在布蘭王國的立場上,肯定會擔心帝國海軍在近期攻打波沙灣。

正是如此,是否攻打索科特拉島,其實都沒有關係。

只要帝國海軍按計劃攻入波沙灣,或者說擺出強攻波沙灣的架勢,能夠起到比攻打索科特拉島更好的牽制作用。

此舉,還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6月3日,白止戰才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

在他離開帝都的那一天,也就是6月1日,準確說在他走後不久,忒爾共和國的大使就去了首輔官邸。

次日,忒爾共和國正式宣佈加入協約集團,並且向同盟集團所有國家宣戰!

當然,忒爾共和國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參戰,而是拿到了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開出的巨大好處。

其實,在6月1日的那天,忒爾共和國的大使還去見了迢曼帝國的宰相。

按照協商好的結果,在大戰結束之後,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都將承認忒爾共和國在其帝國時期的傳統勢力範圍內的霸主地位,而忒爾共和國答應由樑夏帝國、迢曼帝國來開採波沙灣的石油。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沒得到解決,在東陸心海地區,忒爾共和國與羅利王國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

只是,這並沒有妨礙忒爾共和國參戰。

不管怎樣,羅利王國是二等成員,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不可能爲羅利王國,把傳統盟友擋在門外。

再說,之前發生的那些事情,嚴重削弱了羅利王國在協約集團裡的發言權。

忒爾共和國參戰所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降低了進軍波沙灣的難度。

此外就是,在針對駱沙聯邦的方向上開闢了第三條戰線。

不過,最爲關鍵的,其實還是重新把樑夏帝國與迢曼帝國聯繫到一起。

在進軍波沙灣之後,樑夏軍隊只需要北上攻佔與控制波伊國,就能夠打通到忒爾共和國的交通線,而忒爾共和國到迢曼帝國,中間只隔着幾個中立小國,而且大多偏向跟迢曼帝國結盟。

當然,忒爾共和國參戰的投名狀就是對波伊國發動進攻。

要說的話,讓忒爾共和國加入協約集團的,就是波伊國,準確的說是布蘭王國一直在通過扶持這個傀儡國家來對抗、壓制與削弱忒爾共和國在傳統勢力範圍的影響力,以求實現對該地區的霸權統治。

忒爾共和國突然就宣佈參戰,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布蘭王國上下或許還存在一絲幻想,認爲首先挫敗北玄地區的迢曼軍隊,再奪回馬耳他島,就有望重整旗鼓,至少能夠控制波沙灣,在這裡跟遠道而來的樑夏軍隊決一死戰。

可是現在,隨着忒爾共和國參戰,反敗爲勝的希望已經不存在了。

首先就是,波伊國肯定堅持不住,必然會迅速戰敗,而部署在當地的布蘭軍隊在失去最大的靠山之後,唯一的選擇就是向西,也就是夕梵運河撤退,避免被包圍。這麼做,等於主動放棄了波沙灣的油田。

關鍵還有,助手波伊國的布蘭軍隊總共還不到5000人。

不撤,留下來拼命,全部英勇的戰死,也改變不了波沙灣淪陷的結果。

或許,布蘭軍隊能做的,也就是在撤走前炸掉油田,甚至是點燃油田,儘可能給後來者製造麻煩。

不說別的,只是撲滅油田的大火,就需要很多時間。

這同樣意味着,在短期之內,帝國海軍得加大在梵炎洋方向上的投入,必然會對東望洋上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至少,從白止戰所在的角度來看,這未必就是好事!

第94章 大禍臨頭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86章 關鍵課題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172章 死得悄無聲息第5章 帝國首輔第94章 鐵血首輔第218章 豁出去第20章 全能人才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97章 迎難而上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72章 最後一炮第100章 正式宣戰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85章 長途奔襲第283章 代言人第46章 戰略要地第121章 自力更生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52章 地面反擊第130章 緊急呼叫第77章 鐵桿盟友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364章 一面倒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228章 被流放的戰將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87章 防空中堅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53章 自作自受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45章 主動撤離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358章 趕盡殺絕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272章 賜婚第58章 方向之爭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409章 當務之急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第334章 全面鋪開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304章 傾巢而出第92章 防空截擊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325章 步步緊逼第546章 緊急返回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153章 春風得意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277章 冤大頭第65章 前沿陣地第473章 大的好處第84章 飛行巴士第227章 哮天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367章 初具規模第201章 峰迴路轉第136章 險象環生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527章 電磁對抗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36章 別人買單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568章 圍困戰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194章 回帝都第52章 禍根第152章 有驚無險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238章 涼拌第465章 表決心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35章 清理庫存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497章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