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地面突破

這個實際情況,其實就是能夠動用的兵力。

只是,決定兵力的頭號因素,是在另外一個方向上。

在回到帝都前,白止戰就接到了鄭江明發來的電報。

迢曼帝國與羅利王國已在原則上答應,在第一季度之內,發起進軍玄大陸,攻打夕梵運河的作戰行動。

關鍵是迢曼帝國答應出兵玄大陸,承擔主要的作戰任務。

要說,這也跟帝國陸軍有關,或者說跟廉旭升有關。

雖然纔到西北前線,但是“裝甲戰神”的威名不是吹出來的。在3月的第一天,由他派遣的裝甲部隊就打下了卡拉幹達。

這可是進軍葉堡的必經之地,而且是駱沙聯邦在巨大陸腹地的第一座軍事要塞。

在廉旭升返回之前,帝國陸軍已在此耽擱了足足5個月。

當然,季節是主要問題。在去年入冬之後,帝國陸軍停止了進攻行動,再沒有強攻卡拉幹達。

只是,同樣不能否認廉旭升所起到的作用。

按最初的計劃,應該在3月下旬,也就是暖和起來,晝間氣溫在冰點以上之後,再發動進攻。

結果,廉旭升直接推翻了原計劃,把進攻時間提前了一個月。

雖然給進攻部隊製造了大量麻煩,只是防凍劑就往前線運送了上千噸,但是也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守衛卡拉幹達的駱沙軍隊根本沒有想到,帝國軍隊會在春季到來前重新發動進攻。

駱沙軍隊囤積在前線的作戰物資少得可憐,就連彈藥都嚴重不足。

結果就是,在突破了駱沙軍隊的外圍防線之後,只用不到10天時間,帝國陸軍就攻佔了這座號稱是“東方凡爾賽”的軍事要塞,殲滅俘獲敵人超過30萬,還擊斃了駱沙陸軍東南方面軍的總司令。

這場突擊,可以說蕩氣迴腸。

不過,用陸軍將士的話來說,其實是一雪前恥。

打下卡拉幹達之後,不管之前遭受了多少屈辱,都可以拋到腦後,再沒人敢說帝國陸軍是窩囊廢。

關鍵,一下子就打開了局面。

卡拉幹達是駱沙聯邦的東部地區,巨大陸腹地的第一個鐵路樞紐中心,還是道路交通網絡的中心。

在此之前,帝國陸軍都一邊進攻,一邊鋪設道路與鐵路,所以速度根本就快不起來。

在此之後,能夠藉助駱沙聯邦的鐵路推進。

雖然駱沙聯邦採用的是窄軌鐵路,跟帝國的標準軌不同,但是卡拉幹達一直是鐵路轉運中心,還有一座鐵道機車廠。

開戰之前,帝國就在向駱沙聯邦出口鐵路機車,也就能夠生產適合駱沙聯邦的列車頭與車廂。

此外,帝國與駱沙聯邦在戰前的貿易往來,幾乎都經過卡拉幹達中轉。

按六局掌握的情報,卡拉幹達鐵路站的日發送能力至少能達到5萬噸,能滿足200萬大軍的後勤保障需求。

總而言之,佔領了卡拉幹達,一切都好說。

當然,對駱沙聯邦來說,就是另外一種局面了。

關鍵就是,從卡拉幹達往西,一直到葉堡,都無險可守!

中途連河流都沒有幾條!

那麼,不管駱沙軍隊的防禦部署有多麼的充分,也得做好死守葉堡的準備,至少需要向葉堡增兵。

如果只是死守葉堡,那還沒什麼。

葉堡是駱沙聯邦在巨大陸這邊最爲牢固的軍事要塞,更是第三大城市,還苦心經營了數百年之久。

當初,始武大帝統帥的帝國軍隊都沒打下葉堡!

關鍵就是,葉堡背靠烏拉山,本身就易守難攻。

只是,在始武大帝那個時代,軍隊作戰的時候不需要考慮燃油的問題。

正是如此,帝國軍隊纔敢於強攻葉堡,而沒有南下掃蕩闊海北岸。

現在,顯然不同了。

駱沙軍隊不但需要死守葉堡,還必須守住從闊海到烏拉山之間的平原地區,阻止帝國軍隊去攻打跋窟。

從戰略的角度來看,跋窟的重要性其實在葉堡之上。

跋窟不但是全球三大石油主產地之一,更是駱沙聯邦唯一的石油產地,可以說是駱沙聯邦的命脈。

丟掉跋窟,駱沙聯邦就沒石油可用了!

此外,從跋窟往西,是西大陸的東部平原,那可是駱沙聯邦氣候最好,水土與光照條件最優越的地區。

那裡是駱沙聯邦的糧倉!

如果說在幾十年前,受運輸能力限制,帝國軍隊還不敢貿進,必須得強攻葉堡。

現在依靠鐵路,帝國軍隊完全可以放棄或繞過葉堡,直接去攻打跋窟,然後掃蕩西大陸東部平原。

此外,還能在打下跋窟之後北上,繞到葉堡的後方,並全面包圍葉堡。

通往後方的道路被切斷,不管葉堡有多少守軍,都只能繳械投降。

沒有了來自後方的物資,只需要一個冬天,就能讓葉堡的幾百萬軍民凍死或者餓死!

可見,在廉旭升拿下了卡拉幹達之後,擺在駱沙軍隊面前的問題就是,必須守住從葉堡到闊海的整條戰線。

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保守估計,至少需要500萬,而且得按照梯次縱深部署。

打到現在,駱沙聯邦動員的兵力也就700多萬。

也就是說,將有超過7成的兵力用在東邊。

那麼,還能有多少兵力用來攻打迢曼帝國。

除了兵力不足,駱沙軍隊還缺少主戰兵器。

帝國陸軍投入大量裝甲部隊,而駱沙軍隊要想守住戰線,就肯定得在東邊投入足夠多的裝甲部隊。

如同在海洋戰場上,只有航母能對付航母一樣,在廣袤的陸地戰場上,也只有坦克能夠對付坦克。

這樣一來,駱沙軍隊就別想在西線投入太多的裝甲部隊。

駱沙軍隊又有多少裝甲部隊可用?

就拿坦克來說,現在還能出動的恐怕不會超過5000輛,能投入前線戰鬥的不會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

用於防守的坦克多,那麼投入進攻的就肯定少。

即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駱沙聯邦能用在西線的坦克不會超過500輛,最多組建3個裝甲師。

總而言之,隨着帝國陸軍在西北方向發力,迢曼帝國的處境大爲改善,至少不存在滅國的危險了。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迢曼當局已經做好了在年內收復失地的準備。

只是,落實的可能性不太大。

以當前的局面,反到是進軍玄大陸與攻打夕梵運河的意義更重大。

正是如此,迢曼當局才答應,只要羅利海軍奪得制海權,就至少會派4個裝甲師參與在玄大陸的進攻行動。

在玄大陸,這可是一支不得了的兵力。

撒哈大沙漠以北的北玄地區,布蘭軍隊總共都沒100輛坦克。

照此估計,或許半年內就能打下夕梵運河。

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206章 誤打誤撞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87章 挨炸第95章 驚天計劃第202章 釋懷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3章 風雲際會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189章 乾着急第126章 以身作餌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16章 開幕之戰第259章 能者多勞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17章 先聲奪人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22章 遠赴他鄉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312章 不再等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538章 有得有失第261章 兩場談判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457章 運氣成分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228章 一廂情願第490章 憂心忡忡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64章 衝鋒在前第123章 環環相扣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58章 方向之爭第50章 速歸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78章 前仆後繼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510章 遠方的戰鬥第356章 尾隨而至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96章 戰略收縮第537章 遠洋的威脅第176章 這是幻覺嗎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114章 懷疑上蒼第24章 裝甲突擊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251章 橫衝直撞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77章 鐵桿盟友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572章 關鍵之戰第14章 生死一百秒第35章 組建團隊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9章 海陸分歧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30章 系統之戰第501章 突擊得手第546章 緊急返回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78章 護航作戰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73章 舉棋不定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94章 大禍臨頭第601章 空操心第206章 誤打誤撞第87章 防空中堅第158章 狂龍入海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469章 倍感壓力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154章 事與願違第497章 備戰第526章 絕望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