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頑強巨獸

在14日,依然由艦隊與艦載航空兵擔綱。

不過,這次換了個位置。

艦隊官兵到“狹夷”號上去,操作高射炮“攔截”來襲的“敵機”。

爲了逼真,還使用了遙控無人靶機來模仿敵機。

簡單的說,就是讓艦隊官兵用“狹夷”號的高射炮,攔截飛來的靶機,檢驗該艦的防空作戰效率。

此外,也是爲了找到有效的攻擊戰術。

這麼安排,其實跟紐蘭海軍有關。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紐蘭聯邦的設計師與工程師參與了“狹夷”號的設計建造,而且狹夷海軍已經把“狹夷”號的設計圖紙交給紐蘭海軍,還派遣設計人員前往紐蘭聯邦,或許會參與紐蘭海軍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建造工作,可能會把“狹夷”號上面一些有價值的,比如說集中部署高射炮的設計方式利用起來。

要說,紐蘭海軍還沒有快速戰列艦呢,更別說使用快速戰列艦的經驗。

等“北卡”級建成服役,紐蘭海軍首先得解決使用快速戰列艦的戰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狹夷海軍取經。

據此推斷,紐蘭快速戰列艦在防空火力配置上,會傾向於狹夷快速戰列艦,而且會更加強大。比如像帝國海軍一樣,採用40毫米機關炮增強中近程的火力密度,用20毫米機關炮取代高射機槍。

正是如此,才需要藉助“狹夷”號尋找有效的攻擊戰術。

耽擱一天,其實是需要一天時間,讓造船廠的工人堵上被航空魚雷與航空炸彈弄出來的窟窿。

到15日,第二個主角到來。

沒錯,就是“旭海”號。

幾天之前,“旭海”號還在浦州造船廠裡維修。

爲了參與測試,不但暫停了維修工作,還特別爲一門主炮換上新炮管,並且帶上所有型號的400毫米炮彈。

“旭海”號的任務,就是測試400毫米炮彈的威力。

這項測試持續了足足半個月。

主要就是,每次命中之後都要停下來,安排技術人員到“狹夷”號上測繪,把炸開的窟窿堵上後,再重新開始。

關鍵還有,要測試的炮彈太多了。

鬧到最後,連“魯河”號都來湊熱鬧,順帶測試了350毫米炮彈。

第41特混艦隊在15日離開測試海域,白止戰與趙禹也在當天搭乘巡邏機回國,所以兩人是在事後知道的測試結果。

跟之前理論計算結果差不多。

“狹夷”號是空有6萬噸的艦體,防護能力比“旭海”級稍微好一點,也就只是好一點而已。

老式的400毫米穿甲彈,質量950千克的輕彈,對“狹夷”號的威脅微乎其微,要在大概7000米的距離上纔有50%的機會擊穿“狹夷”號的主裝甲帶,對炮塔與司令塔,等重點防護部位,縮短到5000米都未必能擊穿。在交戰距離擴大,進入曲射交戰階段後,輕彈沒辦法擊穿“狹夷”號的水平裝甲。

新式的400毫米穿甲彈,即1080千克的重彈,在8千米到17千米的區域內,均能夠擊穿“狹夷”號的裝甲。即便在交戰距離擴大到20千米的時候,都有30%的概率擊穿水平裝甲。

關鍵是最新式的穿甲彈,重達1280千克的超重彈。

這種在戰後才正式定型投產,還沒配發給艦隊的新式穿甲彈,幾乎能夠在全射程範圍內打穿“狹夷”號的裝甲。

關鍵就是,平射時的穿甲性能都非常強悍!

只不過有一個前提條件:用99型55倍徑400毫米艦炮。

根據海軍後來做的研究,還跟製造炮彈的材料有關。

這個發現,讓帝國海軍開始探索用超硬金屬製造穿甲彈的可能行,並投資開發生產與加工超硬合金的工藝。要不然,帝國海軍也不可能率先開始用鎢合金製造穿甲彈,在戰爭後期還用來製造航空穿甲彈。

至於350毫米炮彈,哪怕是650千克的新式穿甲彈,對“狹夷”號也沒有威脅,幾乎在全射程內都無法打穿其裝甲。

當然,這並沒讓人感到意外。

這個結果,等於把所有老式戰列艦打入了冷宮,就連“龍興”級都不例外。

“龍興”級的400毫米艦炮,受到藥室容積的限制,無法使用超重彈,甚至沒辦法把重彈的威力全部發揮出來。因爲無法利用現有炮塔安裝99式400毫米艦炮,而更換炮塔不但成本高昂,還非常麻煩,得佔用船塢,所以從戰時效費比的角度來看,“龍興”級連改造價值都沒有。

結果就是,好不容易從澄江港裡打撈起來,修復了的老式戰列艦,在大戰期間全都成爲了支援登陸部隊作戰的炮艦。

拿“狹夷”號當靶子的測試還沒有結束。

後來,在排出艦體裡的海水,堵住被炮彈炸出來的窟窿,拖到深水海域後,進行了最後一輪測試。

在最後一輪測試中,有兩個主角,輕巡洋艦與潛艇。

使用的全都是重型魚雷。

這次測試,變相證明了由申普與朱華聖提出的戰術的正確性。

當時,是先由一艘潛艇,朝“狹夷”號的左舷齊射6條重型魚雷,並全部命中,導致左側艙室進水數千噸,左傾接近20度。

如果是一艘已經建成的戰艦,恐怕已經傾覆沉沒了。

接着,由一艘輕巡洋艦,朝其右舷發射了4條重型魚雷,同樣是全部命中。

結果,“狹夷”號不但沒有沉沒,還因爲右舷艙室進水,把傾斜給扳正了,準確說是把左傾減少到了6度。

在捱了10條重型魚雷之後,“狹夷”號依然頑強的漂浮在海面上!

到第二天,在完成了全部的測繪工作之後,才由輕巡洋艦用4條魚雷將其擊沉。

其實,在最後的魚雷攻擊中,帝國海軍還測試了磁近炸引信。

可惜的是,因爲試製的引信沒能正常工作,所以沒有獲得有效的測試結果。

在第三次捱了重型魚雷之後,“狹夷”號都還在海面上掙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直到艦尾完全沉沒,把艦首擡離海面,由於巨大的自重使艦體從中間折斷,才迅速沉到海底。

這也證明,巨大的艦體本身就是生存力的保證。

當然,這也變相證明了建造大型航母的必要性,採用薄裝甲與小分艙,同樣能夠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

通過這次測試,排除了所有針對大型航母的質疑聲。

從此開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帝國海軍的航母越造越大。

當然,這一系列實彈測試都是秘密進行的,要不然也不會安排在旭海進行。

在對外宣稱上,“狹夷”號被當成廢鋼鐵賣給了高巨王國的拆船企業。

其實,送去拆掉的是“狹夷”號的姊妹艦,在長泣遭到破壞的二號艦。

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52章 禍根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87章 挨炸第43章 大戰之局第301章 錯亂的步點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506章 強攻第10章 走投無路第103章 禍不單行第62章 再相逢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194章 回帝都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27章 年終歲末第39章 免死金牌第533章 變通之法第459章 爭分奪秒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544章 反覆商量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99章 半支艦隊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596章 勝利的煩惱第218章 豁出去第318章 年輕人的眼界第17章 先聲奪人第69章 戰術反擊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588章 新時代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164章 巨炮之怒第491章 推動者第83章 三駕馬車第54章 連鎖反應第195章 全力以赴第508章 疑雲重重第501章 突擊得手第138章 敗軍之將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170章 癡人說夢第27章 年終歲末第135章 超級航母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203章 見好就收第606章 反覆猶豫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347章 自殺式攻擊第72章 斯文野獸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258章 廣闊胸懷第394章 三步走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50章 速歸第346章 各自爲戰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65章 無可奈何的選擇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530章 求穩第4章 太空貓眼第371章 陸軍的事第329章 疑兵計第49章 奔赴前沿第92章 “蒼隆”末途第204章 魚雷襲擊第479章 策劃第55章 戰火重燃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350章 替死鬼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60章 輾轉歸隊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300章 哥斯拉第473章 大的好處第248章 忍耐第78章 護航作戰第227章 哮天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48章 一錘定音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20章 全能人才第112章 必不可少第135章 超級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