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獨樹一幟

薛遠征找到白止戰與劉向真,不是向他們問策。

戰略大局擺在面前,連白止戰與劉向真都看得透徹,難得住薛遠征嗎?

要說,薛遠征是讓他們提出對策。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在幾天之前,布蘭王國向樑夏帝國宣戰,迢曼帝國與紐蘭聯邦隨後相互宣戰,是第二次全球戰爭全面爆發的標誌,但是用薛遠征的話說,在駱沙聯邦正式參戰之後,纔算是全面爆發。

在此之前,駱沙聯邦的軍事行動,其實都只是針對當初從駱沙帝國分裂出去的國家。

雖然在枷鎖陸橋的南面,駱沙軍隊已經越過邊境線,攻入波伊國境內,但是駱沙聯邦還沒有向波伊國宣戰,波伊國的宗主國,也就是布蘭王國同樣沒向駱沙聯邦宣戰,也就算不上正式參戰。

當然,不管算還是不算,其實不重要。

在薛遠征提出問題,也就是要這麼打,才能確保帝國的勝利勢頭之後,劉向真首先做了回答。

白止戰只是一直穩着沒開口,結果劉向真首先沉不住氣。

不是說劉向真的耐心不如白止戰,而是他昨晚連夜趕了回來,又開了一天的會,早已經疲憊不堪。

白止戰提前一天回帝都養精蓄銳,精神好着呢。

針對薛遠征提出的問題,劉向真只強調了一點,就是保持勝利的勢頭,在近期取得一次更重大的勝利。

言外之意,通過勝利來穩住駱沙聯邦。

只要協約集團能夠取得最後勝利,那麼不管紐蘭聯邦開出多大的籌碼,駱沙聯邦的領導人都不會動心。

再蠢的人,都不會加入必然會戰敗的一方。

劉向真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

他提到的勝利,其實都基於駱沙聯邦留在協議集團之內,並沒考慮駱沙聯邦反水產生的影響。

也就是說,沒法證明在駱沙聯邦反水之後,協約集團還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當然,誰都無法證明這一點。

針對駱沙聯邦反水所產生的影響,帝國陸軍早做過推演。

在駱沙聯邦反水後,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在東面用空間換時間,採用堅壁清野的戰術來遲滯樑夏軍隊的推進速度,同時做好死守葉堡的準備,確保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也能夠把樑夏軍隊擋在西大陸之外。

與此同時,駱沙軍隊將重兵放在西線,以閃擊戰的方式對付迢曼帝國。

只要能夠達到突襲效果,把握住開戰之後的幾個月,駱沙軍隊就有望在葉堡被攻破之前擊敗迢曼帝國。

關鍵,迢曼帝國在東邊沒有戰略縱深。

如此一來,迢曼帝國戰敗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陸軍做的兵棋推演中,迢曼帝國在半年之內戰敗的概率超過百分之五十,死守一年的概率還不到百分之二十。相對的,樑夏陸軍在一年內攻佔葉堡與翻過烏拉山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五十。

至少在概率學的層面上,迢曼帝國戰敗是不可避免。

到這一步,協約集團剩下的也就只有樑夏帝國,以及像高巨王國這樣的附屬國。

劉向真不是不知道,而是故意迴避了這個問題。

與劉向真不同,白止戰着重提到這個問題。

駱沙帝國反水既然不可避免,就不應該報太多希望,做好過苦日子的思想準備。

準確的說,就是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針對持久戰的問題,白止戰着重提到。

怕打持久戰的,不止是樑夏帝國,而是所有參戰國。

上次大戰,就打成了持久消耗戰,結果是兩敗俱傷,即便是所謂的戰勝國,也沒有獲得多少戰爭紅利。

看得長遠一些,反到對帝國有利。

用白止戰的話來說,帝國臥薪嚐膽二十年,所做的準備工作,主要體現在精神與思想層面上,即帝國軍民對戰爭的容忍度在其他列強之上;而且帝國擁有全球最完善,同樣是最合理的動員機制。

要說傳統文化,帝國同樣有巨大優勢。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觀點。

在薛遠征的追問下,白止戰就多說了幾句。

駱沙聯邦並不是帝國的頭號對手,哪怕迢曼帝國戰敗了,哪怕是四面楚歌,只要充分利用本土周圍的地理環境,肯定能夠阻敵於國門之外,至少敵人要想從陸地方向上攻入帝國本土的核心地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麼陸地方向的戰鬥,就完全不用擔心。

一直以來,帝國的頭號強敵都是紐蘭聯邦。

當然,這麼說有點誇張。

其實是從上次大戰開始,在這二十多年裡,對帝國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東望洋對岸的紐蘭聯邦。

做爲一個典型的現代化工業強國,紐蘭聯邦與樑夏帝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比如都經不起消耗戰的折騰。

因爲沒有一個佔主體地位的民族,更別說長達數千年的歷史,由時間沉澱與累積形成的文化,所以紐蘭聯邦在持久的高強度戰爭面前,忍耐力還比不上樑夏帝國,紐蘭民衆會更早的厭煩戰爭產生的影響。

那麼,戰勝紐蘭聯邦的辦法就是打一場持久戰。

落到現實當中,是給紐蘭聯邦制造一個持續流血的,沒法癒合的傷口。

管島就是理想之選!

因爲管島直接面對西東望洋,朝向帝國的本土,所以不管南珠國是否淪陷,紐蘭聯邦都不會主動放棄管島。

如果能夠強化管島對帝國的影響,那麼就算變成血火肆虐的地獄,紐蘭軍隊也絕不會從管島退卻,反到會認爲這裡是消耗帝國軍事力量的理想之地,從而投入更多的兵力,跟帝國打一場消耗戰。

當然,消耗的同樣還有紐蘭聯邦。

其實,這就是白止戰提出的辦法。

血戰管島,並且通過輿論宣傳等各種手段強化管島的重要性,引誘與逼迫紐蘭聯邦在此投入重兵。

只要紐蘭軍隊迎戰,那麼一切都好說。

至於其他方向上的戰鬥,其實都是次要的。

按照白止戰的判斷,雙方圍繞着管島進行的爭奪戰,就是東望洋戰爭的第一個決定性轉折點。

誰贏,誰就掌握戰略主動權。

輸的一方,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期,在下一場決定性海戰到來之前,只能被動的進行防禦。

關鍵,也許根本就沒有下一場決定性海戰。

這場戰鬥,樑夏帝國輸不起,紐蘭聯邦同樣輸不起。

雙方都輸不起,就只能在此決一死戰!

如果可以的話,確實需要向迢曼帝國提供支持,不過像薛遠征擔憂的那樣,暫時還不能刺激駱沙聯邦。

其實,白止戰沒過多的討論地面戰鬥,只是強調了攻打管島的必要性。

此外就是,絕不能直接攻打管島。

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640章 暢談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57章 進退失據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36章 大敗虧輸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85章 防空戰鬥狀態第50章 速歸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70章 突突突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84章 飛行巴士第635章 兵變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132章 兵力調整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184章 曾經心動第198章 定調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626章 尼茲的選擇第242章 死神鐮刀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378章 登門拜訪第144章 等待時機第500章 輪番攻擊第163章 神之轉向第353章 快準狠第328章 一分爲三第437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109章 豁然開朗第285章 必須過的坎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08章 聲東擊西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32章 停戰協議第401章 血火戰場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583章 盡力而爲第57章 先驅第60章 輾轉歸隊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53章 全線潰退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83章 不期而遇第185章 簡宴第58章 偷襲得手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08章 聲東擊西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482章 拉鋸戰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23章 矇混過關第336章 一個句號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51章 低空霸主第166章 決死的魚雷攻擊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372章 拖延爲主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511章 要害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44章 進退兩難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64章 風雲際會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350章 替死鬼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137章 現實難題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154章 大獲全勝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91章 敵機來襲第614章 最後一次遠征行動第315章 重編的航空兵第205章 宿醉醒來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447章 開始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211章 未來之選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31章 臨危受命第480章 繼續推進第299章 輪換部署第61章 勁敵出現第432章 新三件第479章 策劃第609章 新式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