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關鍵情報

帝都首輔官邸。

薛遠征沒召開緊急會議,不是不重視,是忙不過來。

上午,也就是洛福斯發出最後通牒後,薛遠征才召集戰時內閣的成員,在首輔官邸舉行緊急會議。

因爲紐蘭聯邦參戰早就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所以會議上沒討論出個什麼結果來。

唯一確定的是,襲擊紐蘭商船的絕不是帝國海軍的艦艇。

召開會議之前,劉長勳打電話告訴薛遠征,海軍已經進行了內部調查,第42特混艦隊也提交了報告。那些紐蘭商船遭到襲擊的時候,離得最近的幾艘驅逐艦在大概十千米外。都沒向貨輪開火,更別說使用魚雷。

關鍵還有,如果驅逐艦發射魚雷,必然會緊急轉向,將側舷對準目標,也就肯定會落下證據,比如被拍到照片。

直到現在,紐蘭聯邦都沒有出示這類證據。

從常理講,要擊沉那些貨輪,也用不着使用昂貴的魚雷,價格低廉的130毫米炮彈就足夠了。

此外,事發海域根本沒有帝國海軍的潛艇。

劉長勳還拿烏紗帽做了擔保。

當然,用不着這麼衝動。

在會議上,爲了說服其他的戰時內閣成員,薛遠征首先表示完全相信帝國海軍,並且提出是紐蘭當局耍的陰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薛遠征沒說,也說不清楚。

反正,緊急會議只是統一帝國當局的對外口徑,免得在公佈消息的時候說漏嘴,從而被外界笑話。

至於留下口實,那還不需要擔心。

此後,薛遠征以帝國首輔的身份,對紐蘭總統發出的最後通牒做出了迴應。

否認紐蘭貨輪遇襲是帝國海軍的艦艇所爲,強調帝國跟狹夷皇國處於戰爭狀態,事發海域就在帝國海軍劃出的封鎖範圍之內,出事的紐蘭船隻明顯在向狹夷皇國航行,運送的是軍火之類的禁運貨物。

至於洛福斯提出的要求,薛遠征根本沒有理會。只提出,可以在合理的範圍內,也就是尊重帝國的交戰權的前提下,協助紐蘭聯邦對貨輪沉沒原因進行調查,或者爲調查行動提供便利。

吃了午飯,薛遠征纔跟劉長勳進行了密談。

還是跟紐蘭聯邦開戰的問題。

因爲沒有開戰,也爲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薛遠征沒有去海軍司令部,也沒有去禁衛軍指揮中心。

兩人探討的是戰略層面上的問題。

簡單的說,就是在開戰之後,應該怎麼打。

在海軍層面上,因爲暫時不存在進軍梵炎洋的可能,所以就兩個選擇,一是南下西南東望洋,二是進軍霍瓦依羣島。

只是,在此之前還得打下北馬羣島與管島。

因爲北馬羣島沒有什麼軍事設施,也沒有多少駐軍,所以在紐蘭聯邦參戰之後,需要攻打是管島。

至於攻打與佔領南珠國,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要打下管島,哪怕是開始攻打管島,派遣一支分艦隊過去,就能支持陸戰隊在南珠國登陸。

按照薛遠征的意思,最好把攻打南珠國的行動留給陸軍,好讓陸軍在東望洋的作戰行動中表現的更加積極。

對此,劉長勳沒有反對,當即就答應下來。

南珠國可不小,有幾千萬人,還有數千座島嶼,面積較大的有十幾座,打起來肯定費時費力。

既然陸軍願意出力,爲什麼不答應呢?

只是,在海運航線被切斷後,紐蘭聯邦多半會主動從南珠國撤軍。

在軍事層面上,紐蘭聯邦很可能把部署在南珠國的軍隊撤往奧國,爲今後死守西南東望洋與奧洲打下基礎。

可見,關鍵其實是管島。

只是,問題也就在管島。

如果與紐蘭海軍的第一戰能大獲全勝,什麼都好說,到時候集中四艘艦隊航母,再動用火山羣島的岸基航空兵,集結足夠多的陸戰隊,肯定能一舉拿下管島,最多付出較爲沉重的代價。

只是,誰能保證到時候一定就有四艘艦隊航母?

要是就兩艘呢?

如果一艘都沒有呢?

顯然,這些是必須提前想到,提前做好相關的安排。

在根本上,依然是時間。

這裡,涉及到了雙方的戰略。

帝國海軍暫時擁有兵力上的優勢,特別是在未來的兩到三年之內,帝國海軍的兵力優勢都很明顯。

紐蘭海軍擁有空間上的優勢,那是幾乎整個東望洋。

那麼,帝國海軍能在擁有兵力優勢的兩到三年之內,抹掉紐蘭海軍的空間優勢,並取得決定性勝利嗎?

攻打管島的既是第一戰,也是最爲關鍵的一戰。

打好了後面一切都好說。

打不好恐怕是舉步維艱。

按最初的計劃,將由攻打管島的作戰行動決定接下來的進攻方向。

大體上就是。

如果能夠順利拿下管島,就繼續向東推進,接下來攻打威島與中轉島,最後就是攻佔霍瓦依羣島。

相反,要是攻打管島的行動不夠順利,就得考慮先向西南東望洋方向發展。

這麼選擇的理由很簡單,在管島的南面是島嶼星羅密佈的密克羅,因此可以利用島嶼爲基地,一步一步的推進。從管島往東,是廣袤的中東望洋與北東望洋,在霍瓦依羣島的西邊只有零零幾座島嶼,必須得強攻這些島嶼,而紐蘭聯邦完全可以通過死守這些島嶼來遲滯帝國海軍的推進速度。

關鍵,沒有足夠的航母,就沒辦法攻佔紐蘭軍隊守衛的孤島。

只是靠戰列艦,沒有艦載航空兵掩護,甚至沒辦法靠近這些島嶼。

兩條進攻路線的優點與缺點,還有戰略與戰術層面上的影響,在此之前已經討論過無數次了。

可惜,討論十幾年,都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反到讓陸海兩軍的矛盾變得更嚴重。

到喝下午茶的時候,秘書才送來了最新的消息,而且是劉長勳在吃了午飯之後來首輔官邸等待的消息。

由六局送來的一份情報。

大概在兩個小時前,也就是紐蘭聯邦東海岸地區的凌晨,紐蘭聯邦國會應總統的要求召開了緊急會議。

只不過是閉門會議。

此外,洛福斯去了聯邦國會,發表了講話。

按照六局推測,肯定跟戰爭授權有關。

如果洛福斯是早有準備,而且已經獲得了大部分國會議員在支持,就肯定會向國會要求提前獲得戰爭授權。

簡單的說,就是在最後通牒到期之時,如果樑夏帝國並沒有妥協,由他正式向樑夏帝國宣戰。

同時,還由他宣佈紐蘭聯邦進入戰爭狀態。

只要有國會的授權,就不用等待國會進行表決。

拿到情報,劉長勳沒再耽擱。

在首輔官邸給司令部打了電話後,劉長勳才動身返回海軍司令部。

第516章 提前出動第189章 乾着急第464章 第一個難題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397章 同化的開始第586章 精確轟炸第295章 未來的總司令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272章 立體登陸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378章 登門拜訪第7章 無知無畏第5章 拳拳到肉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43章 討教第550章 暗流涌動第27章 年終歲末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467章 取捨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169章 東方東方第120章 打賭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17章 先聲奪人第73章 防線淪陷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183章 鳴金收兵第23章 滅頂之災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435章 突擊巽風海峽第564章 底氣所在第579章 大膽猜測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244章 頑強奮戰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511章 要害第96章 戰略收縮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147章 天羅地網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339章 遭遇戰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80章 飛蛾撲火第37章 基本盤第394章 三步走第530章 求穩第184章 無解之局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127章 獨當一面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48章 一錘定音第188章 空軍出手第12章 前線備戰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32章 新三件第509章 目標明確第91章 “赤誠”覆滅第507章 航母現身第365章 宣告結束第115章 統帥之才第9章 海陸分歧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415章 風雨飄搖第6章 情報頭頭第67章 亦步亦趨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95章 危機關頭第402章 厲害的對手第375章 獨樹一幟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第373章 牆頭草第50章 速歸第188章 空軍出手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40章 全票通過第44章 重點栽培第257章 糖衣炮彈第98章 初來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