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委曲求全

跟共和黨妥協,其實是小事。

雖然引發大蕭條的是經濟的內在規律,但是在民衆眼裡,根源在共和黨的身上,是共和黨奉行的“自由經濟主義”所導致的結果。洛福斯推行的新政拯救了經濟,還讓大部分紐蘭公民獲益。

按照輿論宣傳,洛福斯不但是紐蘭聯邦的救星,還是整個西方世界的救星。

這也是洛福斯第三次參選的政治資本。

不管共和黨的議員怎麼抨擊洛福斯第三次參加大選,還拿洛福斯的私生活說事,可是在選民眼裡,洛福斯是一個稱職的總統,中間派選民依然願意把票投給這位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的總統。

何況,當前的國際局勢,也需要聯邦當局保持穩定。

即便是那些爲共和黨說話的媒體,也承認,除非發生不可抗事件,不然洛福斯肯定能第三次贏得大選。

共和黨需要的,只是聯邦政府的幾個席位,或者說在聯邦事務中的發言權。

洛福斯給出的,也就是這些東西。

三個月前,任命共和黨鷹派代表人物羅克斯爲海軍部長,就是與共和黨實現政治妥協的結果。

此外,洛福斯還在私下保證,參戰之後會應共和黨要求,撤掉東望洋陸軍司令肖特中將與東望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的職務,前者由麥克代替,後者由尼茲替換,其中前者是共和黨人。

說明白點,就用幾個關鍵的位置買通了共和黨。

真正的麻煩在財團那邊。

雖然在年初的時候,洛福斯就說服了財團,讓“援助法案”在第三次國會表決當中獲得通過,但是要讓紐蘭聯邦從“西方世界的軍火工廠”成爲“西方世界的精神領袖”,需要的就不止是提供援助。

用洛福斯的話來說:需要崇高理想鼓舞起來的犧牲精神。

需要做出犧牲的不止是紐蘭民衆,還有把持紐蘭聯邦命脈的財團。

將士在戰場上浴血奮戰,難道是讓財團在後方大發戰爭橫財?

按照洛福斯的意思,財團必須向聯邦當局妥協,至少在戰爭期間得無條件配合,服從聯邦當局的領導。

財團會答應嗎?

過去的幾個月,洛福斯的頭號工作就是跟各大財團進行磋商,也可以說是討價還價。

其實,就在來到“香格里拉”的這一個多月裡,洛福斯幾乎每天都要跟某些財團的代表進行密談。

哪裡是來避暑,比留在灰宮處理政務還要辛苦。

歸根結底,也就是利益使然。

洛福斯的態度非常明確,如果只是幫布蘭王國對抗迢曼帝國,那麼要不要進行動員都無所謂。

以紐蘭聯邦的體量,在平時狀態就能碾壓迢曼帝國。

可問題是,要戰勝樑夏帝國,不但要動員,還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全面動員。

財團必須讓步。

簡單的說,得把紐蘭聯邦的命脈交給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統一調配,最大限度發揮出戰爭潛力。

用洛福斯的話來說:樑夏帝國是一頭史詩級的怪獸,紐蘭聯邦哪怕是拼盡全力,也未必能夠取勝。

如果有所保留,參戰就等於戰敗!

財團聽從聯邦當局調遣,本身就在全面戰爭動員的範疇之內,即金融活動也要進行戰時管制。

道理淺顯易懂,財團的那些傢伙不可能不明白。

只是,要讓財團交出手裡的權柄,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反反覆覆的談了幾個月,取得了不少成果。

不過,真要說起來,迫使財團讓步的,並不是洛福斯的堅決態度,而是每天都在惡化的戰局。

留給紐蘭聯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拖不起的,不止是財團,還有洛福斯。

在三天前進行的最後一次秘密磋商中,洛福斯與財團代表達成了協議。

財團放棄除聯邦儲備銀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機構,承諾在戰爭期間,無條件的聽從聯邦政府的指揮,採用包括但不限於發行貨幣等方式,爲聯邦政府提供支持,並協助聯邦政府實施戰時金融政策。

洛福斯保證不會用戰時特權收繳聯邦儲備銀行的所有權。

這個秘密協議,聯邦政府等於是放棄了鑄幣權。

要說,“鑄幣權”就是最後一個問題。

在此之前,洛福斯一直試圖把聯邦儲備銀行國有化,也就是收繳掌握在私人銀行家手裡的鑄幣權。

財團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產業,卻始終不願意放棄鑄幣權。

其中厲害關係,雙方心裡都有數。

別看財團枝繁葉茂,直接與間接控制了成千上萬家企業,而且以鋼鐵、船舶與軍火等重工業爲主,等於是掌控了紐蘭聯邦的國家命脈,但是往根本上講,財團的根基是由聯邦儲備銀行串聯起來的幾百家銀行。

在這裡面,鑄幣權是核心的核心,可以說有了鑄幣權就有了一切。

當然,也就是鑄幣權把這些銀行團結到了一起,造就了這頭能夠凌駕於聯邦之上的金錢怪獸。

關鍵還有,這頭金錢怪獸並沒有國家屬性,也就不會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對其來說,國家無非是獲取與保護利益的工具。

住進灰宮,從推行新政開始,洛福斯就在跟財團爭奪鑄幣權。

當然,洛福斯爭奪鑄幣權不止是爲了推行新政,而是要從根本上剷除財團,建立一個空前的聯邦政府。

簡單的說,就是提高中央集權的力度。

可見,鑄幣權之爭本身就是聯邦政府與民間財團的死活之爭,因此就算在戰時,財團也不會妥協。

就像前面說的,財團又沒有國家概念。

不要忘了,紐蘭聯邦的這些財團,是從西大陸來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來自布蘭王國的“玫瑰之子”家族。

當初能夠拋棄布蘭王國來到紐蘭聯邦,現在爲什麼不能拋棄紐蘭聯邦去別的國家呢?

如果真的撕破臉皮,這些傢伙調轉槍口對付紐蘭聯邦的時候,絕不會手下留情。

在大蕭條期間,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在掠奪布蘭王國等老牌帝國的時候,這些家族可沒有念及舊情。

洛福斯也是在認清了這一點之後,才做出讓步。

這份秘密協議,其實就是洛福斯做了妥協。

戰爭時期,財團保證讓鑄幣權爲戰爭服務,洛福斯變相承認了鑄幣權私有化的結果。

當時,洛福斯就向黑爾提到:因爲委曲求全埋下的隱患,是一顆定時炸彈,引爆後會把紐蘭聯邦炸得支離破碎。

有了妥協,纔有了今天這次會議。

因爲主要問題已經談妥,召開會議只是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所以也沒什麼好談的。

要說,也就是重新強調儘快參戰的重要性,明確幾個主要的時間節點,以及各方的主要工作。

即便如此,也是一件麻煩事。

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48章 一錘定音第76章 煎熬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130章 關鍵因素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145章 超遠距離炮擊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467章 取捨第55章 快馬加鞭第522章 消息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158章 狂龍入海第441章 雄心壯志第477章 地面突破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62章 再相逢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584章 穩步推進第604章 皇權與相權第45章 主動撤離第191章 提前開始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515章 舉棋不定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379章 利益所使第446章 獅泉城捷報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360章 遭到重創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247章 變化萬千第629章 命不該絕第38章 戰機出逃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288章 頭號不確定因素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289章 陸軍的備用計劃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220章 全是壞消息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593章 又一個拖油瓶第354章 三大要素第570章 壞消息第239章 緊急叫停第49章 重啓的艦隊演習第82章 不謀而同第193章 接二連三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191章 拉幫結派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26章 怪人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66章 預想落空第42章 突然發難第99章 半支艦隊第71章 虎虎虎第50章 速歸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94章 大禍臨頭第548章 內患第482章 拉鋸戰第264章 帝國海軍的短板第421章 “宰相”出擊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231章 陸航軍官造反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67章 犀利無匹第87章 挨炸第177章 主次有別第53章 全線潰退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53章 自作自受第86章 千里眼第599章 無法解決的矛盾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461章 見好就收第72章 斯文野獸第140章 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