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明爭暗鬥

此時,“橫江”號上。

“司令官!”

電訊軍官把電文送來的時候,周涌濤一把接了過去。

這個作風,很像李銘博。

“攻擊開始了。”在白止戰看過來的時候,周涌濤才說道:“申普發回來的,已經找到了常駐艦隊。”

說完,周涌濤才把電文遞了過去。

白止戰搖搖頭,沒有接電文。

說得那麼清楚,看不看都無所謂。

“回去後,你記得要提醒我。”

“放心吧,我不會搞忘。”周涌濤一口就答應下來,還用上了剛剛學會的渝州方言。

可惜,白止戰的心思不在這,明顯沒有注意到。

白止戰說的是在回去後,專門寫一份報告強調艦載機的航程,滿載下的作戰半徑至少要達到600千米。

“飛魚”與“黃蜂”腿短的毛病,實在是太突出了。

即便是“哮天”戰鬥機,航程也不夠,特別是在掛上炸彈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跟“颱風”相當。

有趣的是,“哮天”的機身空間利用得不是很徹底,還有幾處地方能安放油箱,能把載油量增加幾百千克。暫時沒用上,主要是發動機的功率不夠,爲了保證飛行性能就只能通過減油控制起飛重量。

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太短,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發起打擊行動的時候,艦隊司令官就會畏首畏尾。

還有可能錯過戰機。

總而言之,提高艦載機的航程肯定沒有錯。

要說的話,在這方面真得向狹夷海軍學習。

此外,白止戰其實有很大的責任。

戰前,白止戰一直認爲,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夠用就行了,沒必要爲了更大的航程犧牲其他方面的性能。

理由就是:艦載機從出發到返航,一次完整的攻擊行動所持續的時間太長的話,反到會影響艦載機的作戰效率。

再說,攻擊行動由偵查結果決定,偵察機搜尋範圍跟飛行半徑的二次方成正比,因此飛行半徑每擴大一倍,搜尋範圍就需要擴大三倍,也就需要增加三倍偵察機,而艦隊搭載的偵察機肯定不會太多。

總而言之,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並不是越大越好。

在理論上,肯定沒有錯。

狹夷海軍的零戰其實就是典型的反面例證。

爲了追求航程,又格外強調機動性能,結果零戰的防護與火力均遠遠比不上同時代的艦載戰鬥機。

只是,白止戰卻忽視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艦載機的作戰半徑,顯然不是剛剛夠就好,而是要有一定的冗餘,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此外就是,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到底要多大才算合適,其實由速度,特別是巡航飛行速度決定,即飛行速度決定了完成一次攻擊行動所需的時間,同樣決定了偵察機執行搜尋任務的效率。

隨着艦載機的飛行速度提高,作戰半徑也相應延長。

所幸,帝國海軍已經在轉變思路,“哮天”戰鬥機就是典型代表。後面的批次在更換髮動機之後,航程將延長到2000千米以上,對應的作戰半徑超過700千米,執行打擊任務時也能達到500千米。

昨天的上半夜,一架“白天鵝”巡邏機就發現了那幾艘油船,因爲擔心被識破,纔沒有抵近偵查。

此後不久,另外一架“白天鵝”發現了幾艘向東航行的狹夷戰艦。

白止戰也據此斷定,常駐艦隊正向東規避,在原來航線上向北航行的,只有那幾艘紐蘭油船。

當時,這只是白止戰的推測,而不是發現。

天亮之後,那些僞裝成97大艇的“白天鵝”再次出發,重點搜索遠離北馬羣島的東部航線。

此後不久,一架向東飛行的“白天鵝”就再次發現了北上的四艘油船。

哪裡想到,那架“白天鵝”拍發的電報被“龍江”號截獲了,而且在昨天晚上,劉向真已經收到海軍司令部拍發的電報,知道白止戰指揮的第一特混艦隊也在西東望洋上,正在搜尋蘭雲的常駐艦隊。

不知道劉向真在想什麼,竟然在中午出動艦載機發起了攻擊。

因爲距離實在遠了一點,而且在登陸作戰行動當中,執行水平轟炸任務的“飛魚”是投彈的主力,所以劉向真只安排了四個中隊的“黃蜂”去攻擊油船與護航驅逐艦,全都從“帝都”號與“陪京”號上起飛,掛在的還主要是對付小型戰艦與民用船隻的100千克炸彈,以提高作戰半徑。

在收到消息的時候,白止戰就頭大了。

他也立即想到,劉向真這麼安排,其實是在警告他,讓他不要去爭功。

在部署上,其實就能夠看出,劉向真已經做好了對付常駐艦隊的準備,比如把四艘快速戰列艦派往登陸場。

這四艘快速戰列艦沒有躲着藏着,一直在支援登陸部隊。

狹夷海軍肯定知道登陸場裡有四艘快速戰列艦。

那麼,在找不到特混羣的情況下,狹夷海軍很有可能會鎖定這四艘快速戰列艦,讓蘭雲前去決戰。

至少,劉向真是這麼判斷的。

果真如此,還需要白止戰去充當程咬金嗎?

派出“黃蜂”機羣攻擊500多千米之外的油船,等於擺了白止戰一道,讓白止戰放棄襲擊常駐艦隊的念頭。

喪失突襲機會之後,僅靠一艘航母與幾十架艦載機,白止戰就算是當今的海軍戰神,也難以有所作爲。

只是,特混羣的那些“黃蜂”在起飛之後,要兩個小時才能飛到油船上空。

就是在這兩個小時之內,準確說是在中午一點過的時候,一向以運氣好而出名的何維貴中尉再次表現神勇。他那架“白天鵝”發現了常駐艦隊,準確說是幾艘在重巡洋艦,由此大致推測出常駐艦隊所在海域。

在第一特混艦隊的東北,距離在350千米左右。

可見,昨天一整夜,常駐艦隊都全速向北航行,因爲在昨天晚上,第一特混艦隊也以接近30節的航速在向北航行。

距離沒有明顯縮短,表明常駐艦隊的航速同樣在30節左右。

準確的說,第一特混艦隊的速度要稍微快一些,所以距離縮短了幾十千米。

現在,雙方都已經離開北馬羣島。

不出所料,常駐艦隊會在天黑後轉爲向西航行,在20日清晨殺到登陸場,炮擊那裡的登陸艦隊。

白止戰沒有打算讓蘭雲壯烈殉國,也沒有想過讓劉向真報仇雪恨。

這是戰爭,有的是國仇,而不是私人恩怨。

再說,劉向真都沒客氣,白止戰爲啥要講禮數?

還要考慮第一特混艦隊的幾千名官兵。

頂着寒風在西東望洋上狂奔了這麼久,總不能空手而歸。

第289章 陸軍的備用計劃第6章 情報頭頭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243章 等來的電報第147章 天羅地網第34章 蜂擁而入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52章 禍根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251章 橫衝直撞第117章 攻心之戰第262章 無可救藥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107章 極端手段第211章 這就是兄弟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116章 急也沒用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631章 解脫第481章 跨過陸心海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18章 銅牆鐵壁第565章 去向不明第7章 擊沉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199章 戰略方案第456章 大難臨頭第557章 連夜突襲第133章 不敢鬆懈第20章 晴天霹靂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91章 “赤誠”覆滅第242章 死神鐮刀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482章 拉鋸戰第192章 時過境遷第180章 趕盡殺絕第75章 實戰的門檻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70章 生死一線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218章 輕重主次第493章 各持己見第60章 輾轉歸隊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407章 頑強巨獸第344章 立功心切第300章 哥斯拉第335章 最終的推測第70章 生死一線第92章 防空截擊第229章 飛來噩耗第260章 軍事顧問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177章 拼上一拼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148章 撲朔迷離第44章 進退兩難第400章 誤判敵情第468章 前期準備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590章 最後的遠征第289章 陸軍的備用計劃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109章 合圍到位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506章 強攻第91章 敵機來襲第173章 憂心忡忡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108章 聲東擊西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489章 戰術欺騙第192章 時過境遷第51章 變與不變第68章 兵分兩路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169章 東方東方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505章 登陸中轉島第1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78章 戰略協同第123章 “加禾”暴斃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422章 時間緊迫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276章 艱鉅考驗第68章 疑慮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