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熱身運動

到1941年2月的第三週,德國已在羅馬尼亞集結了一支68萬人的大軍。保加利亞在第一次大戰中,由於對誰是勝利者沒有看準而吃了很大的虧,這次保加利亞準備再賭一次。德國取得的巨大勝利讓保加利亞政府相信了德國的保證,保證至少至少允許德國過境。李斯特陸軍元帥和保加利亞的陸軍總參謀部在1941年2月8日秘密達成了一項協定。2月28日晚上,德國陸軍部隊從羅馬尼亞渡過多瑙河,佔領了保加利亞的戰略陣地,保加利亞翌日參加了三國(德法意,沒準以後還有英!那就是四國了!)條約。

對德國來講,保加利亞加入軸心國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按照林威的估計,保加利亞的人口至少可以爲德國提供五十萬的兵員,畢竟僅僅二十多年前的一戰,保加利亞在開戰僅僅半年的時候就已經把百萬軍隊送上了前線,現在的保加利亞沒有理由還不如二十年前吧。

在林威的規劃中,德國自己是不能和蘇聯硬抗到底的,德國本土加上週邊的日耳曼人,也不過八千萬。如果一味的靠德國自己的力量,戰爭一旦進入相持階段,那些盟國肯定不會和蘇聯硬抗到底。所以必須和所有準備參戰的國家提前商定,在開戰的三個月內把這些國家的軍隊送上戰場。憑藉德國近幾年戰爭的模式,只要德國在戰爭初期取得大勝。林威相信那些盟國可以在順風順水下派出軍隊,而它們派出軍隊的第一時間,就必須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這場戰爭中了。總數甚至可能達到三百萬的盟軍,將是德國最可以信賴的力量。

決定德國命運的大戰馬上就會到來,從現在到蘇德戰爭打響前的幾個月內,將是德國最後的準備時刻。進入1941年後,經過了幾個月的規劃後,德國突然增大了從蘇聯的進口量,不惜血本的拉高和蘇聯的貿易,讓斯大林認爲德國現在仍然要依靠蘇聯,才能繼續維持住龐大的軍隊。德國和蘇聯的邊境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在鐵路沿線的人們總能聽到呼嘯的火車從自己的房子前面駛去。

海軍方面,俾斯麥級戰列艦的第三艘正在緊急建造,蘇聯的工程師恨不得長在哪裡,雷德爾已經保證,在第三艘建造完畢之後,德國工程師將前往蘇聯,在蘇聯建造蘇聯自己的“俾斯麥”,至少在表面上,德國和蘇聯之間還是維持着幾年來一直的默契,但是不論是德國還是蘇聯,他們都知道這種局面只是表面,蘇德之間的戰爭只是時間問題,蘇聯需要時間整合自己的力量,在斯大林的眼裡,德國還沒有準備好戰爭,蘇聯也沒有準備好,對於戰爭將會什麼時間打響,斯大林做出了樂觀的估計,至少要等到1942年。

爲了能夠集中德國全部的力量,採取必要的欺騙是必須的,爲了緩和似乎越來越緊張的蘇德關係,林威命令黨衛軍一直部署在波蘭的七個裝甲師撤回德國,德國最具有威脅的裝甲部隊回國,對蘇聯來說顯然是一個好消息,這也充分說明了德國的善意。只是在在撤軍的同時,歐根親王師回到德國之後,就立刻被林威調到了挪威,對外宣稱是解體北方山地師打擊挪威的反對力量,但是真是的目的卻是和北方山地師進行戰爭準備,目標就是蘇聯最接近邊境的大城市列寧格勒。在外交方面,裡賓特洛甫再次開始訪問周邊國家,這也是在蘇德戰爭開始之前裡賓特洛甫最後一次這麼大規模的行程了。幾乎所有和德國哪怕有一點關係的國家,裡賓特洛甫此行都會照顧到。

行程從歐洲最西邊的葡萄牙開始,到歐洲東南邊的土耳其結束,在德國的對外宣傳中,裡賓特洛甫此行是要和各個國家研究戰爭結束後歐洲的發展,但是林威卻知道,真正的目的是,調集歐洲所有的力量進行最後的決戰,葡萄牙的薩拉擦、西班牙的佛朗哥、法國的貝當元帥、英國的哈利法克斯勳爵、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芬蘭的曼納海姆元帥、匈牙利的霍爾蒂親王、羅馬尼亞的安東尼斯庫將軍,這些人都將是德國準備拉攏的對象。

除了這些國家之外,荷蘭、比利時、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甚至和蘇聯同文同種的南斯拉夫都將是德國拉攏的對象,林威心中的蘇德戰爭將比巴巴羅薩行動計劃更爲龐大,準備也是必須小心謹慎的。

在林威養傷的其間,總算是聽到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的消息,這個在林威眼中一直抵抗,甚至連政府都已經投降卻仍然堅持不懈的國王,終於在英國本土已經被德國控制之後,放棄了抵抗,因爲哈康七世已經看不到戰勝德國的希望,也許流亡美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哈康七世不認爲美國可以爲了挪威和德國作對,哈康七世到了美國之後,也只能做個富家翁而已,這並不是哈康七世想要的。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哈康七世自動從加拿大回到了挪威,林威也終於把這個因爲自己屬下失誤跑掉的挪威國王控制在手中了,可以預見的是,至少在戰爭結束之前,哈康七世一架很長時間會出在一種被軟禁的狀態。

蘇德戰爭還沒有結束之前,仍然有兩處戰火沒有平息,一個就是英國首都倫敦,倫敦經過了三個多月的圍困,林威相信現在攻克倫敦已經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了,在倫敦城中堅持的守軍和居民,現在肯定出在飢餓的狀態,現在德國軍隊開始攻城的話,不需要太大的代價就能取得勝利。林威可不相信倫敦可以像列寧格勒那樣堅持的長久,歷史上德國圍困列寧格勒,列寧格勒之所以堅持的時間這麼長,完全是因爲德國當時所謂的圍困沒有起到效果,列寧格勒的東邊仍然被蘇聯軍隊,在冬天的時候,蘇聯可以度過結冰的河水給列寧格勒的守軍補充。而倫敦則沒有這種條件。

之所以現在沒有攻打倫敦,則是因爲現在德國的戰略出現了變化,已經不想這麼早就結束英國的戰事了,原因十分簡單,讓蘇聯相信德國仍然處在戰爭泥潭的假象,每天德國軍隊都會對倫敦進行炮擊,有時候也會進行攻擊,但是隻是練兵,並沒有真的準備攻打倫敦,在德國的計劃中,英國的戰事將會適當的時機結束,但是不是相信,按照林威的估計,在蘇德戰爭開始的一個月前結束將是最好的時機,蘇聯肯定不會想到,德國在一場戰爭剛剛結束的一個月後,就發動了下一場戰爭,而且這也不符合常理。

剩下一場就是意大利和丘吉爾建立的流亡政府爭奪埃及的戰爭,在張伯倫和德國和談之後,英國國內的局勢很快就被德國控制,墨索里尼認爲北非的戰爭將很快結束,但是他錯了,埃及的英國殖民軍和英國國內的民衆不一樣,英國國內的民衆已經飽經戰火,自然希望和平。但是這裡的殖民軍卻更加相信丘吉爾的主張,他們願意繼續和軸心國戰鬥。雖然這樣,但是墨索里尼的軍隊還是已經攻佔了大半個埃及,英國軍隊雖然戰鬥力比意大利強,但是卻抵不過意大利全面的優勢,雖然一直在戰鬥,可還是不可抑制的節節敗退。

戰爭的準備正在加速,威廉二世因爲從林威這裡得知蘇聯強大的實力,所以對現在德國的戰爭準備非常上心,和法蘭西戰役的時候相比,現在德國在坦克和飛機的產量上面不但沒有下降,相反卻每個月都在提高,在沙赫特博士的統籌下,現在的德國工業正在一點一點的邁向總體戰的臨界點,可以戰爭一旦爆發,德國可以在一瞬間發起動員,向蘇聯發起總體戰。

至於開始收購和準備羊毛和棉花則遭到了林威的強烈反對,林威知道威廉二世此舉是爲了應付俄羅斯的冬天,保證不讓德國士兵在缺少冬衣的情況下作戰,比起希特勒的自大,威廉二世的確考慮的更多,但是林威卻仍然要反對,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在德國控制的地區內,有很多蘇聯間諜,而且林威不相信蓋世太保的對手,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會注意不到市場上面的棉花和羊毛價格的變更,事實上林威的擔心很有道理,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人一直在密切監視着德國的一舉一動,可以說雖然表面上雙方還是一副好鄰居的樣子,但是誰都知道自己這個鄰居實在是太危險了一點。

在林威陳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後,威廉二世最終還是終止了提前做好冬衣的計劃,取而代之的是,在戰爭開始之後,馬上動員力量趕製冬衣。

雖然如此,威廉二世還是準備做點什麼,很快威廉二世就把眼光投向了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和蘇聯同文同種,威廉二世對那裡實在是不放心,如果能夠趕快讓南斯拉夫加入到軸心國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比較強悍的南斯拉夫人不是這麼聽話的。但是他們的頑強只有激使德國人把他們也拉進自己的陣營。3月4日到5日,威廉二世非常秘密地把攝政王保羅親王召到伯格霍夫,對他進行慣常的那一套威脅,然後是利誘,表示要把薩洛尼卡送給他。3月25日,南斯拉夫首相德拉吉沙·斯維特科維奇和外相亞歷山大·辛卡爾一馬科維奇到達維也納,他們兩人是在頭天晚上爲了躲避敵對的示威或者甚至綁架而偷偷溜出貝爾格萊德的。他們到達柏林後,在威廉二世代表面前南斯拉夫簽字參加三國條約。威廉二世極爲滿意,這兩位南斯拉夫領導人在離開柏林之前收到了還在巴黎的裡賓特洛甫的兩封信,這兩封信肯定德國“決心永遠”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保證軸心國家在這場戰爭中不會要求讓它的軍隊在南斯拉夫有過境權。

這兩位南斯拉夫大臣回到貝爾格萊德不久,他們以及政府和攝政王就在3月26日夜裡被由若干高級空軍軍官領導的並得到陸軍大多數人支持的一次羣衆起義推翻了。年輕的王太子彼得抱着雨水管滑下來,逃過了攝政官員的監視,被宣佈爲國王。雖然杜森·西莫維奇將軍的新政權立即表示願意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是柏林可以清楚看出,它不會接受威廉二世要南斯拉夫擔當位置。在貝爾格萊德舉行的狂熱的慶祝活動中,一批羣衆向德國公使的汽車吐唾沫,南斯拉夫人表明了他們的態度。

貝爾格萊德的政變使威廉二世勃然大怒,這是他一生中最憤怒的時刻之一。他認爲這是對他個人的侮辱,一怒之下突然作出了後來證明對第三帝國的命運是災難深重的決定。

他在3月27日急忙把他的軍事首腦召到柏林的總理府,會議召開得極其倉促,勃勞希契、和哈爾德都遲到了,威廉二世陰沉的說道:“南斯拉夫的態度已經在明朗不過了,在戰爭開始之前,我們在巴爾幹地區的力量處在不安全的境地,一旦我們和蘇聯進行全面戰爭的時候,南斯拉夫在我們後邊捅德國一刀,一定會影響到我們的計劃!”

林威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一直避免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德國還是不得不介入到巴爾幹地區的爭端中,但是這怪誰呢?甩了甩自己紛亂的思緒,林威說道:“南斯拉夫是一個大塞爾維亞主義很濃厚的國家,塞爾維亞人在一戰的時候一直認爲自己是斯拉夫世界的二哥,並且和奧匈帝國開戰之後還不在下風!所以我認爲,這次戰爭的切入點就是,拉攏克羅地亞人狠狠打擊塞爾維亞人,一出手就要將所有塞爾維亞控制的地區全部打碎,所有賽爾賽亞人聚集的地區,分別並進周邊國家,讓塞爾維亞從此以後沒有自己的國家!”

“很好!”威廉二世對哈爾德說道:“馬上行動吧!讓我看一下德意志軍隊的戰鬥力!這算是巴巴羅薩行動計劃的預演!”然後又對戈林說道:“馬上命令我們在巴爾幹地區基地的空軍起飛!”

“是,陛下!”哈德爾和戈林同時答覆道:“保證完成陛下的命令!”

“陛下!”林威上前一步說道:“我認爲必須讓意大利軍隊參與到行動之中來,同時爲了保證巴爾幹各國的利益,必須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加入到這次的行動中!這樣以來,一旦行動開始,我們五個國家的軍隊將從四面八方衝進南斯拉夫,這樣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控制南斯拉夫的局勢!而且我準備通知一下海德里希,讓蓋世太保在戰爭結束的第一時間抓捕所有反對者!”

“很好!”威廉二世對林威的話表示了讚賞,說道:“半個月的時間,我希望從戰爭開始到結束只用半個月的時間,明白麼?對了,由誰對墨索里尼進行通知呢?”威廉二世知道自己最適合幹這種事情,不過威廉二世不願意幹,在他看來,只有國社黨的人通知纔是最好的!

林威想了一下說道:“我會讓戈培爾通知我們的行動,反正墨索里尼對南斯拉夫已經垂涎很久了!這件事情並不難,畢竟意大利在阿爾巴尼亞還有幾十萬軍隊沒有動,那裡的軍隊也算是意大利軍隊中訓練比較好的軍隊了,相反我比較擔心的其他三個國家,特別是希臘!”

馮·布隆貝格元帥說道:“其他國家本來就是象徵性的出兵,這樣好了,由我們和意大利軍隊首先參加戰鬥,在戰爭開始的一個星期內應該夠這些國家的軍隊趕到戰場了!”

衆人對馮·布隆貝格元帥話表示同意,很快就開始下去準備了!

在南斯拉夫的消息傳到柏林的時候,林威雖然不希望德國進入到這場戰爭中,但是馬上還是下定了干涉的決心,在蘇德戰爭開始之前,德國的南翼不能被對德國充滿敵意的勢力威脅。至於是否會耽誤巴巴羅薩行動的日期,林威則一點也不在乎。從進入1941年開始,林威就一直在密切注意蘇德邊境的道路狀況。到現在爲止,德國通往蘇聯的道路泥濘不堪,根本無法進攻。就像林威所預想的一樣,雖然林威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改變的,比如說天氣。

林威從最高統帥部出來之後,立即找到了宣傳部長戈培爾,告知了南斯拉夫現在的局勢和威廉二世的態度,讓戈培爾通知墨索里尼配合德國行動的意思也說的十分明白,兩個人在深夜交流了幾分鐘之後,林威離開了戈培爾的家,戈培爾則奮筆疾書開始起草電報。

第356章 出訪蘇聯(2)第273章 連鎖反應第294章 攤牌第352章 熱身運動第293章 不列顛空戰(4)第330章 北非的戰爭第3章 一戰(2)第232章 辦法第175章 挪威戰役第158章 蘇芬戰爭(20)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41章 回家第371章 西方方面軍的覆滅第279章 直布羅陀之戰(2)第259章 抵抗還是投降?第402章 奪權第459章 塔崩、沙林!第227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3)第104章 德奧合併(4)第246章 英德大決戰第76章 初戰卡塞雷斯(2)第419章 攻擊莫斯科(5)第327章 大島浩第75章 初戰卡塞雷斯第143章 蘇芬戰爭(5)第377章 最初的一個月第125章 走向戰爭(2)第358章 基輔會戰(7)第384章 基輔會戰(3)第385章 基輔會戰(4)第109章 威逼(2)第362章 基輔會戰(11)第100章 捷克(2)第404章 奪權(3)第441章 攻擊莫斯科(27)第187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2)第321章 維也納仲裁(2)第269章 大地中海戰略第213章 荷蘭投降(2)第432章 攻擊莫斯科(18)第354章 熱身運動(3)第312章 莫洛托夫來訪第179章 斯圖卡立威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327章 大島浩第97章 海軍S計劃第368章 南線,基輔的前奏第59章 空軍第372章 西方方面軍的覆滅(2)第15章 著作第361章 最後的準備第91章 慶祝第83章 佛朗哥第308章 調停(2)第265章 凡爾賽宮的威廉二世第441章 攻擊莫斯科(27)第236章 敦刻爾克戰役(2)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367章 西方面軍的杯具第431章 攻擊莫斯科(17)第143章 蘇芬戰爭(5)第406章 莫斯科戰役第42章 坦克第167章 威廉二世(3)第331章 北非的戰爭(2)第269章 大地中海戰略第167章 威廉二世(3)第75章 初戰卡塞雷斯第322章 維也納仲裁(3)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72章 西班牙內戰(2)第110章 威逼(3)第225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第414章 開始第256章 勸降第21章 算計第380章 斯摩棱斯克第228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4)第285章 直布羅陀之戰(8)第379章 林威的新想法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262章 最終的決定第290章 不列顛空戰第67章 奇襲萊茵蘭(4)第328章 原子能計劃第195章 女王的態度第303章 英國戰役(3)第120章 遠東盟友第278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408章 反擊?不對勁!第46章 整合第370章 雷德爾的想法第299章 掉線了!第365章 反擊,不惜代價的反擊第25章 結盟第158章 蘇芬戰爭(20)第189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4)第61章 下水儀式第289章 目標,英國!第349章 和平的曙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