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直布羅陀之戰(6)

英國人在進行發電機計劃在敦刻爾克進行撤退的時候。

曾經有計劃的把歐洲大陸上能夠渡海的船進行銷燬,最後雖然在敦刻爾克的撤退可以說是失敗了,但是銷燬船隻的行動則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甚至超出了英國人自己的想象。讓德國軍隊因爲缺少船隻無法登陸英國本土,英國因爲本土艦隊被重創,不得不進行固守,經營着英吉利海峽的防線。可是比之英國海軍的情況,德國海軍的情況更加悽慘,德國海軍雖然在海戰中取得了大勝,但是所有大型戰列艦全部重傷,只有兩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還能使用,就算是德國能夠從歐洲所有的國家蒐集到夠用的運輸船,現在也湊不齊護航的船隻,面對着還有兩艘能夠作戰的英國戰列艦,威廉二世可不認爲兩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能夠和戰列艦相提並論。

至少在俾斯麥等四艘戰列艦能夠修好之前,德國海軍還是不得不面對英國人的海上封鎖。因爲現在德國根本無法拿出哪怕一艘戰列艦來進行海上作戰。而要等待俾斯麥及戰列艦和沙恩霍斯特級修好,威廉二世必須還得等待三個月的時間。威廉二世也想過直接通過空軍的掩護進行登陸,不過這也只是想想。,面對着現階段仍然比德國海軍強大得多的英國海軍和還很活躍的敵人空軍面前,要把一支大軍送過白浪滔天的海峽,不論是海軍還是空軍面對着這樣嚇人的任務都並沒有多大把握。

登陸英國宜早不宜遲,賴於德國在法國戰場上面的速勝,現在的英國還是無法把全國的工業力量用於戰爭。一旦給了英國喘息的機會,英國開始發揮出來自己的能量,就連威廉二世也不敢想象這其中的後果。可是現階段德國軍隊確實無法登陸,在沒有海軍戰列艦的掩護和足夠的船隻之下,總不能讓德國陸軍自己游過去吧。

爲了登陸英國的作戰方案,陸軍和海軍的爭論已經到了白熱化的時候,在威廉二世的拍板下,時間已經不可更改,最晚也不能超過八月底,也就是說,就算是德國海軍的戰列艦無法維修完畢,德國也必須發起登陸作戰。這根本就是兩難的抉擇。

不知道是不是有些悲觀,威廉二世忽然發現時隔二十年後,德國海軍的進攻精神竟然還沒有提爾皮茨做海軍大臣的時候高,在威廉二世舉行會議的時候,雷德爾的講話充滿了悲觀情緒,當然事實上如果德國海軍無法修好自己的戰列艦,就進行這種登陸,情況確實有夠悲觀的。

早在登陸英國的計劃確定下來的時候,海軍作戰參謀部就起草了一份備忘錄,主張不要在今年進行作戰,並且建議:至1941年5月或者更晚一些時候再作考慮。當時威廉二世差點氣的背過去。威廉二世以爲自己對雷德爾的小心謹慎已經做出了足夠的判斷,但是還是萬萬想不到,雷德爾竟然準備把行動一下子推到明年去。

威廉二世在很多的方面和希特勒有明顯的不同,例如在對待英國的問題上,希特勒可能還會希望能夠和英國和解,但是威廉二世從來都沒有這麼想過,對待西班牙的問題,希特勒可能會給佛朗哥一個面子,不歸武力入侵,但是威廉二世絕對沒有這個顧及。但是兩個人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和英國人作戰的時候,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過自己的背後,隨時隨地都在防備東方的蘇聯。在他們的眼裡,蘇聯的威脅不小於英國,甚至很要更大。威廉二世從來沒有想過要把英國的問題拖到明年解決。雖然很多地方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看待問題的角度完全不一樣,但是有一點極爲相似,那就是他們都認爲,蘇聯是德國的最大威脅,明年、也就是1941年,德國必須騰出手來解決蘇聯問題。甚至希特勒已經着手製定的巴巴羅薩行動計劃,在威廉二世復位之後仍然在進行着不斷的完善。威廉二世對蘇聯問題的關心,甚至不比現在迫在眉睫的登陸英國低。

就是在林威在直布羅陀戰役進行到關鍵的時刻,威廉二世再次召開了御前會議,再度召集了他的軍事首腦,這一次開會地點在他的上薩爾斯堡別墅。出席會議的除了雷德爾以外,還有代表最高統帥部的凱特爾和約德爾,以及代表陸軍總司令部的勃勞希契和哈爾德以及國防部長馮·布隆伯格元帥,現在當上了海軍元帥的雷德爾,說話最多。他並不是很抱希望的。

“陛下!”還是雷德爾最先說話,雷德爾微微鞠躬表示自己的敬意之後,馬上提到了登陸的問題:“我還是認爲,必須等待俾斯麥級戰列艦和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修復完畢才能啓動登陸計劃,現在就行動,實在是太冒險了,我們無法保證這其中的安全!況且,我們還要調查英吉利海峽的天氣!”說到天氣的時候,雷德爾就這個問題發表了長篇大論的講話,說得越來越雄辯有力,而且說得相當可怕,他解釋說,海峽和北海的天氣,除了10月上半月以外,一般都是惡劣的。10月中開始有薄霧,到月底就有濃霧了。但這只是天氣問題的一部分。只有海上風平浪靜,才能夠執行作戰計劃。如果波濤洶涌,駁船就會沉沒,甚至大船也將無能爲力,因爲它們不能卸下補給品。這位海軍元帥在考慮到前途時,愈來愈悲觀。即使第一批部隊在天氣有利的條件下渡海成功,還是不能保證第二批第三批部隊,也能夠有同樣有利的天氣……事實上,我們必須認識到,在一些港口可供利用之前,有好幾天是不能運送比較大量的物資的。

“這種情況就會使得陸軍陷入困境:他們會被擱在海灘上,沒有給養,也沒有援軍。雷德爾現在談到了海軍和陸軍之間的主要分歧。陸軍需要一條從多維爾海峽到來姆灣的廣闊的戰線。但預料英國海空軍必將進行強大反擊,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這樣規模的作戰,海軍根本提供不出所需的船隻。”因此,雷德爾強烈地主張縮短戰線——只能從多維爾海峽到伊斯特伯恩。

威廉二世剛開始還在一直洗耳恭聽雷德爾的高見,但是到了後來,就覺得雷德爾說話越來越不對勁,這根本不像是一場御前會議,威廉二世仔細想着自己的一生什麼時候感覺在御前會議的時候,感受到絕望的情緒?想了半天,威廉二世終於回憶起在一戰時期,美國參戰之後,德國在西線的陣地被連連突破,德國馬上就要支撐不住了,經濟已經崩潰,各地暴『亂』四起。興登堡通知自己必須退位的時候,自己在興登堡的身上就感受到了那種絕望的情緒。

想到這裡,威廉二世就感到十分怪異,一臉彆扭的表情看着雷德爾,心裡想到:現在用你這種表情開會的,應該是英國人把?

雖然威廉二世不懂海上作戰的情況,但是雷德爾說的話不能當做沒聽見。但威廉二世也不能不考慮坐失時機的後果。德國海軍到來年春天也仍然不會是英國海軍的對手,因爲威廉二世已經知道,英國現在有五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在建,如果給英國人喘息的機會,後果不堪設想。而英國陸軍在目前這個時候卻是微不足道的。如果給英國陸軍8個月到10個月的時間,它就將有30至35個師的兵力,擺在預定登陸的有限地區,就成了可觀的力量了。

想了一下,威廉二世說道:“我們現在無法讓海軍出戰,英國皇家海軍現在也是歷史上最弱的時期,要知道英國的造船業可比德國強得多,如果仍由時間流逝,我們可能永遠也等不到登陸英國的機會了,所以就算是冒險我們也要按時發動進攻!”

“可是,陛下……”雷德爾還想在說些什麼。

“沒有什麼可是了!”威廉二世堅決道:“我真想不明白,揮鐮行動這種計劃,真的是你們這些沒有一點冒險精神的人想出來的麼?”看着有些尷尬的衆人,威廉二世命令道:“繼續討論,推遲進攻計劃的事就不用再說了!”

但是馬上,陸軍和海軍之間因爲船隻的問題又開始吵了起來。一個星期以前,海軍作戰參謀部曾估計,爲了滿足陸軍在第一次進攻中運送帶着裝備和給養的15萬人在從臘姆斯蓋特到來姆灣的一條200英里長的戰線上登陸的要求,需要徵集1722艘駁船、1161艘汽艇、471艘拖輪和155艘運輸船。雷德爾對威廉二世說,即使聚集這樣大量的船隻是可能的,也將破壞德國的經濟,因爲調走那麼多的駁船和拖船,將摧毀國家經濟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所依賴的整個內河運輸。雷德爾表明,要保護爲這樣長的戰線運送給養的一支船隊,使其不受英國海軍和空軍肯定會進行的攻擊,無論如何是德國海軍能力所不及的。海軍作戰參謀部一度還警告陸軍,如果陸軍堅持很長的戰線,海軍可能喪失全部船隻。

但是陸軍仍然堅持它的主張。由於過高估計英國的力量,國防部長馮·布隆伯格元帥認爲在一條短短的戰線上登陸,將使進攻部隊遭到“佔優勢的”英國陸軍的攻擊。當國防部長馮·布隆伯格元帥碰到今天再次碰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的時候,這兩個軍種之間攤牌了,發生了一場尖銳的激烈的衝突。

國防部長馮·布隆伯格元帥通常是很平心靜氣的,這時他發火說:“我完全不同意海軍的建議,從陸軍觀點看來,我認爲這簡直是『自殺』。我還不如把登上陸的軍隊直接放進絞肉機裡去!”

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慢慢的站起來,輕飄飄的說道:“馮·布隆伯格元帥,其實你應該明白,在我們的戰列艦無法修好的時候登陸,而且還要按照陸軍的要求拉長戰線,鑑於英國海軍現階段的優勢,同樣是在『自殺』!”

這是一個極爲嚴重的左右兩難局面。如果試圖用大量軍隊來部署一條很長的戰線,那麼德國的全部遠征軍可能被英國海軍擊沉於海底。如果用較少的軍隊開闢一條短短的戰線,那麼進攻部隊又可能被英國陸軍趕到海里。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拉住國防部長馮·布隆伯格元帥說,他不能同意在福克斯頓和伊斯特伯恩之間進行登陸。但是他仍然表示願意,雖然“很勉強”,放棄在來姆灣登陸,以便縮短戰線,遷就海軍的意見。

看見陸軍和海軍的爭論終於到此爲止,威廉二世長出了一口氣,但是馬上,雷德爾再次讓威廉二世感受到了現在德國海軍的謹慎,威廉二世發誓,在這麼一瞬間的時候,他絕對有撤掉雷德爾這個海軍總司令的意思。;

固執己見的海軍司令大人並不以此爲滿足,海軍方面的謹慎和堅決的態度,被雷德爾發揮到了極致。似乎是說服了陸軍讓雷德爾拾取了信心,雷德爾再次說道:“陛下,進攻至少要等俾斯麥級戰列艦修好之後才能進行!”

忍無可忍的威廉二世終於怒了,站起來大叫道:“進攻計劃不能推遲,必須最晚在八月底進行,這是我說的最後一次!橫渡海峽主要在較短的戰線上進行。但同時要用4000—5000軍隊乘汽艇在布歉頓登陸,並且空運同樣數目的傘兵在迪耳—臘姆斯蓋特着陸。此外,在登陸前一日,空軍將對倫敦進行猛烈轟炸,這將使居民逃離這個城市,從而堵塞道路。總有一天,我們兩個國家有一個會求饒,但這決不會是德國!”八十多歲的威廉二世,拄着柺杖渾身顫抖的說道,讓在座的人不得不擔心他的身體。

“既然帝國海軍已經靠不住了,就算是我在不願意,也必須向我們的手下敗將法國還有軟弱的意大利求助了,兩國的海軍應該能夠解決現在帝國的困難,我發誓,我是多麼不想這麼做,但是帝國海軍的態度實在是讓我失望!”威廉二世怒氣衝衝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再者,我必須提醒諸位,英國對俄國和美國的希望目前雖然沒有實現。俄國不準備爲英國流血。美國的重整軍備工作要到1945年才能充分發生效果。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目前,最快的解決辦法是在英國登陸。海軍已經完成了必要的條件。空軍的行動是最值得讚揚的。四五天的好天氣將取得決定『性』的結果……我們使英國屈服的可能『性』很大”威廉二世看着周圍的將軍們,森然的說道;“現在的德國仍然處於被包圍之中,如果我們不能解決掉英國這個麻煩,讓戰爭拖延下去,美國和俄國遲早會參戰,如果你們希望1918的悲劇在德國的大地上重演一次,你們大可以向今天一樣,害怕微小的犧牲。如果我的言論不幸言中,德國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會少於上次的大戰,我們好有多少個兩百萬青年爲德國犧牲?我希望你們好自爲之!”

隨後的時間,威廉二世馬上給在直布羅陀的林威發了一封電報,這次威廉二世真的迫切的要求林威早些結束這裡的戰鬥了,同時受到威廉二世電報的還有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法國貝當元帥。這次威廉二世爲了對付英國,頭一次決定聯繫一下平時他根本看不上的法國和意大利了。

林威弄清楚前因後果之後,也爲威廉二世感到頭疼,德國海軍的確經受了一戰時期的封鎖之後,根本上開始對正面面對英國海軍感到絕望,可以說德國海軍除了少數的幾個人,幾乎都對英國海軍採取攻勢持否定態度。和威廉二世一樣,林威對英國的登陸看法,也是認爲越早越好。

“登陸英國的傷亡是德國可以承受的,爲了德國,必須有人要做出犧牲!”林威暗道。比起德國戰敗最終死亡了八百萬人的代價,登陸英國本土損失的人數完全可以承受。

林威看着一眼羅伯特.C.克勞福德說道:“我們必須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解決這裡的戰鬥,讓法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空出手來幫助帝國登陸英國本土!所以明天開始,命令阿瑟·菲利普師長,把所有還能戰鬥的部隊分成三個梯隊,我就不相信英國人是鐵打的!”

“領袖,這樣傷亡很大啊!”羅伯特.C.克勞福德躊躇道。

林威點燃一根雪茄,狠狠地吸了一口,暗道:黨衛軍的『性』質就是敢死隊,我就是敢死隊的大隊長!

第257章 意大利參戰第325章 殖民地不是領土第248章 英德大決戰(3)第133章 閃擊波蘭(6)第369章 基輔會戰(18)第132章 閃擊波蘭(5)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203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2)第366章 基輔會戰(15)第427章 攻擊莫斯科(13)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260章 進入巴黎第267章 停戰協議第204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3)第221章 強渡索姆河(4)第189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4)第184章 卡廷事件第65章 奇襲萊茵蘭(2)第46章 整合第221章 強渡索姆河(4)第118章 骷髏會第231章 報復?第323章 維也納仲裁(4)第436章 攻擊莫斯科(22)第359章 出訪蘇聯(5)第83章 佛朗哥第152章 蘇芬戰爭(14)第328章 原子能計劃第24章 金融危機第239章 敦刻爾克戰役(5)第179章 斯圖卡立威第360章 基輔會戰(9)第337章 黨衛軍法蘭西外籍部隊第406章 莫斯科戰役第250章 英德大決戰(5)第120章 遠東盟友第61章 下水儀式第196章 法國的反應第164章 停戰第194章 威廉明娜女王第142章 蘇芬戰爭(4)第113章 捷克總督第98章 海軍S計劃(2)第205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4)第258章 悠閒地進軍第27章 對策第208章 丘吉爾上臺第21章 算計第177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第93章 抓捕(2)第188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3)第186章 再戰納爾維克港第429章 攻擊莫斯科(15)第81章 初戰卡塞雷斯(7)第108章 威逼第49章 挑撥離間第210章 攻擊鹿特丹(2)第350張 和平的曙光(3)第233章 敦刻爾克的前夜第456章 進展第403章 奪權(2)第416章 攻擊莫斯科(2)第90章 馬德里攻防戰(7)第74章 西班牙內戰(4)第379章 林威的新想法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10章 啤酒罐*第337章 黨衛軍法蘭西外籍部隊第375章 收拾殘局(2)第98章 海軍S計劃(2)第226章 激戰在阿布維爾(2)第117章 對決(2)第375章 收拾殘局(2)第147章 蘇芬戰爭(9)第82章 初戰卡塞雷斯(8)第175章 挪威戰役第204章 埃本·埃馬耳要塞攻防戰(3)第258章 悠閒地進軍第177章 鏖戰納爾維克港第91章 慶祝第291章 不列顛空戰(2)第261章 盛大的閱兵式第103章 德奧合併(3)第362章 基輔會戰(11)第309章 調停(3)第420章 攻擊莫斯科(6)第124章 走向戰爭第180章 “俾斯麥號戰列艦”第256章 勸降第107章 英國特使第422章 攻擊莫斯科(8)第30章 第三帝國第170章 豹式坦克第412章 突破點伊斯特拉第101章 德奧合併第361章 最後的準備第273章 連鎖反應第322章 維也納仲裁(3)第15章 著作第139章 蘇芬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