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永曆六年的夏(上)

“這,陳道臺,你這是什麼意思?”

流落福建多年,近來,陶潛也確實是打算回鄉了。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那戶救他一命的土豪有打算讓他的學生,也就是土豪的子弟去參加科舉考試。

讀書,寫八股文,不就是爲了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嗎。這也符合學得文武藝,或與帝王家的這等傳統儒家道德理念,起碼陶潛當年就是這麼做的。奈何這件事情的問題在於,明廷已經不開科舉多年,甚至能否繼續維持下去都是個問題,而那戶人家則更是打算讓他教出來的學生去參加清廷的科舉考試!

改朝換代嘛,該科舉的還是要科舉,無論是什麼朝廷不都得要人做官嗎?那戶人家想得開,但是陶潛很想不開,乾脆萌生了回鄉之意。最差的,回鄉披髮入山,做個野人也比這樣強吧。

久在山中,明軍的情況他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偶爾聽那土豪說起,也多是情況不佳的消息。這裡面很有些是清廷的宣傳,但也有不少是慣性的思維,哪怕偶爾出現個明軍取勝的消息,也往往會被懷疑是謠言。反倒是清軍,哪怕是編造的勝仗,也總會有人去相信,並且堅信不疑,就是因爲這些年明軍敗得實在太多了。

這一切,直到他準備啓程還鄉,直到陳凱派了人來尋,他才總算是獲知了一些真實的情況。隨後,跟着來人前往潮州,本以爲是陳凱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要讓他爲明軍效力,而他也不打算有所扭捏,只等着陳凱說出要求便一口應下來,往後的日子跟在陳凱麾下做事,也是在爲明廷和漢家天下效力不是。

奈何,這一切的幻想在見到陳凱連一盞茶的功夫也沒有就被擊得粉碎。陳凱的話說出口,陶潛當即就愣在了當場,但是隨着思維的漸漸復甦,他的腦海中很快就冒出了一個念頭來。

“陳道臺是要學生回去作間?”

思來想去,陶潛也冒出瞭如揭重熙等人的想法來。但是這一次,不需要他們的自行否定,陳凱便斬釘截鐵的回答道:“去當細作?太大材小用了。況且,一個小小的細作,犯得着我陳凱那麼上心嗎?”

“那……”

既然不是細作,陶潛就更加不明白陳凱到底需要他去做些什麼了。奈何陳凱的目光很是堅定,堅定到了讓陶潛都有些開始懷疑是不是他太過大驚小怪了地步……

接下來的十天裡,陳凱對陶潛進行了系統化的培訓,相關的內容很繁雜,有些地方陳凱也是一邊培訓,一邊修正的。到了十天之後,陶潛便啓程離開了潮州城,在兩個剃了頭髮、換上了滿洲服飾的明軍的陪伴下踏上了返回他的老家——贛州府瑞金縣的路程。

………………

只此一人,且僅僅是經過了一段極短時間的培訓,能否起到多大的作用,會否堅持和貫徹他的理念,陳凱沒有任何把握。事實上,他在籌劃這件事情的時候,對於能否取得成效就始終存在着疑慮。

不過,疑慮歸疑慮,該做的還是要繼續做下去。陳凱沒有半途而廢的打算,這件事情,一旦開始,他必須堅持的做下去。

回到潮州府城,分縣的報告也已經送到了。豐順、揭西二縣的設立,對於那兩片鞭長莫及的區域的行政大有裨益,明軍可以更好的控制那兩個縣的區域,而這兩個縣現在一個面對着北面的郝尚久,一個則深入蓮花山脈,且與南面的海豐縣相連,控制力的加強對軍事防禦上面也是不小的加強。

兩個縣,一令三佐的官員班子,各房的吏員班子以及三班衙役,還有包括縣學在內的一應官衙及其人員。攤子是設好的,派遣的也多是有經驗的官吏人員,今番看過了報告,陳凱還是比較滿意的,尤其是對於這兩個縣的一應官吏人員,以及因爲抽調和劃分導致人事變動的各縣,工作熱情都是尤爲高漲。

潮州一府十三縣的格局,如今明軍實際控制着十個縣,兩個縣在傾向於明軍的當地土豪手中,唯有一個程鄉現在還淪陷於郝尚久之手。相對的,陳凱在去年下半年那一陣猛如虎的操作之後,也南下了半個海豐縣。

幾個月的防禦戰打下來,明軍沒有再丟失哪怕一寸土地,已經是明末以降面對八旗軍難得的局面了。而在北線,隨着郭泰的部隊北上,增強了實力的三河壩明軍在張進的率領下也更有力度的反抗郝尚久的騷擾。

外部的環境在趨於好轉,內部的土客之爭伴隨着陳凱的許諾和明軍的連戰連勝也逐漸緩和,陳凱回返潮州府城的時候,舊日的車水馬龍開始漸漸恢復,但是本地人與外鄉人之間那份懷疑的目光卻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夠消弭掉的。

“總制,下官以爲,各縣的屯田規劃良好,確實是有針對性的在解決王師軍糧緊張的問題……”

王江被陳凱派出去檢查各縣屯田事宜,這段時間也給陳凱送來了不少的相關意見和建議。比起別的知府,陳凱還有全權負責粵東軍政事務的權利。對於陳凱這等人而言,權利同時也是責任,所以他直到今日也沒有像其他官吏那般坐堂問案,反倒是奔忙於戰事之間。

如今陳凱回來了,王江也對此進行了必要的彙總和詳細報告。總的而言,葉翼雲主持的分地屯田很是不錯,這一點陳凱是要向鄭成功提及的。如果說還有待提升的地方,那麼就是如何將附加值提上去,更好的“實現人民羣衆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以下官之見,可以適當的調整屯田。舉個例子,我們可以興建魚塘,種桑養蠶,以蠶沙、蠶蛹餵魚,而魚塘的塘泥則可以作爲種田、種桑的肥料……”

王江細細的描述着,陳凱的腦海裡開始浮現畫面。很快的,畫面消失,一個名爲循環農業的詞彙開始浮現腦海,看向王江的目光也開始有所不同。直到,王江在把這些說完之後,突然來了一句“有些地方的百姓這些就做的很好,但是分地屯田的地方卻根本看不到”的話來,他才發現好像應該承受他驚訝目光的不是王江,而是這個時代。(注)

“……恕下官直言,潮州本地百姓很有些願意做的,因爲地本就是他們自家的。但是分地屯田的百姓卻不根本不願意去做……”

“嗯,本官知道,他們還在等着返回廣州老家呢。”

這是個大問題,明明可以更好的提升農業生產的產量,奈何由於人心和行政的因素干擾,使得原本可以提升的產能卻因爲百姓不願去做而無法實現。

“桑樹種植,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下官倒是有一個辦法,或可以有利於生產。”

“哦?”

王江提及的確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但是他並沒有真正的解決方案。但是說到這裡,顯然是已經有了成算,甚至早前提到的那些,很可能也只是他的鋪墊罷了。

眼見着陳凱興致濃濃,王江也沒有半分拿着的味道,乾脆直言不諱道:“潮州各地,水稻種植非常普遍。以下官之見,不如在水稻的稻田裡養魚……”

注:明朝中後期,桑基魚塘就已經出現了。最早的應該是在廣州,源於生絲的暢銷以及當地盛行的養蠶業和養魚業的結合。很多人一旦提及古代,就覺得是極其落後的,但是宋明的中國實則在很多方面還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尤其是農業,真正開始被全面超越的時代還是在我大清的煌煌盛世。

第二十九章 栽花插柳(四)第四十六章 擠壓(二)第九十一章 落子無悔(六)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七十三章 築基(五)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三十六章 無恥之尤(一)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十四章 野心第一百一十章 織霧(四)第五十二章 漸變(七)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二十四章 孤忠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十七章 一場戲(四)第八十七章 鐵壁(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回家(中)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三十八章 進寶(下)第十章 波及(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展望(二)第二十三章 加碼(五)第七十二章 鎮撫(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誘導(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九十六章 永曆六年的夏(中)第十二章 隱患(上)第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中)第四章 交融第五十二章 擠壓(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惡化(上)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七十四章 崩壞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三十八章 力從地起(八)第八十三章 堅城(上)第五十四章 圖窮匕見(四)第四十五章 無恥之尤(完)第七十七章 築基(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驅狼吞虎(四)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八十三章 堅城(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十六章 佈局第五十二章 圖窮匕見(二)第二十三章 加速(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進宮(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夜火(上)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二十四章 孤忠第六十六章 初見(上)第五十章 早春時節(五)第六十六章 初見(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掙扎(三)第五十章 早春時節(五)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四十三章 求變(四)第四十九章 早春時節(四)第五章 舊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驅狼吞虎(一)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三)第九十二章 落子無悔(七)第七十八章 遲到(二)第八十章 遲到(四)第十六章 佈局(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第七十八章 遲到(二)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四十二章 力從地起(十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活着第六十八章 新會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吼(三)第五章 意如何(下)第三十七章 力從地起(七)第一百四十章 啓程第八十八章 鐵壁(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進宮(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五十六章 爆發(中)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七十三章 鎮撫(下)第二十三章 禮尚往來(上)第五十章 擠壓(六)第七十一章 築基(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贈言第十五章 順治十四年(二)第四十三章 力從地起(十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一百四十章 啓程第五十七章 藏頭露尾(二)第八章 永曆十一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