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化敵爲友

第一批帝國核物理學家啓程前往中國之前,顧祝同就結束了他的柏林之行。

在柏林的兩個月,讓顧祝同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從某種程度上,顧祝同非常佩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公民。就他的個人感受而言,德意志是一個非常團結、也非常有凝聚力、更加擁有責任感與榮譽感的民族。給顧祝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柏林市民在維護社會秩序時的自覺性。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仍然處於戰時管制狀態下,從總理到平民,所有帝國公民都只能通過勞動獲取生活必須品,而且每個月分三次去固定地點領取生活物資。正是如此,每到發放物資的時候,物資配給點肯定是人山人海,往往需要派上幾個小時的隊伍,才能領到物資。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平民、還是政府官員都會非常自覺的排隊,哪怕下在鵝毛般的大雪。在十一月底,顧祝同就親眼看到,好幾名政府高官跟平民一起排隊領取物資,而他們並沒有因爲自己的官員身份而享受特殊待遇,周圍的平民也沒有對他們另眼相看。顯然,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根本不存在。即便中國的戰時管制措施相對較爲寬鬆,政府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都享受了特殊待遇,不但不需要在冰天雪地裡排隊領取物資,甚至能夠獲得比平民更多的、也是更豐富的物資,其生活自然要比平民好得多。

後來,顧祝同曾經提到,德意志是一個典型的紀律型民族。

在這個民族裡,紀律在任何地方都存在,而且所有人都會本能的去維護紀律,抵抗破壞紀律的勢力。

當然,這個特性,來自德意志民族的長期分裂史與艱難的統一戰爭。

要知道。現代德意志的基礎是普魯士,而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開國皇帝、也是普魯士王國的最後一位國王在凡爾賽宮加冕之前,普魯士王國從一個北德小國,逐步發展成爲德意志各個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一個,先後戰勝了丹麥、匈牙利與法國,而這些國家每一個都曾經比德意志第二帝國更加強大。在統一戰爭中,普魯士幾乎全民介兵。也正是如此。紀律性才融入到了這個民族的骨髓之中。

從軍人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軍事化民族。

說得簡單一些。在戰場上,德軍是最有紀律的作戰部隊,而軍隊的戰鬥力,往往就來自於紀律性。

可以說,每一個男性帝國公民,都可以成爲優秀的軍人。

這也讓顧祝同意識到,德意志是一個不可壓迫的民族。也許。這個民族會在某段時期屈居人下,但是絕不會永遠處於二流水準。只有假以時日,其內在的前進動力,就會趨勢其挑戰強權。也許,德軍會在戰場上遭受慘敗,甚至連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會在一場失敗的戰爭中被迫承認戰敗,但是隻要德意志這個民族依然團結在一起,那麼遲早都能擺脫戰敗所造成的束縛。

也就是說,外界的威脅,根本不可能打垮德意志。

要想戰勝這個民族。就必須從其內部着手。

回國後,顧祝同沒有休息,直接去了青島。

“怎麼樣,柏林給你的感受還不錯吧?”

“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而且我對柏林的認識,遠沒有大元帥那麼深刻。”顧祝同當然知道,馮承乾在回國之前。在柏林生活了幾十年,基本上半生的時間都在這座歐洲腹地的大城市裡度過。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我離開柏林快三十年了。這麼久的時間。足夠改變一個人,也足夠改變一座城市/。”

“有的東西會隨着時間改變。而有的則會愈發不可動搖。”

“是嗎?”馮承乾知道顧祝同是話外有話。

“大元帥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不可避免,有多大的把握能夠取勝呢?”

“你是說,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

顧祝同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在我看來,我們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我說的是如果,而且我不敢苟同你的觀點。”

“當然,你現在肯定不會認同我的觀點。別說是你,就算是普通士兵都知道,我們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友好關係已經快到盡頭了,隨着大戰結束,在誰來主宰世界的問題上,我們將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決裂,因此在我們雙方抹平了這場大戰造成的創傷之後,下一場世界大戰就會爆發。一般情況下,這隻需要兩代人的時間,也就是大概二十年。如果把科學技術產生的影響考慮進去,也最多隻需要三十年。”馮承乾豎起了一根手指頭,說道,“只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這就是,不管是在上次大戰中、還是在這次大戰中,都有最終的勝利者,哪怕勝利者也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但是終究獲得了勝利,而且從勝利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問題是,如果下一場戰爭不會有最終的勝利者,交戰雙方面對的都是全面毀滅,那麼戰爭還會爆發嗎?”

“全面毀滅?”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科學技術的進步,把戰爭造成的毀滅無數倍的放大。在上次世界大戰中,主要的犧牲者是軍人,而且戰場侷限於戰線兩側數十公里、最多不過上百公里的區域內。到了本次世界大戰,平民的傷亡肯定超過了軍人,而且戰場也不再侷限於戰線附近,而是擴大到了遠離戰線的後方,特別是大城市。那麼在下一場戰爭中,如果雙方手裡都擁有威力巨大的武器,大到只需要一枚炸彈就能摧毀一座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大到能夠用幾百上千枚炸彈就徹底破壞人類耐以生存的環境,大到能夠把所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都變成墳墓。那麼你認爲,政治家還會冒險發動戰爭嗎?”

“這……”

“當然,我們不妨戰爭會再次爆發。”

顧祝同鎖緊眉頭,不知道馮承乾故意把話題拉回來的意思。

“想必。在柏林這兩個月,你也認識到,我們不可能徹底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至少不可能通過外在打擊使其徹底消亡。”

顧祝同微微點了點頭,這也確實是他的認識。

“我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生活了幾十年,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在達到目的之前。絕不會放鬆鬥志的民族。”

“目的?”

“稱霸世界,成爲世界上最頂尖的民族。把其他所有民族都踩在腳下。”

顧祝同遲疑了一下,才說道:“大元帥,當初你離開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也許是吧,畢竟我不是日耳曼人。”

“可是……”

“可是我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出生,而且取得了旁人難以企及的成就,而且之前從來沒有回過自己的祖國。甚至不瞭解自己的祖國?”馮承乾笑了笑,說道,“這些都不重要,因爲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我們必須看着未來,而且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爲了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顧祝同沒再多說什麼,畢竟他還沒有到喜歡回憶過去的年齡。

“你的擔憂我非常清楚,而且可以說是深有同感。”馮承乾拿起雪茄,在顧祝同掏出香菸之後,他才點上。“假以時日。德意志第二帝國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且肯定是我們在戰後的頭號敵對國,因此我們現在給予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任何性質的援助,都等於是養虎爲患,在爲我們的子孫樹立敵人。只是,我們必須這麼做,而且要做得更徹底,因爲只有在內部着手。我們纔有機會擊垮德意志。”

“在內部着手?”

“在你回來之前,中央高層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在戰爭結束之後。我們將援助所有同盟國恢復經濟發展,甚至會幫助像日本、英國這樣的敵對國進行戰後重建。”

顧祝同一愣。很不理解的看着馮承乾。

援助同盟國可以理解,畢竟這些國家或多或少的都做出過貢獻,而且其加入同盟國集團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好處。更重要的是,中國要想在戰後主導國際秩序,就必須依靠這些盟友。

問題是,爲什麼要援助曾經的敵對國?

“想不明白?沒關係,你很快就能想明白。你只需要知道,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顧祝同的眉頭跳了幾下,明白了馮承乾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目的不是要讓這些國家再次變得強大,準確的說不是讓這些國家在復仇的思想控制下,再次成爲我們的敵人。”馮承乾長出一口氣,說道,“此外,只有從經濟層面上着手,才能夠牢固的控制其他國家,也才能把曾經的敵人變成朋友,而且是最牢固的盟友。”

“這……”

“設想一下,哪怕是日本這樣的夙敵,如果能夠在我們這裡獲得發展經濟所需要的全部資源與條件,而背叛我們將失去一切,那麼還有什麼動力與我們爲敵呢?當然,經濟援助只是手段之一,還需要輔以其他手段,比如在思想層面上,讓所有日本人都認識到曾經犯下的嚴重罪行,並且爲此而深深懺悔。又比如,在軍事與政治層面上,限制日本的自主權,使其根本沒法獲得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在政治上也沒有真正的獨立性,甚至連保衛自身安全都辦不到,那就更不可能背叛我們了。”

顧祝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深入考慮之後,他才明白了馮承乾的意思。(未完待續)

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582章 立場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82章 最大化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600章 馬歇爾第138章 進攻第387章 預備隊第486章 預警機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78章 不得不戰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40章 列強幹涉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72章 相識恨晚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216章 根源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62章 勝負未定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379章 戰列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501章 不堪用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246章 核裁軍第66章 走向戰爭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65章 攻擊開始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2章 笑談天下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74章 僥倖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55章 得手第50章 歐戰風雲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60章 幸運兒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30章 偷襲第444章 減負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10章 海軍起航第24章 航母熱潮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97章 將錯就錯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10章 無妄之災第47章 不怕死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18章 逃跑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29章 驟起波瀾第121章 拷問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584章 死衚衕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84章 大選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80章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