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默默無聞

可以說,在這場大戰中,中國海軍陸戰隊是當之無愧的明星。要知道,在廣袤的太平洋戰場上,陸戰隊幾乎是單獨打贏了所有島嶼爭奪戰,而在攻打澳洲大陸與美國本土的戰鬥中更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任務。

只是,人們記住的,往往是陸戰隊的作戰部隊。

在陸戰隊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部隊被很多人忽視了,而這支部隊絕不應該被忽視。

這就是陸戰隊的工程部隊。

大戰爆發前,陸戰隊工程部隊的規模非常小,總兵力不到五千,而且只有大約三千人是工程兵。當時,這支部隊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維護與修繕陸戰隊的營地,而與港口有關的工程任務都由海軍工程兵負責。

大戰爆發後,陸戰隊工程部隊的地位迅速提升。

最初,陸戰隊工程部隊以擴大規模爲主。原因很簡單,陸戰隊的兵力在大戰期間一直在擴充,而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營地,而且原有的營地得擴建,也就需要足夠多的工程兵來完成這些工作。

日本戰敗前夕,陸戰隊工程部隊與海軍工程兵合併。

有趣的是,合併之後的工程部隊沒有成爲海軍中的兵種,而是劃到了陸戰隊名下,而陸戰隊只是海軍的一個兵種。

只是,這並沒有降低工程兵的重要性。

當時,海軍這麼做,主要是爲了減輕負擔。要知道,海軍已經有好幾個兵種了,而且重點是發展艦隊。多出一個兵種,意味着將多出一份支出,而把工程部隊編在陸戰隊名下,只會佔用陸戰隊的經費。

把工程部隊編入陸戰隊,還有一個好處,即能夠提高工程作業效率。

要知道。陸戰隊與艦隊從不分家,至少在大戰期間,陸戰隊與艦隊是綁定在一起的,往往是由艦隊去開闢戰場,陸戰隊負責奪取島嶼,並且守護島嶼上的軍事基地,而工程部隊的價值就在於修建與維護軍事基地。

正是如此。在大戰期間,陸戰隊工程部隊得到了迅猛發展。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陸戰隊工程部隊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二十萬,涉及的作業範圍也從營地修建與維護擴大到港口、機場、倉庫、公路、橋樑、防禦陣地、城市營建、通信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

雖然在規模上,陸戰隊工程部隊不如陸軍的工程兵,但是作業範圍不相上下。

說白了,陸戰隊工程部隊就是海軍的工程兵。

在大戰中,陸戰隊工程部隊很少有上前線的機會。大戰初期,也就是在太平洋上與敵人爭奪島嶼的時候。工程部隊還有參加戰鬥的機會,即幫助作戰部隊修建防禦陣地。某些時候甚至得讓工程兵拿起武器,像步兵那樣戰鬥。可是到了大戰後期,特別是在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工程部隊就幾乎沒有上前線的機會了。主要就是,到這個階段,中國軍隊處於戰略進攻的位置,而且攻打的都是大型島嶼或者是大陸,而在這種面向廣闊戰場的戰鬥中,運動戰取代了陣地戰。中國軍隊很少進行陣地防禦戰,也就不需要工程部隊去修建防禦陣地,因此工程部隊就沒有機會靠近前線。

當然,絕不能因此認爲工程部隊並不重要。

事實上,後方纔是工程部隊的戰場。與修建防禦陣地相比,營建登陸場、修復道路交通等等,更能體現工程部隊的價值。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海軍陸戰隊能夠百戰百勝。工程部隊居功至偉。

說得直接一些,如果沒有強大的工程部隊,中國海軍陸戰隊肯定無法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原因很簡單。強大的工程部隊,爲後勤保障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任何人都應該知道。現代化戰爭中,後勤保障直接決定了軍隊的戰鬥力,一支軍隊有多麼強大,往往由後勤保障能力決定。不管作戰部隊有多麼能打,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後勤保障做支撐,也打不了勝仗。

這一點,在攻打美國本土的戰鬥中體現得極爲明確。

比如,中國海軍陸戰隊的裝備、特別是重型裝備一直算不上先進,而美軍在很多時候都擁有裝備性能上的優勢,特別是在坦克上,美軍的重型坦克與中型坦克都足夠先進,可是中國海軍陸戰隊很少在美軍面前吃敗仗,甚至可以說沒有輸掉一場關鍵戰鬥,主要就是中國海軍陸戰隊有更加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能夠把裝備的性能發揮到極限,而美軍受到後勤保障能力限制,很多先進裝備的戰鬥力都無法發揮出來。在美國西海岸的戰鬥中,美軍很多裝甲部隊就沒有能夠獲得足夠的燃油與彈藥,結果大量戰鬥力強大的坦克在作戰時,只能得到很少的燃油,彈藥就更加緊缺了。這直接導致美軍的坦克手在作戰時,不得不節約使用每一枚炮彈,而且在進行戰術機動的時候,往往受燃油限制,無法到達理想陣地。相比之下,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坦克手就沒有這些顧慮了,不但可以盡情向敵人開火,而且總能抓住有利的機會來對付敵人。

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正是以強大的工程部隊爲基礎。

大戰期間,中國海軍陸戰隊工程部隊的作業效率,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最高的。

比如,在登陸美國西海岸的戰鬥中,陸戰隊工程部隊以平均三天搭建一座臨時碼頭的速度,在短短半個月之內就建好了五條臨時碼頭,把登陸場的物資卸載能力提高到了每天五萬噸以上,確保十個陸戰師能夠得到足夠的補給。

這次,陸戰隊工程部隊的表現同樣搶眼。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工程部隊就在莫比爾灣的登陸場修建了五條臨時碼頭,而且其中兩條是可以供五萬噸級運輸船停靠的大型深水碼頭,而登陸場的物資裝卸能力也達到了每天六萬噸以上。

除了營建登陸場,工程部隊還負責修繕港口。

在攻佔了硫黃島之後,陸戰隊工程部隊花了近半年才使硫黃島軍港恢復運作。僅僅一年多之後,陸戰隊工程部隊就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霍尼亞拉港創造了一個奇蹟,只用了一個月就讓這座遭到嚴重破壞的港口恢復通航。到攻打夏威夷羣島的時候,修復同樣遭到美軍破壞的珍珠港只花了二十四天。等到攻打美國西海岸的時候,陸戰隊工程部隊只用了二十天就讓聖迭戈的北島軍港開始接受運輸船隻。隨後在洛杉磯,陸戰隊工程部隊只花了十五天就讓長灘港恢復運作。

當然,工程部隊的作業能力如此強大,與先進的工程設備有很大的關係。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陸戰隊在戰時採購的非戰鬥設備與物資中,有三分之二是工程設備與物資。

爲此,陸戰隊不但採購了數十艘工程船隻,還購買了大量預製件。

有趣的是,預製件本身還推動一項海運革命,即催生了集裝箱。

在大戰爆發之前,是沒有集裝箱這個概念的,貨物只有兩種,一是散貨,二是液貨。雖然早就有人提出,散裝貨物是提高運輸效率的主要障礙,但是當時沒有任何人想到把散貨打包裝到一起。直到作戰需求催生了各種各樣的預製件,而陸戰隊工程部隊首先提出把這些預製件打包運送,海運部門的工程師纔想到,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運送其他貨物,以次大幅度提高運輸效率。

事實上,戰時用來運送預製件的板條箱就是最早的集裝箱。

當然,這些板條箱的尺寸並不一致,而且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沒有人想過要把用木板拼湊起來的箱子回收再利用。直到戰後,中國海運部門才首次提出用金屬板製造貨運箱,而且統一尺寸。

也正是如此,集裝箱才正式誕生。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中國海軍陸戰隊工程部隊能夠在規模不算太大,至少跟陸軍工程兵相比,其兵力根本就算不上多,以及作戰範圍如此廣泛的情況下,依然有如此高的作業效率,與大量使用預製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以說,預製件是這場戰爭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雖然軍事工程一直是各國軍隊的大難題,困擾了軍事家數百年,但是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先在後方製造好各種設施,再運送到前線組裝起來。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工程預製件能夠大量使用,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工業實力,因此只有在工業時代的戰爭中才能夠得到廣泛應用。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海軍陸戰隊工程部隊把預製件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根據戰後的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海軍陸戰隊工程部隊用掉的預製件的總量在一千五百萬噸左右。

這是個什麼概念?

整個大戰期間,中國軍隊的彈藥消耗量也不過五千萬噸而已。

正是如此,戰後纔有很多人認爲,中國軍隊靠的正是強大的工程兵與以預製件爲代表的先進工程理念打贏了這場戰爭。未完待續

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28章 皇儲給力第8章 人間地獄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43章 出頭鳥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69章 恩仇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75章 夜戰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90章 力挽狂瀾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16章 目的地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159章 復仇第127章 不支第11章 最高效益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86章 圍攻第57章 錢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59章 主動權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84章 核心之爭第30章 始作俑者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129章 意義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55章 農民軍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6章 整裝待發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160章 覺悟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27章 不支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11章 最高效益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246章 核裁軍第57章 開戰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75章 出發第34章 戰爭之門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179章 兄弟第83章 前仆後繼第53章 倒計時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66章 走向戰爭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592章 佔領軍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378章 覺悟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31章 外交家第71章 下基層第116章 目的地第521章 難題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395章 爭取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379章 戰列第98章 游擊隊員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81章 內訌第32章 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