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九四六年初,在同盟國集團解決了政治層面上的問題之後,特別是在發表了針對美國的戰爭宣言之後,攻打美國本土已經不存在任何懸念了,因此集團內部的矛盾轉移到了軍事層面上。
顯然,軍事層面上的問題也不少。
要知道,攻打美國本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跨越太平洋、還是橫渡大西洋,同盟國軍隊遇到的最大問題都是距離,即遙遠的距離讓進攻一方喪失了所有優勢。
從戰略層面上講,橫渡大西洋攻打美國本土最爲可行。
主要就是,大西洋要比太平洋窄得多。
此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
這就是,美國的核心地區是瀕臨大西洋的東海岸地區,以及面對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區,以及美加交界的五大湖地區,而這三塊地區都是面向大西洋,與太平洋沒有半點關係。
在地理環境上,洛基山脈把美國分成了兩部分,而西面的西海岸地區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狹長沿海平原,且面積還不到美國本土的六分之一,東面則是廣袤平原,然後翻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就是美國的東海岸地區了。相對而言,阿巴拉契亞山脈比洛基山脈要低,而且沒有那麼險峻,也就沒有那麼難以逾越。
如果以地理環境爲基礎,那麼登陸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略價值並不大。
說白了。如果不能翻過洛基山脈,就算佔領了美國的西海岸地區,也不可能讓美國當局無條件投降。
要想擊敗美國,就得佔領美國的核心地區。
問題是,如果要攻佔美國的核心地區。特別是集中了美國百分之六十人口與百分之四十重工業的東海岸地區,那麼在美國西海岸地區登陸。然後翻越洛基山脈、橫跨北美洲大陸的難度絲毫不亞於橫渡太平洋。
更要命的是,這條進攻線路還沒有海運保障。
即便中國軍隊攻佔了巴拿馬運河,能夠經巴拿馬運河進入大西洋。也需要在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奪取一座港口。然後才能把物資送到軍隊手裡,而這就需要在此之前建立一條穿過洛基山脈的後勤補給線,或者是在墨西哥灣北岸發動一場大規模登陸作戰行動,兩者的難度都不會低到哪裡去。
由此可見,在戰略層面上,攻打美國西海岸地區只能當成輔助。
真正的核心,依然在大西洋這邊。
事實上,對中國軍隊來說,如果僅考慮軍事上的問題。那麼在大西洋上作戰的難度並不比在太平洋上作戰的難度高多少。
後勤保障方面,只要蘇伊士運河通航,從中國南部港口到英國港口的航線、並不比從中國東部港口到珍珠港的航線長多少。因爲美國潛艇在南海、印度洋與地中海得不到基地的保障與支持,也就無法在這些海域裡活動,因此前往英國的航線要比前往夏威夷羣島的航線安全得多,能夠降低護航標準,減少護航的消耗,而且運輸船隻可能遭受的損失、以及由此產生的附帶損失都要小得多。
這樣一來,把物資與部隊送往英國與送往夏威夷羣島幾乎沒有區別。
從英國到美國本土東海岸的主要港口,最短航線只有五千多公里。最長的航線也不超過七千公里,而從夏威夷羣島的珍珠港到美國西海岸的主要港口,最短航線有三千多公里,最長的在接近五千公里。
顯然,這方面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更重要的是,在英國到美國東海岸之間,還有幾座大型羣島,可以供軍隊立足,做爲攻打美國本土的前進基地,也就大大縮短了進攻距離。比如,位於大西洋中央的亞速爾羣島與靠近美國本土的百慕大羣島與巴哈馬羣島。這些羣島中,都有面積足夠大的島嶼,也就有很高的軍事價值。
在夏威夷羣島到美國西海岸之前,就沒有多少島嶼,而且僅有的幾座島嶼離美國本土都非常近。更重要的是,這幾座島嶼都靠近墨西哥,也就是在靠近美國本土西海岸南部地區的地方。
如此一來,如果在大西洋方向上發起進攻,同盟國軍隊可以從英國出發,首先攻打亞速爾羣島與百慕大羣島,如果有必要還可以攻打巴哈馬羣島,以及紐芬蘭島,然後再登陸美國本土。這樣一來實際的進攻距離可以控制在一千五百公里以內,也就是中型轟炸機與遠程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內。
顯然,從夏威夷羣島發起進攻,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到時候,中國軍隊必須跨越三千多公里的距離,直接在美國本土登陸,或者是在靠近美國本土的某座大型島嶼上登陸。
從軍事層面上講,顯然前者的作戰難度要低得多。
當然,在大西洋上作戰,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勢。
這就是,中國軍隊不是唯一的進攻力量,德意志第二帝國、意大利等盟國,也會出動作戰部隊。
顯然,這有助於降低中國軍隊的作戰損失。
當然,在大西洋上發起進攻,還有很多看上去不那麼明顯,但是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的好處。
比如,可以就近獲得必要的作戰物資,特別是消耗量極大的彈藥。
原因很簡單,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武器裝備的口徑標準上基本一致,大部分彈藥都能夠通用。比如,中德兩國陸軍有百分之八十的炮彈可以通用,而各類槍彈的通用率高達百分之百。即便是航空炸彈,在更換了掛載接口之後也能通用。如此一來,中國軍隊就能夠直接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兵工廠獲取至關重要的彈藥,而不是必須從國內送過來,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後勤保障負擔。
事實上,除了彈藥,中德兩國軍隊武器裝備本身的通用率就不算低。
要知道,當時中國陸軍的大部分坦克,都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有關,而且很多種坦克實際上就是仿製的。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的主力轟炸機全部來自中國,或者是由中國的飛機制造廠授權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生產。這樣一來,在戰鬥中受損的武器裝備,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就能修理。
顯然,跨大西洋航線要比跨太平洋航線短得多。
正是如此,在中國軍隊內部,支持在大西洋上發起進攻的聲音並不低,甚至連很多高級將領都認爲,只有放棄太平洋,把重點轉向大西洋,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小的代價擊敗美國。
如果只考慮軍事層面上的問題,這麼說沒有錯。
問題是,軍隊是爲政府服務的,戰爭是爲政治服務的。
顯然,就算中德的關係極爲親密,沒有任何間隙,中國軍隊在大西洋上作戰也會遇到很多軍事之外的問題。
說白了,除非到了別無選擇的地步,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國絕對不會讓中國軍隊成爲大西洋戰場上的主角。
對此,中國高層有非常清楚的認識。
說白了,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肯承認現實,即在大戰結束之後,只有中國有能力成爲世界霸主,而且中國也是唯一的世界霸主,那麼在一九四五年底,中德就不會爲戰略趨向達成多項秘密協議了。
認清這一點,就不難得出結論了。
這就是,即便最後得把重點轉到大西洋上,也不應該放棄太平洋上的進攻行動,而且也只有在太平洋上證明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即中國軍隊有能力跨越數千公里的距離登陸美國本土之後,中國軍隊才能夠在大西洋上成爲主角,也才能夠讓德意志第二帝國心甘情願的交出主導權。
如此一來,就必須攻打美國西海岸地區。
至於能夠藉此擊敗美國,或者說是能否翻越洛基山脈,能否向東橫掃北美大陸,能否推進到大西洋的海岸上,那還不是這個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把第一支軍隊送上美國本土之前,也沒有必要考慮那麼長遠的事情。
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中國高層的意見非常統一。
由此,中國軍隊在一九四六年的基本任務也就定了下來,那就是務必在年底之前登上美國本土。
雖然這絕對不是海軍單獨就能完成的任務,畢竟登陸一座大陸與攻打一座島嶼有着本質上的區別,而之前攻打澳洲大陸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僅靠海軍,絕對不可能把成千上萬的軍隊送上北美大陸,更不可能讓這支軍隊站穩腳跟。當時在一九四六年上半年,這基本上就是海軍的任務。
這個任務,責無旁貸的交到了顧祝同的手上。
當時,馮承乾爲了讓顧祝同集中精力準備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把掃蕩太平洋上其他島嶼的作戰任務丟給了西南太平洋戰區。後來,馮承乾還專門組建了東南太平洋戰區,由其專門負責與攻打美國本土無關的作戰行動。
只是,顧祝同需要的不僅僅是集中精力,他還需要更加強大的艦隊。
所幸的是,到了一九四六年,顧祝同最不需要操心的就是艦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