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引狼入室

多佛海戰,終於讓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在這場大戰中嚐到了勝利的滋味。

要知道,在此之前,公海艦隊就沒有在海戰中取得過勝利。擊沉英軍“鷹”號航母的那場戰鬥,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執行的是破交任務,而且編在破交艦隊裡,與公海艦隊沒有關係。

當然,這場海戰的意義還不僅於此。

可以說,多佛海戰直接決定了英國的命運。

雖然英國當局嚴密封鎖了消息,甚至讓本土艦隊的官兵留在海軍基地裡面,不準與外界進行通信聯絡。爲此,英國當局還動用了憲兵部隊。但是消息依然不翼而飛,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英國。

對英國軍民來說,這絕對是比倫敦遭到大轟炸更加慘重的打擊。

要知道,英國皇家海軍是英國的支柱,而本土艦隊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支柱。

沒有了本土艦隊,也就沒有了英國皇家海軍,也就沒有了保衛本土的部隊,也就不可能阻止德軍登上英倫三島。

雖然按照英國當局公佈的消息,英國皇家海軍沒有戰敗,本土艦隊依然有四艘快速戰列艦可用,而且美國將在近期把兩艘已經建成服役的“依阿華”級戰列艦派來,皇家海軍依然掌握着北海的制海權。此外,英國當局還宣稱,在多佛海戰中擊沉了德軍的兩艘主力艦,並且重創了另外兩艘主力艦。但是英國當局的宣傳根本沒有產生效果。一時之間,英國國內瀰漫着悲觀的戰敗情緒。

事實上,連很多高層都認爲英國已經戰敗了。

隨“安森”號返回朴茨茅斯後,坎寧安就對前來接他的海軍大臣提到。英國已經在多佛海戰中輸掉了這場戰爭。

戰後,根據英國當局的資料,連丘吉爾都認爲英國戰敗了。

只是,這些人不會公開自己的想法,更不會向公衆承認英國即將戰敗。

十一月十一日,也就是多佛海戰結束後的第二天,丘吉爾就跟羅斯福通了電話,明確提出美軍必須把兩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派往北海。編入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英國纔有望多堅持幾個月。

當時,羅斯福也答應了下來。

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十一月十一日夜間。意大利艦隊經直布羅陀海峽進入了大西洋。

此時,就算美軍立即讓兩艘“依阿華”級戰列艦出動,也不可能趕在意大利艦隊到達威廉港之前到達英國的港口。

當然,美軍沒有笨到這個地步。

要知道,在十日下午。美軍就收到了較爲確切的情報。公海艦隊裡,只有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遭到重創,恐怕得在船塢裡躺上幾個月。雖然幾天之後,美軍又收到了確切消息。“腓特烈三世”號也有所損傷,維修工作恐怕得持續一個月。而“威廉一世”號至少得花半個月來修理受損的尾部主炮炮塔。但是不管怎麼說,公海艦隊依然保持着較爲強大的戰鬥力。而且肯定能在本土艦隊之前恢復過來。更重要的是,意大利艦隊肯定能夠及時到達威廉港。這樣一來,即便把“腓特烈三世”號與兩艘戰列巡洋艦排除在外,到時候公海艦隊也有七艘戰列艦可用。

顯然,英國皇家海軍的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雖然“安森”號、“豪”號、“馬薩諸塞”號與“亞拉巴馬”號都逃了出來,但是這四艘戰列艦都遭到重創。“安森”號與“豪”號的損傷極爲嚴重,前者在進入朴茨茅斯港的時候都快沉沒了,而後者更是被拖船拖進港口的。按照英國皇家海軍的估計,這兩艘戰列艦的維修工期不會短於半年。兩艘美艦的情況稍微好一點,但是德軍的航空炸彈也不是吃素的,其維修工期沒有半年,也有三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把兩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派過去,就得直面七艘戰列艦。

即便“依阿華”級的戰鬥力極爲強大,比“腓特烈三世”還要強一些,但是以二對七是不會有半點勝算的。

十一月十二日,美國海軍部長就向總統提出,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增援英國皇家海軍。

當然,羅斯福也不是笨蛋。

連平民都看得出來,英國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即便美國傾盡全力,也不見得能夠讓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繼續堅持下去。那麼,在這個時候繼續往英國身上押重注,無疑是在拿美國的未來開玩笑。

結果就是,羅斯福以兩艘戰列艦還沒有完成訓練爲由,委婉的拒絕了丘吉爾的請求。

顯然,美國總統這種出爾反爾的做法,讓丘吉爾十分失望,甚至極端絕望。

沒有了來自美國的援助,英國還能堅持下去嗎?

對丘吉爾來說,此時恐怕是多堅持一天算一天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經過了近二十天的漫長航行之後,意大利艦隊終於抵達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威廉港。

此時,“威廉一世”號已經修復。

當天,雷德爾親自登上了“威廉一世”號,到港口外迎接了遠道而來的意大利艦隊。

有趣的是,到這個時候,意大利艦隊的戰略價值已經不存在了。

要知道,在美國拒絕向英國增派戰艦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已經掌握了北海的制海權。即便“威廉一世”號沒有出港,而是在港口內等待“腓特烈三世”號修復歸隊,德軍的戰艦也能在北海上自由航行。

此外,攻打英國本土,也未必用得着意大利艦隊。

當然,也不能因此否認意大利艦隊的價值。正是有了意大利艦隊,美國海軍纔沒有繼續向英國增派戰列艦,也才使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能夠奪得北海的制海權,並且動用巡洋艦封鎖英國本土。

如果沒有意大利艦隊,就不會有如此有利的局面。

此外,意大利艦隊的到來,直接推動了德軍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

當然,麻煩也來了。

要知道,爲了爭取意大利海軍出動艦隊,德意志第二帝國做出了很多讓步,還開出了很多誘人的條件。這其中,就包括讓意大利軍隊參與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並且在戰後爲意大利軍隊劃出一塊佔領區。

問題就在這裡。

到這個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已經不想讓意大利插手英國,也不需要意大利派遣的作戰部隊,而是企圖單獨佔領英國。

結果就是,在制訂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計劃時,雙方出現了嚴重分歧。

同盟關係,並不能掩蓋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

十一月二十五日,馮承乾接到了意大利海軍司令的電報。在無法單獨壓制住德意志第二帝國,讓帝國當局兌現承諾的情況下,意大利當局只能求助於中國,希望中國以盟國身份出面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施壓。

當然,這不僅僅是外交行動。

說白了,在戰爭期間,實力就是一切。

當時,意大利海軍司令提出,希望中國海軍儘快派遣一支艦隊進入大西洋,參與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行動。

顯然,這樣一來,中國就與英國掛上了關係。

在此情況下,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國立場強硬,能夠左右歐洲局勢,也不可能同時壓制住意大利與中國。

原因很簡單,中國並不需要依靠德意志第二帝國。

可見,中國的加入,就是爲了平衡德意關係,讓意大利能夠獲得進駐英國的機會,也讓意大利能夠在戰後成爲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

顯然,馮承乾不會錯過如此好的機會。

要知道,沒有正當的理由,中國海軍就不會出兵大西洋,特別是在英國即將戰敗,而美國海軍的主力又被牽制在太平洋上的時候,中國海軍沒有任何理由把艦隊派過去,而意大利海軍發出的請求,正好爲中國海軍提供了一個充足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簡單的軍事行動。

此時,中國陸軍已經把戰線推進到了兩河河口地區,一支擔任快速突擊任務的裝甲部隊甚至到達了巴格達郊外。相反,德軍在中東與海灣地區的進攻行動依然不太順利,主力部隊還在伊朗的山區裡與英軍鏖戰。

可以說,要不了多久,中國軍隊就能佔領海灣地區。

即便德軍立即從土耳其南下,也不能保證佔領整個中東地區,因此也就不可能在中東與中國分庭抗禮。

可以說,在中東這塊戰場上,中國已經佔到了便宜,甚至有機會插足地中海。

在此情況下,趁機向大西洋擴大影響力,自然是中國的下一步戰略計劃,而基礎就是把艦隊派往大西洋。

十一月二十六日,馮承乾回到北京,跟幾名主要領導人商量出兵大西洋的事情。

顯然,劉伯恩、吳鐵生與劉亞光不但不會反對,還非常支持馮承乾的主張,即趁此機會進軍大西洋。

只是,陸軍與空軍都幫不上忙。

陸軍的作戰部隊還在海灣地區,而在大西洋上沒有中國的軍事基地,也就無法往大西洋派遣航空兵。

這個艱鉅的任務,只能由海軍來完成。

那麼,中國海軍有足夠的能力出兵大西洋嗎?(未完待續)

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16章 以退爲進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98章 回家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63章 體能極限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533章 陷阱第156章 撤退第35章 逼談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436章 反擊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584章 死衚衕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43章 消耗品第97章 秘密潛入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75章 臨時搭檔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3章 戰端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94章 混血兒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3章 犧牲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69章 打壓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26章 熱身活動第216章 根源第87章 絕地反擊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34章 戰爭之門第129章 意義第71章 替死鬼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06章 閃擊戰第383章 轉折點第68章 再接再厲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103章 激戰第51章 中立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11章 主動出擊第94章 混血兒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5章 元勳第16章 慢半拍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244章 發現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497章 苦戰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75章 好消息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23章 將計就計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81章 內訌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37章 後遺症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132章 時機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334章 進軍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