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龍架機升空的時候,南雲忠一正下令讓防空戰鬥機升空。
在此之前,聯合艦隊上空只有十二架防空戰鬥機,而且防空遮蔽範圍不到一百公里。那架“零”戰也是在無意之間發現了鄧小林駕駛的“雪雕”。可惜的是,南雲忠一在收到了防空戰鬥機的報告,還沒來得及安排戰鬥機加強防空巡邏,鄧小林就發現了聯合艦隊,並且及時發出了報告。
最終,鄧小林也沒能逃脫,在向南飛行了大約二十公里後,被一架“零”戰追上。因爲機翼原本就已受損,所以“雪雕”在俯衝之後沒有能夠及時拉出。所幸的是,“零”戰上的日本飛行員只在“雪雕”墜海點上空盤旋了不到五分鐘就飛走了。因爲並不是垂直砸落到海面上的,而是在拉起的過程中,斜着衝入大海,所以鄧小林與田擎宇只受了輕傷。更加幸運的是,“雪雕”的座艙蓋只有兩道裂縫,而沒有碎裂,因此海水沒有立即涌入座艙。最後兩人用自衛手槍打隨了座艙蓋,成功逃了出來。在海面上漂泊了近二十個小時後,兩人被西太平洋艦隊的一架水上飛機救了回去。在等待救援的時候,兩人親眼目睹了聯合艦隊航空戰隊覆滅的全過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被中國海軍的偵察機發現,意味着航空戰隊已經暴露行蹤。
南雲忠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山本五十六彙報情況,緊接着就下令加強防空戒備,可是問題來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航空戰隊也在爲攻擊做準備。
更重要的是,山本五十六早就下了命令,讓南雲忠一在發現了中國艦隊之後立即發起攻擊。
也就是說,被偵察機發現的時候,聯合艦隊的飛行甲板上擺滿了飛機。
雖然與中國航母一樣,擔任護航任務的戰鬥機放在最前面,首先起飛,但是如果讓護航戰鬥機去執行防空任務,首先就得卸下副油箱,然後還得等到戰鬥機全部升空之後,用前端的升降機把備用戰鬥機送上飛行甲板。可以說,這一整套作業,即便花不了一個小時,也至少需要四十五分鐘。
問題是,在四十五分鐘之內,聯合艦隊派出的偵察機就將到達最大偵察半徑上。
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很有可能收到偵察報告,而南雲忠一顯然不可能在安排護航戰鬥機的同時出動攻擊機羣。
南雲忠一沒有猶豫,畢竟他已經暴露了,而且誰也無法證偵察機一定能發現中國艦隊。
奇怪的是,山本五十六沒有給南雲忠一回電,似乎十分信任南雲忠一能夠妥善的應對突發情況。
當然,這肯定與山本五十六不精通航空作戰有關。
山本五十六並不知道,南雲忠一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即沒有在加強艦隊防空的時候暫時放棄攻擊中國艦隊的想法。
要知道,在出防空戰鬥機後,日本航母上的攻擊機與轟炸機依然停留在飛行甲板上。
更要命的是,這些戰機全部裝滿了燃油、掛好了魚雷與炸彈,甚至連飛行員都進入了座艙,就等偵察機發回消息。
顯然,首先來到的不是偵察機的報告,而是中國艦隊的攻擊機羣。
準確的說,是前出的護航戰鬥機。
十點十五分,由童志遠少校率領的第一批十二架“猛禽”到達聯合艦隊附近,隨即遭到近二十架“零”戰攔截。
顯然,“零”戰的飛行員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出到來的是威脅不大的戰鬥機。
原因很簡單,“猛禽”與“雪雕”採用的都是十二缸星型發動機,區別只是“猛禽”的冷卻風進氣口在機鼻下方,而“雪雕”是在機腹處,在其他外形特徵上,最大的區別也就是前者爲單座,後者爲雙座。
事實上,在較遠的距離上,根本無法分辨出這兩種戰機。
更重要的是,“猛禽”機羣在俯衝轟炸機的常用進入高度、即四千米左右逼近,也就很容易讓日軍產生誤判。
這場戰鬥,幾乎沒有多少懸念。
日機不但數量更多,而且“零”戰的格鬥性能明前優於“猛禽”,在纏鬥中有着極爲明顯的優勢,而“猛禽”往往只能通過高速俯衝擺脫“零”戰。說得簡單一些,“零”戰的水平機動性能更加出色,而“猛禽”的垂直機動性能稍微好一點。如果能夠合理的利用出色的俯衝性能,“猛禽”不見得會落敗。可惜的是,並非所有“猛禽”的飛行員都掌握、或者知道這一點。
五分鐘不到,“猛禽”機羣就只剩下童志遠與他的僚機了。
雖然在這五分鐘內,也有七架“零”被擊落,而且其中三架是童志遠的個人戰果,還有兩架是童志遠與僚機的共同戰果,但是空中還有十多架“零”戰,而童志遠只能得到僚機的掩護。
也就在這個時候,第一批俯衝轟炸機羣到達。
該機羣有二十四架“雪雕”,即來自“秦始皇”號與“漢高祖”號的的俯衝轟炸機,而由“漢武帝”出動的十二架“雪雕”還在後面大約一百公里處,大概要在十點半左右才能到達航空戰隊上空。
也就是說,原本應該在一起的三十六架“雪雕”分成了兩個機羣,而且到達時間相差了十分鐘。
千萬不要小看這十分鐘,更不要小看三十六架與二十四架的區別。
要知道,此時航空戰隊上空總共也就只有二十多架防空戰鬥機,其中至少有十架在追擊兩架護航戰鬥機。也就是說,能夠攔截俯衝轟炸機羣的“零”戰只有十多架。如果三十六架“雪雕”同時到達,至少有半數能夠突破由防空戰鬥機組成的遮蔽網,進入航空戰隊的內層防空網。在防空戰艦上的高射炮投入戰鬥之後,日本戰鬥機肯定不會跟進,因爲高射炮的炮手在電光石火般的戰鬥中,根本沒有時間去分辨敵友,會在第一時間向最近的、或者是最有威脅的戰機開火。
只有二十四架“雪雕”到達,結果就截然不同了。
在突破“零”戰組成的防空遮蔽網的時候,八架“雪雕”被擊落、四架被擊傷,還有四架被迫提前扔掉炸彈進行規避。
最終,只有八架成功突破。
可惜的是,這八架也沒能全部投下炸彈,其中三架在俯衝前被高射炮擊落,兩架在進入俯衝之後被擊落,只有三架投下了炸彈,而且其中一架在改出俯衝的時候,被“赤城”號上的高射炮打得凌空爆炸。
更可惜的是,三枚炸彈全都投偏了。
也就在“赤城”號,以及掩護“赤城”號的“愛宕”號重巡洋艦集中火力攔截俯衝轟炸機的時候,第二批攻擊機羣到達。
不是十二架“雪雕”,而是由“秦始皇”號出動的八架“蜻蜓”。
當時,李向龍總共安排了二十四架“蜻蜓”執行魚雷攻擊任務,但是隻有“秦始皇”號上的八架順利升空,“漢武帝”號與“漢高祖”號上的八架都沒能及時升空,因此也就沒有會合到一起。
這八架“蜻蜓”魚雷攻擊機對航空戰隊發起了自殺式的攻擊。
別忘了,空中還有二十多架“零”戰呢。
雖然在“蜻蜓”機羣到達的時候,追擊童志遠的“零”戰還沒有返回,但是阻擊了俯衝轟炸機羣的“零”戰已經到位。結果就是,在十多架“零”戰的攔截下,八架“蜻蜓”無一逼近航空戰隊,全在離目標戰艦還有近二十公里處被擊落,而且八架“蜻蜓”上的十六名飛行員無一倖免。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
八架“蜻蜓”全部犧牲了,可是它們的犧牲並非毫無價值。
要知道,魚雷攻擊機是從低空進入的,而俯衝轟炸機是從高空進入的。
爲了攔截八架“蜻蜓”,十二架“零”戰俯衝到了低空。更重要的是,“零”戰的垂直爬升性能並不理想,從海平面爬升到五千米高度上,至少需要六分鐘,比“猛禽”多了一分多鐘。
這六分鐘,改變了“赤城”號的命運。
十點半,第二批“雪雕”到達。
空中,竟然沒有一架“零”戰前去攔截!原因很簡單,追擊童志遠的十架“零”戰在一百多公里之外,而俯衝到低空的十二架“零”戰還在爬升,另外兩架“零”戰在攔截第一批“雪雕”的時候被擊傷,已經退出戰場。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二批“雪雕”對“赤城”號發起了致命一擊。
在不到三分鐘的防空攔截中,“赤城”號與“愛宕”號上的高射炮只擊落了三架,另外九架“雪雕”全部進入俯衝,並且順利投下炸彈。
生死攸關的時刻,“赤城”號如同一頭遭到蜜蜂攻擊的狗熊,在蔚藍的大海上瘋狂搖擺着笨重的身軀,想要避開從天而降的炸彈。可惜的是,龐大的航母肯定沒有輕巧的戰機那麼靈活。
在連續六枚炸彈失的之後,第七枚炸彈終於擊中了“赤城”號。
這枚炸彈,也足夠葬送“赤城”號了。
別忘了,“赤城”號上還用鐵鏈繫着數十架裝滿了燃油、掛好了炸彈與魚雷的戰機,而這些戰機,都是一觸及發的大威力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