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腓特烈大帝”號在威廉港造船廠開工。
雖然這艘戰艦在設計上存在很多缺陷,特別是過低的航速,但是作爲德意志第二帝國近年來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艦,仍然受到了高度重視。當天,腓特烈三世、維多利亞皇后、威廉皇儲等皇室成員,以及帝國宰相俾斯麥、海軍戰爭大臣馮承乾等帝國官員親臨現場,由腓特烈三世親自主持開工典禮。兩年後,威廉皇儲親手將一瓶香檳砸向艦首,把這艘巍峨鉅艦送入了大海的懷抱。
開工典禮上,馮承乾也非常激動。
這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親手打造的第一艘戰艦。雖然他知道,今後還會有更多的戰艦由他完成,但是做爲把新興海上列強的締造者,馮承乾仍然過於忘懷,顯得比任何人都要投入。
“腓特烈大帝”號開工建造,在國際上也颳起了一股風潮。
英國報紙在高度重視的同時,也忍不住嘲笑德國人不懂得海軍,竟然耗費巨資建造一艘速度比烏龜還慢的戰艦。《泰晤士報》的評論最爲貼切:“腓特烈大帝”號既打不過、也跑不過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在海戰中不但沒有取勝的機會,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是一艘毫無價值的戰艦。
英國人高傲,那是有資本。
只是,其他國家也跟着起鬨,比如法國與俄國的報紙都大肆貶低“腓特烈大帝”號,連意大利的報紙也沒有筆下留情。
這些國家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本嗎?
也許法國有,因爲法國曾經擁有世界第二的艦隊,現在的法國海軍也強於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
至於俄國、意大利等國,根本沒有嘲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資格。
只有一點不可否認,“腓特烈大帝”號掀起了新一輪造艦風潮,也可說是十年之後海軍軍備競賽的熱身活動。
當月,英國皇家海軍就提出建造全裝重型火炮主力艦。
緊接着,法、俄、意等國也相繼提出了相關的造艦計劃,連奧斯曼帝國與奧匈帝國也出臺了類似的計劃。
只是,此時的技術水準,還不足以建造真正意義上的“無畏”艦。
在認識到了技術上的難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首先知難而退,降低了造艦規模與新戰艦的技術標準,既仍然採用三脹往復式蒸汽機,配備三十倍徑重炮,最終受財政預算影響僅建成一艘。
英國皇家海軍知難而退,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卻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在制定下一年度財政預算的時候,馮承乾利用“腓特烈大帝”號順利開工的機會,提出再建造一艘主力艦。雖然俾斯麥表示反對,認爲帝國沒有必要急於擴充艦隊規模,但是腓特烈三世對“腓特烈大帝”號的性能不太滿意,認爲有必要建造一艘性能更加先進、也更加強大的戰艦。
最終,在腓特烈三世的支持下,新戰艦的建造工作確定了下來。
帝國政府撥款一百二十萬帝國馬克,再由戰爭部湊款六十萬帝國馬克,在一八九零財年度建造一艘超級鐵甲艦。
爲了表示支持,腓特烈三世把這艘戰艦命名爲“威廉大帝”號。
也就是說,腓特烈三世用他父親、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國皇帝的名字,爲這艘還未問世的戰艦命名。
隨後,威廉皇儲自願爲該艦捐贈了十萬帝國馬克。
皇帝親自爲戰艦命名,皇儲帶頭捐款,立即在帝國國內颳起了捐款風潮,短短一個月內帝國戰爭部就收到了一百四十萬捐款。雖然只有少數來自平民百姓,但是自願捐助的民衆多達上百萬。
經費不成問題,其他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年底,馮承乾把提爾皮茨調了回來,讓他負責戰爭部的日常行政事務,自己則去了威廉港造船廠。
雖然只過了幾個月,但是在設計“腓特烈大帝”號時存在的很多問題都已得到解決。
由克虜伯兵工廠開發的三百五十毫米巨炮進展順利,只是這種火炮只有三十倍徑,穿甲威力嚴重不足,馮承乾希望得到的是一種穿甲威力足夠巨大的火炮,所以委託克虜伯兵工廠開發四十倍徑的三百毫米艦炮。三聯裝炮塔的研製工作進展順利,即便無法配備“腓特烈大帝”號,也肯定能配備“威廉大帝”號。
讓馮承乾有點意外的是,得到帝國戰爭部的經費支持後,曼斯鋼鐵廠在表面滲碳硬化裝甲鋼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幾名年輕的技術專家想出了很多好點子,正在努力實現量產。
只是,在設計“威廉大帝”號的時候,仍然有一道邁不過去的難關。
這就是動力系統。
雖然馮承乾爲帝國工程師指明瞭方向,即細管鍋爐與蒸汽輪機,但是技術突破需要雄厚的積累,而帝國欠缺的就是積累。
別說在設計階段,即便三年之後,“威廉大帝”號建成時,帝國在細管鍋爐與蒸汽輪機領域也沒取得重大突破。要到十年後,也就是一九零零年前後,帝國才能製造出夠用的蒸汽輪機。
通過設計“腓特烈大帝”號,馮承乾對戰艦的設計工作有了較爲深刻的認識。
設計一艘戰艦,首先考慮的就是動力系統,即首先根據性能指標大致定下動力系統的大致輸出功率,再結合動力設備的性能確定需要採用多少臺鍋爐、多少臺蒸汽機,也就能夠確定動力系統所佔噸位,然後在剩餘噸位中分配裝甲、火力等系統所佔噸位,從而訂下大致的設計方案。
動力系統性能落後,意味着要佔用更多的噸位,也就意味着其他系統必須精簡。
“威廉大帝”號的總撥款爲一百六十萬帝國馬克,扣除設計費用之後,建造費用在一百三十萬帝國馬克左右。
以此標準,可以大致確定“威廉大帝”號的標準排水量在一萬四千噸左右。
僅從排水量上看,“威廉大帝”號的性能比“腓特烈大帝”號高出了一大截,因此有更多的噸位用於裝甲與火力。
問題是,“威廉大帝”號絕對不能是一艘最大航速只有十二節的主力艦。
爲了說服宰相俾斯麥,腓特烈三世明確表示,“威廉大帝”號的最高速度必須達到同期戰艦的平均水平。
以當時的標準,就應該達到十六節。
確定了噸位與航速,就能大致推算出,“威廉大帝”號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至少要達到一萬六千馬力。考慮到艦型在設計的時候會受火力系統佈局影響,所以動力系統的設計輸出功率還應適當提高。
以一萬八千馬力爲準,“威廉大帝”號得安裝十六座鍋爐與四臺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算上三千五百海里續航力所需的一千五百噸燃煤,動力系統佔用了五千噸。除掉船體基本結構佔用的四千五百噸,其他設備佔用的數百噸,留給裝甲與火力的僅有四千噸,顯得很不充足。
設計的時候,必須有所捨棄。
捨棄火力,還是捨棄裝甲?
如果捨棄火力,“威廉大帝”號只能配備兩座三百毫米長倍徑火炮的三聯裝炮塔,火力連“腓特烈大帝”號都比不上。如果捨棄裝甲,“威廉大帝”號在配備三座炮塔時,防護能力連“薩克森”級都不如。
當時,大部分工程師都認爲,應該捨棄火力。
即便只有兩座三聯裝炮塔,“威廉大帝”號也有六門主炮,在同時代的鐵甲艦中屬於中游水準。一些工程師提出,應該採用三座雙聯裝炮塔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在實戰中提高炮塔的生存能力。
只是,馮承乾再次堅持己見,認爲應該捨棄防護。
毫無疑問,馮承乾的認識是超前的,而且非常超前。
炮塔的數量、佈置方式、以及火炮的安裝方式,將直接決定艦體結構,而在後期改進的時候,最不能動的就是艦體結構。所以在馮承乾看來,捨棄裝甲之後,“威廉大帝”號還能在今後的改進中煥發青春。
說得簡單一些,在動力系統的性能得到提升之後,可以通過改進動力系統,在不影響其他性能的情況下,增大戰艦的排水量,從而通過增強裝甲厚度的方式增強防護能力,火力則能得到保留。
只是,這種設計方式,過得了腓特烈三世那一關嗎?
要知道,這是德皇親自下令建造的戰艦,還以先皇的名字命名,如果又是一個二不掛五的半吊子,肯定無法向德皇交代。
這次,馮承乾又耍了個小花招。
按照他的要求,“威廉大帝”號被設計成了一艘三炮塔戰艦,而且別具一格的採用了兩前一後的炮塔布置方式,即兩座炮塔位於首樓之前,另外一座炮塔位於副艦橋後方,其中前兩座炮塔爲揹負式。至於裝甲防護,馮承乾只要求重點保護炮塔、司令塔、彈藥庫、鍋爐艙與輪機艙。
顯然,當時沒有一個工程師認可這種設計方法。
要知道,“威廉大帝”號除了主要部位之外,其他部位幾乎沒有裝甲防護,即便是小艇上的火炮也能洞穿。
馮承乾沒管那麼多,拿到設計草圖之後就遞交給了腓特烈三世。
所幸的是,德皇不懂海軍,也不懂戰艦,看不出其中的問題,特別是被馮承乾刻意抹掉的裝甲防護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