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黔驢技窮

美國會參戰嗎?

如果在一九一五年上半年,只要英法、特別是英國能夠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美國就肯定會參戰。可惜的是,英國當局錯過了這個最佳時機。等到英國佬發現,如果沒有美國,協約國集團將打輸這場戰爭的時候,再要美國參戰,就不是那麼簡單的問題了,甚至不大可能。

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早在一九一四年底,英國就在慫恿美國參戰。

雙方進行秘密接觸的不是政府官員,而是銀行家。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戰爭的最大獲益者就是銀行家,因爲戰火摧毀了一切,而這正是銀行家牟取暴利的基礎。

當時,美國的銀行家明確提出,要讓美國參戰,英國必須答應一個條件,即承認美國銀行體系的霸主地位,也就是承認美元的國際地位,由美國銀行掌控國際金融,美元至少應該獲得與英榜平等的地位。

可惜的是,高傲的英國人拒絕了這個並不算高的要求。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雖然美國銀行開始資助英國,爲英國發放了大量戰爭貸款,但是也同時爲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了戰爭貸款,並且使美國銀行家制訂了一系列的行動準則,即根據戰場局勢,在交戰雙方身上各押一定比裡的賭注,以此確保在戰爭結束之後,美國是最大的贏家。

正是如此,在挪威海戰之後,美國銀行家開始看好德意志第二帝國。

由此可見,如果在一九一四年底或者一九一五年初,英國當局能夠認識到,即便英國打贏了這場戰爭,也會輸掉世界霸權,從而理智的承認美國的霸主地位,至少與美國分享世界霸權,那麼美國就會參戰。

可惜的是,當時英國當局沒有人認清這一點。

甚至可以說,直到挪威海戰結束,英國當局也沒有如此清醒的認識,仍然認爲英國能夠通過取勝,保住排他性的世界霸權,讓所有敢於覷覦英國霸主地位的國家退避三舍,繼續維持獨霸局面。

等到英國當局認清楚這一點的時候,已經鼻時太晚了。

挪威海戰之後,英國政府正式開始與美國聯邦政府接觸,並且暗示美國當局,只要美國參戰,英國就將承認美國擁有同等的國際地位,與美國共同分享全球利益,甚至承認美國在海權上擁有與英國同等的地位。

問題是,美國當局此時己經認識到,參戰的風險、以及所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說白了,英國提出的條件,遠遠抵消不了美國付出的代價。

結果就是,美國當局、或者說是在幕後主導着美國政權的利益集團,特別是銀行與軍火利益集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英國皇家海軍在戰後必須退縮到北大西洋中線以東,放棄在大西洋沿岸的所有殖民地,在其他殖民地承認美國擁有同等的權益,並且由美國主導國際金融。

顯然,這樣的要求,超過了英國的承受範圍。

拖了幾個月,隨着沙皇俄國倒下,英國拖不下去了。

相反,美國卻可以隔岸觀火。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國只要維持之前的政策,即在佔據了優勢的一方身上押更多的賭注,美國就將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勝利者。說得簡單一些,不管是協約國集團、還是軸心國集團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戰火都將摧毀參戰的歐洲列強,勝利的一方根本不可能在戰後成爲世界級大國。到時候,呆在戰場之外的美國,憑藉雄厚的國力、豐富的資源、衆多的人口將自然而然的取代英國,成爲全球霸主,至少能夠獲得與英國同等的地位,與英國分享全球霸主的好處。

更重要的是,這個結局不由英國當局的主觀意願決定。

說得簡單一些,就算英國不肯服輸,而且擊敗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會因爲巨大的戰爭消耗淪落爲二流國家。

相反,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打贏了這場戰爭,也同樣會因爲巨大的戰爭損失,無法在戰後填補英國崩潰所留下的勢力真空,更不可能立即與美國打上一仗,因此美國將順理成章的取代英國。

如此一來,是否參戰對美國獲得的利益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那麼,美國還會積極參戰嗎?

十二月二十四日,博納一勞到達華盛頓。

雖然威爾遜非常熱情的迎接了遠道而來的客人,並且專門在白宮爲博納一勞舉辦了聖誕節晚會,但是在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威爾遜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應有的素質,沒有輕易做出讓步。

對博徑勞來說,一九一五年的聖誕節過得並不輕鬆。

有趣的是,威爾遜在款待博納一勞的時候,美國國務卿卻在接待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特使。更讓博納一勞沒有想到的是,在他離開華盛頓的第二天,美國國會批准了一項針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貸款法案,把由聯邦政府擔保的貸款額度提高到了四十億帝國馬克,並且允許德意志第二帝國延遲償還之前的貸款。

顯然,博納一勞的華盛頓之行沒有獲得任何實質性的好處。

當然,這也與戰場局勢有關。

從十一月開始,帝國海軍用於封鎖英國本土的艦艇已經超過三百艘,其中包括一百二十艘潛艇。

爲了避免開罪美國,帝國海軍在英國本土周圍,特別是在北大西洋方向上設置了兩道封鎖線。外圍封鎖線由破交戰艦負責,任何經過該區域的船隻都需要接受帝國戰艦的檢查,如果運載了禁運品,將由帝國戰艦押送到帝國港口,在卸下貨物之後才準出港。內層封鎖線由潛艇負責,任何進入該區域的船隻都將在未經警告的情況下予以擊沉,而且帝國不對此承擔任何責任。

這麼做,主要就是防止誤傷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商船。

當時,帝國已經正式向美國發出了外交照會。帝國並沒有錄奪美國的〖自〗由航行權,只是要求美國嚴格遵守中立原則,不向交戰雙方提供戰爭物資,而且帝國願意爲美國在北大西洋上航行的船隻提供安全擔保,即帝國海軍戰艦不會襲擊在非交戰區域航行的美國船隻,但是不保證進入交戰區域的美國船隻不會遭到襲擊。

嚴密的封鎖,產生了兩個結果,一是運往英國的物資大大減少,二是流入帝國的物資大大增加。

原因很簡單,美國的企業已經開足馬力,爲交戰國生產各類物資,而這些企業肯定不會因爲英國遭到封鎖而降低生產速度。大量物資生產出來之後,總得找到買家。在英國沒法購買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理所當然的成爲了美國商品的最大買家,也因此成爲了美國的主要債務國。

只是,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還不是美國的最大債務國。

擺在英國當局面前的問題是,要想讓美國參戰,就要讓美國在英國下更多的賭注,也就需要在美國獲得更多的貸款,並且把這些貸款用來購買美國的商品,讓英國成爲美國企業的最大客戶。

爲此,英國只有一條出路:奪回制海權,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全面封鎖。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美國的商品還在源源不斷的運往德意志第二帝國,那麼美國銀猝發放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貸款就將越來越多,美國下在德國身上的賭注也就越來越大。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債務超過了英國,那麼美國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幫助英國,而會支持德意志第二帝國。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的通用語言是英語,而且白人主體是英國後裔。

別忘了,在美國的白人族羣中,僅次於英國後裔的就是德意志後裔,而且說德語的美國人不比說英語的美國人少多少。

更重要的是,美國早已獨立,而且在獨立期間與英國的關係並不融洽。

美國人在追求美國人的利益,而不是在爲前宗主國服務。如果幫助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給美國帶來更多的利益,那麼那些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也是那些操控着美國政治的利益集團就不會爲英國服務。

如果說,英國在此時就已束手無策,那還太早了一點。

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二日,英國海軍大臣費希爾到達華盛頓,向美國提出再美國感興趣的殖民地租借戰艦。

顯然,英國佬並不笨。

在大局的影響下,美國參戰的可能性並不高,因此在沒有辦法讓美國參戰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獲得一些好處,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而英國最想獲得的,也是最需要獲得的就是美國海軍的戰艦。

看得更長遠一些,如果能夠用美國的戰艦扭轉敗局,說不定還能拉美國下水。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英國皇家海軍能在海洋戰場上取勝,再次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全面的海上封鎖,那麼美國就會再次把賭注押在英國身上,甚至會爲了幫助英國打贏這場戰爭而直接參戰。

顯然,英國佬非常精明。

問題是,向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出租戰艦,符合中立原則嗎?!。

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501章 不堪用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95章 情報天才第83章 前仆後繼第18章 委曲求全第44章 萬不得已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62章 機會第38章 自我犧牲第64章 無力迴天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83章 前仆後繼第50章 誰去誰留第119章 躲藏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57章 開戰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596章 關鍵點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99章 犧牲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9章 永遠銘記第68章 不放棄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71章 下基層第132章 時機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92章 等待機會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62章 機會第33章 停戰條件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61章 交代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21章 撲空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81章 印象第160章 餘熱第70章 目標出現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1章 大清首輔第44章 你追我趕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127章 不支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38章 進攻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474章 各有所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9章 被妞泡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53章 犧牲第38章 戰略目標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6章 慢半拍第76章 左顧右盼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67章 打就打第80章 全速北上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148章 劇變第136章 守財奴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25章 死有其所第175章 好消息第181章 替身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43章 拖累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16章 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