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事業征程

一場冬雨滋潤着有些乾旱的大地,只使得華北大地的百姓,無不是長鬆了一口氣,至少這場雨讓他們看到了豐收的希望,不再擔心這老天爺在年末時緊了來年的收成。

在保定火車站西數百米外,那片高聳的院牆內,相比於院牆外的百姓要靠天吃飯不同,用最新式蒸汽帶動的旋轉鑽機鑽出的機井,能夠爲院中的上千畝耕地提供足夠的灌溉用水,也正因如此,其田間作物的長勢遠好過院牆外的田地。不過與院外的田間種滿了紅薯不同,這院子裡種的卻是時下華北種植並不多的小麥。

實際上,對於這立着高牆的大院子,保定當地人總好懷揣着一絲好奇心,這好奇更多的是因爲其不按“習俗行事”,該種高粱的時候,他們不種高粱,該種紅薯的時候,他們不種紅薯。

玉米、麥子,在過去的一年裡,這被圈入的大院子裡頭,也就是種地罷了,對此按保定人的課來說,這人的腦袋殼肯定是被驢踢了,若不然又豈會闊綽到圈出那麼大的院子種起地來?

無論外界怎麼看,這保定的“農業試驗場”與濟南、開封、江寧、杭州以及廣州等地的農業試驗場一般,都是由“東亞農業促進基金會”投資創辦,其旨在將源於西方先進國家的“西洋農學”在中國加以推廣以改造中國傳統農業,而在“西洋農學”本土化的核心是人才本土化,這自然也就產生旨在培養農業人才的農業學堂。

而農業學堂無一例外的皆設立於“農業試驗場”內,受限於種種因素。這些農業學堂的規模並不大。實際上。即便是東北大學農科本年也就只招收了165名學生,至於這些農業學堂,少則只招收十數人,多則二十餘人。

但凡讀書人,又有幾人願意與田間地頭終老?這自然導致許多人無意就讀農業學堂。不過雖是如此,但凡在這種情況下願意報考農業學校的,無不是有志投身於“現代農學”的有志青年。

雖說天上下着雨,可在保定農業試驗場中。幾名穿着塗膠雨衣、腳踏雨靴的年青人正在田間地頭巡視着,檢視着麥苗的生長情況,這些麥苗長勢極旺。

“……”

在紀錄本上作着記錄時,看着眼前的這片麥田,張靖的雙目中滿是憧憬,作爲保定農業學堂的一名學生,對於這被稱之爲“中華1號”小麥,可謂充滿了期待,幾乎每天,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來這裡田間查看麥苗的生長情況,恨不得一夜之間。這32畝育種田,便能育出良種來,然後再立即推廣至全直隸。

“怎麼,子靖,還在想着什麼時候,把這麥種帶回家種上哪是不是?”

一旁的李林遠瞧着同學的模樣,便輕聲調查笑道,可這話未嘗不是他的期盼,作爲農家子弟,他清楚的知道,高產良種對於百姓來說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百姓再也不用捱餓。

“你又不是不知道,資料上說,“中華1號”小麥的在東北和南繁基地的產量是500斤左右,可一畝上等的高梁地才產多少?至多百二十斤!”

直起腰身,張靖盯着田間的麥苗,感嘆的說道。

“如果說不是因爲今年的玉米每畝平均達到607斤的高產,誰能相信一畝麥子能收500斤……”

張靖口中的玉米,指的是今年試驗場中種植的幾十畝玉米,平均產量達到驚人的607斤,那產量着實震驚了每一個人,即便是試驗場的山口教授也被驚呆了。不過,因爲學校的限制,他們並沒有對外宣揚這一產量,當然更爲重要的是,現在這些種子正在進行本地馴化,只有馴化成熟了,適應了本地的氣候,才能達到穩產高產的目標。

“這只是試驗田產量,如果要大田種植的話,產量估計會下降兩三成……”

每一個農技人員最想做的是把試驗田產量變成爲大田產量,但這幾乎沒有任何能,畢竟不可能每畝地都是精耕細作,更爲重要的是,在大田中肥料的供應以及灌溉等問題,都會限制它的產量。

“兩三成?”

搖搖頭,張靖反問道。

“別忘了試驗場裡種的高粱,產量都超過兩百斤,地裡除了施用磷肥之外,還會用上上百斤堆肥,而且水還能供應的得上,這種試驗田環境絕不是普通農家所能相比的,我估計同樣的種子,放到大田裡頭,能保住300斤的產量就不錯了……”

提及產量的下降,張靖的眉頭頓時皺成了一團兒。

“再加上百姓習慣自行留種,水肥跟不上,自然導致其減產,導致種子退化,這樣的話,這些種子年年退化,幾年之後,還有什麼高產優勢?”

雖說出自富農家庭,可張靖自幼也跟父親一同下田幹農活,實際上,在鄉間,儘管富農有富餘的田地租予他人,但幾乎每一個富農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精通種地,張靖的父親自然也不例外,甚至這正是他報考農業學堂的原因。

“種地,種來種去,無非就是那麼多竅門,就像我們家的田之所以比旁人種的好,一是精耕細作,二嘛就是用肥……”

提及用肥時,張靖便把話頭一轉,那是張家種田的決竅,就是靠着那個小竅門,張家的地才能比旁人多打一成糧食,就是靠着這樣的“積少成多”用兩代人的時間置辦下了幾十畝田產,即便是在學校中,他也從未提及的家裡的肥和旁人的有什麼不一樣,那是張家的“不傳之法”。

“小時候,鄰縣的孫三叔家的高粱比旁人家高出十來斤,於是我爹便到他家去換種子,回來果不其然,比往年多打了小二十斤,那年種的時候,我爹一天到晚就呆在高梁地裡頭,挑最好的高梁,作上記號,然後從那裡高梁結的籽裡選最好的種子,又專門在弄了幾分最好的田,用挑子挑水,上最好的肥,前幾年,孫三叔反倒要到我們家來換種了……”

過去張靖或許並不知道這麼做的意義,但是已經在農業學堂讀了七個月書的他知道,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原始的育種,現在,如果讓他去做的話,也許可以做的更好,而父親的成功卻是張家幾代人的經驗,也就是憑着那一點經驗,纔有了張家的今天。

“所以,關鍵還是育種!”

轉顏一笑,張靖道出了這麼一句話來,話簡單,可卻也是最基本的道理。

“育不好種,有再好的種子也是白搭。”

農作物增產的關鍵在於育種,這是最起碼的常識,張靖的話讓李林遠先是一愣,而後又說道。

“那你是想?”

出於對好朋友的瞭解,李林遠自然知道,張靖肯定是有所想,若不是然,肯定不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想什麼?你說,就像我們家,年年都有人拿着銀子、推着高梁來我們家換種,圖的是啥?就是一畝百六十斤的高梁,即便是十幾斤高粱換一斤種,他們也樂意,畢竟那一畝地能多打打出三四十斤高粱來……”

因爲父親每年都會留出一畝地育種的關係,所以多年來張家的高粱種在附近一直頗受歡迎,甚至就連隔着幾個縣的李林遠也知道定縣張家的高梁種。而在農業學堂讀書後,張靖才意識到張家多年來做的是最爲原始的育種,雖說原始卻很有效。

“你記不記得書上提到的育種學,還有那些育種公司,若沒有西洋育種公司繁育出來的良種,又豈有今天西洋農業之盛?你想想,我們家的高梁種一斤能換十六斤,這一畝地的收益就等十六畝,若是把家裡的幾十畝都變成種田的話……”

話聲稍稍一頓,張靖又掰起手指來。

“這幾年,我們家的種子都換給相熟的,若是地裡頭出的全是良種,且不說能家裡增加多少收益,就是鄰近的鄉親用上新種能從中受益多少?”

道出自己的想法後,張靖看着李遠林,那雙眼中全是一種莫名的狂熱。

“你的意思是想建育種公司?”

用力的點點頭,張靖用肯定的口氣說道。

“沒錯,在我們那誰不知道,張家的種子好,所以呢,我尋思着,沒準可以憑着這些年家裡積下的名聲,建個育種公司,先用家裡的地,若是好的話,就再租旁人的地……”

在農業學校的學習,使得張靖的眼界得到了很大的開拓,更何況,這本就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過去,家裡只育一畝地,是因爲肥料不夠,可現在咱們知道,除了糞肥、豆肥之外,還有像磷肥、硝肥那樣的肥料能用,只要肥水能跟得上,這種育種肯定就沒問題,玉林,你覺得我得這個想法怎麼樣?”

“想法是好,可……”

話聲微微一頓,李遠林不得不承認好友的想法確實不錯,只是還有一個問題。

“可你知道,學校的種子,現在還沒馴化好,而且直隸百姓還沒有種小麥的習慣,你這麼做會不會……”

“誰說要種麥子了,這麥種不經過四五年馴化,肯定不會投入使用,我打算先弄高梁,先把先把依着學校裡的方式,改育高梁。玉林,你怎麼想?要不咱們一起幹如何?”

第178章 父與子第77章 時代的轟鳴第284章 尾聲(二)第155章 方案第46章 行轅第52章 基礎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194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09章 尊重何來第15章 反應第12章 鴻門第9章 田野上第29章 投身第324章 金陵事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207章 試一試第155章 雷動第373章 雖遠必誅第228章 北洋無男兒?第131章 浮想第97章 轉變第291章 決戰第29章 困局第361章 失敗第199章 奇襲(下)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7章 紛亂第94章 江南義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292章 代價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91章 東亞風雲 上 今天加更!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36章 鐵路第122章 濱江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324章 金陵事第105章 事業征程第24章 合作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45章 無奈之局第31章 翁府話第215章 交易(上)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140章 出航第155章 雷動第14章 請教第201章 漢城第213章 末日(中)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13章 背華之罪第68章 無奈第6章 利益紛爭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53章 北洋衙門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177章 許可第1章 壬辰之夏(上)第1章 劫後餘生嘆數奇第16章 泰西策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32章 查禁第163章 白晝第35章 信唐某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85章 機器局第198章 奇襲(上)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187章 潰敗第195章 亮牌第329章 故友第259章 天涯第106章 農憫第45章 興業第329章 故友第15章 毒策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127章 鐵路工地第16章 泰西策第320章 去北國第375章 外交風雲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69章 海軍島第168章 珍珠港第120章 濱江第207章 魔鬼第19章 欠東風第260章 再次啓航第367章 軍國之患第288章 破滅(上)第46章 行轅第12章 蓋平縣第376章 鐵釘第6章 眼光第176章 心生異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97章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