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俘補

西元1892年6月7日。

一場夏日的暴雨,驟然下了下來,這場夏雨來得猛下得大。雨勢下的極大,以至於河水轉眼前都漲了起來的,天地間所所有的一切都被淹沒在雨幕當中。

而就在這幾乎被大雨完全淹沒的黑土地上,遠望過去茫茫一片皆於雨幕之中,幾十米外就已經看不清人影,天地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茫茫,霧濛濛的。而就在這霧濛濛的雨幕中,卻迴盪着震耳欲聾的聲響,那聲響全不是水聲雨聲所能遮擋的。

就在這片土地上,一場變革正在掀開他的序幕。

在這突如其來的大雨當中,一隊隊的官兵,正扛着旗幟武器,從錦州城外不斷的通過。這座關東要地的淪陷,似乎驗證着一個道理所謂的海防根本就是一個笑話。駐朝新軍第三團是從海上的來的,搭乘十餘艘機船由海而陸,乘船入小淩河,直逼完全沒有任何警惕的錦州,輕易奪城。甚至直到現在,這在安民告示下已經過了三四日的錦州城的百姓,都還沒有適應這種轉變。

原本被夏日的驕陽曬得滿是浮土的官道上,這會經由這暴雨這般一澆,瞬間就,成了泥潭。在已經變成泥潭的官道上,官兵們卻在泥潭當中冒着大雨掙扎前行,早已經人人透溼,雖說正值夏日,可被風雨這般一吹,人還是免不得瑟瑟發抖。

放在平日裡,像這種天氣,我大清的兵爺們是絕對不肯出隊見仗的。要知道當初“我大清”的綠營就是風、雨、暑、寒皆不能戰而聞名。雖說現在練軍相比之下好上那麼一些。但是讓他們在這種天氣排着隊伍出營。進入野戰出陣地,帶隊的官長恐怕更擔心會不會炸了營。

可是今天卻與往日不同,毅軍,奉天練軍,直隸的練軍各營殘部,不管是哪個營頭,從官到兵,都在雨水泥濘當中掙扎前行。

在滿是泥潭的道路上拖曳着克虜伯行營炮以及炮車的役馬長聲嘶鳴。噴吐着白氣,拼命的拉着炮車,而兵士們則跟在炮車邊上,拼命的使勁全身力氣推着炮車,渾身都弄的跟泥猴一般,縱是摔倒在泥潭中,亦會連滾帶爬的連忙站起身來。

可縱是摔到泥沼中,弄的渾身都是泥垢,可卻沒有任何人敢有一絲懈怠之心,甚至還緊張的朝左右看去一眼。像是生怕讓旁人覺得自己個偷了懶似的。

相比於在泥潭中掙扎的炮隊,一旁的步隊則顯得輕快一些。但是比在泥潭中掙扎的炮隊也強不了多少,走幾步就有可能一個跟頭摔倒地泥地裡頭。鞋子陷在泥裡面,就乾脆光腳朝前進。往日那些衣着光鮮、耀武揚威的兵勇們,這會無不是老老實實的走着,在這變成泥潭的官道上往着官內行進着,非但沒誰敢說偷懶耍滑,少走一步,甚至就連同大氣亦不敢喘上一口。

這倒不怪這剛被俘虜的上萬名各地練軍會這般老實,除去被突如其來的駐朝軍給打朦了之外,更重要的是被他們打寒了膽人家用不到三千人便強奪了萬人防守的錦州城,半天的激戰後,官長們逃的逃,死的死,留下的無不是舉手投降了。

到現在,那錦州城內外還躺着上千具屍體,而駐朝軍的傷亡尚不到兩百人。而這倒不是現在這些“反正兵”變得“溫順非常”的原因,他們之所以會恭順至極,除去被打亂編制重新編組外,更重要的是在錦州城的城牆上,那丟下的數百根繩子上還懸掛數百名各級官長的腦袋!

在錦州城陷落後,那駐朝軍殺起人來可是不眨眼,抓着的官長一率不論二遍,只問一句剪不剪辮,回答的稍遲一些,立即當處槍決。

如此霹靂雷霆般手段。震懾得上下諸軍兵勇無不是噤若寒蟬,在接下來的遊說、勸說中,他們那裡還敢有異心,不過只是問了句話,立即“志願”反了正,雖說反了正,可這朝鮮軍的軍紀卻嚴格至極,甚至就連同在行軍時,稍有慢怠亦有殺身之禍,如此苛厲的軍法直讓人大氣也不敢多喘一口!

如果光是敢殺人,那還不算什麼。可問題是這駐朝軍非但敢殺人,人家還有實打實的能耐十三日內進襲千里,從鴨綠江直到錦州城,一路上無人可攖其鋒,無人可憾其勇。

就在一個多鐘頭前,那盛京將軍裕祿簽了《奉天交地章程的消息,便在這新附各軍中傳開了。連這盛京將軍都乖乖的交了地,他們這些個大頭兵,還扯什麼武勇,大清國的糧是糧,他唐大人的糧也是糧。

當糧子的,還不就是爲了吃糧,糧子、糧子,當兵吃糧的漢子罷了!誰家的糧不是吃?

話雖如此,可那些剪掉辮子的,又被打成大頭兵的官長們,卻禁不住在心裡佩服起唐浩然的膽量,這人竟然如此膽大包天。朝廷讓他交出“亂臣賊子”,他身爲朝廷臣子,居然就敢不奉命,通電天下,朝廷亂命,他老人家自然不受!非但不受,還要“清君側”。

這可好,整個大清朝局,完全被他一個人給攪成一池渾水!

這個時候,這些好不容易纔從關內趕到錦州城,還未急喘口氣,便乖乖作了俘虜的衆人,誰還敢違逆他唐大人的意?更準確的來說是豈能逆了那殺人不眨眼的刀子的意。

人總是如此,在被逼的沒有退路的時候,那也只有眼睛一閉牙一咬,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和朝廷拼了這條命也就罷了!沒準,拼到最後,還能拼出一個開國功臣來!

拼出一個開國功臣!

非但這些新附衆軍如此這般想,就是對於許多駐朝新軍將領而言,未嘗不是如此。

就在那些剛剛剪掉辮子。甚至只是在脖頸間繫了根紅布條的前練軍官兵們。滿懷着“拼個開國功臣”的念頭。與泥濘的道路和頭頂上的大雨抗衡的時候,在官道一側的高處,身穿雨衣的軍官,卻是冷冷的注視着眼前這支在泥濘中掙扎着的軍隊往前行進。

第四師……

望着泥濘中的隊伍,剛剛晉升爲第四旅旅長的王士珍的神情顯得很是平靜,並沒有因爲成爲新軍第四個師長官而有絲毫歡喜之狀,自家人瞭解自家事,雖說在電報上唐大人號稱“十萬大軍”。可實際上,新軍不過只有兩個師不到三萬五千人,其中第二師不過是年前剛剛招募、編組,至於第一師亦編成不過一年多,甚至論其戰鬥力,由朝鮮八道的機動警察大隊編成第三師戰鬥力亦不見得比第一師差,畢竟機動警察大隊亦編成年餘。

正因如此,第一師以及第三師纔會成爲兩柄尖刀,一路向北,一路向南。一路攻城掠地,可謂是攻無不克。至於第二師,則只是跟在他們的屁股後面收拾殘敵擴大戰果,憑着兩軍的兵威,第二師一路上幾乎都沒碰着向樣的抵抗。

而相比之下,由一支機動警察大隊爲骨幹,配以上萬俘虜組成的第四師無疑是戰鬥力最差的部隊。甚至作爲師長的王士珍,亦是機緣巧合下,成爲第四師師長,作爲第一師參謀長的王士珍,是當年大人於大沽聘衛營時,徵募的官佐之一。

在警察部成立後,其便一直於警察部中任職,後被任命爲鹹境道警察局局長兼第五機動大隊大隊長,因第五機動大隊曾多次深入關東剿匪的關係,在機動警察大隊中其亦屬精銳,因此,在新軍臨時編組的過程中,其所率領的五大隊被補充至第一師,本人晉升爲第一師參謀長。

作爲第一師的參謀長,在接受進攻關東、進逼京師的任務後,除去按計劃組織實施對關東地區進攻外,他即爲師長商德全提出了一整套佔領關東的策略:對清軍俘虜,先行勸解,然後以武力相威。如仍不從,再殺以官長,納以俘降。因爲兵力不足的關係,王士珍的建議被採納了,而統監府更是直接委任王士珍爲第四師師長,而第四師的骨幹,則是新軍第十三團,也就是他熟悉的第五警察大隊。

這意味着他需要用千人彈壓萬人,如何能驅使這萬人誓死效命,以死相逼,不過只是應一時之急,除此之外還要靠同等的軍餉收其心,至於其它……縱是擔心又有何用?

“長官,您說這些人能派上用場嗎?”

瞧着官道上渾身泥濘的官兵,陳光遠的脣角微微一揚,面上盡是輕蔑之色,也不怪他瞧不起這些“前清官兵”,原本聚集着大軍的錦州被視爲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可誰曾想,第三團只用了半日,便以傷亡不到兩百的代價輕鬆結束戰鬥。

這一路上,無論是作爲主力陸海進攻第一師,亦或是於後方掃蕩的第二師,以及從鹹境道北上的第三師,都未遭遇頑強的抵抗,清軍的抵抗大都是一觸即潰,完全超出他們的意料,甚至在鐵嶺第二師一個營的部隊居然追着數千吉林練軍一路往北打了過去。

而現在要命的是第四師居然完全是由俘虜編成的,這不能不讓陳光遠這位年不過二十歲的師參謀長心生感慨,生怕這些人會拖累了第四師。準確的來說是拖累了他,可在另一方面,他同樣明白,駐朝軍最大的軟肋就是兵力不足,而收編這些俘虜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派不派得上用場,暫時不知道!”

搖搖頭,王士珍瞧着身邊的陳光遠,他當年也是出自大人衛隊,在鹹境道時,兩人曾是上下級,直到去年其進入講武堂後,未曾想現在兩人又重新搭起了班子,雖說只是個草臺班子,可無論如何,總得先搭起來這個班子。

“可最緊要的是,在南下的路上,還有四千多俘虜等着咱們去接收,加上從盛京、旅順等地俘虜的兩萬六千多俘虜,咱們至少在名義上有了五個師,這可不就是十萬大軍嘛!”

轉臉朝着陳光遠笑了笑,王士珍的雙眼望向南方,似乎是想看透那雨幕,直看到關內的山河一般。

“對於朝廷來說,他們可沒看到第四師、第五師,甚至第六師與第一師的差別,他們看到的只是幾萬大軍兵峰直指京師,秀峰,你說朝廷到時候怎麼辦?”

這纔是最關鍵的事情,王士珍的脣角微微一揚。

“對於朝廷來說,他們看到的可沒有什麼俘虜不俘虜,只要咱們給他們穿着一身駐朝軍的軍裝,他們自然就是駐朝軍,就是咱們駐朝軍的精銳,咱們的第二師爲什麼打的順風順水,不還是因爲第一師先把清軍的膽氣打沒了嗎?那些清軍看到穿黑軍裝的,沒打這氣就先喪了,還打什麼打?”

打仗,有時候說到底,靠的還是那一口氣,只要有了那口氣,縱是打不贏也能拼個平手,可問題是有些人連那口氣都沒有。

“長官,話雖這麼說,可若是咱們在戰場上被清軍重創了……到時候,他們可不就覺得駐朝軍精銳也不過如此,那時候,萬一這些俘虜再生出逆心來,咱們又該怎麼彈壓他們?”

陳光遠的反問讓王士珍的眉頭猛然一鎖,這恰恰也是他最擔心的地方,之所以要吸納這些俘虜,是爲了壯聲勢,壯兵威,可這不過就是紙糊的兵威,若是被戳破了的話……那新軍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兵威也很有可能功虧一簣。

“畢竟這些人和咱們可不一樣,師長!”

和咱們可不一樣!

參謀長的問題只讓王士珍心底的憂慮更濃了,可不是嘛,論訓練他們亦不及新軍,更何況其勇氣,把這樣的人送上戰場,沒準,沒準只會拖累大傢伙。

“不一樣!”

就在這時,旁邊卻傳來一個話聲,是一直默不言語的指導員。

“沒什麼不一樣的,咱們是中國人,他們也是中國人,關鍵要看怎麼用他們,用格林炮在後面頂着,誰還敢逃?只要沒有敢逃,只要他們敢往前衝,那對朝廷來說,他們就是駐朝軍的精銳,就沒人敢擋在他們的面前!”

明天恢復正常更新,弱弱的求一下定閱和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羣: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

第312章 江寧變第27章 幕友第2章 心思第6章 湘與淮第143章 討個明白第139章 南望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114章 外流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140章 由他們去吧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13章 國商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234章 外交第300章 革命第210章 天下第69章 海軍島第293章 不爲奴第38章 路憂第45章 天津衛第81章 根基(上)第181章 重創第30章 認親第250章 新大陸第12章 鴻門第284章 尾聲(二)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226章 內外第343章 投機者第374章 太平洋上第34章 山東第98章 新一代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28章 投機者(下)第53章 啊!海軍第33章 何爲騙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147章 壞消息第53章 啊!海軍第173章 山倒之時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103章 利益至上第115章 鐵廠第2章 朝鮮之困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50章 海上之事第366章 後進國家第25章 慶記公司第162章 維特的苦惱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64章 太平洋第153章 杭州義(中)第122章 濱江第38章 北洋大臣第152章 軍艦之爭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70章 辯論第13章 背華之罪第268章 極光第209章 氣數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8章 朝鮮王第234章 外交第150章 前奏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86章 新的責任第21章 特警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40章 笑一場第114章 外流第28章 外放之地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292章 代價第20章 誰上門第199章 簞食壺漿第87章 聽天由命第204章 掣肘之人第304章 天津雨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52章 基礎第212章 末日(上)第13章 約法三章第248章 憂慮第40章 命門第378章 不列顛的決定第18章 公使館第50章 海上之事第10章 於此三千里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174章 激盪第196章 國境線第334章 條件第43章 慈禧第346章 變革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28章 壓迫第195章 突襲第319章 風雲變幻(下)第28章 投機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