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重創

遼陽東南三十餘里的一座數十丈高的山丘林木間,一支數百人馬組成馬隊幾乎不露聲色的注視着遠處的烽火,縱是槍炮連連卻是一副不爲所動的模樣,人勒着馬,操着槍,只是盯視着平原上的烽火,似乎這一切都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直到近晌的時候,只見幾匹馬急馳而來,數馬衝進樹林後便停了下來,其中一人剛一勒停馬,便大步跑進樹林深處,在樹林深處,一位穿着官服的副將正大口的啃着羊腿,這人一見派出去的遊騎回來了,立即將羊腿丟給一旁的騎手,急切的問道。

“怎麼樣!”

“回主子話,奴才們繞了半天,只有這麼一支孤軍,也就三四百人……”

“主子”

“大人……”

聽着對方只有兩三百人,這林中的騎兵頓時興奮了起來,他們是去年從吉林增援奉天助剿金丹教逆亂的吉字營馬隊,原本正準備回吉林來着,可未曾想碰着了唐浩然作亂,自然也就留於奉天總兵左宗貴門下效命了,這幾天半個遼東被駐朝軍打的落花流水,縱是主張進攻的左大人這會也是謹慎的命令部隊留守遼陽,也就是吉林馬隊仗着四條腿的優勢,方纔敢躍出遼陽於前營偵察。

“吃掉這幫子亂逆!”

作爲吉字營馬隊統領四品銜三等侍衛永山,系前吉林將軍富明阿次子,一聽對方只有三四百人,那裡還會有一絲猶豫。

冷眼看着官道上潰軍正而疲乏地往遼陽逃患時,永山勒着馬,雙眼盯着遠方的村落。而在他的腳前躺着兩具逆兵的屍體。這是逆軍派出搜索林子的哨戒兵。在剿平金丹教逆亂期間。吉字營馬隊官兵手法的殘酷是遠近馳名的,不過今天永山手下的那些從山林裡招募來的獵戶,卻沒有機會施展在深山老林中練就的本領。只是兩刀便結果了那兩個俘虜的性命。

眼前的逆軍完全沒有防備,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會已經有人盯上他們。瞧着這些逆軍,永山的胸中不禁燃燒起熊熊鬥志,在他看來,相比金丹教的亂民,若能全殲這些駐朝軍精銳,到時候朝廷自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功勞。

迴轉馬身。環顧身後的三百餘名吉字營馬隊兵勇,這些或是出自山林獵戶或是邊地邊民的兵勇,彪悍遠非其它地方的兵勇所能相比,這會他們都已經手持六響短槍,安靜地等待廝殺。只有幾匹劣性較強的戰馬不耐地輕聲嘶氣。

“把這兩個腦袋砍了。順便收拾掉村口的逆軍!”

瞧見那些逆兵似正在安撫着百姓,永山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冷酷的笑容。

“一個不留!”

話聲落下的時候,他便比劃了一個衝鋒的手勢。號兵點點頭,吹起牛角號。也就是這些關外的馬隊,依還保留着滿清舊時的牛角號。

在那牛角號響起的瞬間,近四百騎兵像是一陣風似的躍出了樹林,徑直往着村口衝去。

原本正在安撫着百姓的趙家和,在聽着遠處的傳來的低沉的牛角號聲時。便朝着號聲傳來的方看去,只看到一羣凶神從地獄中涌出,儘管在他們面前的只是逃難的百姓。但是其依然揮着刀毫無顧忌地展開殺戮。

“騎兵,敵襲……”

在叫喊聲中,趙家和端起步槍,瞄準,射擊……此時,因爲安撫百姓的關係。連隊完全分散開來,以至於大多數人只能各自爲戰。只有少數人在班排長的叫喊下,開始集結。以集中火力阻擋騎兵的進攻,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遭遇騎兵的進攻。

高舉着手中的大刀,永山一馬當先領着近四百騎兵向第三營衝鋒,大地在馬蹄下震慄,逃難的百姓在大刀的砍殺下,化爲一具具屍首,而村邊,一個班長指揮着步兵班瞄準射擊,依着石磨不過是剛打了幾槍,那騎兵就已經衝到面前。一個辮子叼在嘴裡的清軍很利索的將馬繮一抖,策馬躍過那石磨,回馬一刀砍倒那個班長,一旁的戰士正欲逃散時,馬上的騎手將大刀憑空一揮,逃散的戰士的腦袋與身體就分了家。

而在遠處,這些騎兵們先用手中的六響短槍放一排槍,掠倒準備反擊的戰士之後,再吆喝着揮舞着大刀縱馬馳入村子,不論分軍民的盡情砍殺着。迎面而來的戰士、百姓,不是被砍倒在地,就是遭馬蹄踩踏。

突然的騎兵攻擊只使得村口的戰士們幾乎失去了迎戰的勇氣,幾乎是奔路而逃,有的戰士往着後方逃,在後方的田地間,後繼連隊已經組成了戰線,開始往騎兵扣動扳機,而更多的卻在騎兵團團圍繞斬殺之下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只能盲目亂跑,成爲任人宰割的目標。

不過對於永山來說,他的的目標只是村口的這隻百餘人的孤軍,幾乎是在一擊得手,和着密集的槍間,炮彈如雨點般落下時,他便立即命令馬隊穿過村子撤退,在馬隊開始往村子裡撤退時,一個已經在騎兵的砍殺中失去勇氣的戰士跪在地上泣求饒命,一個騎兵直接縱馬踩在他的身上將其直接踏斃。

持續了不過只有分鐘的戰鬥,完全是一邊倒的戰鬥,等到第三營的另兩個連忙組織起防線,用密集的齊射攻擊馬隊時,馬隊已經像是砍瓜切菜般地砍殺兩三百軍民,村口到處都是屍體,而村口的小池塘完全被血染成了紅色,站在飄浮着屍體,被血染成紅色的血水中,曾經端起槍穩定的瞄準射擊的趙家和,卻是拉着推不動的槍栓叫喊着,短暫而又慘烈的戰鬥甚至讓他忘記了手中的步槍已經打空了。

“好,好,好!”

遼陽城內衙門大堂內,在聽着永山派來的傳令兵報告的戰果後,左寶貴更是接連叫了三聲好,此時,對於永山的戰果他全沒有一絲懷疑狀,畢竟這眼前的戈什哈號衣上染了一大片暗紅,顯然是經過一番惡戰,更何況擺在他面前的還有十幾個腦袋,那些腦袋後腦也都曬成黑色,絕對是正經的駐朝軍,這大清國也就只有駐朝軍剪辮子、剃光頭。

“若非是千餘逆軍從左右兩路救援,這一路逆軍定會一個也逃不掉,雖說未及殺盡,可經弟兄們大略算了一下,逆軍遣屍至少人千二百多具,另外俘獲七個活口,聽大人發落。”

邀功的話語從永山派來親信戈什哈的口中道出後,讓左寶貴又連忙說道。

“永山年少有少,有乃父之風彩,老夫定會上報朝廷爲永山統領請功,”

身爲奉軍提督統領自奉命率領毅軍馬玉昆部,盛軍衛汝貴部以及豐升阿所部奉天練軍盛字營、吉林練軍三十二營近萬五千人出盛京駐遼陽起,這一路上只聞朝鮮逆軍銳不可當,其兵鋒之盛全超他意料,甚至毅軍宋慶部九營一哨之兵,守旅順、青泥窪,連三日亦未曾守住,雖說其主將宋慶不在營中,尚是其因,加之旅順失於偷襲。可說到底,這朝鮮軍確實堪稱精銳,其沿途北擊,所遇各營無不是一擊而潰。

現在永山的吉字營馬隊方一出擊便得“殲敵千餘”的戰果,如何不讓左寶貴高興。在他看來,這似乎就擋住逆軍兵鋒所指,挽狂瀾於將倒的機會。

別說左寶貴這般想,就是馬玉昆、衛汝貴、豐升阿無不是因永山的“戰攻”,看到了立下“奇功”的機會。

“大人,這唐逆朝鮮軍憑着偷襲之勇,一路北擊兵鋒直指盛京,現其孤軍深入數百里,正是其銳氣耗盡之時,還請大人果斷下令,我盛字營自當爲大人之先鋒,不破唐逆,誓不罷體……”

雖說在剿金丹教賊亂時,盛字營練軍馬步隊毫無戰力可言,以至於被友軍戲稱爲“鴨蛋兵”,以諷刺其“不禁磕碰”,可這會眼瞧着奇功一件,豐升阿又豈甘人後,就在他急欲搶功,要爲大軍先鋒的時候,馬玉昆、衛汝貴無不是爭先恐後,全是一副甘爲人先的模樣。

“諸位忠於國事,實是國之幸事!”

心知諸人爭先不外只是爲爭功的的左寶貴雖說主張進攻,不過他倒是沒有完全被永山的“勝績”迷瞎了眼。

“這唐逆朝鮮軍經由洋師操練年餘,且其厚餉養武,官兵自然武勇非常,唐逆雖號稱十萬大軍,其不過五六萬人,然亦不可小視,馥山,以你看,現下我軍當如何?是攻亦或是守?”

左寶貴將視線投向總兵聶桂林,見總統領把詢問自己,聶桂林連忙起身應道。

“大人,既然唐逆兵鋒已爲吉字營馬隊所挫,加之這唐逆皆以步營爲主,鮮有馬隊,我軍自然當揚我軍之長,以步馬合擊其唐逆之兵,從而一舉平定遼東之事!”

作爲奉軍總兵亦爲淮軍宿將的聶桂林倒是沒有輕視駐朝軍,不過永山的勝績卻讓他意識到,這駐朝軍最大的軟肋在什麼地方——其無馬隊可用,既然如此,聶桂林自然不會放過這一軟肋,一出口便直指其薄弱之處。

(恢復正常更新了,每天兩更,弱弱的求一下定閱和月票,無論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國的朝陽讀者交流羣:150536833歡迎你的加入)(。)

第78章 轟鳴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123章 目標:本州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32章 夢碎第6章 湘與淮第210章 好天氣第345章 法必責衆第232章 尋求第119章 威脅第97章 收穫第237章 全面展開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141章 風雲際會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194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2章 前途第33章 何爲騙第11章 四策(上)第97章 收穫第128章 鎮海第54章 清爲中否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29章 希望第98章 新一代第7章 在海上第238章 空談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15章 反應第77章 不下第202章 聖彼得堡的決定第96章 革命者第361章 失敗第7章 在海上第69章 海軍島第2章 三寸不爛且混飯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133章 份子第2章 心思第320章 去北國第1章 壬辰之夏(上)第167章 新世紀第324章 金陵事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71章 經驗第83章 謀變第164章 陰雲瀰漫第198章 奇襲(上)第41章 碧雲寺第16章 善後第283章 尾聲(一)第126章 東洋的希望第112章 公士第167章 誘餌第84章 鋼鐵時代第193章 斷絕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197章 心思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180章 絕系第35章 強國之道第263章 最後時刻第146章 杭州城第241章 兵臨城下第123章 歷史的巧合第2章 壬辰之夏(中)第208章 氣數第15章 毒策第97章 轉變第379章 絕不妥協第15章 工地第7章 入幕且要着書先第189章 人心皆私第31章 煙商第347章 未來的選擇第23章 變革第68章 融資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169章 怒海驚濤第19章 局終第25章 局變第2章 朝鮮之困第371章 新聞事件第141章 星洲第200章 激戰(上)第233章 謀略第20章 誰上門第52章 達姆彈第250章 新大陸第122章 父子第174章 軍營新丁第367章 軍國之患第360章 對與錯第239章 開創時代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57章 華之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