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桃園結義

眼看着寒冬就要過去了,這天高氏不小心受了點風寒,一下子就病倒了。幾經盤痾,連看了幾個鄉村郎中都不管用,反而越來越重了,急得常遇春等人團團轉。

劉浩然仔細看了看高氏的病狀,惡寒重,發熱輕,頭重脹,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流清涕,而且無汗,應該是風寒感冒。只是現在沒有什麼特效藥,加上高氏年事已高,身體虛弱,抵抗力差,所以纔會病得如此厲害。

劉浩然盤點過自己的行李,發現裡面的常備藥幾經所剩無幾,不過幸好還有一盒xxx感冒清熱顆粒,連忙取了出來,沖水給高氏服下。

幾副藥下去,高氏的病狀緩緩有了好轉,劉浩然再從幾位郎中的藥方裡選出一副他知道的小柴胡湯,雙管齊下,終於在十幾天後把高氏給醫好了。

“小哥你還懂得醫術?真是想不到啊。”躺着牀上喝完一碗熱粥後,精神十足的高氏含笑道,“這次多虧了小哥你,要不然我這把老骨頭就得去和遇春他爹相會去了。”

“我只是略識一點醫術而已,大娘能好轉,那是常大哥和嫂子的一片孝心感動了老天爺,所以閻王爺纔不敢收你。”劉浩然謙虛道。

高氏聽得高興,不由哈哈笑了起來,藍氏在她耳邊低聲說了幾句,高氏的臉色一下子驟變了。

“這如何使得,這仙藥是神仙留給你保命用的,怎麼能給我這個老婆子用呢?”

劉浩然心裡不由苦笑,看來這仙藥一說傅友德和丁德興已經偷偷說給常遇春聽,而常遇春又告訴了他的妻子,只是這道長升級爲神仙了。

“大娘,這生死由命,老天爺要你死,你多少仙藥都不管用。再說了,我這麼年輕,身體又健壯,絕不用到這藥。”說到這裡,劉浩然紅着眼睛說道,“我的雙親已不在我身邊,你就是我的母親,高堂有事,豈能不孝敬!”

突然有人破門而入,劉浩然轉眼一看,正是常遇春,他一把挽起劉浩然的手裡,虎目含淚道:“兄弟,你如此恩情,哥哥我……”

劉浩然突然靈機一動,拉過常遇春還有隨後跟進來的傅友德和丁德興,自己撲通一聲跪在高氏面前,朗聲說道:“我與三位兄長相交於萍水,患難於生死,已經情同手足,今日我願與三位兄長結爲異姓兄弟,並奉你爲母親,還請恩准。”

說罷,便在那裡伏地磕頭。

丁德興和傅友德一下子反應過來,一同跪在地上,大聲合道:“正是如此,我等願奉你爲母親,還請恩准。”他們的父母親也已經不在世了,這些日子裡,高氏的慈愛也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而且能與常遇春結爲異姓兄弟,也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看到跪在地上磕頭的劉浩然三人,常遇春已經是淚流滿面,也跪倒在地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高氏老淚縱橫,好一會才哽咽道:“遇春能有你們三位兄弟,真是他的大幸,我能有你們三位兒子,也是我的福氣。”

這一日正是春暖花開之時,村子不遠的一處桃林裡,朵朵桃花已經綻開,在幾十位青壯的幫閒下,香案已經擺好,香燭、三牲祭品也放置妥當。劉浩然、丁德興、傅友德、常遇春穿着一身乾淨的衣服,並立在香案前。藍玉在旁邊滿是仰慕之色,卻只能在旁邊做些點香的活。

四人接過藍玉遞過來的香,齊刷刷地跪在香案前,雙手拈香。劉浩然大聲起頭“念—”,丁德興、傅友德、常遇春隨即先一一報名,然後齊聲高念道:“丁德興、傅友德、常遇春、劉浩然,雖然異姓,即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安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四人鄭重地拈香叩拜皇天后土,然後將香插在香爐中。祭拜完畢,四人同時站了起來,劉浩然搶先一步,拱手向三人單膝跪拜道:“見過三位哥哥!”丁德興是大哥,傅友德是三哥,常遇春比劉浩然大一歲,於是成了三哥,劉浩然就自然是四弟了。

丁德興一把扶起劉浩然,四人把臂挽手,相視而對,不由昂首大笑起來,無比欣喜的笑聲豪氣沖天,在桃林裡迴響着。旁邊圍看的衆人不由齊聲叫了一聲好,而藍玉更是又蹦又跳,在那裡只是拍手。

四人又一起跪拜了高氏,齊聲叫了一聲母親,然後開始酒宴。

三牲祭品被拿了下,開始由幾個青壯在一旁燒煮。一頭牛,三隻羊,都是丁德興、傅友德在藍玉的指點下,從附近大戶家裡趁夜順手牽來的,十幾壇水酒是劉浩然、常遇春用幾頭野豬和其它幾十只野物從鎮上酒店換來的。

衆人開懷大飲,結義四兄弟更是大家的敬酒對象,一番酒喝下去,只聽得桃林里人聲鼎沸,歡聲震天。

過了十幾日,劉浩然四兄弟正在院子裡商量事情,因爲他們遇到了吃飯這個大問題。常遇春家原本就不富足,平時靠常遇春打獵貼補,倒也能過得去。後來多了劉浩然三個青壯漢子,都是能吃的貨。雖然三人也能幫着做些事情,但是剛好是冬天,動物罕少,只能坐吃山空。現在是春天,萬物復甦之際,劉浩然四人合計着如何多打些獵物,多換些糧食,也好補上冬天的虧空。

正在商量時,匆匆忙忙跑來一個人,卻是常遇春認識的,正在附近那戶大戶人家幫傭。

“常大哥,你們快跑。不知是誰告了密,大戶知道他家的牛羊是你們偷的,於是就告上了縣衙,說你們是聚衆鬧事,圖謀不軌。官差這幾天就會來找你的麻煩。”

說完這些,來人又急匆匆地離開了。

“三弟,是我們連累你了。”丁德興歉意地說道。

“大哥,我們兄弟之間,還有用的着說什麼連累之類的話嗎?”常遇春不在意地說道。

“那怎麼辦?不如我們跟這幫狗腿子幹一架!”總是喜歡跟在四個人屁股後面的藍玉叫囂道,卻被常遇春一巴掌給拍老實了。

“三位哥哥,事已至此,不如我們就上山扯旗吧。”劉浩然緩緩說出自己的打算。雖然他還想着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但是卻有了新的思路,自己已經有了三位義兄幫襯,再怎麼着也可以拉一支隊伍出來,到時投奔的時候就不用再從小兵混起了,搞不好還可以與朱元璋爭個高低。

聽完劉浩然的話,丁德興和傅友德都把目光投向了常遇春。他們兩人原本就是紅巾軍,對於上山幹老本行早就有這想法,只是常遇春此前是個“良民”,不知他的想法如何。

看到三位結義兄弟的目光,常遇春不由笑了起來:“我原本打算今年開春後去投奔獨山的劉聚,既然有了三位兄弟,還不如我們自己幹。”

劉浩然三人轟然大笑,想不到常遇春早就存了聚嘯綠林的心思,害得他們白擔心一通。

“既然我們的心思一致,決心已定,那麼就是確定立寨的地方了。以我看來,最好的地方是易守難攻,地方夠空曠,而且最好離縣城稍遠。”劉浩然開口道。

“四弟,我知道有個好地方。”丁德興想了一會提出自己的建議,“定遠偏南的地方有座山,叫虎頭山,山高林密,易守難攻,裡面山谷夠寬,裝個上萬人不是問題。而且那裡是安豐、廬州、揚州三路交界的地方,真正的三不管地區。”

“如此甚好!”劉浩然和傅友德都是外來戶,對這一帶不熟,聽得丁德興這麼一說,正好合了意。現在就看常遇春的,看他是不是捨得遠離家鄉。

“這個地方不錯。”常遇春當即說道,“離這裡夠遠,我也不用擔心連累鄉親們了。”一句話說出他的心事。

“大事已定,我們也該着手準備了。對了,二哥、三哥,你們人頭熟,不妨多拉些合心的豪傑過來,多些幫手也好。”劉浩然和傅友德在這裡沒有什麼熟人,所以這話是對丁德興和常遇春說的。

“我認識兩個朋友,華雲龍和胡海,他們應該還在定遠,到時我們在虎頭山落腳後派人打聽一下,再捎個口信給他們就好了。”丁德興率先說道。

“我有個朋友叫花雲,不過現在出去了。我會叫人給他家留個口信,讓他與我們會合。”常遇春緩緩說道。

“花雲?莫不是一人一劍震淮西的花雲?”丁德興大驚道。

“真是他。”常遇春笑着點頭道。

“那好,等他到了虎頭山,我定要向他討教幾招。”丁德興高興地說道。

劉浩然看出來了,這花雲應該是位名滿這一帶的高手,要不然好武的丁德興也不會如此高興。

當天,常遇春四人振臂一呼,附近幾個村子的三百多青壯立即響應,加上他們願意跟隨的家眷,足有六七百人。

收拾利落後,大隊人馬當夜就出發了。熟悉路線的丁德興帶着二十多人先行,做爲前鋒。一路上大家儘量走小路,避開各路好漢和官府的兵差,行了十幾天,終於有驚無險地趕到了虎頭山。

到了這裡一看,果然是個立寨起事的風水寶地,更妙的是這裡還沒有被人佔據。一夥人立即開始動手,修房屋,立寨牆,設哨卡,忙了足足月餘,終於初見規模。

接着是開始整軍了,既然扯旗了,自然要準備打仗了,但是當過紅巾軍的丁德興、傅友德和風聞過義軍戰事的常遇春都知道,自己這夥人不比劉福通,一拉就是數萬上十萬,所以必須走劉浩然所說的精兵路線。

三位一商量,一致認爲這件事情交給四弟劉浩然是最合適的,誰叫他沒事就吹噓自己如何知兵,如何“熟讀”兵書,而且他的確也是四人中讀書最多的。

做爲歷史軍迷的劉浩然早就躍躍欲試了,到了虎頭山之後,他立即着手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他對青壯進行了挑選和整編,原本三百多跟隨來的青壯加上丁德興呼朋喚友拉來的青壯總共有四百四十六人。他選出了四百人,以十人加什長、士官各一總計十二人編爲一什,三什加哨長、士官一名總計三十八人編爲一哨,三哨加隊正、錄事各一、士官長一名、士官兩名總計一百二十人爲一隊,三隊合爲一營,號定遠營。

劉浩然與三位義兄商量以後,請丁德興、傅友德、常遇春各領一隊,以爲隊正,自任營監事,暫掌軍法和操練。

劉浩然首先制定了軍法,在這部軍法的首章,劉浩然別出心裁地提出了軍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首先是軍人的權利:一.軍人有權享有應有的待遇和榮譽;二.立功必賞,有要求升職的權力;三.有權請假休息;四.軍人的私人財產受到保護。

接着是軍人的義務:一.精忠報國;二.抵禦外侮;三.捍衛百姓權利。第三是軍人的責任:一.自覺無條件服從命令;二.盡心盡職服役;三.真實報告軍情,維護軍事機密。

這些東西不但搞得那些軍士一頭霧水,連三位義兄在劉浩然的詳細解釋下也只是懂了一部分。但是劉浩然堅持把它寫在軍法首章,他相信,過了不久,許多人就會明白這三款的真正含義。

接下來的三令七十四禁,大家就很清楚了。三令指的是違令不遵、貽誤戰機、不戰而退三種重罪,主官有權根據屬下所犯三重罪的輕重,處以訓誡、撤職、斬首。七十四禁就涵括很廣,行軍紀律,駐紮紀律,作戰紀律等等,在其中,對於擄掠擾民規定的非常詳細,而且處罰得也異常嚴厲,掘冢燒舍、掠取資財、損壞民產者輕者鞭刑二十,重則絞刑;強姦婦女者絞,通姦、或帶婦女入營者鞭三十,除役;虐俘、冒功、私藏戰利品者者鞭刑不一,殺人冒功者絞;其它如軍姿不整、損壞兵甲、打架鬥毆、夜禁外出、酗酒鬧事等一般過錯都有按照輕重不一的相應懲處。

劉浩然在軍法裡把懲處分成三類,一類是訓誡、撤職、除役等輕刑;二類是鞭刑,從十到四十;三是死刑,平時是絞,戰時斬首。第一類和第二類往往會同罰。

劉浩然還實行連坐法,屬下一人犯錯,什長連罰;什長或什士官或屬下三人犯錯,哨長連罰,哨長或哨士官或十人犯錯,隊正連罰,依次類推。如有逃兵,一哨中一半禁閉,其餘一半進行緝拿,都要革去月餉。有人犯錯,有同什軍士揭發的,全體不必連坐,如果無人揭發,就要全什連坐受罰。

對於軍士平時一般過錯,他都要求初犯、再犯予以訓誡、扣餉等處罰,三犯之徒才予以鞭刑。而且他在軍法中也規定,除戰時主官有權對三重罪和其它與作戰有關的罪行進行臨機處置外,其餘所有過錯罪行都必須由軍法有司進行審判裁決,然後再由軍法有司執行。

這部軍法從定遠營建營開始公佈成型,此後一直在不斷完善。

第297章 定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27章 取太平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292章 再亂第91章 科舉、國考(二)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一章第84章 江州(三)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7章 取太平第105章 武昌(一)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34章 南平(二)第17章 定遠城外第229章 梅花獎第211章 兀魯回河(三)第298章 定(二)第185章 南洋之戰(一)第315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三)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5章 常遇春第184章 越陳第335章 誰輸誰贏?(三)第33章 江南行省第170章 石嶺關戰役(二)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249章 四國之亂(一)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64章 陳氏兄弟(三)第21章 風雲突變第302章 事後(四)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30章 再戰(一)第88章 大事件(二)第34章 鎮江第336章 西安第92章 江上第154章 準備北伐(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40章 龍鳳二年第8章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213章 新四省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85章 江州(四)第44章 有女秦羅(二)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283章 嚴守慎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01章 安豐事件(一)第131章 福州(二)第12章 馮氏兄弟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158章 誓師北伐第310章 戰旗半掩下金山(二)第76章 風波(一)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9章 濠州被圍第105章 武昌(一)第54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三)第206章 會盟(一)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230章 羅貫中第5章 常遇春第183章 貨幣(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292章 再亂第282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一)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9章 濠州被圍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30章 再戰(一)第76章 風波(一)第七章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182章 貨幣(一)第81章 千里尋夫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289章 亂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66章 勇氣號第281章 駛向錫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