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南掌(二)

歷十四隻四月。南掌萬象的湄公河畔,斷十萬人圍聚寇川訃岸。他們神情緊張。身邊帶着不多的隨身物品,拖家帶口。大人在拼命地通過寬闊的湄公河面向南張望,時不時又驚恐地向北看了幾眼,然後臉上的神情更加惶恐,不少人口中開始念起佛經,祈求佛祖保結。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許多不懂事的小孩開始嚶嚶地哭起來。哭聲讓原本心情不好的父母更加煩躁,忍不住狠狠打了小孩幾下。結果卻引起了更大的哭聲。一時間。哭聲、打罵聲和喃喃聲彙集在湄公河北岸的上

這時,十幾艘船隻的影子在衆人的期望中出現在湄公河面,焦急的人羣頓時轟動起來。船隻還離着很遠,人羣卻拼命地開始向前擠,人人都想擠到前面去,搶佔最靠近河面的位置。原本正在慶牽自己搶佔了靠近河面位置的人現在卻叫苦不迭,後面一浪接一浪傳過來的巨大沖擊力不是他們瘦弱的後背所能抵擋了,很快,他們被擠進了河面,甚至向更深處擠去。

當船隻開始靠岸時。人羣更加慌亂了,他們一手使勁地拖住小孩,一手拼命地向船隻遞過去。上面託着一些黃白之物,嘴裡還在大聲嚷嚷着,祈求着船上的船伕先接過自己的船費,讓自己一家子先上船。

“現在每個人十兩白銀,沒有白銀者二兩黃金。”第一艘船靠岸了,站在船頭上的船伕叉着腰神氣十足地大聲道。

“爲什麼又翻了一倍?”站在河裡的不少人開始憤憤道,這不是乘火打劫嗎?

“你想上船就給錢。不想上滾開!後面等船的人多的是!”船伕不屑地說道。

站在河中的人猶豫了一下,不少人只好將手伸進懷裡,又掏出些黃白之物,然後哆哆嗦嗦地遞給船伕,這可是他們最後的家當,全給出去了,到了對岸的阿瑜陀耶王國該怎麼生活?可是現在也管不了這麼多,能逃出生天再做打算。

船伕掂了掂黃白之物的重量,然後放進腰包裡,示意同伴搭手將給錢的人拉上船來。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不行,你只給了四個人的錢,下去一個。”船伕大聲嚷嚷道。

“我們一家有三個小孩??最小的才一歲,通融一下。”上船的男子可憐巴巴地說道。而女子一手緊緊抱住最小的小孩,另一隻手則緊緊地護住了其他兩個小孩。

“小孩再難道不是人?”船伕翻着白眼說道。

“小孩有他娘抱着,不佔地方。”男子繼續努力祈求道。

“不行,一份錢一個人,不給錢我就給你扔下去。快點。後面還有人要上來。”

聽到船伕的話。站在河裡的人開始七嘴八舌地鼓譟開了:“快點,快點,要不給錢,要不下來小孩抱着難道不佔重量嗎?沒錢就給我們空出一個地方來,我們還等着上船。”說完,其中幾個人還討好地向船伕笑了笑。

有了這些聲援。船伕更加神氣,直接伸手去搶奪小孩,卻被女子抱得死死的,於是船伕就去抱其他一個較大的小駭,小孩嚇得抱着母親的腿只哭,而女子也忍不住大聲哭了起來。男子的眼淚流了出來,最後拿出一副銀首飾哀求道:“我只有這麼一點東西,求求你們了。”說着便在船上跪下了。

船伕的同伴想必是看不下去了,捅了捅船伕。船伕一手接過銀首飾,咬了一口驗明真貨後道:“好,咱都是信佛的人,不比兇殘的明人,講得是慈悲爲懷,這東西就當船費了。”

男子和女子欣喜如狂,不停地向船伕以及他那個同伴不停的合掌作禮,可是這兩人又忙着收錢接其餘的人去了。

“沒錢,沒錢你來湊什麼熱鬧。滾開!”

“大慈大悲的老爺。我跟我丈夫失散了,我纔剛聽同鄉說看到他帶着孩子過河去了,請你看着佛祖的份上,載我過去吧,我丈夫有錢,我一定讓他一倍,不,兩倍付錢給你。”

“看在佛祖的份上。佛祖能替你付船費嗎?我管你丈夫有沒有錢,我只管你有沒有錢,沒錢就不要上船。”

“老爺啊,求求你了。我一家老小都在對岸,我身上身無分文,求求帶我過去吧。”

“沒錢走開,不婦當着我做生意。”

可是那婦人雙手依然死死地抓住船沿,還在那裡苦苦哀求着,船伕不由一陣惱火,撩起腿來就是一腳,正中婦人的面目。婦人只來得及慘叫半聲,便一頭栽進了河裡。沒有人去顧及她,後面的人一擁而上,紛紛伸着手,想要先交船費。

“好了好了,只剩下三個人的位子了,再也坐不下了。再來三個人,多的不帶了。”船伕大聲嚷嚷道,雖然現在是掙錢的大好機會,但是總不能讓船超載沉在河中吧,只要有船,大把的掙錢機會,想來殘暴的明軍沒有那麼快趕到。

“求求你們了。再擠一擠吧,只要有一個人的位置就好了。”一位個高的男子哀求道。

“不行,再多一個人船就要沉了。”船伕毫不猶豫地答道。

“我願意多給錢。”男子咬着牙說道。

“多給錢也不行。要不我在船後給你加個位子。”

“好好,加在哪裡?”男子欣喜地問道。

船伕提起一根繩子道:“就加在這裡,我給你繩子,你在河裡跟着船遊就好了,這麼好的位置,我只收你半價。”話剛說完,他和他的同伴嘿嘿地笑了起來。

男子的臉色頓時面如死灰。這河面這麼寬。水流又這麼急,就算自己拉着繩子一起遊,估計到中間也會力脫,一旦力脫就只有死路一條。自己都挨不過,女流之輩的老婆和幼小的孩子怎麼捱得過。

“快點,要不你上,要不你老婆上,我要開船了。”船伕不耐煩道。

男子將祈求的目光投向那位爲最先上船的一家子求情的船伕同伴,可惜人家是一個可以抱在懷裡的小孩擡擡手就過去,你這兩個大人。”小孩也不小了。怎麼也擠不下去了。同伴只是站在那”二作

男子又向目光投向船上的其他乘客,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助。可是這些人目光都轉向他處,你要多加一個位子,我幫你,豈不是我這裡要減去一個位子。這麼傻的事誰做?倒是那位最先上船的男子臉上露出譏笑,剛纔老子爲難時。你不是叫得最兇嗎?還討好船伕;你以爲他是你爹啊,現在你爲難了,你爹怎麼不幫你呀。

高個男子知道事不可爲了,只好咬着牙說道:“孩子他娘,你先帶孩子過去,我等下一趟。”

他妻子一下子淚流滿面,死死地抓住丈夫的手搖頭道:“不要,不要啊,咱們一起走。”

“快點走。要不然都走不了了。放心,我下趟就過來了。”男子一咬牙將妻子推上了船。

船隻開始開動,幾個不甘心的人還抓着船沿,船伕拔出腰間的長刀。揮舞一下惡狠狠道:“誰不要手?”

看着雪亮的長刀在空中飛舞,幾個人嚇得立即鬆開了手。當船剛走兩步,突然岸邊人羣裡爆出一陣慌亂,巨大的叫聲和哭聲傳來了過來:“明人來了!明人來了!”

剛鬆手的一個人一慌,一個返身又抓住了船沿。而被突如其來的叫聲嚇了一跳的船伕在那裡跳着腳喊:“快劃快劃”。低頭一看,發現一個人還抓住船沿。似乎拖累了船速,不由惡向膽邊生。狠狠地揮動長刀。只聽到一聲慘叫。抓船的人倒在了河裡,船沿上卻還有一隻血淋淋的手腕還在那裡緊緊地握着。

大人遮住了山孩的眼睛,船伕滿不在乎地搬開那隻失去主人的手腕,然後扔到了河裡。隨着被手腕激起的波瀾,船上的人可以看到,在不遠處漂浮着一具屍體。看服飾,正是那位與家人失散,沒錢上船的婦人。

船上一片寂靜。只有船槳划動水面的聲音,這時不知誰低聲說了句:“佛祖保結!”那聲音就像是受驚的飛鳥,在水面上一掠而過。

等了有半個時辰。站在河邊水中先送妻小過河的高個男子終於看到船隻的影子,後面的人羣又是一陣慌亂,比上一次還要不堪。才才那只是虛驚一場,幾十個潰兵從遠處冒出來,已經成驚弓之鳥的人羣以爲是明軍殺到,頓時慌成了一團,結果那聲勢搞得跑過來的潰兵也認爲明軍殺到,調轉屁股向另一處跑去。過了好一會,人羣才發現是虛驚一場,慢慢緩過神來。但是隨即又響起了哭聲和喊聲,在這次慌亂中,有十幾個人居然被活活踩死,其中包括四五個小孩。失去親人的人坐在地上痛哭着。向老天和佛祖哭訴着自己的不幸。還有人在慌亂中與家人失散,開始在人羣中四處尋找。

儘管是虛驚,但大家的心情是越來越焦急,時間在一點點過去,想來明軍也是越逼越近,這次是虛驚,那下一次誰敢保證不是真的。

看到船隻又一次臨近。衆人想上船的心情就更加急切了。高個男子咬着牙,使出渾身力氣頂住了來自各處的擠壓和推攘。終於又靠上了一艘船。還是那個船伕。看來他們一夥人操船水平不錯。每次都能搶到先機,而且又靠在同一個位置,想來這些船都劃分好了勢力範圍。

“這次每人三十兩白銀,沒銀子的五兩黃金,要上的快,說不定這是最後一趟了船伕叉着腰神氣十足地吼道。

高個男子毫不猶豫的遞過去銀子,船伕接過之後,咬了一口驗明真假,然後直起身來說道:“就你一個”砰的一聲響打斷了船伕的話,他不相信地看了看突然出現一個冒血小洞的胸口,然後身子一軟,向水中倒去。

“啊!明人來了!”

這次絕不是虛驚,而是貨真價實的明軍,數萬人羣就像是炸了窩的馬蜂,向四處逃散。更有甚者直接向河裡跳,想向不遠處的船隻游過去。而船隻則像受了驚的魚兒,調轉船頭就向河中劃去。高個男子剛一愣神,卻發現船隻已經離他好幾米遠了。他大吼一聲。拼命地在水裡邁動雙腳,向船隻追去。一邊追還一邊喊:“我交錢了!”

“籲”幾個詭異的聲音劃破長空,然後撲通幾聲重物落水聲,緊接着一聲巨響,一個火團騰空而起,高個男子親眼看到遠處的一艘正在迅速逃離的船隻被炸成了碎片,船上的人也四分五裂地向水面飛去。

火炮!這是傳說中明軍的火炮,可以摧城倒山的火炮!船隻劃得更快了,不過有兩艘停了下來,船上的人紛紛跳水。而數萬人羣更加慌亂,不少人尖叫着向四處逃散,也有更多的人跳進河裡,試圖找到一條生路,但是很快便被洶涌的河水吞沒。也有不少人蹲在了地方,他們認命了,只能默然地接受未知的命運。

緊接着又是一排炮打過來,但是這次沒有那艘船太倒黴而被打中,在不遠處又響起了一陣槍聲,一羣穿着綠色怪異軍裝、揹着一個四方包袱、頂着一口鐵鍋、端着一根鐵棍的士兵出現在衆人的面前。大家口中的明人終於出現了。

藍玉站在已經空曠無比的河邊,河面上也空無一物,只有奔流不息的河水還在那裡發出響唾聲

當資政院通過對南掌國宣戰案後,內閣當天下午就授權都指揮司進行作戰,而都指揮司也隨即向成都衛戍區和廣州衛戍區下達了作戰命令。以藍玉爲主將,朱亮祖爲副將。調集二十萬陸軍對南掌作戰。

儘管朱亮祖比藍玉年紀大,但是人家是定遠營出來的老人,年紀不大,但是資格夠老,又是皇帝陛下親近之人,朱亮祖也只有接受了這個安排。開始在廣西調兵遣將。

三月初,大明宣戰的消息和大明開戰的國書被同時送到了南掌國都府萬象。南掌國王桑森泰王範常接到戰書後有點措手不及。

雖然他知道這些南掌一直在大明安南、雲南搞小動作,但是他沒有想到大明真的要動了。

桑森泰王算間。現在已經是三月。再過兩個月雨季就要到了。一咀,一續到十一月份,在雨季,不要說打仗,就是行軍也是麻煩事情,而現在到雨季時間很短。明軍要調兵遣將,起碼要半年時間,因此,桑森泰王斷定明軍至少要到十一月份雨季停止之後纔會正式出兵。於是桑森泰王決心加快整合各的方勢力,消滅敵對勢力,集中兵馬,做好準備,與明軍決一死戰。

但是誰想到三月初十,藍玉率十萬大軍出雲南蒙慶,順着湄公河而下,火炮齊轟。不到半天便攻破了南掌國的發源地琅勃拉邦,然後沿着湄公河繼續南下,逼近萬象。

桑森泰王猝不及防,只得帶着兩萬兵馬急忙出萬象。迎戰明軍,誰知剛到蓬洪與明軍擺開陣勢,一個壞消息傳來,朱亮祖率領十萬大軍出安南萊嶺,翻過長山山脈,給狹長的南掌來個攔腰斬斷,然後調頭南下,收拾南掌國萬象以南地區。

消息傳來。南掌國鼎沸,佔巴塞殊死抵抗,被朱亮祖將其首領一族數百人殺得乾乾淨淨,川擴等部落畏懼投降,桑森泰王手下兩萬兵馬也是軍心渙散。

桑森泰王知道事不可爲了,越陳、阿瓦、白古等國都不比南掌國弱,照樣被滅的乾乾淨淨,他一邊遣使向藍玉請降。表示願意歸附大明爲藩屬。一邊連夜逃回萬象,收拾軟細,帶着老婆孩子投奔阿瑜陀耶王國去了。

因王一逃。蓬洪的南掌軍亂成一團,最後南掌國大將洪查昂帶着不到六千殘兵嚮明軍發起殊死進攻,結果被滑膛槍林和火炮打得千瘡百孔。而明軍在戰場上不留俘虜更是嚇壞了南掌人。

萬象城裡。貴族官員、魯賈地主紛紛跟着桑森泰王的屁股後面渡過湄公河,局勢的發展讓對岸的阿瑜陀耶王國也感到緊張,當地官員和守將一邊向首府飛報情況,一邊集中兵力封鎖河岸。而渡河而逃南掌國官員和敗軍爲了防止明軍追擊,居然將帶不走的船隻付之一炬。這種局面造成了南掌國百姓更大的恐慌,於是也出現了剛纔河邊的那一幕。

“情況怎麼樣了?”藍玉轉頭問自己的參軍長李應麟。

“回稟大都督。河中應該溺死了上千南掌百姓,只是屍體已經被河水衝安,沒有辦法打撈,其餘百姓大約十萬餘人,已經被分別安置在萬象城外。而萬象城已經被甲四十一師接管了。”

“要加快肅清武敵,打通河道,運輸物資,雨季快到了,我們得在萬象幾個戰略要地蹲着了,必須做好萬全準備。朱將軍那邊怎麼樣了?”

“回稟大都督。根據最新的戰報,朱將軍已經攻陷他曲,逼近孟

“嗯”藍玉點了點頭,他曲是湄公河萬象以下南掌國重要的城鎮,而孟品則靠近真臘國交界處,看來朱亮祖也完成了戰略任務。

這次明軍的戰略戰術就是以快打南掌國一個措手不及,內閣在提交宣戰提案前,早就通過陸軍部和都指揮司將參戰部隊調集完畢,只等待命。藍玉和朱亮祖一接到命令,立即出兵開打。雖然大明國內出了六一一謀逆大案,但是卻對明軍沒有什麼影響,一戰之下,效果不錯,南掌國在明軍疾如閃電的攻勢下幾乎沒有招架之力。當然了,這和南掌國本身有關係。南掌國與阿瓦國、白古國實力相當,但是人家至少比你南掌國團結。南掌國本來就是法昂王十幾年用武力吞併其他幾個等於大部落的小國硬捏着一起的,根基原本就不穩固。法昂王在的時候勉強還壓得住,他一死。桑森泰王繼位,情況就不一樣了。其他被吞併的小國誰買你桑森泰王的帳?而且桑森泰王上臺是經過殘酷的爭位戰,本身勢力就消耗不少。加上一上臺就跟地方勢力鬥個不亦樂乎,在這種情況下,能真心實意幫桑森泰王出死力的力量不多。

而明軍一開始在南掌國作出窮兇極惡的殘暴樣子,原因很簡單,大明想將南掌納入版圖,所以希望南掌國的土著居民被嚇走的越多越好,你不走我還要趕你走。你留下的人口越少,大明承擔的同化負擔就越當初大明就在安南這麼試了一回,效果還不錯。地空在那裡不要緊,只要駐軍蹲在那就行了,難道大明現在還怕臨近的阿瑜陀耶王國和真臘國發動“侵略戰爭”嗎?而且劉浩然已經說了,大明現在正在拼命地增長人口,過個十年八年,這坑也能淺淺地填上一層了。

藍玉慢慢踱步在河邊上,地上一片狼藉,有散落的衣服,有不少鞋子,有亂七八糟的雜物,甚至還可以看到金銀軟細,就如同被颱風襲擊過的海灘。

“應麟,在想什麼呢?”藍玉突然開口問道,這裡此前發生的一切有情報官從南掌百姓口中問出向他們彙報過,他們這種年紀的人,少時都經歷過紅巾軍席捲江淮大地,目睹過百姓在戰亂流離碾轉之苦,在無情的戰火和恐慌中,百姓就像掉進水流中的枯葉,只能隨波逐流,朝不保夕。今天。他們又在這裡看到了這一幕人間悲劇。

“我想到了六一一這等大案還能在一種公開公正的氣氛下進行審理,想到了我大明對南掌宣戰的決定在資政院裡三讀審議。”藍玉沒等李應麟開口,自言自語道。

李應麟不由詫異了,他心頭的想法就是慶幸現在的大明百姓不用再受這等苦了。儘管眼前這些南掌人所受之苦是大明帶來的,但是在李應麟的心裡,他只管大明,不管其他。不過李應麟萬萬沒有想到大都督看到這一幕怎麼會想到那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呢?聽說這位大都督在皇帝陛下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相當於是皇帝陛下帶出來的,難道他的思維也變得和皇帝陛下一樣,讓人不可捉摸。

看到李應麟臉上的不解,藍玉搖了搖頭,微笑着說道:“你不懂,不懂啊!”閱隘最薪罩節就湛泡書凹剛剛剛口陽孫昭比們芥壘!~!

你正在閱讀,如有錯誤,請及時聯繫我們糾正!(下載本書請進入或者搜索“書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帝國的榮耀 哈十八”查找本書最新更新!

第305章 各派勢力的出路第319 泰西攻略第三章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299章 事後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74章 當塗城外(一)第12章 馮氏兄弟第215章 天子之怒第41章 治內政(一)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66章 勇氣號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63章 陳氏兄弟(二)第36章 戰東南(二)第十章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298章 定(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一章第29章 殲滅水師第63章 準備第26章 渡江第27章 取太平第47章 西線新動向第228章 白古國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206章 會盟(一)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265章 《明知論》(一)第105章 武昌(一)第203章 啓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11章 夜話第112章 中樞(三)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七章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224章 伐蜀(二)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60章 劉仁本第329章 華麗的初戰(二)第279章 太子妃第94章 張定邊(二)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23章 和州之戰(一)第三章第46章 方國珍第86章 江州(五)第180章 巡視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167章 陳氏兄弟(六)第51章 大婚第336章 西安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85章 江州(四)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263章 誰勝誰負?(一)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37章 紛爭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89章 大事件(三)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98章 最後一戰(二)第83章 江州(二)第302章 事後(四)第244章 威尼斯商人(五)第228章 白古國第70章 陳友諒稱帝第62章 陳友諒的陰謀第121章 授銜第192章 家宴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176章 暴雪行動(一)第293章 再亂(二)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92章 再亂第319 泰西攻略第180章 巡視第137章 朱元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