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定

水元璋趕到胡從憲宅院時,卻看到另外一撥人已經將鯊甩水泄不通,看服裝和標識。很明顯是應天府下屬的巡防營。而正在那裡指揮的正是他的老熟人泣天府內政廳全事羅貫中。?

“朱大人,你也來了。”羅貫中拱手作禮道,語氣不淡不鹹。?

“裡大人,你這是?”?

“我這是奉命來輯拿逆賊胡從憲。”?

“奉命?奉誰的命令?”朱元璋知道自己沒有給這位部屬下過這樣的命令。?

“法務部和都察院的命令”羅貫中說着從懷裡抖出一張批文來,“上面有法務部尚書端復大人和左都察御史韓大人的籤批。”?

朱元璋一時啞然了,相比自己而言,羅貫中可謂是師出有名,他怎麼知道胡從憲是逆賊。又怎麼這麼快就拿到緝拿批文來拿人的?難道是??

“朱大人,你是我的上司,既然來了,就由你掌旗了。”羅貫中不動聲色地說道,並向胡宅做了個手勢。?

朱元障看了羅貫中一眼,只是沉吟一會就走在了前面,帶着羅貫中和上百巡防營走進了胡宅。?

“你們這是幹什麼?”胡宅大門被打開,一個老僕結結巴巴地問道,看到這麼多巡防營將府上團團圍住,胡宅早就驚惶不安了。?

“老人家,我是應天府內政廳金事羅貫中,這位是內政部尚書朱大人,我等是奉法務部、都察院之命輯拿胡從憲,請你讓個道。”羅貫中很客氣地說道,一個老得都快走不動的家僕,他沒有必要去裝凶神惡?

。?

聽到羅貫中說出兩人的身份和來意,老僕不由嚇了一跳,這兩位可都是位高權重的角。就算在這天子腳下,跺一跺腳,這外四城也要晃一晃,怎麼聯袂來了府上,還口口聲聲說要輯拿自家老爺。可是看到朱元璋那陰沉的臉。老僕什麼話都嚥到肚子裡去了,只是默默地站到一邊,讓出一條道來。?

朱元殊、羅貫中帶着巡防營官兵直走進後院書房,一路上只看到寥寥幾個人,倒也沒有鬧出什麼動靜來,巡防營也刮練有素,只是在緊要位置上一站,看住胡宅裡的人不要亂動,並不闖屋入室,驚擾家眷。?

“胡先生”走進書房,看到了胡從憲,羅貫中還彬彬有禮地拱了拱手。?

“原來是兩位鷹犬大人來了。”胡從憲正在那裡對着一個牌位跪拜,頭也不回地冷冷說道。?

朱元璋的嘴角不由一動,但是他強壓住心中的憤怒,只是直盯着胡從憲,他知道,今天這場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羅貫中。?

“原來胡先生在拜祭前元亡帝,想不到胡先生對元亡帝如此忠心耿耿。”羅貫中走上幾步,看清楚了牌位上的名字,上面還墨跡未乾,想來是剛寫不久的。按制大明立朝並亡了元朝之後。劉浩然應當給最後一位元帝加個謐號,國史館也擬定了一個謐號元順帝,可惜劉浩然卻說,我跟元帝是生死之敵,滅了他的國,絕了他的根,還假惺惺地給他加溢號,太虛僞了。不幹。於是原本應該被載入史冊的元順帝就成了大家口頭上的元亡帝。?

“我生是大元的人,死是大元的鬼。”還跪在地上的胡從憲昂然道,身上洋溢着一種說不出的大義凌然。?

“想當年,我被先帝點爲進士,授予牧民司德之職,士爲知己者死,我這條命已經賣給先帝了。“胡從憲微閉着眼睛喃喃地說道,他還在回憶當初中試面君時,元帝和藹可親地在自己肩膀上拍了拍,好言撫慰了幾句。當時胡從憲激動地渾身都在發抖,他覺得自己讀了十幾年,終於遇到明公君主了。他當時在心底暗暗發誓,這輩子就賣給元廷帝王家了。?

後來被授予了不大不小的官職,胡從憲在元廷如墨漆一樣的官場中轉碾,儘管他常常被眼前的事和人弄得灰心喪氣,但是胡從憲總是對自己說,元帝還是明君。只是被小人矇蔽了,因此自己更要挺身而出,澄明清正,爲元帝盡一個作臣子的職責。胡從憲寫了不少上奏,通過各種渠道呈遞元帝。在胡從憲做着元帝被自己的奏章震醒,發奮圖強,中興大元的美夢時,他不知道自己的奏章根本近了不正在忙於無遮攔大會的元帝的身。?

緊接着紅巾軍大潮如火如荼,胡從憲反而認爲這是喚醒元帝的一個。大好機會,他開始幻想元帝下詔接見他,授權他平叛,於是他上馬爲將,下馬爲相,平賊治民,成爲大元一代中興之臣。但是他的美夢還沒有醒的時候,江南的劉浩然又接過劉福通的大旗,迅速平定了江南,然後開始揮師北伐。胡從憲毅然從洛陽來到江南,準備勘探劉家勢力的底細,爲元帝反攻復興做內應。?

正當胡從憲拿着一些情報猶豫着是不是跟隨元帝遠遁漠北時,心狠手辣的劉浩然開始對漠北漠南發起“不體恤民力”的窮兵默武,兩三年下去居然把北元給滅了,最後還給它斷了根。聞此噩耗,胡從憲暗暗獨自痛哭了十幾日。接下來的日子,胡從憲在大明越是不得志,越是懷念起元帝對他的提攜之情,於是一個念頭便開始在他的腦海裡形成。?

“真是前元的忠臣,可惜啊,你以爲自己是第二個餘闕、褚布哈嗎?”羅貫中的話打斷了胡從憲的思緒。?

“我以此爲楷模!”胡從憲一邊站起來,一邊冷冷地答道。?

“不知胡先生看過餘闕、褚布哈兩位老大人的碑文嗎?陛下褒獎他們不是因爲爲暴元盡忠,而是恪守職責,爲民盡忠。兩位老大人移骸入玲時,安慶淮安數萬百姓無不披麻戴孝,他們這麼做原因不是兩位老大人是暴元的忠臣。而是他們是安慶和淮安真正的父母官,願意爲這兩地數萬百姓安危付出性命的父母官。你胡從憲配嗎?怕是給兩位老大人提鞋的資格都不夠。”?

胡從憲臉色變幻了好幾下,但走到最後依然又變成了冷笑,眼角甚至帶了一點戲詩。?

“胡先生,如果你真的是暴元的忠臣,元亡之時就該盡忠了,或許學學伯夷、叔齊的骨風,只食野薇不吃大明之糧。可是想不到你居然活下來了,還跑到大明投仕,既然當了大明的官和院士,就該爲大明效力,可你卻一心想着謀逆,你這全忠臣可真是與衆不同。?

羅貫中的話可是越來越刻薄。?

“我之赤心。爾等小人不懂。”胡從憲彷佛不爲所動,只是越發淡然地說道。?

“你知道皇帝陛下是怎麼說你的?”?

胡從憲的臉色不由一變,猛地睜圓眼睛問道:“陛下他,他,他不是駕崩了嗎?”朱元璋眼睛也是驟然一厲,注視着羅貫中。?

“陛下說你是當奴才都當出癮來了,當出病了。”羅貫?

二回答胡從室的問題。而是繼續自只說自只的。罷了還嗜,具朱?

。?

胡從憲臉色一下子變的蒼白,喃喃地說道:“不可能,不可能!”?

羅貫中卻在繼續說道:“臨來時陛下就說過,你這種人,想必是隻會唆使人傷他人性命,卻沒有勇氣給自己來上一刀。我原本還不是很信,在府外還磨蹭了一會,原本以爲你會自殺成仁,想不到陛下真的是將你這種看透了。”?

“你是說陛下他,他,他”胡從憲驚恐地睜大着眼睛,臉色一片死,灰,一句完整話都說不出來了。而朱元璋的身子也微微晃了一下,雙手成拳,都快要將拳心裡的空氣捏碎了。?

“胡大人,該起身了。”羅貫中向門外走了個手勢。?

胡從憲看了一明羅貫中和朱元璋,腳步蹣跚地向外走去,幾名巡防營軍士立即跟在了他的身後。?

看着羅貫中的背影,朱元障心裡就像是掀起了驚濤駭浪。爲什麼他比自己更得皇帝陛下器重,居然自己不知道的內情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因爲他爲皇帝陛下在江南學派當內應?不可能,胡從憲、陶希言哪個不是人精,自己的態度他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與皇帝陛下過往密切的羅貫中會得到他們的信任?胡從憲、陶希言與自己和羅貫中假心假意地周旋,恐怕就是想讓皇帝陛下放鬆警惕。羅貫中在這次角逐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難道和自己一樣,江南學派借自己和羅貫中去製造假象,麻痹皇帝陛下,而皇帝陛下來將計就計,利用自己和羅貫中反過來麻痹江南學派??

正在想着,朱元璋發現自己已經跟着大隊人馬走出了胡府。而羅貫中正在門口等着他。?

“朱大人,這裡的事已經了了,剩下的主犯還有兩人,一個是張子美,一個是陶希言,卑職已經派人將兩家圍住,只待奉命拿人,你看卑職去哪一處?”?

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道:“羅大人,據我所知,胡從憲似與一個軍方將領勾結,恐要從速查辦,以免疑犯逃竄。”?

“朱大人,陸軍典軍署已經派人去輯拿了,那是軍方的事,咱們內政部插不上手。”?

“那羅大人去陶希言處。我去張子美處?”朱元獐斟酌了一下說道,他和陶希言太熟絡了。而且現在又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境的。自己領人去緝拿,萬一出現一點事,自己恐怕是怎麼也洗不清了。?

“那好,朱大人,卑職這就去辦事去了。”羅貫中拱了拱手,帶着人便離去了。朱元璋看着他的背影,不由長嘆了一口氣,自己還是看不透啊。?

暫且不提朱元樟帶着人走進張府,緝拿躲在書房一角瑟瑟發抖的張子美,單言羅貫中走進陶府。只聽到一陣清正平和的琴聲從後院傳來。?

羅貫中疾步走進後院,拱手道:“陶先生真是好雅興,這一曲《觀魚》彈得真是沖虛中平。”?

“哈哈,古琴易拂。知音難尋啊!”坐在一處小亭裡的陶希言笑着答道。?

“恐怕我這粗鄙之人難登大雅,做不得陶先生的知音啊。”?

“哪裡,哪裡,羅大人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又豈是我等能高攀?

“飛黃騰達只是妄言。我一個粗鄙之人,只知道恪盡職守,用心做事而已。”?

“好一個恪盡職守、用心做事,只是我倆道不同難相爲謀。”說到這裡,陶希言有點索然道。“快快索拿我吧。”?

“陶先生爲信念而奮。孰對孰錯,羅某也沒有資格評論。只是羅某今日來只爲了一事。”?

“何事?”?

“陶先生違亂法紀了。”?

“違亂法紀!”陶希言聽到這裡,不由仰首大笑起來,臉上卻不由流下了眼淚,“陛下一意廢聖人先賢的德主刑輔,以法治國,只是陶某想不到,自己最後卻成爲了陛下以法治國的祭祀之物。可笑可嘆啊!”?

羅貫中看着陶希言那又哭又笑的瘋魔狀,靜靜地默不作聲。?

“陛下可安好!”陶希言直言問道。?

“陶先生費心了,陛下安好。”羅貫中淡淡地說道。?

“當初我看到你時,就知道你才智絕高,恐怕今後能識破我計謀的只有你了。”?

“陶先生繆讚了,羅某雖然有三分聰明,但是與陛下相比。如同螢光之與皎月。”?

“羅大人何出此言?”?

“陛下常嘆道,你陶惜辭聰明絕頂,頗有謀略,可惜道不同不相爲謀,甚爲憾事。而且陛下常嘆道,他勝之不武。”?

“勝之不武,能得陛下如此盛讚,陶某死而無憾。陶某常常也在想,如果能供陛下驅使,當是何等的榮幸。可惜,陶某已經走上了這條不歸之路,難以回頭,只好將錯就錯。陶某隻是不明白,理學爲何遭陛下如此記恨?”?

羅貫中默然許久才言道:“陛下曾對我言道,理學利於劉家之天下,不利於天下人之天下。”?

“利於劉家之天下。不利於天下人之天下,雖然陶某不明陛下這話之深意,但是這份胸襟和膽魄,陶某敬佩不已,不愧我在當今這些上最敬重之人。可惜我這個無君無父之人,已經難容於這天下。”陶希言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飲而盡。羅貫中腳微微動了動,卻最後還是停了下來。?

“羅大人,請讓我死而瞑目。”陶希言放下酒杯道。?

“好,我引見一人,宗伯,請進來。”?

一人聞聲走進來,拱手向陶希言道:“惜辭兄,宗伯雖然有愧於你,但是各爲其主,還請見諒。”?

陶希言不由一驚,但是很快便平靜下來:“原來是吳兄呀。我應該想到的,國試三甲乃陛下欽點,豈是那麼容易中的。那幫老夫子,以你爲將來之國柱,陛下此計。真是擊中要害啊!”?

“以陛下之大才,我想已經定下善後之計,以法論罪,自當以法爲度,陶某倒也不用擔心株連蔓抄,禍及無辜。”說到這裡,陶希言嘴角滲出血水,他的氣息也變得艱難起來。?

“惜辭兄!”吳結不由叫了一聲,正待衝上去,卻被羅貫中拉住了,“沒用了,來不及了。”?

吳結只好頓足垂淚。黯然傷神。?

“大明啊,大明”陶希言向內城皇宮方向艱難地拱手行了一禮,最後幽幽地嘆息了一句,“日月不落,永耀大明,可惜以後再也聽不到了。”?

說到這裡,陶希言身子一軟,頭趴在了桌子的古琴上,發出一陣錚錚的聲響。?

羅貫中和吳佑神情肅穆,恭敬地向小亭處拱手行禮。!~!

你正在閱讀,如有錯誤,請及時聯繫我們糾正!

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298章 定(二)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102章 中樞(二)第197章 與基督國家的外交關係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92章 再亂第251章 大明的反應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33章 江南行省第82章 江州(一)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四章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301章 事後(三)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117章 細川賴之(二)第184章 越陳第325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三)第223章 平雲南(二)第212章 兀魯回河(四)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222章 新大陸第160章 河南之戰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279章 太子妃第321章 敲山震虎第159章 山東之戰第5章 常遇春第174章 孔廟與北方士族(二)第210章 兀魯回河(二)第109章 分省(二)第283章 嚴守慎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16章 清澗山(三)第9章 濠州被圍第207章 會盟(二)第58章 火槍與火炮(二)第275章 出巡之試點(二)第183章 貨幣(二)第65章 陳友諒的野望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130章 福州(一)第30章 再戰(一)第258章 士兵王金貴(七)第17章 定遠城外第6章 桃園結義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29章 梅花獎第259章 對日政策第271章 出巡之杭州第307章 幸福島海戰(一)第253章 士兵王金貴(二)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230章 羅貫中第72章 江上血戰(二)第264章 誰勝誰負?(二)第77章 風波(二)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141章 賽繆爾(二)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110章 中樞(一)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208章 丁亥日第188章 制蓬峨第130章 福州(一)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248章 陶希言第35章 戰東南(一)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296章 驚變(二)第114章 過年第一章第16章 清澗山(三)第260章 談判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308章 幸福島海戰(二)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330章 天山(一)第206章 會盟(一)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246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二)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第285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二)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66章 陳氏兄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