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

明歷五年三月,漠北和寧草原上,儘管四處已經可見青青的綠草,從北方吹過來的寒風還是像刀子一樣割着人的臉。

遠遠走過一行騎者,他們個個都無精打采,耷拉着個腦袋,臉上的面黃肌瘦和疲憊顯示出他們吃過不小的苦頭。

“也速迭兒,這次明軍來了多少人?”

“大約來了四萬騎兵。”

“損失如何?”

“在近兩個月中,他們橫掃了翰爾寒河及馬頭山以西兩千多裡的地方,連外刺王部也受到波及。大約有一萬一千丁被殺,牛羊約六十五萬頭被殺,良馬六千匹被掠走。加上去冬的大雪比較大,已經有七十多個部族找不到活口,還有二十多個部族不見了蹤跡。”也速迭兒沮喪地說道。

“這裡是蒙古的根基,現在卻毀於一旦。”

“擴廓帖木兒王爺,這明人也太狡猾了吧。”

“狡猾?”擴廓帖木兒一時陷入了沉思,他從心底涌起一種感覺,不是自己不行,而是敵人太狡猾,十幾年的戰事,都讓這些明軍打成精了。擴廓帖木兒自領命統領北元大軍以來,一直想給明軍一個教訓。他領兵南下漠南打了幾回,可是那裡的明軍憑藉地利人和,讓擴廓帖木兒一點便宜都沒有佔到。無奈之下,擴廓帖木兒糾集了五萬多騎兵,彙集在木嶺站道附近,準備好好伏擊明軍暴雪行動的一支。

不知道是不是走漏了風聲,此前一向準時的明軍突然不來了,過了十幾天也不見蹤跡。正當擴廓帖木兒納悶時,卻從後方傳來了消息,四萬明軍騎兵突然從甘肅亦乃集路直接殺出,直奔漠北草原,在翰爾寒河以西一路掃『蕩』。

那個地區是漠北草原受暴雪行動禍害較輕的地區,也是北元手裡最大的支持了,擴廓帖木兒手裡的五萬騎兵,一多半是來自那裡,聽說明軍衝進老窩,一時嚇得不輕。他們都知道明軍暴雪行動掃過後的慘景,擔心家人親友,紛紛潰散回家。擴廓帖木兒見軍心已散,只好領軍回師。

這邊剛一動,在對面等了許久的馮國勝立即將手裡四萬多騎兵放了出來,咬着擴廓帖木兒的屁股咬。擴廓帖木兒鬱悶壞了,想打吧,手下人個個歸心似箭,只想早點回去拯救家人,早就沒有了鬥志。就這樣一路跑一路追回到和林,一個壞消息又傳來了,讓漠北草原牧民聞風喪膽的東北諸族騎兵又聚集了十萬餘衆,從東邊鋪天蓋地地殺來。

整個戰局處於一片混『亂』狀態,北元統軍主將擴廓帖木兒到最後除了他手裡五千親兵,幾乎指揮不動人了。不是別人不聽他的,而是實在找不到人了。明軍從三面氣勢洶洶地殺來,已經飽受暴雪行動之苦的漠北軍民膽都嚇破,漠北草原人口銳減了一半多,就是拜這暴雪行動所賜。所以這些漠北軍民有的自顧逃命,有的四處『亂』竄,有的跟明軍決一死戰,全部慌成了一團。

元軍指揮不靈,擴廓帖木兒再驍勇神武也不管用。此役,國公脫火赤、樞密知院愛足、平章完者不花、太尉蠻子等兩千多將領官員皆死於『亂』軍之中,郯王以下官員一千八百六十五人被俘,軍士男女四萬多人被殺,兩萬餘人被俘。

當明軍按照往年慣例在冬雪到來之初撤回去,漠北草原才逐漸地平息下來,可是連續不斷的大雪卻是雪上加霜,甚至連損失都無法統計。

一直到了開春,北元這才清點出來,除了西邊,北元所能控制的地區已經是人煙稀少,牛馬難見,人口幾乎是十成去了八成,這其中有明軍的功勞,有寒冬的功勞,也有畏懼逃離的結果。

愛猷識理達臘聞到這一噩耗,連吐數日血,最後病重去世。這位蒙古大汗臨終前只能恨恨地念道:“恨不能殺盡明人!”

其第脫古思帖木兒即位,可是幾乎成了光棍司令一個了,而擴廓帖木兒身邊也沒剩幾個人了。看到北元的破落相,漠北草原各大勢力便開始離心離德,更加不聽招呼了,就是北元內部也是人心渙散,各自想着各自的去路。

“王爺,這些明人也太狠了吧,四年了,他們居然堅持四年不計傷亡地侵襲草原。”也速迭爾忿忿地說道。

“他們的皇帝是個瘋子。”擴廓帖木兒喃喃地說道。開春後他基本上『摸』清楚了去年明軍暴雪行動的經過。突入西邊的是陝甘一線的傅友德、徐達部,他們步步爲營,向甘肅推進,已經佔據了甘州。可能是明軍看到前幾次暴雪行動一次比一次艱難,所以就想出新法,動用陝甘的明軍,從甘州出發,沿着張掖河直至亦乃集路,然後再從那裡越過大漠,直趨漠北腹地。

“是啊,只有瘋子才能幹出這樣的事情來。”也速迭兒深有感觸地說道。

明軍每年的暴雪行動,除了給漠北草原帶來極大的損失外,自己也損失不小,一次暴雪行動起碼要傷亡五萬人以上。按照這個傷亡數字,明軍應該早就停了下來,可是他們偏不,就是咬着牙跟你北元抗上了。

明朝堅持得住,北元可堅持不下。本來每次暴雪行動,北元的損失是明軍的數倍,明朝只要花上十幾二十年便可以恢復元氣,可是北元由於漠北草原的惡劣環境,沒個百餘年根本恢復不了元氣。而且大家都看明白了,明軍的暴雪行動都是以重利驅使漠南、河西、東北等諸族騎兵爲主進行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大明大筆錢財的誘使下,在漠北草原衆多牛羊女人的吸引下,這些原本是蒙古人附庸的諸族騎兵一波接着一波地踏上漠北草原,毫不留情地掠走一切能帶走的東西。

對於這些,北元沒有什麼好說的,草原上就是弱肉強食,你北元強的時候,自然可以魚肉那些諸族,現在你被大明打得傷了元氣,諸族自然要來搶你的東西。

“王爺,這日子是越發地不能過了。不少部族雖然僥倖逃得一些人丁,可是牛羊馬匹全沒了,他們該怎麼活呀?”看了一會遠處,也速迭兒抱怨道。

“活?這草原上已經沒有什麼活路了。”擴廓帖木兒冷冷地說道。他不喜歡草原,他覺得這裡太空曠了,看不到一點“文明”的氣息,還是河南老家和山西好,可是永遠都回不去了。

聽到這話,也速迭兒眼睛閃過幾道凜光,但是隨即消失了,臉上還是那種黯然痛惜的神情。

“王爺,天『色』不早了,我們就在這裡扎帳休息了吧。”

“好吧!”

一堆火在帳篷裡歡快地跳動着,半隻羊羔在架子上被烤的金黃,擴廓帖木兒坐在火邊,端着酒杯失神地看着不斷晃動的火苗。

“王爺,你在想什麼?”在一旁也拿着酒杯的也速迭兒。

“在想一些往事。”擴廓帖木兒漫不經心地答道。

他追溯着自己的記憶,發現在明軍北伐之前,自己是順風順水,百戰百勝,可是從與明軍交手開始,擴廓帖木兒就覺得自己被牽着鼻子走,毫無招架之力。這到底是明軍的武器太厲害了,還是他們軍謀太深遠了。擴廓帖木兒仔細研究過明軍的作戰方式,發現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完全是以優勢兵力和優勢武器壓着元軍打。

其實能在戰場上形成優勢,就是一種高明的策略和手段。身經百戰的擴廓帖木兒感嘆道,他知道戰場上變化無常,能將幾路數以十萬計的兵馬集中一處,能讓元軍乖乖地進入指定戰場,沒有高明的手段和謀略的確很難辦到。

擴廓帖木兒還知道明軍有一種與衆不同的人員,政工軍官,聽說屬於大明樞密院軍政司,他們能說會道,極會蠱『惑』人心。明軍時刻保持着高昂的士氣,必勝的鬥志,這些政工軍官功不可沒。而正是這些政工軍官,將漠南、河西、東北諸族騎兵煽動的如同蒙古人的世敵仇人一般,使得這些騎兵懷着對蒙古人的仇恨,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義無反顧地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漠北草原。以前就聽說過劉浩然及其手下極會蠱『惑』人心,看來不假呀。

正當擴廓帖木兒胡思『亂』想着,也速迭兒給旁邊幾位部將使了個眼『色』,然後端着酒杯湊了過來說道:“王爺,現在朝廷沒落,大傢伙心裡都『亂』得慌,希望有人帶着他們奔個活路。王爺,你素來威望甚高,你帶着咱們走吧。”

擴廓帖木兒眼睛一眯,深深地看了一眼也速迭兒,默然着不說話。

也速迭兒以爲擴廓帖木兒心動了,連忙接言道:“王爺,我也速迭兒手下還有七八千號人,一併聽從王爺的吩咐,你指向東我們不敢向西。”

擴廓帖木兒仰首將杯中一飲而盡,嘆了口氣悠悠地說道:“我的生父是漢人,母親是蒙古人,而且還是蒙古人旁支,原本這草原上的破事與我何干。只是義父和授業老夫子都曾經對我說過,男兒做事當有始有終。臨陣脫逃,畏難不繼,不是男子漢大丈夫所爲。”

“我既然效忠了朝廷,就只能一心爲其效力,不管它是興旺也好,破落也好,我只能盡一個做臣子的本分。”

也速迭兒眼睛一眨,臉上泛起凌厲肅殺之氣:“既然王爺不願與我等同路,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擴廓帖木兒輕笑了一下,捻着酒杯說道:“你應該是阿里不哥的子孫吧。”

也速迭兒愣了一下,毫不掩飾地說道:“正是。”

“當年你先祖阿里不哥與世祖先皇爭奪蒙古大汗,阿里不哥有草原上的支持,而世祖卻得中原鼎力相助,所以才榮登大寶。百餘年過去,你們還是按捺不住了。”

“我也是黃金家族一員,忽必烈一脈不僅竊取汗位,還將蒙古帶到今日之絕境,我等自然再也不能再袖手旁觀了,我要承擔起身爲黃金家族子孫的責任。”

擴廓帖木兒不由嗤笑了一聲,“責任?真是可笑,只不過是想趁火打劫,一逞私慾野心罷了,何必說得如此大義凜然。”

也速迭兒不由臉『色』暗紅,惱羞成怒地說道:“王爺,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你是朝廷重臣,豈能看着萬千蒙古人陷於死地而不顧?”

“後悔?有什麼後悔的?我現在孤身一人,老婆兒女,親友家人都落在明軍的手裡,我何足懼哉!”

“王爺,我最後再問你一次!”也速迭兒咬着牙說道。

“不要再問了,我知道你那點小心思,無非是推我出來,殺了脫古思帖木兒,讓弒君的惡名由我頂上,然後你再出來做好人,殺了我以獲民心。”

看擴廓帖木兒說破自己的心思,也速迭兒不由大怒:“既然如此,來人,送王爺上路。”

擴廓帖木兒被牽至帳外,數十人持刀在那裡等着。他看了看月『色』下的草原,那一望無際的草原如同被抹上了一層牛『奶』。

“這麼個草原,怎麼能和中原相比,大明皇帝爲了得到它居然不惜一切代價,真是個瘋子。”擴廓帖木兒喃喃地說道。

他轉過頭對也速迭兒說道:“聽說成吉思汗立下規矩,不能讓黃金家族的血流到草原上,所以脫古思帖木兒的下場估計是被你們絞死。我不是黃金家族,應該享受不到這份待遇,找把快刀來吧。”

也速迭兒陰沉着臉不說話,指了指一個大漢,然後揮揮手讓他去行刑。

看到大漢走過來,擴廓帖木兒盯着他手裡的刀看了一會問道:“刀快否?”

大漢愣了一下,結結巴巴地答道:“這是大明軍士所用的鋼刀,很鋒利。”

“也罷,不能死於明軍之手,卻死在明人刀下,也是天意。”擴廓帖木兒長嘆了一聲,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也速迭兒殺了擴廓帖木兒之後,隨即又縊殺了脫古思帖木兒,然後自稱蒙古大汗。一時間,草原上風雲激『蕩』。

擴廓帖木兒被殺身亡的消息傳到南京,劉浩然默然了許久才幽幽地說了一句:“恨不能謀面!”

第31章 再戰(二)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80章 餘波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96章 張定邊(四)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152章 五德第75章 當塗城外(二)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131章 福州(二)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6章 桃園結義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11章 夜話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218章 大調整(三)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297章 定第230章 威尼斯商人(一)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76章 風波(一)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292章 再亂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47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三)第261章 暗潮涌動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336章 西安第14章 清澗山(一)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319 泰西攻略第33章 江南行省第206章 會盟(一)第309章 戰旗半掩越金山(一)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一章第189章 外籍軍團第131章 福州(二)第61章 信州戰役第132章 泉州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132章 泉州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38章 戰東南(四)第127章 敗仗(一)第327章 吹響號角(二)第19章 目標滁州(一)第27章 取太平第213章 新四省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217章 大調整(二)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242章 威尼斯商人(三)第59章 火槍與火炮(三)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221章 禮部尚書胡惟庸第260章 談判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86章 江州(五)第308章 幸福島海戰(二)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57章 火槍與火炮(一)第13章 智取驢牌寨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42章 治內政(二)第312章 皇帝的心思(二)第333章 誰輸誰贏?(一)第292章 再亂第190章 南洋之戰(三)第292章 再亂第299章 事後第114章 過年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04章 安豐事件(四)第二章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79章 太子妃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120章 細川眼中的江南第29章 殲滅水師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30章 羅貫中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25章 陳孝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