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花落誰家

”“奉高麗國大王令權知平章省事辛、門下贊成事金行q心兒行新土地律。一即日起對高麗各地進行土地丈量任何人不得阻礙瞞報。違者以欺君罪論處;二、沒收楊廣道、京畿道、慶尚道、全羅道一切私田文契土地均收爲國有;三、土地重新分配具體如下:““京畿道良田按科級別授予在京就職兩班官員第一科得田墜結依次遞減至第十八科得田舊結京畿以外的地方置軍田以養軍士地方官吏和‘閒良”不論資品高下隨其本田多少各給軍田舊結或結從凡受田者身死後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傳受無子媳守信者減半傳受另有功臣田以有殊功賞賜可以子別相傳公私奴婢、工商、賣卜、娼妓、僧尼等不許受田”“科田、軍田、功臣田以外皆爲公田凡公私田租水田一結糙米三十鬥早田一結雜谷三十鬥除陵寢、倉庫、宮司、公霹、功臣田外才田者皆納土地稅水田一結白米二斗旱田一結黃豆二斗有橫斂者以貪贓論處”“諸個先生大家對此都有什麼看法”李成桂嘶啞着嗓子說道鄭道傳、趙俊等人都默不作聲室內一片沉寂他們心裡都有數知道李成桂被江南給耍了。這兩三個月來李成掛掄起大刀片子把高麗的世家貴族、地方豪強和寺廟僧侶這些舊勢力殺得是血流成河剩餘的那些人哪個不把李成柱恨得牙根直癢癢但是李成桂卻毫不在乎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那張寶座可進入龍鳳十年十二月形勢卻突然一轉出使江南卻音訊全無的真平侯辛鈍跳了出來被授予相宰的權力主持國事隨之還有兩個此前誰也沒有聽說過的金氏兄弟。一個爲副相一個爲上護軍一政一軍一下子和辛睹把持了國政李成桂、鄭道傳等人知道這些任命如果不江南的授意已經變成愧儡的高麗王敢布嗎?

“大人屬下看這次新的土地分配開城朝堂決心很大看來想把全國的土地重新分配一次”趙俊含含糊糊地說道。李成桂雖然現在表面上在高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卻身在安東遠離高麗中樞除了附近地區還能控制之外再遠就不要指望別人聽命了而高麗王再是愧儡也是高麗國名義上的君主加上江南強大的武力在後面所以各地對高麗王的命令不敢不從“大人我還從開城幾個好友那裡聽到另外一些消息”鄭道傳突然開口道“請先生說

”李成掛悶聲說道語氣中可以透露出他極力壓制的情緒“聽說真平侯和再興君上表大王定儒學爲國學並準備在明年開文武雜三科科舉仿宋制先各道應試再會試和殿試國內學子皆可應試”李成掛聽到這裡手裡的拳頭不由握得緊緊的如此一來高麗國內的文武學子的心都要被其收買了而讀書習武一直以來都是世家和豪強們的專利老子辛辛苦苦剷除了他們大半的勢力做了惡人你們跑出來卻做好人收買加上前面的科田制、軍田制恐怕被自己打擊怕了的世家和豪強會毫不猶豫地投靠到開城那邊去“真平侯和再興君在上表中同時建議各地置辦官學以理學爲綱並限制佛教寺廟規模每道寺廟必須控制在一定數量而寺廟出家的僧侶也必須控制在一定數量內”鄭道傳對於這一條是非常贊同地因爲他也是儒學出身此前也因爲看不慣高麗王和舊貴族們尊佛輕學而投到李成桂這一邊來的李成桂只是點了點頭他清楚這一點對於高麗國的文人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使得他們對真平侯和再興君的好感更上一層樓“南保侯、上護軍金英敏已經受命開始編練高麗新式6軍武器裝備和教官皆由江南提供聽說現在已經招編了大約三萬餘人”“真是欺人太甚!”李成桂再也忍不住了大行新政收買人心這不說現在又開始編練新軍隊這一步接着一步明擺着就是在逼自己“江南到底想幹什麼?”李成桂氣喘子籲地怒吼道“大人我看江南是想扶植一個愧儡朝堂這一點我們是絕不會答應的”鄭道傳撫須道雖然他贊成新政但是做爲一個高麗人他不希望自己的國家任由外人擺佈“啊高麗各地是大人平定的現在江南出來摘桃子我想高麗衆多有識之士是不會答應的。”趙俊在一旁附和道。

“兩位先生你們看該如何應對?”李成柱慢慢地平息了心中的怒火江南答應扶植自己上位只是一個很含糊的口頭協議又沒有正式的文契江南要是翻臉完全可以推得乾乾淨淨李成掛現在是有苦說不出就算要找責任人樸氏父子早就不見蹤聳了要怪就要怪他的野心太大了想在這次變亂中攝取最大的利益鄭道傳和趙俊又陷入沉寂了。現在高麗王在江南的手裡高麗國的正統就掌握在他們手裡了最好的時機是當初高麗王還在安東當愧儡的時候只要李成桂打出高麗王的旗號振臂一呼號召高麗軍民光復國土恢復國統那樣的話李成桂就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可是李成桂畏懼江南海6大軍勢強又對其抱有幻想迫於壓力就不顧鄭道傳等人的勸阻將高麗王送回了開城結果造成了被動的局面要是現在跟江南翻臉江南完全可以以高麗王的名義宣佈李成桂是逆臣不管如何李成掛已經失去了大義。加上此前剷除世家和豪強時與他們結下的深仇估計落井下石的人會不少。

看到兩位謀士都不開口了李成桂知道現在形勢嚴峻自己手裡雖然有五萬軍隊可是真正算得上精銳的不過一兩萬人可江南足有十幾萬人擺在自己的對面而且自己控制的地盤只有安東和慶尚道這麼一塊人力物力上就佔了劣勢加上此前與世家、豪強結怨太深估計只要高麗王的討逆文書一道恐怕是應者如雲這些人雖然被自己殺了不少人可是他們在各地的勢力是根深蒂u、了皆綜龐雜隨便拉一支“勤王之師”應該不是問題…難道還是要向江南屈服?但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江南是否更中意辛睡和金氏兄弟當他們的馬前卒自己似乎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萬一江南爲了拉攏世家和豪強借自己的人頭一用豈不是太冤枉了正想着突然有副將在外稟報道:“大人東部外海出現江南大批船隻”“什麼?難道江南要對我下手了?”李成桂驚問道“大王這是江南擬定的停戰協議。請你過目”辛噸低着頭恭敬地遞上一疊文書道坐在桌子對面的高麗王並不急於接過只是呆呆地看着辛睡過了一會才喃喃地開口道:“辛睡爲什麼會是這樣?”

“大王臣不知你指的是什麼?”

“你怎麼成了江南的人?”高麗王雖然成了愧儡但是所有的命令都要以他的名義布所以對情況瞭解地非常清楚知道現在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最大的骨幹就是辛噸“大王請容臣一一道來”辛鈍一直沒有來得及與高麗王解釋今日想一次說個清楚“臣到了耽羅島後被江南海軍轉送到了江南在那裡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江南”說到江南辛盹的眼眉之間忍不住飛揚起來看來江南對他的震撼很大“我看到了江南的富庶和無與倫比的強大。”辛睡簡單地總結了一句“我還得到了江南承相的接見”說到這裡辛睡忍不住渾身上下微微顫抖起來看到熟悉的辛噸居然會因爲的到了江南派相接見而激動成這個樣子高麗王不由問道:“江南承相他的威名我早就聽說過不知他是位怎麼樣的人?”

“他的目光像春天裡的陽光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他的笑聲可以融化終年不化的積雪而有時候他的目光變得無比的銳利幾乎可以刺透到海底去。”辛睡喃喃地回憶道。

“承相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他對高麗人印象不好覺得我們自卑到令人笑虛僞到令人厭惡因此他給高麗安排的命運是老老實實做天朝的臣屬不要再胡思亂想了”“承相坦言告訴我他對大王的安排是死路一條臣下大急極力爲大王分辯甚至當場頂撞了起來我對承相說高麗自新羅三國以來民風彪悍就是盛唐和暴元都不能讓高麗人屈服”“承相冷然笑道盛唐和暴元做不到的事情並不意味着他做不到他隨時可以調集二十萬軍隊並從日本借兵十萬高麗的反抗越激烈他的手段也會越激烈當宋末年暴元爲了征服江南殺了數千萬人依然沒有讓江南真正的屈服如果高麗不服王化他到是會借用一下暴元的手段高麗男丁全部處死婦幼全部遷回內地徹底將高麗納入版圖之內”聽到這裡高麗王也不由自主打了冷戰儘管是辛睡轉述他依然能感受到這些話帶來的壓力不要質疑劉浩然做不到當初他佔據江南一隅之地抗拒元廷誰也想不到他會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如果他決心這麼去做了憑藉他強大的海6軍優勢高麗將面臨無窮無盡的戰爭和苦難“臣下幾經求情承相終於答應給大王一條活路無論是江南、日本或南洋任由大王選擇一地保證身家安全衣食無憂。”

辛睡雖然說得輕鬆但是高麗王知道這其中的艱辛不是說金口一開萬難更改的嗎?高麗王現在明白辛睡爲什麼會幫江南做事那是因爲他見到了江南的實力知道高麗已經無法抗拒江南爲了避免更多的戰火和苦難辛睡只有順從。而且辛睡此舉更是爲了救高麗王的性命。

想到這裡高麗王不由地閉上了眼睛回想起當年初見辛睡時的情景當年國事艱難爲了重興高麗高麗王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貧賤小和尚的身上了“師救我我救師”的誓言還猶在耳邊想不到他真的救了我一命高麗王深嘆了一口氣知道勢不可違他低下頭仔細看起那份協議:“高麗國成爲天朝臣屬詳細條件若干兩國疆域西以大同江中下游東以泥河今朝鮮龍興江爲燦“。”

“我明白了想來江南不久後會讓我遜位給金氏兄弟?”高麗王看着這份協議恍然大悟道“大王正是如此”辛睡恭敬地答道西以大同江中下游東以泥河爲界這就是盛唐時與新羅的疆域界定江南這麼做就是讓高麗王承擔割地的罵名屆時金氏兄弟即今後就減少了許多壓力“難怪如此!”高麗王想起一個擔任副相一個擔任上護軍的金氏兄弟終於明白江南把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安排到高麗的深意想來江南是謀劃已久了不日高麗王公佈了與江南的停戰協議。江南隨即宣佈接受協議與高麗國停戰消息和協議內容傳出安東的李成桂立即舉旗宣佈這亂命號召高麗軍民光復國毒。將國家和大王從江南的魔爪中解救出來江南軍搖身一變成了應高麗王之邀前來協助“臣屬國”平叛的天朝大軍開始向李成桂部起攻擊一時戰火在慶尚道和東界等地蔓延開來雙方打得不亦樂乎而高麗最大的本土勢力一世家和豪強由於與李成桂有深仇又不屑與江南“勾結”於是大部分人兩不相幫江南軍主力放在了北邊的東界而南邊的慶尚道則以六千九州僱傭兵和新增援的五豐日本僱傭兵和一萬五千餘琉球檯灣招募兵爲主江南軍爲輔了這些僱傭兵大半都是日本“淘汰”下來的野武士招募兵是江南征服琉球和臺灣時收降的土人部隊個個都兇殘好戰再經過江南的軍事化刮練加上江南軍的火力掩護對付起李成掛部絲毫不佔下風“……上週了江湖告急令後情況好轉很多老曾多謝諸個的支持了現在是新的一週請諸個書友繼續支持老曾謝謝了!//閱讀!

第105章 武昌(一)第313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第106章 武昌(二)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42章 治內政(二)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323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133章 南平(一)第50章 氣節第102章 中樞(二)第162章 陳氏兄弟(一)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68章 當塗血戰(一)第123章 當務之急第200章 醫療和社會保障計劃第294章 暗影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149章 李成桂的抉擇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248章 陶希言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27章 取太平第180章 巡視第295章 驚變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87章 大事件(一)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145章 妖僧辛旽第51章 大婚第245章 新式步槍、新式火炮和新技術(一)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第255章 士兵王金貴(四)第113章 中樞(四)第269章 出巡之整軍第224章 平雲南(三)第273章 出巡之上海第114章 過年第168章 擴廓帖木兒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94章 張定邊(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279章 太子妃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55章 私話第270章 出巡之整軍(二)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331章 天山(二)第171章 石嶺關戰役(三)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336章 西安第129章 敗仗(三)第147章 高麗水師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5章 清澗山(二)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24章 和州之戰(二)第193章 還得再熬一熬第109章 分省(二)第78章 參觀第304章 南掌(二)第144章 目標高麗!第172章 石嶺關戰役(四)第257章 士兵王金貴(六)第232章 平雲南(一)第116章 細川賴之(一)第153章 大明帝國第206章 會盟(一)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42章 治內政(二)第86章 江州(五)第156章 準備北伐(三)第106章 武昌(二)第112章 中樞(三)第25章 和州之戰(三)第89章 大事件(三)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143章 雜事繁多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22章 生猛的張士誠第219章 北方學派的出路第314章 黃沙漫漫掩古道(二)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216章 大調整(一)第107章 武昌(三)第303章 南掌第177章 暴雪行動(二)第32章 取江寧第287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四)第227章 陳孝閔(三)第169章 石嶺關戰役(一)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52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一)第128章 敗仗(二)第115章 慈善大會第153章 大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