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回來了就好

示元樟坐在快船上看着兩岸的風景如飛一般向後飛駒典一工甲一直難以平靜丁從漆州起事到現在差不多今年了當年自己意氣風帶着兩萬健兒響應劉夫保的號召揮師北伐河南、陝西來來回回折騰了數年工大結果人是越打越少情況是越大越窘困現在劉太保死了小明王死了許多名震天下的紅巾軍大將都死了反倒是當年與衆人反道而馳的劉浩數卻混得風生水起先是攻陷了滁和接着打下了江寧然後是東南最後導跡般地打敗了不可:世的陳友諒現在的江南已經盡在他的手裡這真的是命嗎?

想到這裡朱元樟不由心底涌起一陣悲涼當年從誰西出帶着二十幾個老弟兄一萬多子弟兵一路打一路損失到了漢中不過剩下十幾個老弟兄和六幹多子弟兵還以爲在那旱可以蟄伏再起卻被李思齊步步緊逼最後帶着十來個老弟兄和三千多子弟兵再在商州朱元樟知道自己最鼎盛時擁兵五萬可是骨架子還是那些老弟兄和子弟兵其餘的兵馬來得快也去得快這次內鄉遇襲帶出來的犬部分兵馬當時就潰散不樓要不是那三千子弟兵拼死作戰自己恐怕就交代在那裡了朱元暗忍不住又眼睛酸內鄉一戰真是慘啊自己原本以爲就要與江南軍會師想不到居然元軍的騎兵突然難耿炳文死了。吳禎也死了內弟郭氏兄弟最後一個獨別p興也死!??好容易逃出來再現身邊沒有幾個人了在襄陽等了幾天這才知道周德興、李夢庚、吳良等人的頭顱現在被樓在那州城門上這些都是自己的老兄弟呀周德興和他幼時好友李夢庚是他爲數不多的文人謀士吳氏兄弟更是救過自己的命現在卻死光了朱元漆的淚水悄悄地流着心裡卻慢慢聚集了一股激憤到底誰出賣了自己?這次東歸計劃朱元璋和徐達、湯和、李夢庚等心腹籌劃很久原本以爲萬無一失想不到卻出了這麼大的簍子出問題無非是兩齊研一走出內奸朱元樟想了想只有現在還下落不明的邵榮有這個可能。邵榮原本是郭子興手下大將威孿不了於朱元璋自從郭子興死後邵榮便掌握了一部分郭子興舊部算是一個實力派朱元樟原本想除掉他但是苦於連年轉拜??請況不穩定不敢輕舉妄動使得原本已經成爲孤軍的軍隊一下子全散了只好一點點地剪除他的實力等到邵榮覺他的實力已經遠遜於朱元障於是便忍氣吞聲對朱元樟更加恭敬了反倒讓朱元璋抓不到什麼把柄了難道是他一直隱忍然後給自己致命一擊朱元障暗暗地想道除工內奸還有一個可能是江南這邊出問題了由於東歸計劃”必須江南軍配合所以自己的計劃江南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邵榮想出賣自己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和河南的元軍搭上線了想到這裡朱元璋不由後背滲出冷汗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如果江南不希望再己回來內鄉失敗後大可以在光化或襄陽再下手怎麼還會讓自己活着去江寧黑來想去朱元辭一直沒有一個頭緒腦袋也想得昏昏沉沉到最後他乾脆不去想了福禍難測不如坦然受之於是他便和徐達小湯和、李文忠等人以酒解愁每日都是喝得大醉一七月初五朱元璋芋人終於來到了江寧看着這座龍盤虎踞的金陵古都還才那川流不息的船隻朱元璋驟然感覺到這其中蘊藏着的活力和實力經過十餘年江南到底展到了哪一步。

正胡思亂想着徐達走過來輕聲說道:“元帥前面是碼頭了好像有人在迎接我們”朱元獐連忙定了定神待到船停穩跳板搭好他疾走幾業便走到了岸上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裡面第一個人看上擊齊點熟悉但是卻不敢確定誰他身上帶着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應該是一位身居高位之人到底是誰?

“國瑞想不到十餘年不見你樓弊許多了。”來人剛一說話朱元碎心裡砰咚一抖難道是劉浩然對真是他朱元璋越看越覺像。於不敢怠慢剛準備彎腰甫匕卻被一把托住了“國瑞何必如此多禮。”劉浩然挽着朱元獐的手眼睛在朱元樟的臉上掃了一遍米元璋覺得這目光很溼暖就像多年未見的朋友一般“當年我倆在定遠縣城一面可謂相見如故今日重逢。真是讓人感嘆噓喘啊朱元樟這纔回過神來連忙恭聲道:“朱元障見過巷相。”真想不到十年沒見劉浩然居然讓他不敢相認了應該是他身居高今後氣質安了許毒幾乎成了另一個人再也不是朱元獐記憶中定遠軍統領這般的草莽英雄了劉浩然挽着朱元樟看了許久最後只是說了一句:三國端你受苦了回來就好!”

聽到這裡朱元暗眼睛不由一溼淚水忍不住要流出來了他連忙向旁邊一讓向劉浩然介紹徐達、湯和、李文忠等人。

劉浩然一一挽着他們的手不讓他們行禮雖然每人都是短短一句話卻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年輕的李文忠更是忍不住淚流滿面是夜劉浩然在府中設宴李善長、馮國用、汪廣洋、繆大亨、等留在江寧的淮西籍文武官員盡數到席“初想當年武烈壬舉事起義我淮西豪傑應者如雲而拿個餘年過去了已經是人事皆非好多兄弟已經逝去正所謂逝者巳去壯志未酬我們這些活着的就應該更加好好的活着爲他們未酬的壯志而努力!”

“來卜”劉浩然舉起了一碗酒“爲我們淮西豪傑乾一碗我們生則名動天下死則流芳青史!”

“好!”衆人應者如雷全部舉起了酒碗一飲而盡這一夜不少了都喝醉了‘止3一不九樟等人更是醉得一塌糊徐。

過了兩日劉浩然每日都接見朱元璋等人詢問他們轉戰各地的情況回憶過去的往事並安慰他們。暫時休息幾日然後先去江寧6軍軍官學堂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再根據他們的意願安排合適的職個在利浩然的安撫和勸慰下朱元樟等人慢慢地恢復了心境他們也瞭解到到江寧6軍學堂去進修並不是針對他們的特例常遇着等諸多名將也老老實實在裡面待過當即也放下心思準備進學這一日入夜在劉浩然賜予朱元障的府邸裡有一個人悄然前來拜訪“敢問先生是?”朱元樟不認識此人當即奇怪地問道“在下夏煜恭據監察局主事。”

“原來是夏大人朱某有失遠迎”朱元樟這幾日也聽說這個復煜大人的厲害說實話江南官場上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最厭惡的就是此人但是最不敢得罪的也是此人“不必客氣”夏煜笑了笑說道“我齊事想於朱大人單獨細談”他看了看來元樟身後的徐達、湯和等人直接說出自己的意思“這一圳”朱元璋略一猶豫馬上請徐達等人迴避讓室內只剩下他與夏煜兩人“朱大人我這次貿然來訪是想見見故人”夏煜抿工一口茶淡淡地說道“故人?不知夏大人此言何意?”

“當年我遊學各地也曾經去過漆帥路上卻被二郎寨的好漢給抓去了因爲身上沒有錢財差點被這些好漢開膛破肚幸好這日郭元帥上山遇見此事見我一個文弱書生。便起了憐憫之心將我放下山去”夏煜不疾不徐地說道朱元樟心裡有子底他知道岳父一些底細當年他是嚎州豪強暗地裡也幹些沒本錢的買賣二郎寨就是他麾下的一處地盤“雖然別人認爲夏某是個小人但是也知恩圖報。可惜我一直鬱郁不得志天幸我遇到了承相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也有了報恩的能力可是都元帥卻不在人世了連其子也死於亂軍之中真是叫我遺憾啊”說到這裡夏煜不由黯然神傷彷彿在責備自己也在感嘆老天爺不給他一個報恩的機會。

而朱元璋眼角不由抖了抖都子興的死連同他兒子郭天敘的死都與他脫不了干係不過他覺得這些都是密不可傳的消息旁人應該不會知道而知道內情的周德興、李夢庚已經死無對證“朱大人你大人是郭元帥的養女是郭元卑最後一個親人了”夏煜的話說得很明白郭子興的家人已經死光光了唯獨只剩下一個養女馬氏他今晚來這裡就是看着馬氏的面子上想來還這個恩情“不知夏大人有何以教國瑞”朱元粹拱手道人家已經說得這麼明白他自然知道夏煜不會無緣無故晚上跑來拜訪“沒有什麼事我只是提醒你有人不想你們回來。二夏煜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朱元樟不由渾身一震他前幾日一直在想着這些事情而這幾日由於劉浩然的態度暫時放下這個念頭今晚聽得夏煜這麼一說怎麼不叫他心驚“我想你也察覺一二了東歸計劃何等縝密之事算何讓元軍知道訊息的而且時機把握地道麼好剛好在即將與襄陽接應部隊會合之前?”夏煜依然是那麼不緊不慢朱元璋卻有點沉不住氣了內鄉一戰讓他損失太慘重據乎成了孤家寡人了這心裡的激憤被夏煜的話一引騰騰地就往上冒但是他不敢開口現在的他在江南只能算是個新丁任何一個人都可能讓他吃不了兜着走“這其中的玄機旁人看不出來。可是我一眼就能看出來。”夏煜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點得意之色這讓朱元獐不由心生疑惑當日在襄陽他看到馮國勝母爲這次行動失敗大爲惱火狠狠地把一些部件臭罵了一段後來到子江寧又聽說因爲這件事情馮國勝捱了處分還有一些人被抓了起來。

“還請夏先生指點迷津”朱元樟恭敬地說道真牽涉到探明自己敵人朱元樟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還沒到江南就惹下了一個大敵他可不想將來死都不知道什麼死的“這次行動最關鍵在於都知司。”夏煜點了一句道“都知司楊憲?”朱元樟這幾日也聽說過都知司和都司楊憲的名聲“我與他素不相識他爲何如此陷害我。”

被夏煜一點撥朱元璋立即想明白了馮國勝的確是負責整個接應行動但是他只能是按照都知司的情報去派兵行動而且如果真的馮國勝或者更高層不想自己回來不必借元軍的手只要設下埋夥照樣能把自己殺得乾乾淨淨再嫁禍給元軍如此說來只能是負責情報引導的都知司和楊憲弄礙手腳因爲他們沒有辦法調兵只好誤導馮國勝和假借元軍之手“負責這次行動的才軍情司和都知司據我所知軍情司只擅長收集情報而收買內應廠萊反敵將卻是都知司的拿子好戲雖然現在交給了軍情司可是老底子還在啊”夏煜並不正面皿答朱元璋的問題卻繼續介紹都知司“楊憲這點小把賊想瞞過別人卻不知我跟他…”說到這裡夏煜截然不語朱元璋卻明白卉夏煜和楊憲應該一直以來互相明聳暗鬥所以互相之間反而知根知底“好了廠朱大人我也不跟你打啞謎了看着馬伕人的面子上我再提醒你一句你要記住你出身淮西那就只能依仗難西同鄉其他人你不要少摻和就集是你賣好人家也不見得能容納你。”

說到這裡夏煜站起身來拱手道:“言盡於此我就告辭了”朱元樟不由有點條了你怎麼話沒說明白就走呢這不是讓我瞎琢磨嗎?現在2

匕p白我認識的人不多每且誰也不敢得罪你總得指點我遼一看到朱元璋焦急的神情夏煜淡淡一笑道:“朱大人如果以後有什麼事看在郭元帥的面子上我能指點一二的還是會指桌的只是我聲名狼藉與我關係過密反倒對你不好。”

說罷夏煜不顧朱元璋的挽留執意告辭走了送出夏煜後朱元璋叫來了徐達、湯和兩個老兄弟把夏煜的話說了一遍兩人一昧陷入子沉默許久徐達纔開口道:“大人一這次是楊憲設計應該沒錯只是不知道楊憲爲何要如此做。”

湯和在一旁言道:“我們坐在這裡枯想也不是辦法不如大人明日藉着拜訪淮西同鄉的名號去探探幾位單西大人的口氣我倆去四處走走。在民間摸一摸情況先了解楊憲此人的底細再說”過子幾日朱元暗、徐達、湯和又聚在一起三方情報一彙總整個事情便慢慢地清晰起來“現在江南分成幾派最大的是以百室大人爲的誰西派。一派是陳遇、周禎小陶安、泰從龍幾位大人爲的江南派還有一派是以劉基、宋鐮兩位大人爲的淅東派。聽說楊憲與劉基、宋鐮兩位大人關係非常不錯”朱元樟先說自己從官場同鄉那裡摸到的情況這些都是他根據這些丹鄉談話總結出來樓誰也不會明面上承認誰是某一派“正是如此我聽一些文人學子們說現在江南派和淅東派要合流了”徐達補充道。

“爲何這麼說?”

“聽說江南派和新東派原本互相各不服氣耳是江南派從龍甚早所以現在很多人位居舟官淅東派雖然從龍晚一但是他們有不少名士又秉承理學正統故而看不起江南派不過最近由於承相一直在打壓理學淅東派已經開始妥協修正理義以求承相的承認並極井拉攏江南派一起對付算西派”“這楊憲是江南派還是淅東派?”朱元璋眯着眼睛問道。

“這個不是很清楚了不過聽說楊憲曾經求學在宋鐮大人門再相比之下與宋源、劉基等新東出身的大人關係更密切”湯和接言道“那夏煜此人呢?”朱元樟突然呢問道。

“聽說夏煜此人只聽從承相一人此並執掌內察司以來得罪了不少人。難西派、訌南派都不喜歡他而淅東派又鄙視他的爲人所以他不屬於哪出派”徐達趕緊答道“我明白了”相比徐達、湯和朱元璋的政治鬥爭水平要高許多“應該是楊憲秉承淅東派的意見不想讓我等回來”“大人爲何這麼說?”徐達、湯和驚問道“你剛纔不是說了嗎並東派想拉攏江南派打擊淮西派我等屬於準西派打擊我們也等於打擊淮西派實力”“大人淅東派怎麼會把我等放在眼裡呢?”徐達疑惑地問道的確朱元樟離開淮西一直在孤軍轉戰又沒有出什麼大的成績怎麼就被淅東派視爲勁敵呢?

“我曾聽百害先生說承相知道我等想東歸高興地不得了累次在衆臣面前提及毒等的名字淅東派認爲我等既然如此受承相器重東歸之後少不得要受重用廠爲淮西派新添臂助於是便乾脆在我等東歸路上設下圈套。”朱元樟捌墾地說道他的個性就比較傾向於陰謀論鼻以越想越覺得這件事是淅東派指使楊憲幹得現有的淮西派根深蒂固淅東派一時不好動搖於就先從自己這一幫還沒入夥但是會受到重用的誰西派分子入手去除一枝後再徐徐圖之“他孃的這些文人怎齊歹毒啊”徐達和湯和信了朱元樟的話。不由憤怒道他們文人一個毒計就害死了自家這麼多好弟兄真是太可惡了“昨日我拜訪子夏煜先生他告訴我根據最新的情報邵榮那廝在南陽受子元廷萬戶之職沒兩天卻被刺殺了應該是邵榮這廝早就跟都知司的人勾結上了這次又被利用瞭然後被殺人滅口。”朱元樟冷冷地說道他在漢中時曾經與江南聯繫過幾次據夏煜說以前這種事一般都是歸都知司管想來那個時候一直有異心再邵榮就跟都知司的密探勾結上了在這次行動中被做爲內應想來也是如果沒有都知司運竹??邵榮如何能勾結上元軍呢?只是這其中很多細節秘聞只能靠猜測了“我們的弟兄不能白死大人我們去舉相那裡告他們去”湯和忿忿地說道“不必去了這件事都知司乾的天衣無縫我們找不到任何證據楊憲完全可以推得乾乾淨淨我們去大鬧一番反而會打草驚蛇讓楊憲和淅東派等人下決心新草除根。而且據昨月夏煜先生透露的口風承相似乎已經察覺到這件事情了只是苦於證據不說而已”一徐達、湯和不由垂頭喪氣地點點頭他們來江寧有十來天了按察司的審判他們也去看過幾回邸報更是天天看知道江南要想定別人的罪一定要講證據的而這個規矩正是負恍樓定下的他不可能因此而破壞自己定下的規矩。

“大人將來我們該怎麼辦?”

“怎麼辦?我們隱忍不好好做事既然把我們當成難西派那我們就好好在誰西派呆着這些漸東狗屁名士也不想想承樓麾下才多少誰西將領他們想打誰西派的主意也不怕崩掉牙到時我們順勢而爲便走了。”朱元樟咬牙切齒地說道劉浩然聽完夏煜的彙報淡淡說了一句:“那就好有想法總比胡思亂想的好”過子兩日廠隨着朱元璋、徐達、湯和、李文忠入江寧6軍軍官學堂學習內鄉事件便慢慢地被人遺忘了“//

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150章 風雲變幻的高麗第85章 江州(四)第121章 授銜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182章 貨幣(一)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63章 準備第37章 戰東南(三)第226章 陳孝閔(二)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16章 第一次西征案第256章 士兵王金貴(五)第35章 戰東南(一)第266章 出巡之農村調查報告第102章 安豐事件(二)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53章 火炮戰艦的初戰(二)第229章 阿瓦國第122章 宋日關係第45章 吳國公第214章 常遇春第204章 擴廓帖木兒(二)第112章 中樞(三)第152章 五德第二章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286章 錫蘭洋,我們的洋(三)第186章 藍玉第199章 宮內第322章 帖木兒的擔憂第56章 大內親軍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49章 新式武器(二)第97章 最後一戰(一)第134章 南平(二)第102章 中樞(二)第296章 驚變(二)第229章 阿瓦國第220章 越陳的覆滅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157章 御前會議第31章 再戰(二)第125章 方氏兄弟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43章 有女秦羅(一)第184章 越陳第133章 南平(一)第284章 嚴守慎(二)第317章 太平派的定位第228章 海外戰略第67章 山賀顯次郎第71章 江上血戰(一)第191章 治政第207章 會盟(二)第187章 南洋之戰(二)第102章 中樞(二)第196 教皇使團(三)第18章 朱重八來了第124章 理學的未來第191章 治政第328章 華麗的初戰(一)第28章 再戰採石磯第148章 漢陽之戰第73章 江上血戰(三)第139章 張士誠的末日第35章 戰東南(一)第331章 天山(二)第161章 中條山突圍第222章 新大陸第37章 戰東南(三)第165章 陳氏兄弟(四)第252章 士兵王金貴(一)第85章 江州(四)第48章 新式武器(一)第318章 所謂的大明政黨第126章 朱元璋的音訊第338章 權利與責任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06章 該動手了!第46章 方國珍第336章 西安第243章 威尼斯商人(四)第195章 教皇使團(二)第99章 最後一戰(三)第324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二)第231章 威尼斯商人(二)第339章 軒然大波第106章 武昌(二)第202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第135章 列維希(一)第337章 紛爭第29章 殲滅水師第201章 修改第一個五年計劃第303章 南掌第20章 目標滁州(二)第276章 出巡之回京第178章 冬第103章 安豐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