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紅色野心

“傳教士2號安全降落,傳教士2號安全降落……”

當無線電設備中傳出平安訊號,位於慕尼黑凱森機場的指揮部裡一陣雀躍,在常人看來,隨着三架運輸機陸續抵達目的地,最艱難的航程已經完成,他們距離偉大的勝利又近了一步。??是,慶祝的氣氛還沒持續多久,一路還算通暢的無線電通訊先是出現了強烈的雜音干擾,緊接着便完全失去了訊號,而且兩架容克-52搭載的電臺都出現了相同的狀況,轉到備用頻道也沒有任何的迴應。旁人只是詫異和焦急,那些專業的、經歷過戰爭洗禮的無線電通訊技術人員則能夠揣測到對面的大致情況,因而一個個表情異樣嚴峻。林恩在無線電方面雖然是外行,可是看到技術人員如此反應,心裡也即猜了個大概——蘇聯人捕捉到通訊信號並且啓用了技術干擾,既然有意隔斷空降行動前後方的聯絡,他們的軍隊恐怕已經在趕赴柏林北郊機場途中了!

理論上,通訊中斷還可能是受到一些意外因素影響,林恩果斷放棄了這種僥倖。現在可不是感慨自己未跟隨第一批“空降者”前往柏林是多麼明智的時候了,蘇聯人在態度上的變化印證了他此前的一系列擔心。在與心腹幕僚們迅速商量之後,他決定以放棄與斯圖普弗的競爭爲代價,讓那些原本通過鐵路和公路北上的精銳自由團部隊回撤,普通自由團和民衆亦放緩前進的速度。就在林恩下達這些命令後幾個小時,從盧森堡傳來了盟國和蘇聯簽署正式停戰條約的消息,具體的項目條款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公佈,但可以肯定的是,東西方陣營之間持續兩年多、戰火波及半個地球、雙方軍民傷亡數以百萬計的戰爭以盟國的苦澀和平結束了,而蘇聯的勝勢也來得過於慘重,其國內大多數基礎工業設施都在盟軍轟炸中遭到破壞,蘇軍幾乎是以國內最後的資源贏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從而迫使戰爭潛力更加強大的盟國接受目前的局面。??過二戰消耗,之後三年又未獲真正的恢復,德國、波蘭以及東南歐國家的工業硬件很不理想,蘇聯很難像1945年那樣從佔領區搜刮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回國內用以重建,他們也許利用和平條約款項向盟國索取了這方面的補償,但盟國做出的讓步有限,他們想必還是會從其他方面想辦法——大掃除一般在佔領區強行掠奪的話,最大牴觸的不是落魄的舊政府和手無寸鐵的民衆,也不是註定選擇冷眼旁觀的盟國,而是復興黨、自由團這類有組織、有意識的民族主義者。

想清楚這些的時候,林恩終於對蘇聯人的真實心態有了一個符合邏輯的推測,亦對己方的實際處境大感不妙。於是,他急忙聯絡直屬各部以及復興黨、自由團在其他方向上的領導者,讓他們警惕蘇軍可能採取的暴力行動並提前做好保存力量的應對。至於聯絡信息傳出去之後,各路人馬能否對自己的警告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正確的應對,林恩顧不上也不顧了,他盯着手裡武裝相對齊備、人員素質較好的三千多名自由團戰鬥部隊親自部署一番,令他們避開“死地”,抓緊時間轉移到進退皆有餘地的區域。

事實很快證明林恩的直覺不是杞人憂天,蘇聯和盟國簽署的停戰條約於次日凌晨生效,前往柏林的“空降者”失蹤十幾個小時後仍是渺無音訊,從南方出發北上柏林的復興黨隊伍前面一批已經德累斯頓夜宿,後面幾批纔剛剛離開巴伐利亞境內。夜裡的時候,林恩指揮部的值班人員就發現通往各處的公共電話線路悉數中斷,以至於各個批次的北上都沒能按要求定時報告情況,用於無線電通訊的許多既定頻道都出現了嚴重干擾,那些依靠自設線路通訊及少部分無線電仍能使用的自由團部隊則在午夜之前就相繼報告說觀察到蘇軍部隊的大規模調動。凌晨,蘇軍果然動手了,在德國南方,他們突襲了復興黨、自由團及其他武裝人員佔領的城鎮和據廢棄軍事設施,對於抵抗者毫不猶豫地予以武力鎮壓,對於放棄抵抗的武裝人員和在場的成年男性一律予以緝捕,許多自由團部隊都遵照林恩之前的指令有組織地撤往樹林、山地等地形複雜的區域。

這一晚,北上柏林線路完全沉默了,天亮之後纔有消息傳來:在距離德累斯頓一百公里的普勞恩,兩千多名復興黨、自由團及支持民衆在鐵路沿線遭到大批蘇軍部隊的包圍,受到坦克、機槍和刺刀的威懾,絕大部分人都無可奈何地接受了蘇軍的羈押,只有寥寥數人摸黑出逃並就近通知了復興黨的聯絡點。照此看來,北上的其他隊伍也陷入了相同的困境,加上蘇軍在南方的清掃行動,單單一晚,林恩麾下就折損近十萬支持者,初步估計爲蘇軍繳獲的槍械武器達到四千支之多。所幸的是,最精銳的自由團部隊由於林恩的提前安排而僅僅蒙受了很小的損失,多數部隊都順利撤退到蘇軍直接控制區以外的地域等待着來自林恩的指令。

是夜,林恩的指揮部同樣受到了蘇軍部隊的突襲,進攻者的隊列中居然還有一整隊坦克,由此看來,蘇軍指揮部門對復興黨和自由團的情況早有掌握,若是尋常沒有經驗的草根隊伍,面對這種閃電般的剿滅行動恐怕難有生機,然而林恩和他以第7編遣戰隊、本土情報人員爲基礎組建的幕僚團隊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們對蘇聯人的“固有偏見”更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巨大作用,林恩指揮部的主要人員及重要的計劃文本、通訊密碼、成員信息在蘇軍抵達之前就已經撤離或銷燬,留下的不過是一些不知內情的工作人員跟尋常的通訊設備。

在位於慕尼黑城郊的秘密指揮部裡,林恩默默看着幕僚助手們在地圖上標出那些已經確定丟失的據點和撤退部隊的新位置,從他們遭到攻擊的時點來看,蘇軍是在同一時間展開全面行動,精準到位的部署必然建立在長期準備的基礎之上,這也就爲蘇軍前一階段的反常表現作出了最好的解釋。若是按照各部報告中的推測數字,在南方的巴伐利亞和符騰堡——林恩部隊的主要控制區域,蘇軍投入了二十萬部隊,在波蘭倒戈後返回國內的德國軍隊完全沒有參與此次行動,但以戰場經驗判斷,人們在夜晚的對敵人規模的推測往往有較大的水分,因而林恩估計在南方區域,蘇軍只動用了五到六萬人,畢竟在非工事區域,一百名訓練有素、有戰鬥車輛支援的正規士兵足以用突襲的方式控制數百上千缺少武器彈藥及心理準備的非正規武裝者,多餘的蘇軍部隊則被用來守備交通樞紐等重要戰略目標,以及監視那些並不足夠可靠的德國軍隊。

到了上午,從各種渠道傳來的消息讓人們對局勢的認識漸漸明晰起來:蘇軍部隊大批開進慕尼黑等城市,鐵路線完全被蘇軍控制,那些原本爲蘇軍所漠視的舊軍事設施也受到控制或遭爆破,更讓人驚訝的是,有證據表明蘇軍當晚已經全面解除了境內德軍部隊的武裝!

停戰之前,蘇聯屯駐德國的軍隊超過四百萬,刨去在一線與盟軍對峙的大多數,餘下的仍足以支持一場席捲全德的清掃行動。自從前夜以來,斯圖普弗指揮部及其下屬隊伍就再無訊息發出,看樣子他們的處境是非常不樂觀的。捱到正午,蘇聯人德國的電臺廣播系統發佈了佔領軍公告:針對一部分武裝人員非法奪取德國政權的陰謀企圖,蘇聯軍隊發動了一場迅速而成功的反擊行動,確保德國不至於因爲政權問題而陷入分裂,逮捕人員將接受調查,只有組織陰謀行動的領導者和骨幹會受到審判,被誘導的民衆會在調查結束後釋放;根據蘇聯和盟國簽署的停戰條約,蘇軍將負責維護德國的秩序,直到新一屆德國政府在1948年底前通過公正的全民選舉誕生,屆時蘇聯軍隊將按照停戰條約逐步撤離德國。

聽了佔領軍公告全文,林恩啞然失笑,蘇聯領導者這次走了一步好棋。小半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們將德國的地皮刮上一遍,對民衆進行洗腦並尋覓、培植合適的傀儡人員,全面解除德國軍隊的武裝並將德國境內的武器收繳銷燬,使德國迅速成爲一個政治軍事甚至物質補給都非常依賴蘇聯的國家。盟國除了在西歐和南歐部分國家保有勢力之外,已然拱手將歐洲的其他區域拱手讓給了蘇聯人,冷戰對峙格局的形成幾乎已是必然,僅有的變數就在於軍事上迅速崛起並且握有核武器技術的“北斯堪的維尼亞自由帝國”——它重新落入了兩大陣營的夾縫之中,是被聯手剿滅還是完成一次空前偉大的涅槃,分曉很快就會揭開。

(全卷完)

第81章 屠場第60章 尊嚴與驕傲第60章 交鋒第140章 無限沉淪第58章 不設防的基地第97章 熱血搏殺第7章 崩塌的防線第88章 這世上真有飛碟?!第120章 暴怒計劃第85章 絕地大反擊(中)第114章 不巧也巧第159章 戰殤第77章 利爪血痕(下)第53章 悲壯第21章 鍛鋼第156章 槍口下第70章 疾速快攻第6章 口風第37章 北國第7章 曼帥歸來第74章 鋼鐵防線第14章 傘兵末日(中)第39章 殊途同歸第6章 窒息第99章 天罰第28章 冬季攻勢第96章 人在迷途第28章 冬季攻勢第70章 絕殺技(上)第173章 絕地第98章 最遺憾的缺席第41章 盛宴第128章 志同道合第126章 相對地位第37章 北國第119章 全速驅動第59章 真正的災難(下)第93章 他鄉故知第25章 再次後撤第24章 好棋第178章 狂風掃落葉第180章 帝國萬歲第125章 第三類合作第76章 秩序第84章 無形電波的強大力量第157章 這也是命數第63章 聯合力量第136章 宿命的抗爭第75章 生命如夏花第77章 咖啡館裡的戰略第122章 紅色抉擇第22章 帝國雄獅第16章 好心的笨蛋第56章 遇上我可不是好事第6章 窒息第19章 友情提示第23章 紙上論兵第89章 融匯第51章 再見,基地第165章 火線狂徒第143章 邏輯遊戲第1章 遊擊將軍第140章 無限沉淪第66章 核戰時代的開啓第30章 焦土第131章 瑞典攻略第5章 找碴第39章 高山哨所第164章 最佳肉票第48章 原來你也有難處第11章 添油加醋第32章 頭名參謀第64章 政治遊戲第134章 夜戰出擊第89章 重鑄國防軍之魂(下)第74章 冷血無敵第58章 真正的災難(中)第37章 軍勢第93章 實力的啓示第82章 上帝予生第29章 惡鬥(下)第30章 老巢第51章 網兜魚第146章 出場第93章 他鄉故知第4章 晨第90章 欲意何爲第40章 近戰第54章 鑽石有價,追求無價第39章 聯邦國體第89章 奸詐的猶太佬第141章 肺癆的威脅第22章 王者第48章 暗夜潛行第119章 戰地女記者第30章 焦土第77章 利爪血痕(下)第92章 死地後生第78章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39章 拒絕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