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心境

終於打光了最後一發子彈,林恩短吁了一口氣,在這血與火交織的殘酷沙場,有多少人來不及用盡彈藥便已命隕,更不用想沐浴勝利的榮耀。

戰場上依然充斥着激烈的槍炮聲,林恩就連假扮文藝青年感懷時局的空閒都沒有,他從死去的蘇軍士兵手裡拽出“莫辛-納甘”。印象中,這種蘇制步槍的性能和德軍的毛瑟98k相差無幾,同樣是傳統的手動步槍,同樣設置了容納5發子彈的彈倉,射程、威力和精度都沒有明顯差別。到了戰爭後期,蘇軍步兵武器的自動化程度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林恩這幾天親眼所見,仍有不少蘇軍士兵使用着這種性能穩定可靠的槍械。

對於武器槍械,空看圖片一萬遍也許還不如拿在手裡一天,林恩對此已深有感觸。蘇制步槍一上手,立即發覺它比毛瑟98k長出一截,加上刺刀簡直達到了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身高。拉栓開倉,槍膛裡已裝有子彈——它先前差點要了自己的命。復位上膛,其槍栓和毛瑟98k的一樣向右擺下並且緊貼槍身,但“莫辛-納甘”的彈倉下部與扳機護圈相連,這應該是外觀上區別於毛瑟98系列的最大特徵。

端平蘇制步槍,儘管整體重量幾乎沒有增加,可左手明顯感覺到更爲沉重的下壓感。這一次還沒輪到林恩鎖定目標開火,一串子彈就近乎悄無聲息的從右前方射來,他根本來不及躲避,卻也是命不該絕——從地面掃過的子彈最後一發“噗”地鑽入了陣亡蘇軍士兵的軀體。這子彈穿透人體的皮膚和肌肉組織後好像還碰上了骨骼,以至於林恩清楚地聽到了骨頭斷裂的“咯嘎”聲,頓時不寒而慄。

萬幸的是,這種聲音終究不是從自己身上傳出來,後怕的情緒瞬間轉變成了惱怒,憑着眼角餘光觀察到的情況,林恩迅速橫着身體往左挪動半步,槍口順勢右轉。隨着夜幕的降臨,戰場上的視線模糊了許多,而交戰雙方這時候都還沒有發射照明彈。好在璀璨的星光照耀着大地,時不時閃現的炮火也提供了一定的光亮。林恩看到在不遠處有一個單膝下蹲的蘇軍士兵,他對自己剛剛完成的射擊似乎挺有信心,只是伸長脖子往這邊看,卻沒有用手裡的衝鋒槍再補上一梭子。

找死!

林恩心裡憤恨而輕蔑地吼了一聲,在不確定這支步槍表尺位置的情況下,他略略壓低了槍口,準星對準那名蘇軍衝鋒槍手身體的中間位置扣動了扳機。

啪!

隨着清脆槍聲產生的後坐力要明顯比毛瑟98k小,子彈則精準地射中了那個粗心大意的毛子兵。中彈瞬間,他彷彿是被隱形人當面推了一把,左手下意識的有個向後支撐動作,然而臀部和背部相繼觸地,左手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起到任何實際的緩衝和保護作用。

確定目標已被射殺,林恩繼續給自己鼓勁。拉開槍栓時又順勢往裡面瞧了一眼,嚯,彈倉裡空空如也,剛剛居然是最後一發子彈。他連忙在這名死去的蘇軍士兵腰間摸索了一番,很快在皮質的子彈包裡找到了用橋夾固定的子彈,一排也是五發。這橋夾同樣有着冰冷的鋼製手感,但夾體明顯較德軍的寬,光滑且未開孔。林恩按照給毛瑟步槍上子彈的方式裝填,卻怎麼也沒辦法把全部子彈壓入彈倉,正納悶着,忽然想起在自己看過一篇將毛瑟98k與莫辛-納甘步槍進行對比的帖子,有個跟帖者說莫辛-納甘的實際容量只有4發,每次用5發橋夾裝填時必須要把最上面的一發推入彈膛,這句話當時並沒有引起圍觀羣衆的注意,而作爲版主的林恩也僅僅是一眼掃過。好在他的記性還算不錯,情景相融,居然回想了起來。

試着直接推上槍機,果然很順利地復位了,這應該意味着彈夾上面的第一發子彈已經進入了槍膛。戰場不比靶場,還有驗槍試槍的的機會,林恩小心翼翼地瞄了個稍稍遠些的傢伙,盤算着就算因爲操作有錯,槍機空響的聲音也不至於招致對方的兇狠報復。

手指扣動扳機,槍響。

林恩如釋重負,看着目標愕然倒下,心裡卻有種難以言喻的憋悶:當週圍的許多人,不論敵我,都在使用自動或半自動連發武器,而自己還在一下一下地拉着槍栓。這就像是在同一個公司上班,自己辛辛苦苦騎腳踏車,別人卻可以舒舒服服地開汽車。風和日麗的時候也權當是鍛鍊身體、愉悅心情,可寒風酷暑、雨雪暴曬,心中的不平衡便會加倍爆發出來。

存活於世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情緒,有些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得到緩解和釋放,有些則是無解的困局。

再次拉動槍栓的時候,林恩開始醞釀給自己換一把槍,曾經擁有的“波波沙”或者mp40就免了,他期盼着能夠一步到位,直接用上這個時代最犀利、最牛叉的mp44突擊步槍。它結合了步槍射程和衝鋒槍的連射能力,不論巷戰、陣地戰還是野戰都是無可挑剔的單兵武器。只是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器出現得實在晚了些,德國的工業能力已經在盟軍持續轟炸下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即便傾盡全力地組織生產,也無法將這種犀利的單兵武器普及到一線的每個戰鬥班組。迄今爲止,林恩在戰場上見到的mp44不超過十支,而且絕大多數時候都只是遠遠地瞄上兩眼,壓根還沒有機會端詳一二。

盤算歸盤算,再好的夢想也得以活着作爲基礎。在繼續尋找並獵殺目標之前,林恩大致觀察了一下戰場。從第一輛t-34衝上北側河岸算起,到這會兒已經快有半個小時了,蘇軍坦克加步兵的攻勢依然旺盛,德軍陣地則如同風雨飄搖中的一葉孤舟,看起來隨時都有可能被大浪吞沒——浪花散去之後,它卻依然頑強地漂浮在水面上。

放眼望去,那棟突兀顯眼的別墅式建築已然成了雙方激烈爭奪的焦點。突入德軍陣地的蘇軍坦克、在河對岸提供火力支援的自行火炮和榴彈炮,蘇軍步兵們手中的步槍、機槍和重機槍,這兩層半的樓房就像是一塊大磁鐵,吸引了進攻方各式各樣的火力。也虧得精於機械和土木工程的德國人把房子建得足夠堅固,在飽受炮火侵襲甚至有一些炮彈鑽入建築物內部爆炸的情況下,它仍舊傲然堅挺。從門窗和各種孔洞射出的子彈儘管有時微弱,卻沒有哪怕五秒鐘的停息。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在整條防線中所起到的支撐作用愈漸顯現,許多被迫撤退的德軍士兵正是在它的周圍重新聚攏並且組織防禦,而碾過守軍主戰壕的蘇軍戰車有好幾輛都被擊毀或擊癱在了這棟建築物前方,其餘坦克只好試着從兩翼打開突破口。

漫長的煎熬總有到頭的一刻,德軍預備部隊的出現令守軍陣亡者的魂靈得到了告慰——他們是爲一場激烈、艱苦但贏得了勝利的戰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這或許只是整個德軍防線不起眼的一環,戰略意義也許只是微乎其微的,但德意志的戰鬥精神在這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在附近陣地都遭到蘇軍進攻的情況下,德軍防禦部隊能夠投入的預備力量非常微弱,但隨着己方坦克和後援步兵的到來,被壓制在別墅周邊的德軍士兵們還是憤然暴起,兇猛的反擊遠遠超過了數百人本身的力量。在防禦方陣地的右翼,區區六輛德軍坦克和突擊炮在突然而迅速的戰鬥中擊毀了三輛t-34、一輛bt-7和一輛su76,並迫使殘餘的蘇軍裝甲車輛和步兵原路撤回河岸地帶。在左翼,兩輛德軍坦克竟聯手幹掉了四輛蘇軍坦克,這驚人的效率和東線的戰略態勢形成了對立的反差。

當然了,出現在這片不知名陣地上的德軍裝甲車輛並非泛泛之輩。“黑豹”、“追獵者”甚至還有一輛“獵豹”,這種並不常見的搭配雖然屬於臨時組合,但出色的性能加上戰場上優勝劣汰下來的裝甲精英們,在不受蘇軍戰機影響的夜戰中充分發揮出了自身戰鬥力。不過,一旦蘇軍坦克主動撤離河岸,德軍的這些坦克突擊炮便停止戰鬥,匆匆撤下陣地並沿着林間小路朝小鎮方向駛去。宛若奔走各個夜場的雜牌樂隊,又或是天乾物燥之夜的救火隊,整夜忙碌……

第94章 決勝局第102章 發現第94章 決勝局第63章 空戰新秩序第82章 頑強蓄力第30章 老巢第131章 瑞典攻略第119章 戰地女記者第4章 晨第43章 亂戰第77章 利爪血痕(下)第35章 一切皆偶然第141章 精神摧殘第7章 危險峽口第132章 命運序曲第30章 焦土第66章 再戰強敵第65章 急火燎燒第67章 近衛軍之戰第73章 沉淪魔第81章 屠場第31章 身份審查第94章 巴赫之繭第22章 帝國雄獅第69章 新拳第100章 樹大招風第83章 埃姆登的奇蹟第39章 拒絕魯莽第123章 幻影始祖第150章 默契配合第63章 在痛中覺醒第71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第25章 籌備第86章 絕地大反擊(下)第48章 夢魘成真第127章 步兵萬歲第2章 奪城第62章 我和你的距離第19章 鋼鐵碰撞第83章 勇者之路第14章 傘兵末日(中)第37章 神的庇佑第47章 硬性捆綁第92章 美帝強權第65章 無力而爲第153章 戰勝恐懼第72章 “小人”之志第24章 毀滅第52章 東方前線第129章 理想與信念第21章 鍛鋼第100章 聽我的,沒錯第81章 震天第40章 勝利終至第113章 一己之力第37章 神的庇佑第54章 螞蝗第40章 有失有得第2章 餌中之餌第101章 軟弱的進攻第51章 暢快第19章 得心應手的誘殲戰第14章 角色第51章 暢快第27章 居安當思危第17章 強敵來襲第92章 美帝強權第22章 秋變第15章 傘兵末日(下)第105章 巴赫夫人的忠告第118章 新馬達的啓動第55章 魂歸汪洋第9章 蘇式風暴第46章 彼此的秘密第155章 聯袂第48章 暗夜潛行第27章 家園.理想第159章 戰殤第27章 惡鬥(上)第75章 生命如夏花第163章 頭號冤家第20章 他們來自地獄(下)第44章 神馬狀況第137章 應變轉移第44章 神馬狀況第99章 該高興還是傷悲第57章 真正的災難(上)第144章 臨時轉會第153章 戰勝恐懼第42章 損計第1章 遊擊將軍第56章 神落凡間?第26章 林地之戰第87章 重鑄國防軍之魂(上)第167章 無法阻止的災難(下)第133章 殺心第60章 尊嚴與驕傲第56章 遇上我可不是好事第88章 亂戰技巧第81章 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