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一樣的士兵

“這裡……真的是……好地方……好地方。”走下了迎接自己的轎車,英國首相剋萊門特?理查德?艾德禮都不知道用什麼詞彙來形容自己眼前的景象了。

他的面前,站着的是武裝黨衛軍的士兵,路卡上甚至還有兩條看上去凶神惡煞的狼狗。

這裡是德國東普魯士,也是著名的元首前線指揮部狼穴的所在地。

當然了,看在克萊門特?理查德?艾德禮的眼裡,這裡簡直就是一個風景如畫的……現代化集中營。

就在停車的地方,他就看到了兩側空地上,插着的那個可怕的地雷提示警告牌……這地方簡直就是一個雷區中間的小島。

更要命的是,他還看見了防空用的高射炮,還有夜間巡視所有地方用的探照燈。

加上一些掩體外面堆砌的沙袋,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堡壘,一個建築在密林之中的現代化堡壘。

“歡迎您的到來!克萊門特?理查德?艾德禮首相先生!也同樣歡迎您,安東尼?艾登部長!”站在最外面迎接他們的,是第三帝國元首的秘書鮑曼。

如果不是因爲兩國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可能鮑曼都不會來迎接這麼一個戰敗國的首相的。

現在,至少在表面上看,英國政府是第三帝國的盟友,而且是一個新晉的比較重要的盟友。

第三帝國承認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包括印度還有緬甸在內的殖民地。實際上兩國之間的分歧並不嚴重,從一開始就不嚴重。

希特勒還活着的時候,他就夢想着和英國結盟,德國也從未想過要推翻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霸權。

元首和戈林還有赫斯等人,都天真的認爲,只要恐嚇一下英國,英國就會承認失敗並且讓出自己的利益。

其實,讓出的利益也並不多:希特勒希望獲得一些海外殖民地,但是這些殖民地並不撼動英國的根本利益。

兩國之間的衝突主要集中在歐洲誰是老大這一點上。現在問題已經很明顯了,李樂穿越之後,德國纔是歐洲的老大。

在這一點被明確了下來之後,德國除了剝奪了英國的海軍之外,其實並沒有對英國做更多的約束。

而英國也爲了能夠快速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開始爲德國提供大量的軍火。

從這一點來講,其實英國的首相剋萊門特?理查德?艾德禮,還有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爵士,都是賣國者。

艾德禮看見了鮑曼,臉色終於舒緩了一些。他的飛機降落在了東普魯士,結果一路上竟然沒有一個大人物來迎接他這個國家首相。

御用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聽說在柏林坐鎮,搞了一個什麼戰時徵兵宣傳,拍了二十多部電影,準備自說自話玩一個“柏林電影節”。

帝國元帥戈林幾天前趕去了慕尼黑,聽說烏鴉噴氣式戰鬥機已經進入到了關鍵的試飛階段,他放心不下,去親自主持試飛和採購去了。

施佩爾最近在法國西海岸,正忙着振興法國的造船工業,整合歐洲的工業生產力。

赫斯這位副元首更是忙碌,因爲夏季有一部分糧食即將豐收,他這個主管農業和經濟的最高長官,如今可是春風得意,民心更是所向……

畢竟,打仗的事情大家不怎麼關心,誰能讓人民吃上飽飯,誰纔是大家喜愛的領袖不是麼?

外交部長裡賓特洛普此時此刻正在土耳其,兩國之間就利用黑海的問題正在進行緊張的磋商。土耳其自然是要討價還價的,德國方面也不願意付出太大的代價。

不過,因爲土耳其目前還是中立國家,所以德國的戰艦雖然不容易通過,可運輸船和商船,實際上是可以合法途經土耳其的。

而且就目前意大利還有羅馬尼亞等國家駐紮在巴爾幹半島的軍事力量來看,土耳其如果不識相,可能軸心國要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黑海航運的問題了。

墨索里尼目前就在經常叫囂,如果土耳其繼續保持不合作的態度,意大利將對土耳其發動戰爭。

只不過德國元首並不看好意大利的叫囂,他不認爲意大利的軍隊可以打贏土耳其。

所以,爲了保證巴爾幹半島的安全,李樂給墨索里尼去了一封長信,希望他可以閉上嘴巴不要給軸心國的戰略添亂。

陸軍總司令部的勃勞希契元帥,趕去前線視察北方集團軍羣的補給情況去了。走了已經好幾天,現在估計已經到了列寧格勒。

結果這麼一來二去,元首最信任的手下,大半都不在狼穴。所以艾德禮這一路上,真的沒有人陪同伴行。

“謝謝您能來這裡迎接,不然我都不知道怎麼進去纔好。”艾德禮微微的抱怨了一句,算是多少給了鮑曼一些面子。

鮑曼也知道,雖然理由很充分,態度也很自然,但是他們確實有些冷落這位新的“盟友”了。

所以,元首秘書笑着一邊引路,一邊說道:“一路勞頓!元首已經在等兩位了!希望這一次,我們雙方能有一些實質性的進展。”

走到路卡的時候,艾德禮不自然的看了看站在他兩側的德國黨衛軍士兵。

這些士兵穿着老式的Y型揹帶,端着衝鋒槍或者揹着步槍,昂着下巴站的如同白楊樹一樣筆直。

最要命的是,這些士兵和佔領倫敦南半區的黨衛隊佔領軍穿的是一樣的制服——這讓艾德禮很不舒服,又想起了被佔領了一半的首都。

不過他知道,一切都要向前看……如果他一直惦念着英倫島上的德國佔領區,那麼他就永遠無法讓英國再一次站起來。

眼下的情況,不管多麼的艱難,英國都要全面和德國合作,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振興起本國的經濟。

只有這樣才能讓英國走上恢復的快車道,利用蘇德戰爭的消耗,給英國製造業爭取恢復的時間。

等這一場戰爭結束,不論誰勝誰負,英國都可以置身事外,成爲歐洲廢墟之中,最先崛起的國家。

883許諾618發現目標361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309中東亂局728奪取中途島1058第二次121閃亮登場90狼羣649半路癱瘓945前赴後繼484我竟無言以對612遭遇戰445預演登陸220半邊天820雨水中的交戰758新的兵源879海軍少將803悄無聲息805列寧格勒的壞消息1026第一次交火508羅切斯特易手1010北上1102混亂的撤退165北非新戰事705發財大計643抉擇893土耳其的立場1153一天只吃一頓飯1162遺憾的速度323龐大的攔截艦隊25身份成疑556鈾計劃219基礎建設的重要性575買賣1真的還是假的478登陸888魚雷發射1211優勢1103增援哈爾科夫69審查788地毯式轟炸643抉擇944機率1203暗示233本哈爭奪戰110歡迎儀式413龐然大物724迷路129意大利的野望722開不下去的會議1139百聽不厭576碼頭上的郵輪690實戰訓練837忙碌的海港1005猜透了483英國人的反擊129意大利的野望522援助和賠款872日本的算盤859新的難題1221不良影響1131基輔之亂238相互默契947扭曲的生活850北部攻勢231專業部隊1111囚徒和勇士789裝可憐598議案的代價132重要的人395讓跑的快的先走388面對難題957頹勢1111囚徒和勇士574新式飛機372機械的轟鳴226化肥還有屯墾520暈倒530通電1035拆臺1127岌岌可危的克里木半島416笑981斷橋1074糟糕的配合702死神289我也要去894朱可夫的底線1027進攻對進攻621戰爭的碎片899科涅夫的反擊553等一天677嚇了一哆嗦717得手1140遮天蔽日421鬧劇120便宜元首485全明星陣容562合作者844消失的槍手1178血戰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