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如獲至寶

“我的元首……您是說?”就在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內鬱悶着的同時,在德國柏林的總理府內,戈培爾一臉的震驚,看着面前的李樂。

在他看來,眼前這個被他一手捧紅的“國家符號”,現在竟然變得深不可測,讓他都有些認不出來了。

可是,這種變化讓戈培爾的整個心都戰慄起來,興奮的讓他夜不能寐。那是一種超出自己預期的成就感,讓戈貝爾幸福到想哭。

如果理智的分析,他當然能夠看得出來,元首與之前判若兩人。在這個基礎上,他甚至應該和希姆萊一樣,懷疑元首的身份。

遺憾的是,這位納粹的宣傳部長根本就沒有懷疑過,他在看到李樂帶給元首的變化的第一秒鐘就高潮了,興奮到不能自已。

現在的戈培爾,差不多已經從靈魂深處不去計較自己面前的元首究竟是誰了。他要的是話題,要的是勝利,要的是讓他走到更高峰的領袖!

“是的,我們在克里特島發現了至少45架美國的新型轟炸機。”李樂摸了摸嘴脣上方那個標誌性的小鬍子,對戈培爾說道。

“我找你來,是想看一看宣傳部那邊,有沒有辦法拿這件事情做做文章,給美國人添一點堵!”元首的話讓戈培爾雙眼一亮,開始仔細的思考起來。

克里特島剛剛傳回了消息,德國傘兵再立奇功,在野戰機場上繳獲了大量的美國轟炸機。

一聽到四發轟炸機,李樂當然就知道,這是羅斯福手裡最可怕的一張王牌,也就是徹底摧毀了德國空軍和德國工業的空中堡壘!

千萬千萬不要小看b-17轟炸機,這種飛機出現之後,就和大家耳熟能詳的閃電戰一樣,改變了戰場上的作戰規則!

是的!德軍改變了陸地戰爭的規則,進而直接幹掉了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還橫掃了小半個蘇聯。

而美國改變了空戰的規則,才從梅塞斯密特的機翼下,奪下了歐洲的天空,贏得了對德軍空戰的決定性勝利!

在b-17之前,德國空軍從來沒有害怕過敵人的轟炸機,他們狩獵這些轟炸機,讓轟炸德國成爲盟軍損失最慘重的軍事行動。

但是在b-17出現之後,空戰的規則就被這種龐然大物給徹底改變了——面對空中堡壘,德軍的戰鬥機飛行員們發現之前的戰術統統都不管用了。

b-17在機身上裝備了10挺以上的自衛機槍:這些最小口徑都是12.7毫米口徑的機槍,對付德軍飛機簡直堪稱逆天。

當100架b-17成羣結隊的時候,德軍戰鬥機就要面對槍林彈雨的洗禮。即便沒有護航飛機,在這樣的彈幕之中穿梭,並且找機會開火幹掉對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靈動的空中糾纏,如同騎士一樣靠技術狗鬥擊落對手的傳統空戰,在這樣的機羣面前都成了過去式,空戰變成了火力的直觀較量。

身經百戰,駕駛熟悉的me-109還有fw-190戰鬥機可以擊落任何對手的德國王牌飛行員們,在b-17出現後,發現敵人不和自己玩技巧了……

所以,當德國寶貴的王牌飛行員不得不放棄技巧,退化到打陣地戰拼消耗的新手狀態,與對手簡單的比較誰的機炮更多,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

你看,排除了技術和靈巧性,把戰鬥機拉回到和轟炸機一個層面上,再與對手比誰的武器口徑大,誰的槍管更多,這就誕生了空中陣地戰。

在這場空中陣地戰中,雙方的損失逐漸拉進,戰鬥成了互相消耗。而和美帝國主義拼消耗,這本身就是個自殺選項……

另外,當b-17的自衛武器足夠多成爲前提條件之後,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戰鬥機被解放了出來。

他們不用飛行在轟炸機的左右,保護脆弱的轟炸機。所以美國護航戰術是讓戰鬥機飛在更高的地方,等德軍飛機先和轟炸機打起來再出手。

於是一個對德國飛行員們來說無解的情況出現了:他們去攻擊美國轟炸機,然後被美國轟炸機上裝備的密密麻麻的大口徑機槍驅散,然後美國戰鬥機依靠勢能俯衝而下,把已經失去隊形的德軍飛機消滅掉。

要知道b-17轟炸機飛行的高度,可是在1萬米軋空之上的,德國戰鬥機可以飛到這個高度,可性能在這個高度上已經直線下降了。

用已經失去大半性能優勢的戰鬥機,去衝擊美國的轟炸機,損失當然就直線上升了。

而飛在更高處的美國戰鬥機,則沒有性能下降的擔憂——他們是隨後才參戰的,那個時候德國飛機隊形已經亂了,他們要做的就只是俯衝攻擊而已。

利用勢能空戰理論,德軍飛機沒有高度優勢也沒有速度優勢,在萬米高空上又沒有了機動能力——大部分只能坐着等死罷了。

一次次的損失,消耗掉了德軍飛行員寶貴的王牌,也讓德國空軍一點點失去了他們掌握的制空權。

而轟炸機一邊消耗着德國的飛行員部隊,一邊還在蠶食着德國寶貴的生產能力——這就讓德軍徹底失血,沒有了補充再戰的能力。

等到空軍老飛行員們都戰死損失殆盡,新手飛行員甚至連在萬米高空中作戰的基本能力都沒有,也就一下子喪失掉了所有的反擊能力。

於是乎,1944年那種兩架德軍飛機衝向盟軍上百架轟炸機的感人場景就出現了——不是德軍飛機不夠,而是能在那個高度上作戰的飛行員,已經少的可憐了。

理論上,要想打破這種無賴的戰術,排除技術更新等方法之後,只能依靠一套戰術來克敵制勝。

那就是發展更好的飛機發動機,讓德軍飛機可以先飛到美國飛機的頭頂上,把盟軍護航的戰鬥機統統幹掉。

可這對於德軍來說是一個僞命題——因爲燃油品質不佳的關係,德軍飛機的發動機性能在戰爭中後期,就一直趕不上盟軍的飛機發動機性能……

糾結來糾結去,德國依仗着雄厚的工業底子,搞打一槍就跑的噴氣式戰鬥機,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這一套噴氣式截擊機的解決方案,在李樂看來,還是有技術不夠成熟這個硬傷,不是最好的選項。

李樂給德國選的最好的一個選項,就是讓b-17轟炸機永遠無法衝到德國的本土,逼着德國戰鬥機打陣地戰。

這個戰術理論上和日本搞得那個叫本土核心防禦圈的東西很像,其關鍵就是要把英國這個威脅到德國腹心的b-17基地給徹底幹掉!

“讓媒體把這件事情捅出去,然後交給外交部去運作!即便美國死不承認支援英國的事情,也要讓他們鬱悶幾天。”李樂給戈培爾下達了命令。

然後他又繼續吩咐道:“不過力度要把握好,不要讓美國人狗急跳牆!引導輿論,逼着美國收斂兩個月,情勢就會對我們有利。”

戈培爾聞絃歌而知雅意,點頭承諾道:“遵命,我的元首!我回去之後一定反覆推敲,擬定最合適的方案。”

李樂點了點頭,算是完成了一個事情的首尾。剩下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他依舊還有的忙。

下午的時候,他找來了各個飛機制造廠商,準備就繳獲的b-17開始帝國的4發遠程戰略轟炸機的仿製生產工作。

沒錯,李樂不打算浪費時間去研究什麼新式轟炸機了,他打算直接把美國的b-17拿過來自己用,丟人之類的事情完全與他無關。

當然了,依照德國工程師的慣例,八成要把整個飛機的設計改一下,搞個什麼雙垂直尾翼之類的變形,維護德國工程師的所謂尊嚴。

這個李樂不打算過問,最主要的是,他要在進攻蘇聯的時候,擁有自己的遠程戰略轟炸機,給斯大林一個意外的驚喜。

另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德國生產飛機的各個公司,摸透美國b-17的性能,設計出更合適攔截這種飛機的戰鬥機來。

第三點其實也很簡單——學習高空發動機的設計技巧,爲將來油料得到改善之後設計新型發動機積累寶貴的技術經驗。

總之,李樂希望自己的空軍可以完全吃透b-17轟炸機,讓美國轟炸機在未來進入德國領空的時候,好好體驗一次什麼叫做被迎頭痛擊個感覺。

當然,b-17轟炸機很多性能資料並不全面,至少遙控機槍炮塔的製造和使用,就是李樂沒有能夠在二十一世紀中查到的資料之一。

這也是爲什麼李樂不用自己的“影子”情報部門劇透美國b-17轟炸機細節性能的主要原因。

雖然知道美國轟炸機的飛行性能,也知道很多其他方面的情報,可李樂還是無法準確的拿出針對b-17的戰術指標,這也是他對這一批b-17如獲至寶的原因。

而他之後還有事情,是針對登陸克里特島,以及空降克里特島之戰的總結.他要仔細的研究,好參考擬定登陸英國的作戰計劃。

500先下手爲強396謹慎的取捨1027進攻對進攻999戰爭沒有結束273勝利屬於非洲軍團489倒黴的裝甲師332殘酷的現實1179無功而返1118轟炸克里木780不佔優勢的戰役676長眼睛的炮擊260換裝873不是一個好消息885弗萊徹級驅逐艦792沒見過的坦克971期待轉機156暢想未來724迷路390水花933死在這裡961輕重489倒黴的裝甲師191不合理的要求48進攻馬耳他的準備139獵人和獵物878等在碼頭上的軍官245兩架飛機367準備就緒893土耳其的立場922不一樣的蘇軍161擱淺的計劃111崩壞的倫敦962再戰瓦胡島609還能再說什麼1062黑海艦隊972佔便宜350互相命中54再戰拉巴特823閉上了眼睛1045接見14技術型元首7小小的改變978血與火的城市435古老的盾牌1054站隊146難道要人少才能打勝仗829海陸聯合474以少戰多883許諾752聞之色變236成功了659驚喜832狗一樣幸運975他回來了353皇家海軍的驕傲184幽靈確實存在1225兩伊會戰555怎麼樣了775在不在莫斯科1054站隊944機率568三分戰場315離開1163悄然改變的格局976虛張聲勢252節約348遇見和錯過1071南面的機羣293陷入被動290新兵與新武器277情緒6參觀319海軍航空兵的苦悶1001最後的掙扎689聽天由命855彙報557戰略目標759守到冬季403傘兵指揮官727建功260換裝18真正的目的397讓人不安的糧食分配230駝隊51撿槍332殘酷的現實753女人沒有秘密195吃緊的英國735豹式坦克改進型53丁格利山之戰43馬耳他413龐然大物841四點鐘方向454羅斯福的交換1025夏天來了90狼羣233本哈爭奪戰1172冬眠234信仰573英國人要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