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彼何人斯

“這算是聖裁麼?!”垂拱殿中的衆臣心中都不禁畫了個問號,還沒等所有人反應過來,皇帝早就沒影了!一時間原本鴉雀無聲的垂拱殿立刻變成了菜市場,有人對皇帝的決定感到過於輕率,這麼草草的決定三司使這樣的重要職位太過兒戲;有人覺得包拯實在是手段高超,彈倒了一個三司使,否決了一個繼任者的任命,居然自己邁上了這個通往執政的捷徑;更有人心中捶胸頓足,這三司使又沒有機會了,等包拯把這個蘿蔔坑空出來,至少也要一兩年這中間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麼事……

自始至終,包拯都是直立在御案之前,對於耳邊充斥的各種聲音他顯得極爲漠然,半天之後轉身便在衆多大臣的評論聲和複雜的目光下,緩緩的走出垂拱殿……

王景範自然是在朝會之後便得到了這個“驚人”的消息——他手中那本堪稱逆天的《全宋詞》因爲包拯不顯文名遂並沒有錄入包拯的小傳,他所知道的包拯全部都是父親生前口述的。(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d因爲包拯在千年之後的後世依舊影響力巨大,用父親的話來說包拯已經被“封神”了,所傳事蹟十有*都是虛構的,正是包拯不畏權貴是以百姓將他的事蹟都神化塑造成了一個爲民做主的斷案高手。

斷案如神固然能夠在某個階段成爲一個人升官的助力,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對一個入仕之人的禁錮,這樣的人在官場上發展將會極爲有限。王景範只知道包拯秉持公心判案,但是審理案件的手段上可未必算得上是登峰造極。倒是父親曾言“只要百姓一日被權貴欺壓,黎民百姓便一日離不開包拯”一言甚得王景範的心思,午夜夢迴之時思量一番亦是別有收穫。

父親對於包拯的經歷知道的雖然並不是非常精確,但大體上還是非常可靠的——包拯是死在任上的,最高的官職似乎是樞密副使但很快便去世了,結合其仕宦生涯整個都在當今皇帝主政時期,儘管並不清楚包拯到底是哪一年去世的,但細細想來也不過就是這麼兩三年了。

王景範在聽過這個消息之後也只是虛應了一下那個有些略顯興奮的同僚,在回到家之後便接到了伯丈韓絳的邀請。韓絳將白天垂拱殿議事的經過細細說了一遍之後,王景範才明白自己那個同僚就是一根廢柴,罔他也算官場中人,包拯受命的是“權三司使”而非“三司使”,雖然三司還是今後以包拯爲龍頭,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可是大得很——慶曆三年(1043年)葉清臣以知永興軍、翰林學士再入三司,他接受的官職便是“權三司使”,這可是當時的執政有意壓制葉清臣,自那以後三司的長官就分爲三司使、權三司使公事、權三司使三個等級,甚至這權三司使位在翰林學士之下。

“包希仁能否坐得穩這個權三司使位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認爲他是適合三司使的人選……朝中議論紛紛,不少大臣都言明要上書反對,然以景範而言,這次三司的風波終究算不得什麼,陛下雖是年事已高然並非糊塗之人,這也是君臣相知吧……”

王景範並不在乎韓絳的臉色,對於這個伯丈說起來他的觀感並不是太好。誠然在做了韓氏家族的女婿之後,王景範受了不少恩惠,一些事情因爲有韓家女婿的招牌而順暢了不少,尤其是在自己產業經營上他更是省去了不少心思。不過畢竟是老牌權貴世家,王景範在韓氏家族的長輩面前還是無時無刻的感受到一種壓力,這其中尤以韓絳爲最,而韓家二代的領軍人物韓宗彥亦有此種傾向。

韓家更看重的是王景範這個狀元身份,在韓家二代子弟只有韓宗彥一人挑大樑的情況下,吸收新鮮血液穩固家族的政治地位就顯得極爲迫切了。今年韓家又有兩個子弟參加科考,再過半個月也就出榜了,王景範可以預料若是這兩個人高中進士的話,那自己在韓家的地位毫無疑問的會下降——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世家力量可以借用但不可以倚重,自己又不是沒有這個能力發展起來,何必太過在意韓絳的看法?況且只要自己的眼光在,韓絳也要倚重自己!

“哦?”韓絳輕咦了一聲說道:“君臣相知?陛下此舉未免有些太過……”

王景範說道:“包希仁曾歷任戶部判官、轉運使、戶部副使、都轉運使等職,若以三司而言包希仁入三司並不唐突,陛下也不會輕易的將三司交給他,權三司使要成爲三司使自然要看包希仁如何去做,是否符合陛下的心意……”

韓絳略微點點頭,包拯的言官威名實在是太盛,推倒的對手也太強太多,這樣的經歷使得所有人都有意識的迴避了包拯的其他方面的才能。不過仔細的算起來包拯的從政經歷他的言官經歷並不是最主要的,如王景範而言的包拯的那些任職履歷,要是入主三司已經是足夠了。

一想到這裡,韓絳心中不禁一突,這才恍然大悟明白過來王景範所言的“君臣相知”是什麼意思。所有人都看到了包拯的彈章威力,甚至有“包彈”的威名,而只有皇帝陛下一人才注意到了包拯的任職經歷,而包拯這樣的人皇帝是肯定看過其所有的奏章的,韓絳自然也是看過一部分,除了“包彈”之外更多的是涉及一些帝國運轉改進方面的諫書。

“陛下此次任命並非是心血來潮,當然若不是包希仁連續參倒了兩個三司使讓陛下一時間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陛下也未必會如此下旨,畢竟三司繁瑣總領我大宋財政。朝廷可以缺幾個參知政事,但三司卻不可一日無主……”王景範淡淡的說道。

王景範所言“三司不可一日無主”的道理韓絳心中自然很清楚,而王景範所言的“參知政事缺和不若三司使缺”他也是贊同的。文人自然侈談貨利,偏偏三司就是幹這個的,這多少成爲文人眼中的“髒活”,不過這“髒活”要是有空缺保證九成九的文人都會打破頭的往裡擠,只是大多都沒有這個資格罷了。

三司的地位僅次、樞密院,但是三司設立的初衷便是分割宰相財權,有了財權開路,三司的影響力和實際的權利日益增大,它的職權範圍不僅浸入了傳統六部事務,甚至連言官系統的職權都有很大的發言權,更可怕的是它的系統向着垂直化發展——各地方州縣所有的財政事務三司都能插上一腳甚至是全權包辦。

“包希仁難道就不怕外議喧然麼?”韓絳不屑的反問道。

那天皇帝陛下離開之後,除了衆多大臣的議論之外,就連比較親近包拯的吳奎等人都對此非常擔心,至於包拯的老對手歐陽修更是放言要彈劾包拯。慶曆三年正值“慶曆新政”始端,歐陽修與包拯在論列按察官“爭爲苛虐“的問題上進行過一次交鋒,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范仲淹的《十事疏》中關於“擇官長”的一次政治鬥爭,歐陽修自然是打着新政人物的標籤,而當時正任監察御史裡行的包拯卻沒有任何傾向,倒是新政的成敗與具有建言和糾察之責的臺諫官有着密切的關係。歐陽修太過樂觀不切實際的主張自然被包拯先後兩次上書駁斥的完敗,不過雙方的政治分歧也就埋下了根子。

王景範也同樣不屑的笑着反問道:“歐陽永叔能梳理的好三司麼?”

韓絳心頭微微一怒,隨即便想到眼前這個侄女婿與歐陽修之間的恩怨也便放下了。韓絳沒有歐陽修這麼高尚,科舉考試干係甚大,雖說進士和狀元都是進士,但誰也不會傻到有狀元不取取個普通的進士,更何況按照朝廷新的章程這狀元和普通進士的差距更大了——歐陽修斷王景範的狀元路這是大仇,任誰都不會輕飄飄的放過,就算王景範做了韓家女婿從而與歐陽修有了一定的親戚關係,這個仇怨是怎麼也抹不了的,更要命的是歐陽修聲望高,官位高,但王景範年紀實在是太年輕,有頭腦精權術,要是這個侄女婿心胸狹隘真是對歐陽修記了死仇,後果不可預料……

韓絳下意識的搖搖頭,對於歐陽修他是非常瞭解,歐陽修做個御史中丞哪怕是參知政事也是沒有多少問題的,但三司這樣機構歐陽修肯定不能勝任,甚至可以說這種地方就是歐陽修的死地。

“包希仁總是要在乎羣臣同僚的議論的,久而不下必是自行請辭……”

“陛下認爲包希仁勝任三司則必能有辦法使其從之,中間固然有所波折亦不礙於大局……”王景範答道,父親曾非常肯定的告訴他包拯擔任過三司使,父親對於大宋的官制瞭解固然下了一番功夫,但距離王景範可是差的太多——這就說明了包拯不僅在三司站住了腳跟,還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讓他成爲真正的三司首領。

包拯德高望重,即便是他的政敵也對他的人格品質感到欽佩不已,不過大宋帝國的士大夫很講究避嫌和士風淳厚。包拯彈劾了時任三司使和皇帝提名的三司使,自己卻接受了這個任命,儘管所有人都不認爲這是包拯爲了自己當三司使這麼做的,但十年、二十年、百年之後的後人們可沒有這麼理解包拯,他們不會聽過包拯的事蹟,恐怕瞭解包拯也僅能從墓誌銘記載來看了。王景範自然清楚包拯去世纔是他一生傳奇的開端,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對自己的名聲能夠抱有這麼強的信心的,避嫌和士風淳厚便成爲一條隱隱的規則。

韓絳聽後卻搖搖頭,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人言可畏……”

韓絳似乎也有些明白王景範的處境,一個才華罕見的年輕人以進士第一人出身娶了世家大族的女兒,即便他本身也很努力卻不受待見,這種鬱悶的心情韓絳多少有些瞭解。不過了解歸瞭解,對於王景範的才學、能力乃至人品,韓絳還是非常欣賞的,他也認爲韓氏家族招了這個狀元女婿在很大程度上穩固了其在大宋政治版圖上的地位,但韓家的政治地位終究要依靠自己——他們八兄弟中有五個孩子才學品格最好,而其中除了已經出仕的韓宗彥之外,宗道、宗師、宗武、宗文都參加了這次科考,若是能夠有兩三個取了進士,那韓家的聲名就更上一層樓了。

王景範將手中的茶碗輕輕放下:“人言固然可畏,然皇帝陛下的意願更爲固執,除立儲一事之外,朝中大小事務無論困難與否、無論人言可畏與否,最終都尚能全陛下之意,景範以爲這次亦不例外……”

對於這位史上第一“仁宗”皇帝,王景範父子可是曾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終卻得到一個非常意外的結果——皇帝陛下可不是什麼軟柿子,他想要做的事情除了生個皇位繼承人這種非人力不可爲的事情之外,幾乎最終都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就算是“生死兩皇后”這樣令人驚駭的事情他都能做得出來,這樣的皇帝怎麼看都不想是一個被大臣“欺負”的皇帝,相反卻是一個非常立場非常強硬的皇帝。

張方平是皇帝陛下用來救場的,當初朝廷財政一塌糊塗,就需要張方平這樣既有能力,更有手腕的大臣來擺平亂成一鍋粥的大宋賬本。眼下大宋財政壓力已然趨緩,張方平的手腕和吃相未免太過難看,皇帝嘴上不說心中總是會記得的——大丈夫在世無非是“財”“權”二字,張方平爲了擺平一百多萬貫的朝廷欠款將一個身家數百萬貫的富商逼到如此份上實在是手腕太過,皇帝心中總歸是不喜,既然包拯盯上了他便遂了包拯的心思。至於“紅杏尚書”宋祁學問人品固然不錯,但三司這種地方不是養詞臣的好位置,爲今環顧朝野包拯的人品和能力倒是更符合皇帝的心思,宋祁被彈劾而退出執政之路皇帝對此就更不在乎了。

韓絳聽後沉默良久,最終還是覺得包拯面對紛紛反對聲還是要估計的,這個三司之位的角逐絕對不會因此而畫上句號。

“自己還有機會!”韓絳心中細細思量,當然他要的可不是包拯的權三司使,他自己已是翰林學士,這個位置對他而言幾乎是仕途的倒退,弄不好會因此成爲自己仕途上的一大敗筆,要爭也要爭三司使或是權三司使公事。

這樣的談話實在是太過沉悶,王景範和韓絳兩人都沒有再繼續談下去的興趣,只是略微的探討了一下先前更加熱門的今科取士,便草草的結束了這次會面。

今夜絕對不知是韓絳一人睡不安穩,京師開封權貴林立,執政之位對於所有人而言更是比財帛動人心——張方平敗走麥城一事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假公濟私,但對於更多人而言則是權力帶來財富的典範之作。當年白居易有“居長安大不易”,現在的開封比之當年的長安猶有過之,爲了權力、爲了財富,很多人都不會這麼甘心的,包拯爲權三司使絕對不是終點,更多的人想要將此任命變成一張廢紙。

“夫君,三伯剛纔的臉色有些……”馬車上韓慕雪依偎着王景範輕輕的問道。

王景範輕輕的拍拍嬌妻的肩膀,微微笑着說道:“沒什麼,官場上的事情哪有這麼多順心順意的?我的建議有些不受三伯的待見罷了,這是平常事無甚可擔憂的。”

“三伯跟爹爹不同,在家裡我們都是怕三伯的。”

“怕三伯並不代表三伯是對的,三伯仕途暢達時間長了難免有些心高氣傲。泰山大人溫文謙和,三伯正直凜冽,至於王禹玉倒是與泰山大人的性子相仿,真是不知道他們如何相處的來……”王景範不以爲意依舊笑呵呵的打趣的評價道。

韓慕雪哪裡聽過這麼評價長輩的同輩人?他們韓氏子弟見了三伯個個都如同老鼠見了貓一般,就算是大哥韓宗彥也是一般,現在韓宗彥也算是仕途中人了,但在韓絳身邊總歸是有些放不開。夫婦兩人成婚時間不長正是恩愛之時,很多事情上夫君都是灑脫從容的很這與父親倒是很相似,不過偶爾評價個人也是夠凌厲絲毫不弱於三伯,哪怕就是三伯夫君也不放在心上的。

王景範感到自己肋下微微一麻,知道自己評價有些惹着嬌妻了,自己這麼評價對方長輩終究是有些太過,便拍拍韓慕雪的肩膀說道:“三伯是做大事的人,持身甚正,只是朝中的事情哪裡有什麼道理可言?”

“夫君這麼相信包大人一定能坐三司?”

王景範笑呵呵的說道:“用不了兩年就該叫包省主了,咱們的三伯怕是要接過包大人的缺升御史中丞了……”

韓慕雪聽後不禁啞然,愣了半天卻不知道該如何說,只覺得額頭一涼,便如同鴕鳥一般紅着臉把頭埋進王景範的胸中。

“這些事情你不用太過思量,三伯的前程遠大器局也非同一般……不說三伯,就是文若、持正也是才學出衆,以爲夫看來應能榜上折桂而歸……”王景範笑着說道。

韓宗道字持正,是二伯韓綜的兒子;韓宗武字文若更是韓縝之子,王景範的大舅子。這兩人都是頗有文名留下過詞作,小傳添過一筆——他們都是嘉佑四年這一科的進士,要不然王景範可沒有這麼大的把握預言這兩兄弟能夠高中。

韓慕雪一聽王景範非常推崇她哥哥,認爲其能金榜題名心中自是高興,對於夫君的眼力不光是她極爲信服,就是心高氣傲的三伯也常是讚許有加,心中雖是高興莫名但還是說道:“科場上的是不到發榜哪裡做得了真?”

王景範笑言:“爲夫便做得了!怕是我們的歐陽大人還要鬧個大笑話……”

這次殿試是歐陽修主考,雖然會試尚無張榜,且從王景範那一科開始殿試無黜落——只要進入殿試環節就是進士出身不會有黜落,這是入仕的金色通行證比當宰相的爹更有用。歐陽修上次主持會試盡黜太學體鬧出大亂子,這次皇帝乾脆將其任命爲殿試主考官,不管歐陽修看不上誰的卷子也不可能徹底堵了考生的進士路,不過歐陽修還是揚言“除惡務盡”——他這是要憋足了勁頭抓劉幾呢!

———————————————————————————————

第124章 帝國來使(七)第179章 戰(十)第132章 結局(上)第126章 帝國來使(九)第15章 未濟無諮第143章 外敵入侵(四)第100章 後備軍(一)第三十七章第118章 帝國來使(一)第18章 杯酒盟友第27章 捉第114章 成年禮(四)第七章第九十四章第179章 戰(十)第49章 雙人任務(二)第八十一章第123章 帝國來使(六)第三十二章第176章 戰(七)第一章第七十三章第45章 小捉第45章 一年級生(九)第七十八章第133章 結局(下)第29章 終不黜落第14章 竊(六)第四十八章第84章 人形機甲(十一)第78章 人形機甲(五)第37章 一年級生(二)第10章 竊(二)第10章 才思敏捷第89章 初露端倪第40章 一年級生(四)第54章 空間黑洞(一)第一 戰線五第91章 結尾第九十六章第201章 帝國(四)第129章第六十八章第100章 壹佰章第89章 初露端倪第一 軍校一第207章 無責任番外(中)第60章 空間黑洞(七)第66章 埋葬的帝國(二)第28章 奇峰迭起第142章 外敵入侵(三)第125章 帝國來使(八)第一 戰線六第九十九章第一 戰線五第32章 有女十七第13章 竊(五)第六十七章第157章 結盟(八)第4章 F星球(四)第122章 帝國來使(五)第六十一章第51章 雙人任務(四)第八十六章第185章 勝利序章(二)第37章 一年級生(二)第136章 帝國星球(九)第189章 勝利序章(六)第118章第157章 結盟(八)第96章 世紀之殤(四)第15章 竊(七)第九十一章第68章 直指本心第九十一章第119章第103章 後備軍(四)第二十一章第45章 奇案感慨第九十三章第183章 戰(十四)第四十二章第125章 帝國來使(八)第30章 小捉第70章 心思心性第六十九章第3章 F星球(三)第60章 空間黑洞(七)第13章 竊(五)第49章 雙人任務(二)第四十六章第57章 籌劃制舉第131章 帝國星球(四)第61章 暗箭難防第八十二章第126章 帝國來使(九)第87章 初進三司第187章 勝利序章(四)第十六章第123章 帝國來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