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摺子

綠雲小丫頭頭腦不簡單,對院子裡的姨娘們掌握了一手資料,把每個人摸得準準地,有什麼行動就能猜出來。

古姨娘跟她說這話等於放屁,她纔不跟她說什麼有用的呢。

綠雲頭搖像撥浪鼓,給人一種知道秘密不說的假象,蠱惑得古姨娘亂猜起來,覺得林姨娘一定是兩面派,對小陶氏說一套,對大陶氏說一套,她就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散佈謠言了。那就是林姨娘去了夫人處,敗壞小陶氏,兜了小陶氏的底,夫人知道了什麼壞事都是小陶氏乾的,連夫人失蹤也是小陶氏勾結奸細掠走的。

這樣的謠言一散,就是林姨娘真的沒有說,小陶氏也會認爲是林姨娘說的,綠雲的一個表情就有這樣大的效果,真是出奇了,古姨娘的想象力也是真高。

小陶氏怎麼能不信?劫掠大陶氏就是她和宜妃乾的,出謀的是林姨娘,這樣秘密的事竟然有人揭出來,小陶氏當然以爲是林姨娘爲了脫自己的罪,先治人,惡人先告狀,先買下大陶氏的好兒,以後暴露了,大陶氏就不會認爲是林姨娘乾的。

小陶氏是這樣想的,信了古姨娘的謠言,古姨娘當然是借別人的口宣傳的,她纔不想讓小陶氏恨到她,這隱秘的謠言,小陶氏只能懷疑到大陶氏娘倆信了林姨娘的話說出來的。

這樣的信息很快在京城傳播,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

盛錦妍母女也聽到了這樣的傳言,說是林姨娘說的,盛錦妍奇怪了,這樣的話林姨娘怎麼會在府裡說?她到這裡來出賣小陶氏,爲的是催促他們母女趕緊地和小陶氏鬥起來,她從中漁利。

她與小陶氏緊密勾結,害母兄失蹤也得有她的參與,難道這事鬧大了,她不怕牽連自己嗎?盛錦妍有點不相信是林姨娘說出去的話,林姨娘可鬼着呢,怎麼會抖摟自己幹過的事?她不可能宣傳出去,暴露自己幹過的壞事,是多麼的危險。

皇帝聽了這樣的傳言,心裡也起了漣漪,他寵陶貴人,是因爲盛偉岸和陶謙勳的兵權,哥哥姐夫都是侯爵,也是統兵大帥,開國元勳,他們雖然不是一母所生,卻是關係密切,小岑氏待大陶氏像親生母女,小岑氏和陶謙勳也是母慈子孝,陶貴人的姿色不差,充實後~宮,也是勳貴們的願望,自己就對陶貴人另眼相看。

開國初,邊疆動亂頻繁,陶謙勳和盛偉岸還是皇帝離不了的帥才,爲了穩定將帥之心,皇帝對陶貴人十分看重,藉着生了雙胎,給她提了宜妃的位份。

小陶氏和大陶氏從無齟齬,怎麼會出來這樣的謠言?

皇帝哪有不疑心重的?他很快猜到他們不是一母同胞,莫不是小陶氏想在侯府上位,便設下了這樣的計謀?

宜妃是得利者,她摻和什麼?難道她不知她借力的陶謙勳是大陶氏的親兄長?

她不懂她是借陶謙勳的力得寵的嗎?宜妃有那麼傻嗎?

wωω ▪ттκan ▪¢ Ο

想到宜妃多次推薦她的弟弟到了陶謙勳的賬下歷練,如今,陶謙勳生病……皇帝心裡一突,陶謙勳生病了,得利的是宜妃,兵權到了她弟弟手裡。

皇帝心裡突地一顫,宜妃不簡單,自己只當她一個花瓶和陶盛兩家做鵲橋,難道她真有這個心機嗎?

她一個不出宮的女子,怎麼能勾結外~奸?

敵國的奸細,這纔是皇帝最最重視的,樑國雖然臣服了,可也不能輕敵,死灰可以復燃,殭屍可以成禍害。

皇帝就把這事記在心裡。

華藝金飾的宴客廳,綠雲站在客廳門口,自從阡陌進宮,綠雲就成了盛錦妍的心腹,她機靈詭辯,善解人意還特別忠心,年紀小,個子不大,不惹人眼球兒,帶着這樣一個小精靈,做得面面俱到,想事周全,用着是得心應手。

墨眠正和盛錦妍談侯府的傳言:“查到了是誰傳出來的嗎?”

“沒有查出第一個傳言者,這個人做事很隱秘。”盛錦妍可以想到是古姨娘乾的。

古姨娘此人這麼多年很規矩,從來不亂竄,跟誰也不勾搭,她寧可信是林姨娘傳的。

“這個傳的對咱們很有利,皇帝都問了這事兒,不知誰這樣幹好事,替咱們賣了這個力氣,皇帝本性多疑,陶貴人會被皇帝盯上。”

“咱們是不想憑空無證的傳言,只想找證據扳倒宜妃,沒想到有人給咱們送餡餅,皇帝的控制能力比咱們厲害百倍,讓皇帝去查最好,他自己查到的比別人提供的證據信得多。”盛錦妍靜靜地聽墨眠說着,心裡暗笑:皇帝寵誰不是長久的,顛覆他江山纔是他最恨的。

“這是瞌睡有人送枕頭,我還覺得散佈一下會不會有效果?”盛錦妍心裡高興,只要皇帝監視上宜妃,她的手腳就不好做,她只要掙扎,就步步暴露,等她弟弟死了或殘了,舅舅病癒重掌兵權,那時候看看她還有什麼依仗?

盛錦妍開始去福州,就是提醒舅舅,陶貴人的野心,舅舅帶小岑氏如親生,大岑氏難產死亡,小岑氏搏得一個撫養陶謙勳兄妹的美名,陶謙勳視她如親生,只要讓舅舅懷疑了小陶氏害母親,讓他懷疑了陶貴人讓他提攜她弟弟的目的,只要舅舅有了警惕心,就會提防小陶氏姐妹。

陶貴人的弟弟不是成才的貨,他領兵非敗不止,等着看陶貴人哭吧!

前世就在這個時期,倭寇進犯的時候,小陶氏的兩個弟弟都在舅舅的賬下展,現在這個接掌兵權的,就是她的大弟陶謙韌。

陶謙韌嘴巴甜,眼神兒好,會迎人所好,把陶謙勳哄得團團轉,怎麼會懷疑他有異心?

在這個倭寇進犯的戰役中,盛錦妍的舅舅陣亡,兵權就歸了陶謙韌,前世的她哪有想過多餘的事情,根本沒有懷疑過舅舅是不是被人算計死的?

舅舅是統兵主帥,主帥死了,副帥存活,其中沒有貓膩纔怪,通過自己前世的死,聯想到一碼一碼的分析,才覺得不對勁。

她才警覺地用母兄失蹤的疑團來提醒舅舅小心陶謙韌,這一次是墨眠的指點,讓舅舅裝病回來避禍。

這一世倭寇再進犯,舅舅不參加那個戰役,舅舅絕不會死的,舅舅會逃過這一劫。

陶謙韌的本事比舅舅差得遠,前世的舅舅死於倭寇之手,看看陶謙韌這回能不能死,如果陶謙韌死不了,舅舅的死就有了天大的疑團。

墨眠說道:“我真沒想到,那個冬月有那麼大的能量,能把曲陽侯府的傳言直接送到皇帝的耳朵裡。”

盛錦妍笑道:“冬月不是一般的鬼,她的心機特別,做事相當有章法。”盛錦妍明白,冬月的陰險狠辣她是見了一個全,前世她被盛錦珠利用,害了穆謙的多少妾侍,陰招兒多着呢。

這一世她和小陶氏母女結了深仇,只要有機會她可不會錯過報仇。

那個人心眼兒極陰毒,只要讓她恨上,不置死地不罷休。

“我看冬月的野心極大,她想取宜妃而代之。”墨眠笑道。

“她沒有那個野心,她會對付宜妃嗎?”不知道冬月的手段,怎麼會讓她進宮?

:“那個冬葵已經爬上了安樂王的牀,但願她能生個男孩兒,在王府站住腳跟。”墨眠一說,盛錦妍就笑了:“冬葵狠辣,折騰也會氣死盛錦珠,她有了和盛錦珠斗的本錢,只要她成了安樂王的妾侍,盛錦珠要多倒黴就有多倒黴。”等宜妃失寵,盛錦珠沒了依仗,安樂王就會嫌棄她,盛錦珠失寵,冬葵可以把她禍害死。冬葵可是狠人,她是個會用武力的。

冬月就是陰險算計,這倆人一文一武,冬葵正好對付盛錦珠,冬月的本事正好對付宜妃。

整垮宜妃,小陶氏滿臉依仗,,小陶氏對她的滅口之仇已經報了。

對付宜妃,冬月是要上位,怎麼能不賣力氣?

這都是墨眠幫盛錦妍復仇一步步鋪的路。

曲陽侯府的鄧老太太給皇帝上了摺子,請皇帝撤了大陶氏的誥命。

唐元帝的大太監付六錢拿着摺子看了半天,感到鄧老太太很荒唐,大陶氏被劫的傳言是小陶氏和宜妃乾的,老太太這個時候提出休兒妻,得利的就是小陶氏,粗一想是小陶氏乾的無疑,這不是連上了宜妃嗎,宜妃的嫌疑更脫不掉!

唐元帝看付六錢一個勁兒地看那摺子,不由得奇怪:“怎麼不遞上來?”

付六錢看得正呆怔,聽到皇帝的話,嚇了一跳,哆嗦着手送到皇帝面前。

皇帝看了摺子,就扔到了一邊,付六錢閃了眼摺子,沒有敢提半個字。

次日下了早朝,皇帝留下了盛偉岸。盛偉岸懵頭傻腦地,不知皇帝留他什麼事?

唐元帝扔給他那個摺子,盛偉岸一看,臉就脹得通紅,他的老孃怎麼給他找綠帽子戴,代他休妻。

盛偉岸嘴角一抽,難堪地看了皇帝一眼:“摺子,微臣帶回去可行?”

“你不帶回去,還等朕准奏嗎?你的老母是不是精神失常了?”皇帝的話很不客氣,讓他幫鄧老太太休兒妻,他一個君王怎麼面對陶謙勳?拿他當什麼耍着玩的。聖旨皇命是隨便推翻的嗎?

唐元帝不問也知道這件事沒有盛偉岸的參與,他知道盛偉岸和陶謙勳的關係,也知道大陶氏和盛偉岸是怎樣的夫妻,自己一個君王參合休臣妻,國人都會笑掉大牙的。

唐元帝自認不是昏君,寵宜妃爲的是陶謙勳,自己幫着休陶謙勳的妹妹,自己還有個君王的架子嗎?

這事唐元帝很腦,只是沒理由跟盛偉岸作,他也是無辜的。

他有耳聞,鄧老太太不喜大陶氏,縱容小陶氏,對嫡孫女很苛刻。

大陶氏失蹤,她不讓兒子知道,還散佈謠言,說是皇帝不讓盛偉岸知道的,怕影響邊關戰事。

皇帝是個男人,後宅的事他很少注意,可是他身邊的人重複幾遍,他也是記下了,他也是開國跟老皇帝打天下的一代君王,婆婆媽媽的事他沒有閒功夫理會,可是混亂他視聽的,他就不容許存在。

他是和盛偉岸從小的情分,纔不把鄧老太太假傳聖旨的話搬上臺處置,她還以爲君王可戲?再次挑逗他的耐性!

盛偉岸知道皇上不悅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母親太過分,盛錦妍把一切都告訴了他,他也知道他母親假借君言,貽誤找尋大陶氏的時機,母親做的事已經是大逆不道,他也是知道皇帝對他的好,不追究罷了。

老太太擔着假傳聖旨的危險也不要人尋找大陶氏,爲什麼對她積怨這樣深?

大陶氏並不會得罪誰!

盛偉岸把摺子給了鄧老太太,鄧老太太的眼眉都立起來:“是你對皇帝說的不休妻吧?”

盛偉岸也不想和母親分辨,幾句簡單的話,就把鄧老太太噎住:“母親假傳聖旨,說皇上不讓我知道大陶氏失蹤,皇上很腦母親,母親的摺子是撞牆了,跟兒子沒有關係。”盛偉岸這話說的很直接,也很重點,就是告訴老太太你想休兒妻是辦不到的,沒有皇帝的話,您說了沒有算數的。

老太太怎麼能聽不出來弦外之音,她的兒子是拿皇帝嚇她,她就是開國元勳之妻,也不敢對抗皇上。

看來大陶氏的能量不小,連皇帝皇帝被她蠱惑,皇帝這樣落她面子,她不敢怪罪皇上,只有把恨意加諸於大陶氏頭上,不由得又恨了幾分。

盛偉岸心情不好,老太太留他吃飯,他也沒有站下來,到了大陶氏的院子吃飯,今天的言語特別少:“父親有愁事嗎?”盛錦妍看他悶悶地,就問了一句。

盛偉岸搖頭:“就是有點疲累。”戰爭一結束,他是多麼地興奮,他這半輩子大部都在邊關,可要回家一家人團聚,哪想到有這麼多煩人事啊!

自己回家坐鎮,不該有的心思都會退縮了,可是自己的母親這麼大歲數了,還這樣給他添堵,少不了那些妾侍的挑撥,自己在外邊辛辛苦苦地讓她們富貴榮華,她們還不知足,得隴望蜀,妄想之心不死!

這樣的環境真是讓他煎熬,他恨不得快去領兵,離開這裡,心情不由就低落。(。)

第114章 進~宮第150章 謀害第101章 謀劃嫁妝第269章 主僕的不一樣第283章 揍死你第35章 就是一個爽第32章 無路第228章 五十萬第34章 遮掩第51章 巧使人第270章 黑心皇帝第269章 主僕的不一樣第120章 所爲何來第172章 謀殺皇帝第84章 合作第186章 庶女婚姻第75章 計劃第284章 控制第150章 謀害第63章 對策第164章 救人第104章 遊湖落水第18章 初逞小戒第234章 殺戮第234章 殺戮第270章 黑心皇帝第73章 從天而降第258章 大羣女人的意願第223章 後悔已晚第144章 宮宴貓膩第93章 滅嫡扶妾第272章 假婚書第146章 華藝金飾第104章 遊湖落水第263章 父子決裂第264章 解決後患第272章 假婚書第302章 逼迫第172章 謀殺皇帝第117章 幾波算計第156章 死一個第27章 打狗看主人第117章 幾波算計第1章 前世今生第283章 揍死你第92章 折騰一宿第85章 都惦記的寶貝第252章 姨娘庶女第135章 失蹤的皇子們第206章 謀反大計第141章 皇子妃們第153章 害人的人第184章 投機第107章 侮~辱第211章 奪位第281章 歡樂的新年第15章 信與不信第117章 幾波算計第245章 逃跑遇險第138章 拖死他第275章 天倫之樂第97章 誰的陰謀第265章 抗命第212章 帶走第85章 都惦記的寶貝第202章 強求第180章 金殿議納妃第229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68章 山野生活第110章 賞賜與賠償第178章 大婚第67章 得意第268章 山野生活第44章 玩計策第161章 害人者的心數第88章 黃雀第201章 青眼兒第146章 華藝金飾第249章 皇子第259在狂妄殺子第259在狂妄殺子第30章 證據第78章 徒弟的重任第221章 爲了兵權第142章 賜婚的煩惱第165章 陰謀再起第268章 山野生活第3章 悲慘的待遇第274章 一幫太監第14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8章 母親第294章 處置第92章 折騰一宿第114章 進~宮第63章 對策第210章 阻截叛亂第16章 猜出她的居心第195章 說假話的懲罰第287章 母女交鋒第74章 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