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慕容宇

永康八年三月,龍劍琴前往府治報名參加府試。其報考程序與縣試報名基本相同,只是保結的廩生要增加一名。這事龍劍琴當然不用操心,龍慕白早已爲他做好了準備。另一名爲龍劍琴保結的廩生叫柳書,是柳家裡的,嚴格說起來,還是龍劍琴的表舅。

因長沙府府試四月初十纔開考,報了名後,龍劍琴便回家溫習功課,畢竟府試僅錄五十人。

四月初六,風和日麗,春光明媚。龍劍琴騎着高頭大馬,告別家人,出發前往長沙府城。湘陰縣龍家裡距長沙府治大約一百二十里,估計兩日便可抵達。離開考還有四日,時間充裕,是以,龍劍琴一點也不着急。路途中,遇到風景較好的地方,便停下來遊覽一番。

誰知午後三刻,狂風驟起,烏雲密佈,春雷陣陣,電閃連連。眼看就要落雨了,龍劍琴暗道一聲倒黴,打馬一陣急走。值得慶幸的是前面兩三裡的驛道旁有一座涼亭。

剛進涼亭,拴好馬,亭外就下起了一陣密集的小雨。

“得得得”,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只見一位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急勒馬繮,縱身一躍,一個翻身便進了涼亭。龍劍琴哈哈笑道:“兄臺好身手!”

突然發現亭子裡還有人,書生一臉尷尬。揖禮道:“兄臺有禮了。在下慕容宇,前往府城參加府試。因貪戀路上風景,誤了行程,恰好碰上這午後陣雨。”

“咱倆真是有緣!在下龍劍琴,也是前往府城參加府試的,也因貪戀這路上風景,碰上了這陣雨。”龍劍琴笑道。

慕容宇拴好馬,抖了抖身上的水後,看着亭外的勁雨,說道:“也不知這雨幾時會停?見今兒天氣好,沒備雨具。”

“看這天,只怕沒一兩個時辰,止不了雨。兄臺也是湘陰縣人?”龍劍琴道。

“原籍是湘陰縣。十幾年前,父母便舉家遷往了江浙,做些小本生意。在下是回來考試的,暫住在湘陰縣。”慕容宇答道。明朝律法規定,科舉考試,諸生一律回原籍應考。

這龍慕宇比龍劍琴略矮兩寸,身形稍顯清瘦,但他那長相神韻,就連龍劍琴都自慚形穢。想不到這世上還有如此標緻俊秀的男人! 龍劍琴心底暗暗讚歎。剛開始,龍劍琴還覺得這龍慕宇看起來有點眼熟,可多看了幾眼後,也就習以爲常了。

“回原籍考試是麻煩。兄臺原籍是湘陰縣哪裡?”

“高家廂。”

“呵呵,我姨娘就是高家廂的。高家廂我倒是熟,不過沒聽說過有複姓慕容的。”

“高家廂姓慕容的本就不多,何況我父母遷得早……”這名年輕書生笑道。

春雨綿綿。亭子裡兩名同赴府城趕考的書生,因爲相同的原因被阻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便天南地北的聊起天來。當然,他們的話題最集中的還是今年的縣試和府試。

大約半個時辰,風止雨歇,雲破天開,一道絢麗的彩虹遙掛天邊。

“真美!”慕容宇狠狠地吸了幾口雨後的新鮮空氣,笑道,“雨停了,劍琴兄,我們走吧。”經過半個時辰的交談,兩人已極爲熟稔了。

“恩。快走。從這裡到驛站只怕還有十來里路。”龍劍琴翻身上馬,說道。

當龍劍琴和慕容宇匆匆忙忙趕到驛站的時候,天都快黑了。更令人沮喪的是驛館裡已經滿人了,住的都是各地趕考的書生。

“劍琴兄,怎麼辦?”

“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我剛看到驛站的柴房裡有一堆柴禾,咱倆就在那擠一擠,貓一晚算了。”龍劍琴苦笑道。

慕容宇聞言,臉頰通紅,“恩”了一聲,氣惱的說道:“早知道就不看那些風景了。”

“呵呵,如果我是賣藥的,肯定發財了。”龍劍琴促狹地笑道。

“賣什麼藥?”

“後悔藥。”龍劍琴眨眨眼,得意地哼起了小曲。

“你哼的什麼曲?挺好聽的。”

“我也不知叫什麼曲,我們湘陰縣的人都會唱的。”

“我也是湘陰縣人,可我不會唱。”

“你不是湘陰縣人,你父母十幾年前就搬走了。”

“我是湘陰縣人。”

“你不算。”

“我就是湘陰縣人。”

“行了,行了,我怕你了,我教你唱,免得丟了湘陰縣人的面子。”

“那還差不多。”

“奴在繡房中繡花綾

忽聽得我的媽媽娘叫奴一聲

她叫妹子洗菜心哪

索噠依子浪當

浪得索

她叫妹子洗菜心哪

小妹子下河

下河洗菜心哪

跌咯戒箍子

一隻一錢八九分

跌得奴家就好傷心哪

索噠依子浪當

浪得索

跌得奴家好心痛哪

哪一位年少的哥哥撿了奴的戒箍子啊

許他的燒酒有大半斤

還有瓜子和落花生哪

索噠依子浪當

浪得索

小妹子與他結爲呀婚哪

索噠依子浪當

浪得索

小妹子與他結爲呀婚哪

……”

柴房裡輕輕響起了一陣歌聲。

讓龍劍琴汗顏的是,自己嚎叫了十幾年,才略微窺得這首歌的精髓。這才教了兩遍,慕容宇居然唱得比自己還好了。這讓一向驕傲的龍劍琴倍受挫折。

第二日天亮,兩人也不作停逗了,直奔長沙府治。到了府城,兩人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長沙府最好的“府城客棧”。他們兩人剛好安排在對面兩間房。好好休息了一晚後,第二天,兩人便相約去久負盛名的嶽麓書院遊玩。

嶽麓書院建於宋朝,位於府城西岸麓山山半抱黃洞南,山下有清風峽、蒼洞諸勝,山之麓有道林寺。麓山,蓋衡山之足,又名靈麓峰,乃嶽山七十二峰之數。自湘西古渡登岸,夾徑喬松,泉澗盤繞,諸峰疊秀,下臨湘江,稱爲絕勝。

當龍劍琴和慕容宇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尋到嶽麓書院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破屋斷垣,掩隱於草莽荊棘之間。原來嶽麓書院,已在元末戰爭中毀壞,院址、食田早已被僧侶、勢家所侵佔。兩人不由得感慨起時世變遷,滄海桑田。兩人意興闌珊,便沿路返回客棧了。

四月初十,府試正式開考。龍劍琴和慕容宇分在不同的考場。府試的考試科目和順序與縣試基本相同,也是分帖經、雜文、策論三場,分別考記誦、辭章和政見時務。龍劍琴自然也是輕車路熟,考得極爲順利。

因四月二十日出榜,龍劍琴和慕容宇便在府城客棧住了下來。白天,他們相約去府城各處名勝景地遊玩,晚上便回客棧把酒言歡,倒也其樂融融。

四月二十日出榜,龍劍琴名列第一,慕容宇名列第十,雙雙列入甲等,兩人自是大喜,相約四月二十日一起返回湘陰縣。府試共錄五十人,分甲、乙兩等,前十名爲甲等。

六月十五,學政楚武巡查湘陰縣。湘陰縣六月十七日開始舉行科考,六月二十二日開始舉行院試。龍劍琴自然不會錯過,按要求提前報名,和本縣的童生(包括以前沒有通過院試的童生)一起參加院試。院試由學政楚武主持。

考試還算順利,六月三十日放榜時,龍劍琴以微略的劣勢屈居第二,成了一名秀才(廩膳生),也算是有了功名了。案首(院試成績名列第一)是一名五十多歲的童生,名叫孔乙已,已不知參加過多少次院試了。慕容宇名列第八,也成功入圍。

當龍劍琴考中秀才的消息傳回龍家祠堂時,龍家祠堂沸騰了。鞭炮聲連續不斷,前來道喜的人絡繹不絕,前來送禮的車水馬龍。不說各地鄉紳小吏,就連湖廣佈政使學政楚武、湘陰縣知縣劉國濤都託人送來賀禮。龍慕白自然是喜笑顏開。祭祀祖宗後,大擺宴席,款待衆鄉親。

有面子啊!龍家,一個小小的家庭,這一二十年,出了一個貴妃,一個舉人,兩個秀才。而且這兩個秀才十幾歲,前途無量啊。這在龍家裡,湘陰縣、甚至長沙府的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雖然表面上龍慕白與龍劍雲脫離了父子關係,但人們都知道實際情況是怎麼回事。)

第十七章 浸豬籠第三十五章 爭執第三十五章 爭執第一章 流產第八章 清寡婦第十一章 私下結義第十一章 私下結義第十五章 陰謀第一章 流產第三十六章 鄉試中舉第二十三章 喪事第二十章 豔福齊天第六章 負責人第三十三章 斷背山第二十八章 害人精第二十九章 離別第二十四章 臨時管家第三十一章 慕容宇第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五章 械鬥第二十七章 布裙之爭第十四章 慕容雨第二章 怪夢第十章 縱論天下第二十四章 臨時管家第一章 流產第二十九章 離別第十四章 慕容雨第三十五章 爭執第三章 流民第二十一章 選後第十章 縱論天下第五章 合縱連橫第六章 負責人第三十三章 斷背山第十七章 浸豬籠第二十章 豔福齊天第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九章 離別第二十五章 械鬥第三章 流民第二十八章 害人精第十五章 陰謀第四章 商議第九章 大草棚第十七章 浸豬籠第九章 大草棚第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六章 鄉試中舉第十一章 私下結義第九章 大草棚第十一章 私下結義第二十四章 臨時管家第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五章 械鬥第八章 清寡婦第二十三章 喪事第十一章 私下結義第二十六章 兄弟第三十二章 入學第二十二章 龍林去世第十四章 慕容雨第二十三章 喪事第十六章 技術革命第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一章 選後第三十一章 慕容宇第七章 說蝶夢第九章 大草棚第三十二章 入學第三十二章 入學第三十二章 入學第八章 清寡婦第八章 清寡婦第二十七章 布裙之爭第十五章 陰謀第二十四章 臨時管家第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七章 布裙之爭第六章 負責人第三十三章 斷背山第十章 縱論天下第三十一章 慕容宇第二十一章 選後第二十一章 選後第三章 流民第十一章 私下結義第三十章 峰迴路轉第十五章 陰謀第十二章 敗家子第十八章 轉變第三章 流民第六章 負責人第三十四章 訂親第三十四章 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