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半步

這張圖紙上畫了什麼?竟然讓安德魯和加里這兩位cto,都不顧形象的站起身來?

簡單的圖示內容,表現出來的意思也很簡單。一個代表宏基站的大鐵塔將信號傳輸到遠處,然而山體或者建築物擋住了信號的傳輸,在反斜面或者陰影裡,信號變得若有若無。

這時候,一個衛星鍋就架設在山頭上,將宏基站的信號經過放大之後輻射到反斜面去。或者是同樣的一個衛星鍋架設在樓頂上,然後再吧放大後的信號傳輸到室內去。

這個圖示很簡單,表達的含義也很淺顯和清晰——但這種直放站技術是在2004年以後才成熟的。過去的直放站技術,哦,也不能叫過去,因爲1997年的直放站也還是新鮮事物。新出現的直放站技術是比較粗糙的,設備體積大,功率比較低、覆蓋面積小、通話質量不清晰……

現在的直放站,還只是基站組網情況下的一些補充而已,遠沒有以後直放站作爲三種基站之一的牛氣。

當然,泛星公司的技術也不可能這麼容易就超越了時代。但在室內直放站的設計上,卻引入了2004年才成熟的一種設計,就是室內增益天線。

手機剛剛普及的時候,很多地方是會有信號死角的。比如地下停車場,比如說電梯,或者兩棟高樓之間的衚衕,甚至是在高層中多個強度相近信號互相干擾,都能讓人們的手機莫名其妙的就接收不到信號。

可是進入21世紀之後,人們會逐漸發現原來的死角變得越來越少。停車場有信號了。電梯被覆蓋了,更別說露天的衚衕了。至於說高層。那就更沒有可能出現信號干擾了。

這是什麼原因?難道偉大的中國移動偵查到了所有信號死角,然後爲這些死角都設立了基站嗎?當然不可能。

城市中類似的死角千千萬。想全覆蓋何嘗困難。但室內增益天線這種小東西的出現,卻解決了室內信號覆蓋的大問題。

一個室內增益天線不過百來塊錢,卻可以爲一層樓提供全覆蓋的無死角信號廣播。爲什麼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就是室內增益天線和放大宏基站信號的直放站聯合作用的。

過去必須要增加基站以及直放站數量和功率才能做到的事情,有了這種技術之後只要增加可謂“廉價”的增益天線就可以了。由此一項節省的費用,就已經相當可觀。

而室內增益天線的原理也非常簡單,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而已,捅破了之後沒有什麼神奇的。安德魯和加里看到圖示,很容易就理解了這裡面的思路。這東西做出來不難。只是大家室外基站全覆蓋都沒完成多久,實在是暫時還沒注意到這上面來而已。

沒錯,就是這麼簡單的東西,泛星公司不過是先走一步而已。而這先走一步,獲得的優勢也就足夠大了。

WWW ☢тt kдn ☢¢ ○

而另一項分佈式基站的示意圖也非常簡單,原本放在一起的基站設備被分拆了兩部分。一部分叫做rru,另一部分叫做bbu。

用中文來說,這兩個英文縮寫的意思,就是遠端射頻單元和基帶處理單元。不論宏基站還是微基站。組成結構都是這倆。只不過宏基站的rru是大鐵塔,而微基站的rru或許只是一根鐵桿或者大樹。

傳統的基站,其射頻單元和基帶處理單元都是做在了一起的。基站的基帶處理單元設備,小的有一個櫃子。大的也許就要一間配空調的單獨物業。一般來說,都是和射頻單元距離很近,或者乾脆就是一體的。

加里所說全荷蘭需要兩萬多個微基站。指的就是這種“相對”小型的基站了。

而在泛星公司的圖紙上,微基站卻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圖上“天線”和“電腦”被分開設置。天線可以在建築物的頂層,可以在路旁的燈杆上。可以在任何需要它出現的地方。而電腦則被統一放在了城市中心機房裡,無數條線路從這個機房連接到“天線”上去。

這個設置看似是畫蛇添足,甚至是降低了設備運轉效率,增加了工程建設成本。畢竟要從射頻單元連接到中心機房,怎麼連接?難道不需要鋪設線路嗎?這筆工程開支,難道不是多出來的純成本?

這個事情如果發生在1997年的中國,那就絕對是沒錯的。如果中移動的官僚們要推這樣的技術,多半是要被罵的狗血淋頭。

但放在1997年的荷蘭,那就太有吸引力了!

無他,減少了設備佔用物業的數量啊!原本兩萬多個基站,也就是說承建方要去談判兩萬多次,和這些業主溝通租用或者購買他們的物業。荷蘭人也不多高尚,真當沒有釘子戶?整個工程,起碼有一半的成本是用在了這個上面。

但如果只是立一根杆子,那還有什麼好談判的呢?安德魯心裡甚至有些得意的笑了起來,嘿嘿,誰要是再想通過訛詐大公司來發財,大不了我們的天線挪遠點就是了。至於線路鋪設,反正是中國工人來做,這個人力開銷可比荷蘭工人便宜太多了。

放個櫃子可能需要一個能遮風擋雨有電源的地方,但放個天線杆子又需要什麼苛刻的條件了?不過是站個人的地方而已,不論是租賃還是購買,肯定便宜了十倍不止。

樹、路燈、空調、水塔、風車、太陽能熱水器,甚至是美洲仙人掌……

後世那些基站的僞裝讓人啼笑皆非,可如果都拖着一套複雜的基帶處理單元,還怎麼和火眼金睛的養生黨們鬥智鬥勇呀!

沒錯,僅憑這兩項技術,絕對能夠保證以一億六千三百萬的價格拿下整個工程。安德魯甚至敢肯定,如果再算中荷兩國人力成本的差異,泛星公司甚至還能有不錯的利潤率。

而這樣低價建設的網絡,覆蓋面積、穩定率和通話質量,肯定不會比其他三家運營商差,甚至還會更好。

“好、好,這兩項技術真的太棒了!”安德魯有些得意忘形,竟然在答辯的過程中,直接誇獎起一方的方案來。

不過這也難免,正如周碩所說,這兩項技術絕對可以算是爲telfort公司量身定製。在中國,起碼在1997年,是沒有這兩個需求的啊!

而放在荷蘭,卻能一舉將近十億的項目成本砍下來小一半。這兩項技術很複雜嗎?並不。很精密嗎?也並不。其實就是一個,比其他的設備生產商想的更多、想的更遠了一點而已。

早走半步,於是就是成了天才。多想半步,也就足夠稱霸商場。

周碩和李寶貴對視一眼,相顧而笑。見到這兩項技術確實打動了telfort公司,他們的心才放了下來。

而另一邊,白勞德緊緊的皺着眉頭,看向了cto加里。作爲愛立信荷蘭公司的技術總監,他在技術上是最有發言權的。

“加里,這兩項技術真的能將建設成本減少一半?”白勞德小聲的問道。

“一半不好說,但三分之一總是有的。再算上中國人工的低廉,泛星公司的報價是合理的……”

加里低着頭,甚至用手抓着頭髮,痛苦的說道:“天啊,這麼簡單的技術,我怎麼就沒想到?如果早拿出這個方案,telfort公司的網絡工程也不會拖到現在,給了中國人的機會!”

“好了,加里!”白勞德嚴厲的說道:“注意一點形象,這是在答辯會議現場呢!你的事情,咱們回去再說,何況我們還沒有輸呢!”

白勞德冷哼一聲,自信的說道:“中國人做了這麼多,只不過是和我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已。有了這兩項技術,他們或許有了和我們同臺競爭的機會,但愛立信什麼時候怕過競爭了?相信我們的整系統優勢,一定可以在後面的評標中戰勝他們!別忘了,有了kpn的注資,telfort公司未必一定會選價低的那個!”

面對泛星公司的異峰突起,白勞德心裡也是有些忐忑的。但他是愛立信荷蘭的總裁,這個時候不能不站出來維持士氣。虎死不倒架,輸人不輸陣,無論如何他是不會承認失敗的。何況他說的也沒錯,若非泛星公司的報價低了這麼多,那和愛立信的競爭根本一點機會也沒有。

至於現在,也不過是從1%提高到了30%而已,勉強一戰罷了。在愛立信強大的技術實力面前,一點取巧並不能改變大勢。

這邊telfort公司的ceo阿爾伯特瞪了安德魯一眼,讓他坐了下來,接過話來說道:“好吧,今天的詢問就先到這裡。下面請你們兩家公司將網絡系統的設備,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到我們的實驗室,進行相關標準的檢測。只有通過我們的檢測,纔有進入下一步評標的資格。”

第270章 密談第378章 阻擊韓國第646章 發佈會第33章 本票第605章 服務改革第333章 演技第404章 成熟第19章 推銷第628章 引爆第307章 勝出第657章 上帝保佑第431章 貸款第258章 入職見聞第48章 報關第266章 打賭第494章 基站第597章 程序大賽第121章 世事無常第10章 微軟第575章 時間第336章 競爭第5章 公開課第139章 同類第107章 吃牛肉第49章 火炬計劃第608章 聽證會第595章 掮客第616章 老而彌堅第90章 大局第451章 制度建設第333章 演技第342章 休假第139章 同類第210章 說服第408章 郎主任第376章 繡西第28章 起航第339章 白菜價第39章 交換機第290章 出發第450章 價格戰第11章 承包第178章 論書第11章 承包第535章 籌款第584章 重生科技第473章 表態第405章 操守第630章 官法如爐第385章 市場地位第538章 多空大戰第109章 裝配第343章 跳坑第345章 冬天的海第327章 這不科學第75章 赴日第53章 北朝第184章 威脅第493章 故人第557章 救市第84章 安排就業第250章 威脅第441章 就是有錢第439章 太陽大了第534章 阿爾伯特的關係網第295章 誤解第564章 絕地反擊第22章 “服”字第641章 做出選擇第264章 水的奧秘第626章 有關第322章 校園網第274章 照顧第8章 真相第134章 網絡大廈第162章 六月債第662章 紙牌屋第109章 裝配第620章 投放市場第56章 COMDEX第13章 哄搶第491章 破裂第223章 考察第658章 背黑鍋第647章 未來科技第249章 傳奇第194章 響徹美國第560章 逆市第407章 長者第546章 倒是不貴第130章 替罪羊第118章 競拍第124章 戰略投資者第279章 小扉扉第530章 出賣第185章 人民戰爭第567章 公關情報第526章 疑惑第313章 戰友三百九十七章 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