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返京

寧王自打了半天的算盤,這纔將心思回到牀上,卻靜候半天沒等到牀上那乾枯的軀體有任何反應,因此勉爲其難,自行先開了口。

“老太后?”寧王輕輕湊近牀前,口中慢慢吐出三個字來,不想出口便覺得陌生,這三個字他有多久沒喊過了?

牀上那人不動,似沒有聽見,若不是胸口微微有些起伏,寧王真有些擔心,不知其是死是活。

半晌沒得到迴音,寧王有些不知所措起來,自己該如何進退?還是索性在這裡打個馬虎眼,等上幾分鐘然後再出去了事?

反正老太后不過是皇上招自己入京,向自己示好求和的一個藉口罷了,寧王這才明白,心裡亦有些感慨,不爲自己,爲牀上那具軀體。

原來她老成這樣了?記憶裡那個意氣風,總是昂挺胸,總是胸有成竹的老太后,寧王怎麼也不能將其與牀上那個將死之人聯繫起來。

“咳咳,”突然牀上有了動靜,老太后乾枯的嘴脣張了開來,喃喃吐出兩聲,卻含混不清,不知其意,也許不過是意識模糊下的嗓子眼生理反應?

寧王皺起眉頭來,這屋裡氣氛太過逼仄,藥味和久病之人身上的難聞氣息,讓他有些喘不上氣,雖有時令臘梅的香氣,並金鼎裡香片的薰馨之氣,卻將空氣襯托得愈滯悶,稠厚得幾乎讓人窒息。

算了,還是走吧。寧王下定決心,最後看了牀上一動不動那人一眼,毅然挺直了身體,嗖地轉了個身,向門外走去。

“麼兒,是不是你?”就在寧王轉身的一瞬間,牀上傳來細微低弱的聲音,其聲嘶啞。其意悲慼。

寧王的身體靜頓下來。麼兒?這是自己幼年時,母后對自己的愛稱乳名,因自己最小,母后便總這樣叫自己,麼兒過來。讓本宮看看今日穿得可暖?麼兒過來。讓本宮摸摸肚皮,看我麼兒吃得可飽了麼?

麼兒,就當母后求你。別在這個時候跟你父皇置氣,他病得不輕,說句大不敬的話,只怕來日不多。有母后在,你只管放心吧!

當年老太后騙自己出京,也是這樣叫來,因此寧王聽見此聲,心中滋味一難以述盡。

“麼兒,有十六年了吧?”老太后的聲音清晰了起來。難以想象,這聲音是牀上那具形容枯槁的身軀裡出來的。

寧王緩緩轉過身來,直視對方,一雙昏黃的眼睛,睜得半開,向自己這裡偏來。他心裡一驚,人是老了,可眼神?依舊犀利。

“怎麼不過來?讓母后看看你。”老太后的聲音裡全是哀求。

寧王的腳情不自禁向牀前走去,其實心裡他是有些不願的 ,母后是多麼雍容睿智之人。現在怎會變得如此可憐衰弱?

寧可不見,保存以前的印象不好麼?

寧王心裡有些遺憾,可走到牀前,他卻大吃了一驚,老太后竟自己強撐着,顫顫微微的,坐了起來。

果然還是那個要強的性子!

寧王趕緊扶老太后靠在身後如山般堆下的繡花軟墊,然後鬆了手,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對方。

老太后微笑了:“我才睡了一覺,睡得真沉,彷彿聽見有人來,睜眼一看,竟是我麼兒來看我了!”

寧王立刻下跪行禮,口中直呼兒子來遲,竟不知母親病得如此,實在不孝!

老太后點了點頭,依舊微笑:“人老了總歸要死,這沒有什麼,更論不上孝不孝的。你不能來,也是無奈,我見不着你,也是無法,這些不必再說了,生在皇家,自己總歸把握不得,命運要你怎樣,奈何不得。”

寧王默默於地上聽着,一言不。

“你也上了年紀了,麼兒,”老太后眼光一直在寧王垂下的頭上游離,“眼見也有了白,子嗣也有了不少吧?”

寧王擡頭,正撞上老太后的眼睛,他怔住了,那眼神中似有魔力,多少年來他希望自己能擺脫母親的影響,可只這一眼,他覺得自己又都失敗了。

爲什麼?怎麼會?

“回老太后的話,兒臣已有了孫子,還不少呢!”寧王本來不想說這些,可情不自禁,話從口中自己脫離出來,他心裡好笑,說這些做什麼呢?

老太后不是一般的母親,如她前面所說,生在皇家,大事還顧不上呢,哪裡管得這些小事?

“嗯,這樣很好,”老太后淡淡笑道:“如今你也是兒孫滿堂的人了,想必也難理解些母后當年的心情了吧?”

寧王聽到當年二字,氣便不由自主地涌了上來:“兒臣不是先帝,兒臣的兒子孫子也沒有那個福氣可以染指龍椅,母后當年心情,恕兒子無能,萬不能揣測一二!”

老太后似料到寧王會有此一說,更會爲此動氣,因此平心靜氣地接受了他這個說法,只於口中嘆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福氣?先帝若不是坐上那個位置,又怎麼會走得那樣之快?”

寧王心裡一動,這麼說來,當年先帝之死另有真相?

老太后卻不肯就此事再說下去,反又問着寧王:“這回來,心裡可覺得平靜許多了?”

寧王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真話?說不得,且不說隔牆有耳,只怕老太后也是信不過的。假話?對面這人太過精明,當着那一雙眼睛,他無法坦然自若的撒謊。

老太后似早知他會如此,竟自說自話了下去:“唉,說起命來,真真叫人不得不服。先帝那樣費盡了心力地安排,最後依舊還是一場空。皇帝不是容易做的,沒有本事不行,沒有氣量?那更不中用。”

一句話勾上寧王的火來:“本事我有,氣量?兒臣不比外頭那小子更小!他一登基便外放我十幾年,力量夠大麼?!”

老太后嘿嘿地笑:“可如今他不是也親自迎回你來了麼?哀家猜這一回他對你不薄,如此你進哀家宮來,方能心平氣和吧?”

這一句話又即刻令寧王泄了氣。

“麼兒你捫心自問,若你是皇帝,可能做到他這一步?”老太后乘勝追擊,逼問過來。

寧王微微漲紅了臉,掙着反駁:“兒臣若能,是不是就讓兒臣來做?”

老太后怔了一怔,過後嘆息:“麼兒,這麼多年,你怎麼還是放不下?”

寧王沉默半晌,張眼望望外頭,終於還是沒能忍住:“母后還提當年之事?當年若不是母后虛許空諾,兒臣怎會這樣輕易便放手而去?明知兒臣重兵皆在滇南,一時無法調齊,母后哄得兒臣去後,這小兒方可順利登基!母后!您爲何要爲他人做嫁衣裳?您不想想,這小兒登基,便等同那女人掌權!這於母后又有何益?!”

老太后形如枯木的臉上,也終於也了一絲表情,是怒,是 怨,是心血不能理解的黯然與頹喪:“有何益處?於哀家自然沒有任何益處,可於天下卻大有益處!若你當日即刻舉兵,沒錯,天下可能會是你的,不過機會只是一半一半。也許麼兒你要說,一半也要拼一下,可你一句話,便要使得天下大亂,使得生靈塗炭,使得國庫空虛,使得江山不穩!這一切你想過嗎?!”

寧王突然噤聲,他想到了什麼,不敢再說。

老太后卻愈氣涌了上來:“當日天下將至大亂,國難當前,外有胡人夷族,內有各地水澇旱災民不聊生,內外皆困,先帝又久病不能朝政,你若再亂,天下將至何如?這江山莫不要拱手讓給外人麼?!”

寧王垂不 語,私心到底是私心,畢竟有些見不得天日。

老太后慢慢平息怒氣,再看寧王,又是無奈:“哀家知道你的心思,可生在皇家,個人不得不放在後頭,江山社稷方是位。且當年爲此吃虧的並不只你一人,皇族裡那許多子嗣,太子又年輕,胡亂動心思的可是不少!再者,先帝其實也並不屬意太子,若不是。。。唉,說句心裡話,細論起來,哀家其實已是極偏袒你了!”

寧王聽聞此言,猛地擡頭,眼中一絲深邃的陰影掠過,他突然覺察出了什麼。

可老太后卻收回目光,不肯再說了:“來了就好,”她似已疲憊之極:“既然來了,好好看看這裡,其實變化並不大,”她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哀家在這裡熬了大半輩子,總覺得在這地方時間失了效力似的,花開花落,年年月月,只見人老下去,不見這萬仞宮牆有絲毫衰退。。。”

她的聲音突然不見了,寧王深深地看過去,覺老太后再一次昏睡了過去。

前面都是廢話,寧王其實對老太后的話一句也沒放在心上,只除了那句,皇族裡那許多子嗣,太子又年輕,先帝其實也並不屬意太子。

這是什麼意思?太子即位是先帝遺詔,天下皆知的事,難不成,這中間,另有隱情?若不屬意太揶,先帝當年,又指誰爲繼位之人?

寧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第2章 學成出師第194章 申府三豔第173章 搗亂第42章 看門第185章 出嫁第110章 將行(二)第79章 二姨娘第20章 舊帳第145章 何罪?第4章 制膏第32章 暗探第200章 敗露第198章 舊冤第225章 南柯一夢(二)第164章 蓮花白第100章 餘妃第181章 春暉第217章 真相第79章 二姨娘第94章 冷清第13章 鄭府第184章 原來如此第170章 報信(二)第136章 思鄉第212章 臨終第96章 洪冉第280章 朱樓(四)第250章 朱樓第86章 金符第199章 宮中內戰第49章 下莊第163章 趙大人第280章 朱樓(四)第75章 扮妝第240章 收網第154章 傷痛第12章 送禮第4章 制膏第152章 槐夫人第56章 老太后第260章 朱樓(二)第95章 嫌棄第21章 心結第128章 王爺?第42章 看門第113章 香玉第211章 劉勤第146章 姨娘們(二)第134章 出事第135章 鄉土(二)第131章 刺客第195章 面呈第187章 成親第155章 求情第135章 濟平寺第110章 將行(二)第151章 經過第169章 布衣第147章 非親非故第192章 吉姐兒第128章 上船第43章 支走第116章 隱事第199章 一出好戲第81章 憐芬第191章 妖怪老巢第33章 明闖第39章 王妃第81章 憐芬第44章 再見第186章 再刺第114章 香玉第141章 安府第1章 尹家有女初長成第20章 舊帳第97章 事定第168章 突變第1章 尹家有女初長成第172章 擇人第31章 貴客第163章 趙大人第151章 九仙第169章 布衣第218章 菊花鍋第161章 如意庵第170章 流言第185章 有鬼!第184章 原來如此第179章 時光如梭第160章 談判(二)第100章 餘妃第9章 定親第86章 金符第161章 談判(三)第156章 夜求(二)第61章 挑刺第49章 下莊第197章 午間閒話第4章 制膏第194章 見面